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民版通用史论阐释:专题一知识点二1.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析·史论阐释
一、理解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
1.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对地方行政体制的一次调整,目的是加强刘氏“天下”地位的稳固,但事与愿违。“有叛国而无叛郡”进一步证明了汉初这次调整的失败,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推恩令: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的关键措施,它不是废除分封制,而是对分封制的调整。首先它改变了只有嫡长子继承财产、土地的传统,所有子弟都可以继承一部分,这充分体现了推恩令的目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其次分封后的侯国隶属于郡管理,地位与县相当;汉武帝后来颁布的附益之法进一步限制了诸侯们的治权,诸侯逐渐与衣租食税的地主无异了,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使他们无力对抗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汉武帝发展中央集权制的其他措施
1.建立中朝: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它不是正式的国家机构,属于临时性的皇帝办公场所,人员由皇帝的亲信、侍从组成,品秩较低。丞相、太尉等三公成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
2.推行察举制:为适应大一统王朝对人才的需要而实行的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才德兼顾,扩大了选官的范围,但容易形成官僚小集团;举荐权容易为世家大族控制。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4.经济措施: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打击了地方诸侯和大商人,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
1.(2019·全国卷Ⅰ·T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C。白鹿皮币定价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20万钱,因此,诸侯王需要耗费两年的租税才能买一张白鹿皮币。这一做法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削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故C正确。“皮币”为诸侯王献礼所用,并非通用货币,故A错。材料没有反映思想统一的内容,故B错。材料只是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并非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错。
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
初 (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选B。材料中“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这里的“国家档案文献”主要应该是有关国家制度的记述;萧何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是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汉初的史实,汉承秦制,判断B符合题意。汉初盛行的是黄老之学,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才实行崇尚儒家的政策,A不正确。材料中体现出已经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C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D与材料无关。
3.(2019·全国卷Ⅲ·T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解析】第(2)题结合上述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需要从奠定中国疆域、民族认同、统一的价值观及治国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