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体的体液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血液和组织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体液指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选C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
2.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凡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血浆和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组织液中小部分物质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详解】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为: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大部分物质能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大部分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所以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是双向交换的,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是单向的,只能由组织液进入淋巴,淋巴只能汇入血浆,也是单向的,由此判断,A、B、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在人体内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可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二者之间双向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具有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流到组织液,只能单向流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也是单向流动。
3.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尿素 B. 糖原 C. 激素 D. 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成分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尿素为人体代谢废物,血浆中存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糖原属于细胞内的多糖,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氨基酸属于营养物质,血浆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氨基酸,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B。
【点睛】内环境的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4. 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C.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
【答案】D
【解析】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5.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包括( )。
A. 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 尿液含量达到一定时将排出
D. 血红蛋白含量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包括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线粒体属于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B正确;尿液不属于内环境, 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细胞器、细胞内的成分都不属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尿道等也不属于内环境。
6.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都有反射活动
B. 只要反射弧完整就有反射活动
C. 反射都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D.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理解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如植物,低等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等)没有反射活动,A错误;完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但反射弧完整也不一定就能出现反射活动,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B错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C错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D正确;故选D。
【点睛】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完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7.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
B. 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答案】D
【解析】
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的内流,进而形成动作电位,A正确;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正电位→负电位,局部电流又刺激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C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若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画图”辅助分析的习惯,在解答此题时,在草纸上画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图,即可突破难点。(注:图中的“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8.如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②、③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②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 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
C. 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
D. 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答案】A
【解析】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以位于脊髓,A项错误;发生反射活动时,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①传入到神经中枢②,神经中枢的“指令”沿传出神经③传达到效应器,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C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项正确。
9.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一般是( )。
A. 树突→轴突 B. 树突→细胞体 C. 轴突→轴突 D. 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由轴突传向树突或胞体,而不能由树突传给轴突,或由树突传给细胞体,由轴突传给轴突,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的类型有两种: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记忆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C.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 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不存有感受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中各级中枢的功能,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是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错误;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D错误;故选B。
【点睛】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中枢中最高级的部位,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11.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 ②唾液腺 ③肾上腺 ④垂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泌激素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内分泌腺,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分泌物为激素的腺体是内分泌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属于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属于外分泌腺;所以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①③④,故A、C、D错误, B正确。
【点睛】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输送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为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唾液腺,汗腺,胃腺,皮脂腺等。
1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②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③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 ④性激素是脂质,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②④,故选C。
13.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c处虚线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B. 缺碘时激素a和b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 寒冷环境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
D. 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只有激素c
【答案】D
【解析】
图中共有2处负反馈调节,为c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和c甲状腺激素→垂体,A正确;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少,反馈作用弱,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b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B正确;寒冷时,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抵御寒冷,C正确;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都有,D错误。
14.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激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
B. 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
C. 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D. 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要求考生明确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血糖平衡,知道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种类和功能,理解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饥饿状态下,血糖含量偏低,此时胰岛A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A错误;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B正确;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C正确;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也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错误。
15.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量和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激素会和特定的受体结合
D. 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产生的生理效应很显著,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正确;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所以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B正确;在靶器官、靶细胞上存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会和特定的受体结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并不是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而是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故选D。
【点睛】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高效
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场所是骨骼肌
B. 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散热
C. 下丘脑有冷觉、热觉中枢
D. 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寒冷环境中,通过相关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机体产热增多,代谢增强;炎热环境中,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详解】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A正确;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靠汗液蒸发增加散热,B正确;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没有躯体感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冷觉、热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D正确;故选C。
