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1.下列关于蓝藻和绿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都是自养生物,因为它们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
B. 二者都有核糖体、RNA和D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
C. 二者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有突变和基因重组
D. 二者都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相似
【答案】B
【解析】
【分析】
蓝藻为原核生物,绿藻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细胞生物都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详解】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绿藻是真核生物,二者均有细胞结构,都有核糖体、RNA和D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存在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故蓝藻和绿藻都能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C错误;蓝藻和绿藻都有细胞膜、细胞壁,但二者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不同,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为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为②③⑥
B. 若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先向上方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C. 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D.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实物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①、②表示目镜,①比②长,说明①放大倍数小于②,③④是物镜,③比④长,③放大倍数大于④,⑤距离玻片的距离比⑥近,说明⑤是高倍物镜下观察,⑥是低倍物镜下观察;乙和丙图中,乙是低倍镜下观察的物象,丙是高倍镜下观察的物象。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详解】为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最大,根据分析可知,甲图中的组合为②③⑤,A错误;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物像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B错误;根据显微镜下呈的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像可知,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C正确;显微镜下放大的倍数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的倍数,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实物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D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在生命系统中不属于细胞层次但属于个体层次
B. 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C.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2、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从老细胞产生。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植物没有系统的结构层次,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B。
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温度(℃)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果汁量(ml) | 3.5 | 4.6 | 8.6 | 10.9 | 12.3 | 11.7 | 10.1 | 5.4 | 3.9 | 48 | 5.6 |
A. 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
B. 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C. 应在50~55℃之间缩小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 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该同学以温度为变量设置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多组对照实验。其中在50℃时果汁量最大,则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在50℃左右。
【详解】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以保证反应温度为设定的温度,A正确;高温可以使酶失活,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超过70℃后果汁量增多,可以看出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B正确;分析数据,在50℃时果汁量最大,所以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在50℃左右,要在45~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C错误;为了使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D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醋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酵母菌可用pH<7的培养基
B. 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乳酸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
C. 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D. 涂布器的灭菌是将涂布器末端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浸泡后在酒精上引燃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灭菌与消毒是两个概念。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用火焰烧灼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详解】醋酸菌和酵母菌都具有一定的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为3.0-7.5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为4.5-5.0。醋酸菌生长的最适PH为3.5~6.5,所以不能从pH<7的培养基中将醋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出酵母菌,A错误;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故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后乳酸菌不能生长,B错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应进行消毒处理,C错误;涂布器的灭菌是将涂布器末端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浸泡后在酒精上引燃,D正确。
故选D。
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和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甲与分子戊所带电荷性质相同
B. 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D.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2、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分子甲与分子戊所带电荷性质不相同,A错误;分子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会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而移动速度慢,B错误;若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分子丙也留在袋内,C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样品,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故分子甲和分子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错误。
故选C。
7.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汁生产过程中常添加果胶酶,是因为它能分解果胶——植物_______________ (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可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2)图乙装置中长而弯曲的排气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相关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完成过程①后,实现果醋制作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壁和胞间层 (2). 果肉出汁率低和果汁浑浊 (3).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4). CO2 (5). C6H12O62C2H5OH+ 2CO2+能量 (6). 接种醋酸菌,将温度升高为30-35℃,通入无菌空气
【解析】
【分析】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装置中充气口在酒精发酵时应关闭,此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醋酸菌为需氧菌,充气口在果醋发酵时时通入无菌空气;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是剩余空气和CO2。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C,醋酸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5°C。
【详解】(1)果胶是构成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而果胶分解形成的可溶性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故使用果胶酶可解决果肉出汁率低和果汁浑浊的问题。
(2)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是为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
(3)果酒发酵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相关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 2CO2+能量。
(4)①过程为果酒发酵,发酵菌种为酵母菌,发酵的条件为无氧、温度为18~25℃,②过程为果醋发酵,果醋发酵的菌种为醋酸杆菌,为需氧型菌种,发酵温度为30~35℃,故完成过程①后,实现果醋制作需要的条件是:接种醋酸菌,将温度升高为30~35℃,通入无菌空气。
【点睛】本题结合发酵过程和实验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过程,结合图解准确解答。
