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江苏专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学案: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地球圈层结构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展开
第一讲地球圈层结构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考试说明]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
3.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A表示横波
较慢
固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B表示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2)不连续面:
名称
波速变化
界面①表示莫霍界面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明显增加
界面②表示古登堡界面
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3)划分:
①三个圈层: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②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C层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3.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有哪些主要特点?
2.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考点(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1 地球内部圈层
(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2018年4月5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喷出烟尘高达5 000 m。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①~④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圈层中,属火山熔岩流源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C 火山熔岩流源地即岩浆的发源地——③软流层。
(2019·南通模拟)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5月14日2时01分,土库曼斯坦北部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15 km。下图为2017年5月14~31日世界部分地区地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2.5月14日发生在土库曼斯坦的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上地幔
解析:选A 5月14日发生在亚欧大陆内部土库曼斯坦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5 km,根据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 km可推断其震源位于地壳,而其他三个选项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33 km,故正确答案为A。
题点2 地球外部圈层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3~5题。
3.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图中的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解析:3.C 4.C 5.B 第3题,图中有水、植物、岩石和大气,所以体现出的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第4题,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树木花草属于生物圈。第5题,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图中可以显示出水、生物、大气、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可以判断各圈层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辐射能,还有化学能、重力能等。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征
[温馨提示]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厚度
范围
联系
地壳
平均约17 km
地表至莫霍界面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岩石圈
平均约100 km
地表至软流层顶部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外部圈层
高度分布
特点
备注
大气圈
对流
层
17~18 km(低纬) 10~12 km(中纬) 8~9 km(高纬)
对流显著
热量大部分来自地面
平流
层
对流层顶至50~55 km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臭氧
高层
大气
平流层顶到2 000~3 000 km
存在电离层
直接受太阳活动影响
水圈
连续但
不规则
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
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总称
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考点(二) 岩石圈的组成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1 岩石的类型
(2019·海门中学模拟)下图是我国贵州某地地质地形图(从①~⑤,岩层年龄由老到新),该地大部分地区已开辟为梯田。读图回答下题。
1.K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玄武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解析:选D 根据岩层序列及新老关系可以判断,③⑥之间有部分岩层缺失,⑥处花岗岩为岩浆侵入而形成,因此③处的石灰岩可能因高温而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2018·扬州中学四模)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如图)。每隔几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两只石蛋,石蛋直径约30~60 cm,最重的达300余千克。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露于地表。据此完成下题。
2.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是( )
A.玄武岩 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
B.花岗岩 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
C.沉积岩 碳酸钙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结核
D.沉积岩 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
解析:选C 据题意分析可知,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露于地表,据此推测,石蛋为沉积岩,碳酸钙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结核并逐渐增大。
题点2 岩石的特征与形成过程
(2019·江苏五校联考)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 700 m,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如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郭亮村绝壁岩层( )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4.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
A.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B.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解析:3.A 4.D 第3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郭亮村绝壁岩层为砂岩即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第4题,直接据图分析推知,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先后经过流水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和外力侵蚀作用而成的。
一、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
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
岩浆
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
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
形成
常见岩石
特征
岩浆岩
岩浆冷却凝固
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石灰岩、砂岩和页岩
化石、层
理构造
变质岩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锁定命题热点——备考超人一步]
[热点关注]
1.以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聚焦岩浆岩、沉积岩等各类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从地表景观、岩石外形特点等角度,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2.以地质剖面图为基本读图构架,以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岩石类型和地壳物质循环为考查重点,综合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热点押题]
1.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如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1)~(2)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解析:(1)A (2)D 第(1)题,据题意分析可知,长白山浮石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为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岩浆岩。第(2)题,“浮石”是火山喷发而成的岩浆岩。
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岩石①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③②
C.④⑤⑥①③② D.①④⑤③②⑥
解析:(1)A (2)C 第(1)题,岩石①从地下冒出,但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花岗岩),选A。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岩石①未能喷出地表也未能进入③,故④形成早①,④⑤⑥上有完整的侵蚀面,所以,④⑤⑥形成均早于①,③早于②,且③②覆于①上,据此选C。
[解读热点素材——认知多人一点]
1.浮石(岩)
(1)形成:浮岩是由于熔融的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因孔隙多、质量轻,能浮于水面而得名。
(2)作用:浮石不仅可以广泛用于建筑、园林、纺织业、制衣厂、服装及牛仔服装洗水厂、洗漂厂、染整厂等行业,还是护肤、护足的佳品,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上残留的角质层。
(3)分布:中国浮石资源十分丰富。火山分布区都有浮石矿产分布,以北方地区为多,质量较好,喷发年代较新,多产于沿海地区。水浮石,俗称蜂窝石、江沫石、浮石,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
2.岩层的形成顺序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
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他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
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
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常考图表专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类: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常见图示]
