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地质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0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地质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0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地质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0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地质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展开内蒙古地质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含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盐酸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B.Al与稀盐酸的反应
C.C+CO22CO D.甲烷的燃烧反应
2.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9 mol / L·s D.0.225 mol / L·s
3.对于反应C(s)+H2O(g) CO(g)+H2(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表达式K=
B.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
C.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4.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B的消耗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1
D.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5. 反应2X(g)+Y(g)2Z(g) △H<0,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
A. T1<T2,P1<P2 B. T1<T2,P1>P2
C. T1>T2,P1>P2 D. T1>T2,P1<P2
6.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 X | Y | Z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表示为X+3Y2Z,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7.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2NO2(g)N2O4(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3O2 (g)2O3(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H2(g)+I2(g) 2 H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NH4HCO3(s) NH3(g)+H2O(g)+CO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8 .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A.加压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9 .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 ℃时存在如下平衡: 2NO2(g)N2O4(g) ΔH<0,将烧瓶置于100 ℃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 ( )
①颜色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③和⑤ D.④和⑤
10 . 下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11. 关于冰融化为水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12. 反应2A(g)2B(g)+E(g) 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同时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B.减压
C.增加E的浓度 D.降温
13 .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
C.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
D.如果m+n=p,则K=1
14.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
15.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890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C.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
D.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16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17.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3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
A. Z为0.3mol/L B. Y2为0.6mol/L
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19.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0.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电极材料 | Cu、Zn | Cu、C | Fe、Zn | Cu、Ag |
电解液 | FeCl3 | Fe(NO3)2 | CuSO4 | Fe2(SO4)3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40分)
21.(共10 分)分)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50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是1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过程( )使用了催化剂
22.(18分 每空3分) T0C时,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A气体和B气体反应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____热反应.
(4) 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5) 到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6) 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有____________.
A.充入氦气
B.使用催化剂
C.再充入2.4mol的C
D.升高温度.
23. (共12分 每空3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_.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C | A | C | C | B | C | C | C |
序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D | A | D | D | B | C | A | C | D |
21.(共10 分) (1)S(s)+O2(g)===SO2(g) ΔH=-300 kJ·mol-1
(2)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3) b
22.(18分 每空3分)(1)2A(g) +B(g) C(g)
(2) _C(c)/C2(A).C(B)
(3)_吸热反应
(4)0.05 mol·L-1·min-1
(5)33.3%
(6)D
23. (共12分 每空3分)
(1) m+n<p
(2)非气态
(3)逆向移动
(4)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