8.下面是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Na2HPO4 | K2HPO4▪7H2O | MgSO4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蒸馏水 |
2.1g | 1.4g | 0.2g | 10.g | 1.0g | 15.0g | 定容至1000ml |
(1)该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来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鉴定某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可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若该细菌能分解尿素,则指示剂变___________色,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1). 固体 (2). 该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3). 酚红 (4). 红 (5).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过程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溶于水使培养基pH升高,遇酚红指示剂变红 (6). 稀释涂布平板 (7). 甘油管藏法
【解析】
【分析】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用来微生物计数。尿素分解菌能合成和分泌脲酶,进而将尿素分解成氨,氨能使酚红指示剂变红。对于需要临时保藏的菌种,应该用临时保存法,即要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等菌落长成后,再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
【详解】(1)由于培养基中有琼脂,故按照物理性质来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2)在细菌分解尿素的过程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溶于水使培养基pH升高,遇酚红指示剂变红,所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后,若指示剂变红,说明菌体能合成脲酶分解尿素。
(3)微生物计数时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4)根据分析可知,菌种的长期保存常使用甘油管藏法。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掌握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酸奶产品中乳酸菌数量不得低于1×106个。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________(填“含碳无机物”或“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稀释:先将样品稀释10倍,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 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______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然后进行系列梯度稀释操作,得到稀释105、106、107倍的样品。
(3)培养与统计: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0.1 mL,分别置于不同培养皿内,加入适宜温度的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稀释度(倍) | 105 | 106 | 107 | ||||||
平板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平板菌落数(个) | 433 | 422 | 444 | 78 | 74 | 82 | 10 | 6 | 8 |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_____________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每毫升样品中乳酸菌数量为_______________个。
(4)在培养时,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含碳有机物 (2).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3). 45 (4). 106 (5). 7.8×108 (6). ①防止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上造成杂菌污染;②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3、菌落计数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要选择平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标,而乳酸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因此培养基的碳源为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可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或空白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2)将样品稀释10倍,即酸奶样品体积:无菌水体积=1:9,即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5×9=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
(3)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应选择平板上30~300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因此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106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每毫升乳酸菌数=(78+74+82)÷3÷0.1×107=7.8×108个。
(4)在培养时,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原因是①防止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上造成杂菌污染;②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掌握培养基配制的原则,识记分离和纯化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掌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低,操作更容易。某同学拟利用固定化酵母菌生产果酒。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1)图中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2)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淀粉酶制成固定化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与传统酶的应用技术相比,此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到正常生活 (2). 使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3). ①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②滴加混合液速度过快;③滴加混合液的高度不够 (4). 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 (5). 反复利用 (6).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
【解析】
【分析】
1、活化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2、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3、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酵母细胞活化是指让细胞由休眠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2)CaCl2溶液作为交联剂,其作用是使胶体聚沉,形成凝胶珠。所以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使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3)正常形成的凝胶珠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若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可能的原因是①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②滴加混合液速度过快;③滴加混合液的高度不够。
(4)由于酶分子很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固定化酶常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与传统酶的应用技术相比,此技术的优点是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固定化酶还可以反复利用。
【点睛】本题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实验的注意事项。
11.薄荷精油具有清咽润喉、消除体味、舒缓身心的功能。如图为薄荷精油的提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薄荷精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因此可采用图示装置进行提取。该装置收集得到的并不是纯净的薄荷精油而是乳浊液,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向乳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薄荷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然后用____将这两层分开。分离得到的薄荷油油层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可用______吸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经过滤去除一些固体即可得到薄荷油。
(4)不能采用上述装置提取橘皮精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2). 薄荷精油和水一起蒸馏出来,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3). 增强冷凝效果,利于蒸馏液的收集 (4). 上层 (5). 分液漏斗 (6). 无水Na2SO4 (7).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解析】
【分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
【详解】(1)薄荷油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由于蒸馏时薄荷精油和水一起蒸馏出来,故经冷凝后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为了增强对蒸馏出来的油水混合物的冷凝效果,有利于蒸馏液的收集,并形成油水的分层,应设置成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
(3)在提取薄荷油的过程中,向得到的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此时薄荷油将分布于液体的上层,然后用分液漏斗将这两层分开。分离得到的薄荷油油层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可用无水Na2SO4吸水。
(4)由于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的水解等问题,所以橘皮精油的制备通常不使用上述装置制取。
【点睛】本题考查提取薄荷油的方法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