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前自主预习案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展开课前自主预习案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过程——精细胞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的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 精子形成过程 | 卵细胞形成过程 |
场所 | 睾丸 | 卵巢 |
细胞质分裂方式 | 均等分裂 | 不均等分裂 |
是否变形 | 变形 | 不变形 |
结果 | 一个精原细胞 ↓ 4个精子 | 一个卵原细胞 ↓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
4.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二 受精作用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判断有关基础概念的正误
(1)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
(2)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3)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4)同源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5)哺乳动物精子形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存在四分体。(×)
(6)有丝分裂的前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2.判断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的正误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2)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
(3)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4)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4条。(×)
(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6)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精子。(√)
3.判断有关受精作用叙述的正误
(1)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3)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4)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5)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二、连一连
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连线)
三、议一议
[必修2 P20图2-5]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的需要
四、认一认
识图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
(1)图1中1和2、3和4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2和3、2和4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1中共含有2个四分体,1个四分体中含有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3)图2表现交叉互换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4)由图2可知,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