【点睛】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一切感觉的形成均在大脑皮层,如冷觉、热觉、痛觉、渴觉等。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等,另外还能分泌激素、传导兴奋。
17. 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仍具活性
B. 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C.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
D.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生成少、浓度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和神经递质在起作用后,立即被分解,A错误;其余均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18.大面积烧伤病人易受感染,这主要是因为受损伤的免疫功能是( )。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免疫是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详解】人体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大面积烧伤病人皮肤受损,皮肤、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19.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详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A错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的组织和器官损伤,C正确;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对自身组织器官造成伤害,而自身免疫病是将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当作抗原来攻击从而造成损伤,二者不是同一概念,D错误。
【点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免疫缺陷症、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症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造成的,如艾滋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0.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产生相应的产生抗体
B. 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效应T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 记忆细胞与效应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理解,其过程如图所示:
【详解】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由体液免疫过程可知,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由细胞免疫过程可知,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B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A。
【点睛】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识别抗原,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
2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 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 HIV会侵染B细胞
D.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能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
【详解】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而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免疫反应更快更强,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C错误;吞噬细胞既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也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人体接受过某一抗原刺激后,就会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发生更快更强免疫反应。
22.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 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
B. 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 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熟悉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实验设计,对比分析胚芽鞘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由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去掉胚芽鞘尖端,或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由此可得出: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故A、B、D错误,C正确。
【点睛】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到伸长区,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造成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背光侧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3.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D.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自变量是看生长素分解了还是生长素转移了,A错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B正确。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4.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吲哚丁酸和2,4—D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B. 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C. 每种植物激素都由专门的器官分泌
D. 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详解】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属于植物激素不是生长调节剂,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植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和动物激素明显不同,植物体内没有专门的器官分泌激素,C不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D正确;故选C。
【点睛】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2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 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 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当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M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茎中乙烯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解: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的,A错误;
B、据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即M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
C、据图分析,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点能促进植物生长,b点植物基本不生长,D错误.
故选:B.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26.如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C
【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与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所以图中①②指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可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所以进一步确定图中①指死亡率,②指出生率,③指性别比例,④指年龄组成。A.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A错误;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B错误;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C正确;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使出生率降低,使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特征
【名师点睛】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密度);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2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 K 值
B. 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 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 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A
【解析】
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主要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不一定会增加本种群的K值,A项错误;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等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B项正确;研究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C项正确;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种群的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降低,D项正确。
2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B. 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 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答案】C
【解析】
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A正确;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使得种群增长率为负值,B正确;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C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条件等有限,则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S”型,D正确;
2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A.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 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
C. 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D. 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答案】D
【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独生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A项错误;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则为调查、统计幼鱼个体数,调查结果会偏低,B项错误;在理想环境下,种群“J”型增长曲线没有K值,C项错误;自然状态下,受空间和资源的制约,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D项正确。
30.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 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 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 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答案】C
【解析】
表中信息显示: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项错误;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为1.2,说明该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因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错误;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约为1/2K,由此推知: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C项正确;白头鹎为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以“调查分析数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并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1.教材基础知识填空
(1)运动性失语症是由于_________区受损。
(2)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
(3)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迅速的原因是二者的作用途径不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胰岛素的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5)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7)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答案】 (1). S (2). 肌肉或腺体 (3). 前者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后者为通过体液运输 (4). 摄取、利用、储存 (5). 人人生来就有,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6). 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7). 环境条件不受破坏
