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方差 第二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761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 16 周 6月 21 日 星期 五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党树密
课题(章节)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第二课 方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目 标
进一步理解方差的概念,弄清方差是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掌握一组数据方差不同求法,并尝试其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3) 能初步运用方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突出体现方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目 标
利用简单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几何思维,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统计学基本思维方式,建立正确的方法论。
教 学 重 点
方差的求法及公式。
教 学 难 点
方差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教 学 关 键
善于联系实际,建立统计学思维
教法
启发探究式
学法
自主互助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
一体机、白板等
教学过程
主导设计
主体设计
个性设计
一 情境引入
二 新知探究,
合作交流
问题1. 什么是方差?
它能刻画数据的什么性质?
问题2 样本为101,98,102,100,99
的极差是 , 方差是
探究一:方差公式的推导:
当数据较大时用基本公式
当数据较小时可以用推导公式简单
探究二:标准差定义:S=
复习旧知,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同座互相合作,探究数据特点。
利用3个数据推导(完成平方公式处理)
联系生活实际,掌握不同方法,以简便为好。
简单理解,补充内容。
教学过程
主导设计
主题设计
个性设计
新知探究,
合作交流
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探究三: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变化规律:
例题与习题:
已知三组数据1、2、3、4、5;11、12、13、14、15
和3、6、9、12、15。求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小结与回顾:
利用方差的计算,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巡视,发现问题,督促指导。
小组共同回顾,同桌互考,完成知识体系。
达 标 检 测
1、对于数据3、2、1、0、-1它的极差是 , 方差是 , 标准差是 。
2 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组
2
5
10
13
14
6
乙组
4
4
16
2
12
12
已经算得两个组的人平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
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
中的成绩谁优谁劣,并说明理由.
作业布置:
1 教材P127,第1题。
2 习题20.2 P128--130
板书设计:
20. 2 数据的波动程度 (2) 方差及推广
一 情境引入: 1 2
二 新授:
方差公式的推导:
(1)推导 (2) 公式 :
2 方差的两个公式作用:
3 标准差概念:
4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变化规律:
三 例题与习题
四 作业:(1) 教材练习 (2)习题作业 20.2
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自我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例习题的意图分析,课堂引入,例习题分析,随堂练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例习题的意图分析,课堂引入,例习题分析,随堂练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