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含解析) 学案
展开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9·济南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1.A 2.B [第1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2题,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019·柳州模拟)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的大省。下图为山西省1985~2002年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据图回答3~4题。
3.1990年至2002年,山西省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 B.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 D.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4.2000年以后,山西省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缓解运输压力 ②减轻大气污染 ③降低运输成本 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B 4.D [第3题,考查山西省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的原因。全省煤炭生产量稳步增加;交通运输能力有限导致煤炭调出量减少;山西省省煤炭储量丰富,材料中未体现山西省控制煤炭调出;山西省内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条,消耗量减少。第4题,山西省对外电力输出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在本地区发电增加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019·北京模拟)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五个能源基地中( )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
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主
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6.各能源基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
5.A 6.C [第5题,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开采加工和东输为主;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水电开发、输电建设为主;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近,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第6题,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将种植业转向恢复草地,实行放牧业;新疆水资源短缺,应提高生产技术,发展节水技术,提高循环利用率;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合理发展畜牧业。]
(2019·滨州模拟)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简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B.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
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
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8.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
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对废矿业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
7.A 8.B [第7题,包头位于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力量薄弱,因而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需要合理开采,进行深加工,而不是盲目扩大产量;黄河该段还未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较小;黄河通航能力差,水运不便。第8题,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不是唯一出路。]
读云南省2013~2015年接纳风电规划表(单位:万千瓦),完成9~11题。
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风电可发电量 | 54.0 | 101.6 | 173.2 |
枯水年 | 46.0 | 100.4 | 1 618.7 |
平水年 | 41.0 | 89.3 | 155.4 |
丰水年 | 39.3 | 76.4 | 81.6 |
9.据表,云南省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 )
A.气候变化导致强风资源增多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
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
10.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有助于 (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解决枯木季节水能不足
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
9.B 10.D 11.C [第9题,2013~2015年风力发电在枯水年发电量增长最大,平水年次之,丰水年最少;而相应年份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河流流量,进而会影响水能发电量,当水电不足时,风电量就会增长,因此云南省2013~2015年风电增长说明了水电发电量减少,故选B项。第10题,云南省的水电、风电搭配有此消彼长的特点,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水电发电较多;而冬季降水最少,水力发电最少,风力发电最多。故选D项。第11题,风电属于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开采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同时煤炭中含硫矿较多,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大气;因此风水互补要比火水互补的环境费用要低,进而会减少工业的生产成本。]
二、非选择题
12.(2019·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山西省由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 第(1)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沿海,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结合题干提示进行分析。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 (1)①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输煤、电距离近。②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③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2019·合肥模拟)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读下图,回答问题。
“疆煤东运”路线图
(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铁路旁边的电厂),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对比指出“疆电东送”和“疆煤东运”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利弊?
(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解析] 第(1)题,从题干可总结新疆煤炭开发的储量、难易和成本;结合我国国情可知市场和运输条件。第(2)题,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对比。第(3)题,矿区往往存在采空塌陷、土地破坏和固体废弃物问题,措施要因“问题”制宜。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了交通运输压力,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地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