【解析】
【分析】
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2)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效应器可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3)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原因是二者的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
(4)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5)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6)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抵御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还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7)“S”型曲线说明种群实际增长受到环境阻力的限制,因此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不是无限的,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刺激;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效应器可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32.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含有____个突触。
(2)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____。
(3)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___打开,引起阴离子_____(填“内”或“外”)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4)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究其原因是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增加/减少),导致e处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内流减少。
【答案】 (1). 4 (2). 由负变正 (3). 离子通道 (4). 内 (5). 减少 (6). 阳离子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由图分析可知,a、b、c、d为轴突,构成突触前膜;e为胞体,构成突触后膜。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是轴突末梢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称为突触间隙,据此可判断,图中含有4个突触。
(2)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故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3)若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膜电位仍然表现为外正内负,只是电位差更大,所以会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更不容易兴奋,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4)由题干信息知,轴突a可引起神经元e兴奋,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说明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e处阳离子内流减少。
【点睛】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释放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Na+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抑制性递质释放后会使膜内外电位差更大,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阳离子内流减少或阴离子内流增多。
33. 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则它是由________细胞合成的。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____________。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________相结合的受体。
(4)若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则它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______过程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
【答案】(1)垂体
(2)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升高
(3)(神经)递质
(4)翻译 负反馈
【解析】
(1)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垂体细胞合成。
(2)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本题着重体现了信息交流的功能。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和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若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则它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翻译过程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34.人工预防接种可使人获得较为持久的免疫力。如图是接种某疫苗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从免疫的角度来说,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物质甲__________、物质乙______、 ____等。
(3)细胞③分裂、分化形成细胞④和细胞⑤,该过程除了需要接受物质甲的作用外,还需要的条件是细胞③受到________刺激。
(4)研究发现,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原 (2). 淋巴因子 (3). 抗体 (4). 溶菌酶 (5). 抗原(疫苗) (6). 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记忆细胞能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此过程为接种疫苗后,引起的人体体液免疫应答,图中①为吞噬细胞, ②为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浆细胞,⑤为记忆细胞,物质甲为淋巴因子,物质乙为抗体。
【详解】(1)疫苗是由灭活的或减毒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从免疫的角度来说,疫苗属于抗原。
(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分析图可知, ②为T细胞,分泌的物质甲为淋巴因子,④为浆细胞,分泌的物质乙为抗体。
(3)分析图可知,③为B细胞,B细胞在物质甲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下,会增殖分化形成④浆细胞和⑤记忆细胞,所以细胞③分裂、分化形成细胞④和细胞⑤,该过程除了需要接受物质甲的作用外,还需要的条件是细胞③受到抗原刺激。
(4)记忆细胞的寿命比较长,并且能长时间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
【点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淋巴因子和相应抗原的共同刺激。接种某种疫苗后,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35.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实验的问题
实验一: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
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B、C、D三组除去顶芽,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再_____________。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
根据实验一回答(1)(2)
(1)由图1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 mol·L-1,实验结果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2)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曲线上H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二回答(3)(4)(5)
(3)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D组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________组侧芽不生长。
(5)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0-11—10-10 (2). 能 (3). 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4). 在去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5). A、C (6).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
【解析】
【分析】
实验一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二重点考查实验中对照组的设置,即排除琼脂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顶端优势产生原因的理解。
【详解】(1)由图1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和10-10mol·L-1时月季枝条生根数相等,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 mol·L-1。2,4-D溶液浓度在10-12—10-9 mol·L-1范围内,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生根数目增多,体现了低浓度的促进作用;2,4-D溶液浓度在10-8 mol·L-1时,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生根数目减少,体现了高浓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验结果能体现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分析图可知,曲线上A、H、B点都表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H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 C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3)分析实验二可知,A组不作任何处理,与其他三组作对照;B、C、D三组除去顶芽,B组去顶芽后不作处理,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应该与C组对照排除琼脂块的作用,所以D组的处理应该是在去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4)顶端优势的产生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实验二是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分析实验可知,B组去除顶芽,D组在去顶芽处放置了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B、D组侧芽可以生长。A组有顶芽产生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 C组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也可以向下运输,所以A、C组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5)如果C组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则向下运输的生长素较少,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则C组将不会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
【点睛】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体现在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生长素浓度越高,受抑制现象越明显。
36.某隔离海岛上主要存在着草本植物、野兔等生物,科研人员对岛上野兔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岛上野兔的种群密度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对野兔数量的调查一般采用____法,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分析在3月---8月期间,种群呈___型增长,此期间种群的出生率___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先大于后小于”)。
(4)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严寒环境(11月--次年1月)不利于野兔中___个体的生存;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___雄性数量(填“>”“<”或“=”)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答案】 (1). 出生率、死亡率 (2). 标志重捕 (3). 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4). S (5). 大于 (6). 雌性 (7). >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熟练掌握种群数量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1)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所以隔离海岛上野兔的种群密度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的。
(2)由于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对野兔种群数量的调查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3)由图分析可知,在3月--8月期间野兔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由于种群数量在此过程中一直在增长直至基本稳定,故此期间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4)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严寒环境(11月--次年1月),雌雄比例(♀:♂)小于1,因此不利于雌性个体的生存,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大于雄性数量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点睛】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K值时增长率为0,在K值之前,增长率一直大于0,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K值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体的体液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血液和组织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体液指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选C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
