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练11: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练11: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含解析)第1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练11: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含解析)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练11: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含解析)

    展开

    (十一) 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曰武庄。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选自《宋史·郝质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B.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C.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D.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解析:B 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根据句意,为贼焚的宾语,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D千辞结构完整,亭焚,吾任其责质曰的内容,其中做主语,为谓语,质曰不可断开,所以排除C,选择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西夏,党项羌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为夏国,因为在中原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B.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划,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C.谥,即谥号。古时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中就提到,项伯和刘邦曾约为婚姻。解析:C 赞颂一词表述片面,谥号有褒有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打败敌军。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帐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D.郝质历侍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担任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解析:C 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错,原文是食不重肉,意思是吃饭少吃肉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5)译文: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5)译文:                                                                                                                                                      参考答案:(1)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得分点:”“逐北”“1分,句意2)(2)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得分点:”“”“1分,句意2)参考译文: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幼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掌管麟府军马。与田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途中遇到西夏的几千骑兵劫夺,郝质前行开路,奋力作战,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又与田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向皇上陈述他前后立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路钤辖。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部署城西。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彦博担心被敌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蔺千推辞,郝质说:(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离开了,而亭子被焚毁了。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贼人被平定,郝质升迁为六宅使,历任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等职,还兼任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郝质奉诏在丰州修筑城墙,晋升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皇帝召他回京宿卫,改任马军。英宗即位,他任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封为安德军节度使,担任殿前副指挥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军节度使,担任都指挥使。元丰元年,(郝质)去世,皇上亲临他的丧礼,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武庄。郝质治理军队有纲纪规章,违反纪律的人不宽恕,同时,犒赏也很丰厚,公款不够,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平时自己需求的日常供养简单,吃饭少吃肉食,笃守信义。田因没法拯救而死去,郝质写奏章说明他以前的功劳,(朝廷)让他的一个孙子做了官。在并州,他与朝士董熙交好,约为儿女亲家。董熙死后,董家贫困没有依靠,郝质已经是节度使了,最终把女儿嫁到了董家。他自从做官,不看重自己的功劳和资历,他的地位从低微到显贵,都凭功劳的大小逐次升迁。二、保59的古诗歌(1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56题。宿芥塘佛祠贺 铸青青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大麦。底许:几许,多少。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A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B微径断桥寻古寺,以微径”“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C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探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D.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的题字。E.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诗人投宿古寺途中由的心理变化过程。解析:AE A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无中生有。E项,不是意在表现途中的心理变化。6.尾联说底许暂忘行役倦,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暂忘的原因。(6)答: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诗人暂时忘却行役之倦的原因,应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首联点明时节,此时诗人正是阅田劳倦的时候,故投宿古寺,可以暂时摆脱繁忙的公事,暂离疲倦;颔联写了寺庙的幽僻,颈联写了寺庙的清幽宁静,让人心神自在,这种外在环境氛围让诗人忘却疲倦;尾联写自己看到了故人的题字,十分欣慰,因而忘却疲倦。参考答案:诗人每天以阅田为务,投宿古寺,暂离行役的劳倦;寺处幽僻之地,杨花飘落,柏子燃香,自在清净;见到故人的题字,诗人感到慰藉。(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