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08《酸碱的性质2》(含答案)
展开2021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08《酸碱的性质2》
1.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
Ⅰ.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8,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Ⅱ.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Ⅲ.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展开探究。
[进行实验]
(续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组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1组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组③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2组①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组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组①时,滴加30 % H2O2溶液,振荡、静置30 min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组①中时间。导致酚酞褪色时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2)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分析导致上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取5 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变为无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_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3.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关闭K1、K3,打开K4,从分液漏斗放入稀盐酸并收集二氧化碳;
②打开K1,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并用清水冲洗;
③关闭K1,从分液漏斗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④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⑤关闭K3,打开K4,从分液漏斗放入稀盐酸;
⑥打开K1,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过程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步骤⑥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现象。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两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CaCl2和Na2CO3;④NaCl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5.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全部是NaOH;猜想2:全部是Na2CO3;猜想3: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操作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3成立;若现象为____________,则猜想2成立。
[反思与评价]
操作二中使用的氯化钡溶液不能被氢氧化钡溶液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的,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熟石灰微溶于水,且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③B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根据资料,同学们分析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思考与分析]
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实验探究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
7.小明同学想在实验室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取Na2CO3溶液。但是经过检验,发现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制定了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
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
③NaHCO3+NaOH===Na2CO3+H2O;
④Na2CO3+CaCl2===CaCO3↓+2NaCl。
[制取步骤]
①量取两份50 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 mL 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
[实验探究] 制得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明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结论]
所制得的不是纯净的Na2CO3溶液。
[评价与反思]
小芳同学认为可以用过量的Ca(OH)2溶液替代C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答案为:
[解释与结论]
(1)溶液变红
(2)HCl+NaOH===NaCl+H2O
(3)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4)且pH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短
(5)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变红后的酚酞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或快慢)的影响
[反思与评价]
(1)放置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导致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降低,使得褪色时间变长
(2)刚刚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中酚酞分子存在醌式结构,因此溶液显红色;之后,过氧化氢溶液把醌式结构氧化(或溶液中酚酞分子的醌式结构转化为羧酸式结构),使溶液褪色
[解析] [解释与结论] (1)酚酞遇8≤pH≤13的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pH=13,因此酚酞溶液变红。(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消失,溶液红色褪去。(3)实验1组③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因此需要往溶液中加入更多的碱,使溶液pH>13,所以应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4)实验2组①图中显示横坐标是pH,纵坐标是时间,根据图中线段可知,pH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短。
(5)根据实验2组②图像可知溶液褪色时间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有关,浓度越大,褪色时间越短。
[反思与评价]
(1)过氧化氢会分解放出氧气,导致其浓度变小,因此褪色时间变长。
(2)根据所给资料判断溶液变红是因为酚酞变为醌式结构,后来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因此溶液又变为无色。
9.答案为:
(1)溶液变成红色 NaOH+HCl===NaCl+H2O
(2)[提出猜想] 二 NaOH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设计实验] 锌粒(或碳酸钠溶液) 产生气泡
[解析] 实验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一定生成氯化钠,所以不需要证明氯化钠的存在,只需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只要加入能与盐酸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即可。
10.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CO2↑+H2O
(2)关闭K3,打开K4,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液体进入集气瓶,并将二氧化碳压入玻璃管内
(3)容纳集气瓶内液体,排除气体
(4)步骤①中所加盐酸的量不同,甲组同学所用盐酸适量,而乙组同学所用盐酸过量
[解析] (2)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将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压入玻璃管内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关闭K3,打开K4,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液体进入集气瓶,并将二氧化碳压入玻璃管内。(4)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甲组中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乙组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步骤①中所加盐酸的量不同,甲组同学所用盐酸适量,步骤②烧杯中液体成分为CaCl2,而乙组同学所用盐酸过量,步骤②烧杯中液体成分为CaCl2、HCl。
11.答案为:
(1)溶液变为红色 Fe2+
(2)6HCl+Fe2O3===2FeCl3+3H2O 因为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如果有盐酸,它们会发生反应
[作出猜想] ③
[进行实验] 盐酸(或硫酸) ④
[解析] (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Fe2+。(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反应后D、E试管中能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即白色沉淀为碳酸钙,碳酸钙沉淀能和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有碳酸钙存在时,一定不存在盐酸。[作出猜想] 因为Na2CO3和CaCl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所以猜想③一定不正确。[进行实验] 碳酸钠属于碳酸盐,检验碳酸盐一般用稀盐酸,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即有气泡产生。
12.答案为:
[实验与探究] (1)1 白色沉淀 BaCl2+Na2CO3===BaCO3↓+2NaCl
(2)滤液变成红色 滤液不变色
[反思与评价] 氢氧化钡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13.答案为:
[提出猜想] Na2CO3
[实验探究] NaOH
[思考与分析]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 Na2CO3和Ca(OH)2 NaCl、BaCl2和NaOH
14.答案为:
[实验探究] NaOH或NaHCO3
[评价与反思] 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的NaOH以及过量的Ca(OH)2会对原来溶液中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