2.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凡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血浆和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组织液中小部分物质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详解】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为: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大部分物质能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大部分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所以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是双向交换的,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是单向的,只能由组织液进入淋巴,淋巴只能汇入血浆,也是单向的,由此判断,A、B、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在人体内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可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二者之间双向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具有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流到组织液,只能单向流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也是单向流动。
3.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尿素 B. 糖原 C. 激素 D. 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成分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尿素为人体代谢废物,血浆中存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糖原属于细胞内的多糖,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氨基酸属于营养物质,血浆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氨基酸,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B。
【点睛】内环境的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4. 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C.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
【答案】D
【解析】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5.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包括( )。
A. 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 尿液含量达到一定时将排出
D. 血红蛋白含量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包括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线粒体属于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B正确;尿液不属于内环境, 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细胞器、细胞内的成分都不属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尿道等也不属于内环境。
6.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都有反射活动
B. 只要反射弧完整就有反射活动
C. 反射都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D.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理解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如植物,低等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等)没有反射活动,A错误;完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但反射弧完整也不一定就能出现反射活动,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B错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C错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D正确;故选D。
【点睛】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完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7.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
B. 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答案】D
【解析】
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的内流,进而形成动作电位,A正确;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正电位→负电位,局部电流又刺激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C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若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画图”辅助分析的习惯,在解答此题时,在草纸上画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图,即可突破难点。(注:图中的“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8.如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②、③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②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 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
C. 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
D. 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答案】A
【解析】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以位于脊髓,A项错误;发生反射活动时,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①传入到神经中枢②,神经中枢的“指令”沿传出神经③传达到效应器,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C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项正确。
9.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一般是( )。
A. 树突→轴突 B. 树突→细胞体 C. 轴突→轴突 D. 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由轴突传向树突或胞体,而不能由树突传给轴突,或由树突传给细胞体,由轴突传给轴突,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的类型有两种: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记忆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C.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 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不存有感受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中各级中枢的功能,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是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错误;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D错误;故选B。
【点睛】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中枢中最高级的部位,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11.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 ②唾液腺 ③肾上腺 ④垂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泌激素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内分泌腺,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分泌物为激素的腺体是内分泌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属于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属于外分泌腺;所以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①③④,故A、C、D错误, B正确。
【点睛】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输送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为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唾液腺,汗腺,胃腺,皮脂腺等。
1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②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③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 ④性激素是脂质,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②④,故选C。
13.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c处虚线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B. 缺碘时激素a和b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 寒冷环境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
D. 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只有激素c
【答案】D
【解析】
图中共有2处负反馈调节,为c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和c甲状腺激素→垂体,A正确;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少,反馈作用弱,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b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B正确;寒冷时,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抵御寒冷,C正确;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都有,D错误。
14.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激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
B. 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
C. 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D. 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要求考生明确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血糖平衡,知道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种类和功能,理解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饥饿状态下,血糖含量偏低,此时胰岛A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A错误;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B正确;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C正确;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也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错误。
15.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量和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激素会和特定的受体结合
D. 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产生的生理效应很显著,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正确;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所以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B正确;在靶器官、靶细胞上存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会和特定的受体结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并不是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而是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故选D。
【点睛】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高效
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场所是骨骼肌
B. 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散热
C. 下丘脑有冷觉、热觉中枢
D. 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寒冷环境中,通过相关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机体产热增多,代谢增强;炎热环境中,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详解】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A正确;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靠汗液蒸发增加散热,B正确;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没有躯体感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冷觉、热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D正确;故选C。
