![【化学】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3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3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3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 试卷
展开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B.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1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 , 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Zn(s)+CuSO4(aq)=ZnSO4 (aq)+Cu(s) ΔH=-216kJ·mol-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H+(aq)+OH-(aq)=H2O ΔH=-57.3 kJ·mol-1,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
D.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 H所具有的能量为E1 , 1molH2所具有的能量为E2 , 则2E1= E2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 , 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mol/L B.0.50mol/L C.0.55mol/L D.0.60mol/L4.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水电解生成氢氧混和气体和氢氧混和气体爆炸生成水
C.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在一定压力下可以相互转化
D.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三氧化硫,同时三氧化硫又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5.100℃时,将0.1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 B.①④⑧ C.只有①④ D.只有⑦⑧6.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如图(Ⅰ)所示:△H1=△H2+△H3 , 根据上述原理和图(Ⅱ)所示,判断各对应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A→F△H=﹣△H6
B.A→D△H=△H1+△H2+△H3
C.△H1+△H2+△H3+△H4+△H5+△H6=0
D.△H1+△H6=△H2+△H3+△H4+△H57.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
A.在101kPa下,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B.把FeCl3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到FeCl3固体
C.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D.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石油经过分馏可制得汽油、乙烯等产品C.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9.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CO(g)+H2O(g)CO2(g)+H2(g) △H<0,为了提高氢气在平衡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C. 更换催化剂 D. 减小CO的浓度10.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 (ΔH >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1780kJ/mol B.-1220kJ/mol C.-450kJ/mol D.+430kJ/mol12.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①可表示反N2(g)+3H2(g) 2NH3(g)在达到平衡后,臧少NH3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B. 图②表示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达平衡后,向该混合液中逐渐加人固体KCl的过程中C(Fe3+)的变化趋势(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 图③表示等体积等pH的弱酸HA和强酸HB加水稀释过程中的pH变化趋势D. 图④表示密闭容器中CH3OCH3(g)+3H2O(g) 6H2(g)+2CO2(g) △H>0达到平衡后,恒压升高温度过程中,CH3OCH3的转化率变化趋势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1表示同温度下,pH = 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II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B. 图2表示0.1000 mol/L CH3CO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 图3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D. 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14.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热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96kJ的热量,形成1molH—O共价键放出463kJ的热量。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H(g)→H2(g) H >0 B. 图中E1 = 932kJC. 图中E2 = 926 kJ D. 2H2(g)+O2(g)=2H2O(g) H =-484 kJ·mol-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C. 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D. 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电中性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能生成硝酸,所以二氧化氮是酸性氧化物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18.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C(s)+H2O(g)CO(g)+H2(g);(乙)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 ④断裂氢氧键的速率为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蒸气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1 ⑦同一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⑥⑦ D. ④⑦19.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的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4O2=2CO2+4H2O ΔH=+890 kJ·mol-1B. CH4(g)+2O2(g)=CO2(g)+2H2O(l) ΔH=+445 kJ·mol-1C.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D. 1/2CH4(g)+O2(g)=1/2CO2(g)+H2O(l) ΔH=-890 kJ·mol-120.在恒温恒容下反应:2A(S)+B(g)C(g) +D(g);△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该容器中加入少量 A,反应速率增大B. 向该容器中充入 He 气,反应速率增大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无需加热一定能发生D. 将粉末状 A 代替块状 A,反应速率增大2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2Cl2(橙黄色液体)+Cl2(气) 2SCl2(鲜红色液体) ΔH=-61.1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氯气的百分含量减小
C.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n mol 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Cl2
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22.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成水放出热量 B.化学键断裂过程一定放出能量 C.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3.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小体积 B. 加大X的投入量 C. 减压 D. 升高温度24.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组别温度时间/minn/mol010204050①T1n(CH4)0.500.350.250.100.10②T2n(CH4)0.500.300.18 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2>T1B. 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1·min-1C. 40min时,表格中T2对应的数据为0.18D. 0~10min 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25.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__________【实验内容及记录】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溶液溶液稀硫酸13.02.01.02.04.022.03.01.02.05.231.04.01.02.06.4请回答:(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溶液溶液稀硫酸43.02.01.02.0____t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26.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的盐酸跟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5)此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反应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原理,A、B、C、D、E、F六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I、G、J三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反应式:阳极: ;阴极: 。(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④反应中焓变ΔH<0的反应是 。(填序号)(6)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
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B 6.D 7.A 8.C 9.B 10.D 11.B 12.D 13.D 14.D 15.B 16.C 17.C 18.D 19.C 20.D 21.C 22.D 23.A 24.A25.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生成物中的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26. 环形玻璃搅拌棒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偏小 不相等 相等 NaOH(aq)+HCl(aq) = NaCl(aq)+H2O(l) ΔH= -57.3 kJ/mol27.(1)第三周期、第IIIA族 (2)2Al+2OH-+2H2O=2AlO2-+3H2↑(3)4Fe(OH)2+O2+2H2O=4Fe(OH)3 (4)6O2--12e-=3O2↑ 4Al3++12e-=4Al(5)①②④ (6)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