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67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67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67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
展开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说明: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的不得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在氯碱工业中使用的阴离子交换膜
C.电热水器使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硅胶、生石灰、铁粉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条件下,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的N—H键数目为6NA
B.1.5 mol CH3CH2OH和C2H4的混合物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18NA
C.46 %的乙醇水溶液10g含氧原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庚烷完全燃烧能生成7NA 的二氧化碳
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 甲用于制取NaHCO3晶体
B. 乙用于分离I2和NH4Cl
C. 丙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D. 丁用于测定某稀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 向FeCl3溶液滴加HI溶液:2Fe3++2I-== 2Fe2++I2
B. CuSO4溶液吸收H2S 气体:Cu2++H2S == CuS↓+2H+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 == NO+NO+H2O
D.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 (OH)2溶液:
2NH4++Ba2++SO42-+2OH—= BaSO4↓+2NH3·H2O
5.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 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4+、Mg2+、SO42-、Cl-
C. 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 “84”消毒液中:K+、CO、Na+、I-
6. 已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相同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且起始时体积相同,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相继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体积分数:甲<乙
B.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甲与乙相等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D. 若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7.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aCO3(s) CaO(s)+CO2(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tl时缩小容器体积, 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x不可能是 ( )
A. υ逆(逆反应速率) B. ρ(容器内气体密度)
C. m(容器内CaO质量) D.p(容器压强)
8. 常温下向1L 0.1 mol·L-1一元弱酸HR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元碱MOH(加入MOH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和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lg随溶液pH 变化的部分图像如下图所示[已知:Kb(MOH)>Ka(H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a(HR)=1×10-6
B. 常温下,0.1 mol·L-1的HR溶液的pH约为3
C.当HR与MOH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c(R-)>c(M+)
D.当溶液呈中性时,c(HR)=c(R-)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 )
A. 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3216P
B. MgCl2的电子式为
C. 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D. 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
10.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
①CH3CH2CH3 ②CH3CH2CH2CH3 ③CH3CH2CH2CH2CH3
④ ⑤ ⑥CH3CH2CH2CH2CH2CH3
A.⑥③④⑤②① B.⑥③②①④⑤ C.⑤④⑥③②① D.⑥⑤④③②①
11. 有机物TPE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式为C26H22
B. 属于苯的同系物
C. 一氯代物有3种
D. 能溶于水和酒精
12. 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能量称为键能,部分物质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 C-H | C=O | N-H | C-N | H-O |
键能(kJ/mol) | a | b | c | d | e |
甲醛制备乌洛托品的反应如下,6(g) + 4NH3(g) → + 6H2O(l)
该反应的⊿H为 ( )
A.6(a+b+c-d-e)kJ/mol B. 6(d+e-a-b-c)kJ/mol
C. 6(b+2c-2d-2e)kJ/mol D. 6(2d+2a+2e-b-3c)kJ/mol
13.有机物是制备镇痛剂的中间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与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一氯代物有五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所有碳原子可处同一平面 D.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14.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
-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2=CH﹣CH=CH2 (g)+2H2 (g)→ CH3CH2CH2CH3 (g) ∆H=-236.6kJ/mol
CH3﹣C≡C﹣CH3 (g)+2H2 (g)→ CH3CH2CH2CH3 (g) ∆H=-272.7kJ/mol。
由此不能判断 ( )
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
16.有关物质结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②C2H6、C4H10、C6H14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③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水芹烯(桂皮中的一种成分)键线式如图,其分子式为C10H16
⑤CH2=CH2与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
⑦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③⑤⑥ D.①④⑦
17.某烃结构式用键线表示为,该烃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时,所得产物有 ( )
A.3种 B.6种 C.5种 D.4种
18.a mol H2和b mol C2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c mol C2H4,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 )
A.( + )mol B.(a+3b)mol
C. ( +- c )mol D.(a+3b+2c)mo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合计46分。)
19.(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反式2 -丁烯的结构简式 。
(2)与H2加成生成2,5 - 二甲基己烷的炔烃的系统命名 。
(3)的系统命名 。
(4)某烃的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5)写出由丙烯制备聚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10分)CO2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问题。
(1)CO2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用途。
①CO2的电子式是 。
②在温度高于31.26 ℃、压强高于7.29×106Pa时,CO2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CO2流体,它可用作萃取剂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与用有机溶剂萃取相比,用超临界CO2萃取的优点有: (答出一点即可)。
(2)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纳米催化剂Na-Fe3O4和HMCM-22 的表面将CO2转化为烷烃,其过程如下图。
上图中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为:CO2(g)+H2(g) = CO(g)+H2O(g) △H= +41kJ/mol
已知:2CO2(g)+6H2(g) = C2H4(g) +4H2O(g) △H= -128kJ/mol
①则图中CO转化为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关于X与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式相同 b.都有4种一氯代物
c.都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互为同系物
③催化剂中Fe3O4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比例的FeCl2和FeCl3溶于盐酸,然后在 60 ℃下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pH≈10,继续搅拌,得Fe3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1.(12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I. 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工业上可用H2和CO2制备甲醇,其反应为:CO2(g)+3H2(g) CH3OH(g)+H2O(g),某温度下,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h | 1 | 2 | 3 | 4 | 5 | 6 |
P后/P前 | 0.9 | 0.85 | 0.83 | 0.81 | 0.80 | 0.80 |
用H2 表示前2 h平均反应速率v(H2) = mol·(L·h)-1。
(2)在300 ℃、8 MPa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 C2H4(g)+4H2O(g) ΔH。在0.1 MPa时,按n(CO2)∶n(H2)=1∶3投料,如图所示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关系:
①该反应的ΔH 0 (填“>”、“=”或“<”)。
②曲线c表示的物质为 。
II. 砷有两种常见的弱酸,砷酸(H3AsO4)和亚砷酸(H3AsO3)。某小组欲探究可逆反应AsO33-+I2+2OH- AsO43- + 2I- + H2O。设计如下图I所示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按图I装置加入试剂并连接装置,电流由C2流入C1。当电流变为零时,向图I装置左边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2mol/L的盐酸,发现又产生电流,实验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
(1)图II中AsO43-的逆反应速率:a____b( 填“>”、“<”或“=” )。
(2)写出图II中c点对应图I装置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2v(I-)正=v(AsO33-)逆 b.溶液的pH不再变化
c.电流表示数变为零 d.溶液颜色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