【点睛】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一切感觉的形成均在大脑皮层,如冷觉、热觉、痛觉、渴觉等。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等,另外还能分泌激素、传导兴奋。
17. 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仍具活性
B. 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C.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
D.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生成少、浓度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和神经递质在起作用后,立即被分解,A错误;其余均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18.大面积烧伤病人易受感染,这主要是因为受损伤的免疫功能是( )。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免疫是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详解】人体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大面积烧伤病人皮肤受损,皮肤、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19.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详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A错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的组织和器官损伤,C正确;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对自身组织器官造成伤害,而自身免疫病是将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当作抗原来攻击从而造成损伤,二者不是同一概念,D错误。
【点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免疫缺陷症、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症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造成的,如艾滋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0.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产生相应的产生抗体
B. 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效应T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 记忆细胞与效应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理解,其过程如图所示:
【详解】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由体液免疫过程可知,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由细胞免疫过程可知,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B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A。
【点睛】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识别抗原,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
2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 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 HIV会侵染B细胞
D.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能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
【详解】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而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免疫反应更快更强,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C错误;吞噬细胞既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也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人体接受过某一抗原刺激后,就会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发生更快更强免疫反应。
22.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 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
B. 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 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熟悉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实验设计,对比分析胚芽鞘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由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去掉胚芽鞘尖端,或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由此可得出: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故A、B、D错误,C正确。
【点睛】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到伸长区,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造成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背光侧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3.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D.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自变量是看生长素分解了还是生长素转移了,A错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B正确。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4.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吲哚丁酸和2,4—D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B. 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C. 每种植物激素都由专门的器官分泌
D. 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详解】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属于植物激素不是生长调节剂,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植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和动物激素明显不同,植物体内没有专门的器官分泌激素,C不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D正确;故选C。
【点睛】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2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 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 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当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M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茎中乙烯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解: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的,A错误;
B、据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即M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
C、据图分析,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点能促进植物生长,b点植物基本不生长,D错误.
故选:B.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26.如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C
【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与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所以图中①②指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可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所以进一步确定图中①指死亡率,②指出生率,③指性别比例,④指年龄组成。A.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A错误;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B错误;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C正确;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使出生率降低,使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特征
【名师点睛】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密度);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2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 K 值
B. 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 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 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A
【解析】
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主要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不一定会增加本种群的K值,A项错误;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等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B项正确;研究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C项正确;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种群的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降低,D项正确。
2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B. 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 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答案】C
【解析】
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A正确;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使得种群增长率为负值,B正确;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C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条件等有限,则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S”型,D正确;
2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A.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 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
C. 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D. 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答案】D
【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独生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A项错误;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则为调查、统计幼鱼个体数,调查结果会偏低,B项错误;在理想环境下,种群“J”型增长曲线没有K值,C项错误;自然状态下,受空间和资源的制约,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D项正确。
30.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 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 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 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答案】C
【解析】
表中信息显示: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项错误;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为1.2,说明该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因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错误;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约为1/2K,由此推知: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C项正确;白头鹎为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以“调查分析数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并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1.教材基础知识填空
(1)运动性失语症是由于_________区受损。
(2)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
(3)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迅速的原因是二者的作用途径不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胰岛素的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5)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7)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答案】 (1). S (2). 肌肉或腺体 (3). 前者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后者为通过体液运输 (4). 摄取、利用、储存 (5). 人人生来就有,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6). 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7). 环境条件不受破坏
【解析】
【分析】
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2)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效应器可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3)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原因是二者的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
(4)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5)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6)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抵御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还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7)“S”型曲线说明种群实际增长受到环境阻力的限制,因此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不是无限的,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刺激;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效应器可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32.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含有____个突触。
(2)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____。
(3)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___打开,引起阴离子_____(填“内”或“外”)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4)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究其原因是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增加/减少),导致e处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内流减少。
【答案】 (1). 4 (2). 由负变正 (3). 离子通道 (4). 内 (5). 减少 (6). 阳离子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由图分析可知,a、b、c、d为轴突,构成突触前膜;e为胞体,构成突触后膜。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是轴突末梢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称为突触间隙,据此可判断,图中含有4个突触。
(2)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故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3)若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膜电位仍然表现为外正内负,只是电位差更大,所以会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更不容易兴奋,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4)由题干信息知,轴突a可引起神经元e兴奋,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说明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e处阳离子内流减少。
【点睛】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释放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Na+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抑制性递质释放后会使膜内外电位差更大,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阳离子内流减少或阴离子内流增多。
33. 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则它是由________细胞合成的。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____________。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________相结合的受体。
(4)若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则它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______过程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
【答案】(1)垂体
(2)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升高
(3)(神经)递质
(4)翻译 负反馈
【解析】
(1)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垂体细胞合成。
(2)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本题着重体现了信息交流的功能。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和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若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则它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翻译过程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34.人工预防接种可使人获得较为持久的免疫力。如图是接种某疫苗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从免疫的角度来说,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物质甲__________、物质乙______、 ____等。
(3)细胞③分裂、分化形成细胞④和细胞⑤,该过程除了需要接受物质甲的作用外,还需要的条件是细胞③受到________刺激。
(4)研究发现,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原 (2). 淋巴因子 (3). 抗体 (4). 溶菌酶 (5). 抗原(疫苗) (6). 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记忆细胞能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此过程为接种疫苗后,引起的人体体液免疫应答,图中①为吞噬细胞, ②为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浆细胞,⑤为记忆细胞,物质甲为淋巴因子,物质乙为抗体。
【详解】(1)疫苗是由灭活的或减毒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从免疫的角度来说,疫苗属于抗原。
(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分析图可知, ②为T细胞,分泌的物质甲为淋巴因子,④为浆细胞,分泌的物质乙为抗体。
(3)分析图可知,③为B细胞,B细胞在物质甲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下,会增殖分化形成④浆细胞和⑤记忆细胞,所以细胞③分裂、分化形成细胞④和细胞⑤,该过程除了需要接受物质甲的作用外,还需要的条件是细胞③受到抗原刺激。
(4)记忆细胞的寿命比较长,并且能长时间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
【点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淋巴因子和相应抗原的共同刺激。接种某种疫苗后,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35.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实验的问题
实验一: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
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B、C、D三组除去顶芽,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再_____________。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
根据实验一回答(1)(2)
(1)由图1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 mol·L-1,实验结果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2)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曲线上H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二回答(3)(4)(5)
(3)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D组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________组侧芽不生长。
(5)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0-11—10-10 (2). 能 (3). 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4). 在去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5). A、C (6).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
【解析】
【分析】
实验一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二重点考查实验中对照组的设置,即排除琼脂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顶端优势产生原因的理解。
【详解】(1)由图1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和10-10mol·L-1时月季枝条生根数相等,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 mol·L-1。2,4-D溶液浓度在10-12—10-9 mol·L-1范围内,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生根数目增多,体现了低浓度的促进作用;2,4-D溶液浓度在10-8 mol·L-1时,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生根数目减少,体现了高浓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验结果能体现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分析图可知,曲线上A、H、B点都表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H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 C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3)分析实验二可知,A组不作任何处理,与其他三组作对照;B、C、D三组除去顶芽,B组去顶芽后不作处理,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应该与C组对照排除琼脂块的作用,所以D组的处理应该是在去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4)顶端优势的产生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实验二是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分析实验可知,B组去除顶芽,D组在去顶芽处放置了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B、D组侧芽可以生长。A组有顶芽产生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 C组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也可以向下运输,所以A、C组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5)如果C组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则向下运输的生长素较少,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则C组将不会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
【点睛】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体现在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生长素浓度越高,受抑制现象越明显。
36.某隔离海岛上主要存在着草本植物、野兔等生物,科研人员对岛上野兔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岛上野兔的种群密度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对野兔数量的调查一般采用____法,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分析在3月---8月期间,种群呈___型增长,此期间种群的出生率___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先大于后小于”)。
(4)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严寒环境(11月--次年1月)不利于野兔中___个体的生存;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___雄性数量(填“>”“<”或“=”)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答案】 (1). 出生率、死亡率 (2). 标志重捕 (3). 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4). S (5). 大于 (6). 雌性 (7). >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熟练掌握种群数量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1)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所以隔离海岛上野兔的种群密度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的。
(2)由于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对野兔种群数量的调查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3)由图分析可知,在3月--8月期间野兔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由于种群数量在此过程中一直在增长直至基本稳定,故此期间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4)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严寒环境(11月--次年1月),雌雄比例(♀:♂)小于1,因此不利于雌性个体的生存,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大于雄性数量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点睛】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K值时增长率为0,在K值之前,增长率一直大于0,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K值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