图1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
图2 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判读技巧]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应用体验]
[典例] (2016·江苏高考·节选)如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等)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AD
(2018·苏锡常镇二模)在柴达木盆地边缘,隐藏着中国最大的一片水上雅丹地貌群,其主体是7 500万年前的湖泊沉积物,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奇异地貌,图1为水上雅丹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组成图1景观的岩石,对应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1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
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解析:1.A 2.D 第1题,图1景观的岩石为沉积岩,再据图2分析可知,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第2题,图1景观是水上雅丹地貌,首先经过外力作用而形成沉积岩,接着由于地壳运动出露地表,最后受风化、侵蚀而成的。
(2019·扬州一模)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发源于该山的额尔齐斯河,其峡谷两岸的花岗岩绝壁犹如凝固的瀑布,图1为此“石瀑布”景观图。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3~4题。
3.组成“石瀑布”的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阿尔泰山富金藏宝与该地区多花岗岩关联较大
B.该地先后经历地壳上升—岩浆喷发—风化剥蚀
C.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流水侵蚀、冰川刨蚀强
D.“石瀑布”的形成与风力侵蚀、冰水冻融有关
解析:3.B 4.A 第3题,据题意分析可知,瀑布为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再据图2分析可知,甲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第4题,金属矿产资源为内生矿床资源,与岩浆岩的形成关联较大;该地先后经历岩浆喷发—地壳上升—风化剥蚀;花岗岩不是可溶性岩石,不易发育喀斯特地貌;“石瀑布”的形成与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有关。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9·盐城中学模拟)2018年5月26日,夏威夷火山观测站称,基拉韦厄火山峰顶的火山口再次猛烈喷发,熔岩流动似“火河”,火山灰直冲3 353 m高空,给位于火山西南部的村落蒙上一层灰,导致许多居民被迫撤离。如图为夏威夷群岛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 )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地核
解析:选C 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
(2019·苏北苏中七市模拟)2018年4月5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喷出烟尘高达5 000 m。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2.由火山喷发物冷凝而成的岩石( )
A.常有气孔、流纹构造
B.矿物结晶颗粒大
C.主要成分为碳酸盐
D.存留有生物遗迹
解析:选A 由火山喷发物冷凝而成的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常有气孔、流纹构造。
(2019·江苏押题预测)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岩石形成由早到晚依次为( )
A.砾岩、砂岩、石灰岩、岩浆岩
B.石灰岩、砂岩、砾岩、岩浆岩
C.岩浆岩、砾岩、砂岩、石灰岩
D.石灰岩、岩浆岩、砾岩、砂岩
4.图中①处岩石经历岩浆活动后,最有可能形成( )
A.玄武岩 B.火山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解析:3.B 4.C 第3题,根据沉积岩位于底层的先沉积,位于上层的后沉积,可知图中岩层由早到晚依次是石灰岩、砂岩、砾岩,图中岩浆岩是在形成砾岩后,经过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第4题,图中①处岩石位于岩浆活动通道附近,①处岩石是石灰岩,在岩浆活动之后,经历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2019·南师大附中模拟)古丈红石林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境内,形成于4.5亿年前,是全球罕见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图1为该地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古丈红石林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A.a B.b
C.c D.d
6.形成古丈红石林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力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解析:5.B 6.C 第5题,古丈红石林是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为沉积岩,再据图2分析可知,沉积物经过地质作用而形成b。第6题,古丈红石林景观首先由于沉积作用等作用形成沉积岩,接着由于地壳运动出露地表,最后受流水侵蚀而成的。
(2019·南通考前模拟)图1为某地景观示意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甲~丁表示岩浆和各类岩石)。读图,完成7~8题。
7.构成图1景观的岩石对应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8.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顺序是( )
①流水侵蚀 ②沉积作用 ③固结成岩 ④地壳运动
⑤变质作用 ⑥冷凝作用
A.⑥④②① B.⑤④②①
C.②⑥④① D.②③④①
解析:7.B 8.D 第7题,由图中岩石层理清晰可知为沉积岩,再由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指向丁的箭头一进一出,则丁为岩浆,丙则为变质岩,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第8题,形成图示峡谷景观的地质作用顺序为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二、双项选择题
(2019·淮安一检)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①②岩层为岩浆活动所形成。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B.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D.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10.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年龄新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⑦比④老 B.②比①老
C.④比②新 D.①比③新
解析:9.BC 10.AB 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差异性侵蚀而成的,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发生外力(沉积)作用。第10题,岩层②为岩浆活动所形成的,侵入④岩层,较④岩层新;岩层③为岩层①②受热变质而成的,较①岩层新。
(2018·扬州中学模拟)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如图为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构成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的成因及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分别是( )
A.外力作用 B.流水侵蚀
C.冷却凝固 D.变质作用
12.图中显示( )
A.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没有地壳运动的痕迹
C.五指山上能找到生物的化石
D.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
解析:11.AB 12.AD 第11题,因为是喀斯特地形,则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仙安石林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第12题,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显示,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图中有地势起伏的状态,有属于侵入岩的花岗岩出露地表的状态,说明该区域存在地壳运动;图中信息显示,五指山区域的主要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会有生物化石存在;该区域有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布,说明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
三、综合题
13.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甲、乙两类岩石同属于________;丙类岩石是________;丁类岩石是________。
(2)写出三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方式的名称:乙类岩石经________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乙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________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3)说明丙类岩石转化成丁类岩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解析:第(1)题,图中甲、乙两类岩石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同属于岩浆岩,丙类岩石是变质岩,丁类岩石由沉积物形成,是沉积岩。第(2)题,三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方式,乙类岩石经变质作用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上升,火山喷发形成,是喷出作用。乙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上升,侵入地壳上部形成,是侵入作用。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第(3)题,丙类岩石是变质岩,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然后经埋藏和固结成岩作用,最后形成丁类岩石——沉积岩。
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2)变质作用 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 重熔再生
(3)丙类岩石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地表,经(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然后经埋藏和固结成岩作用,最后形成丁类岩石。
1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地质剖面图,判断①③④⑤处地层形成的顺序,按照由先到后顺序是________。
(2)大理岩属于材料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岩石。它的形成可能与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⑤哪种地质作用相关________(填数字)。并说明原因。
(3)材料二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____(填数字);该地质作用形成的是材料一图例中的哪些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C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A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B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D
解析:第(1)题,根据侵入与覆盖的方法判断,⑤地层覆盖①地层,说明⑤地层形成晚于①地层,①地层和⑤地层覆盖④地层,说明它们形成晚于④地层,③地层覆盖⑤地层,说明③地层晚于⑤地层,所以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⑤③。第(2)题,大理岩为变质岩,属于材料二中的B岩石,它的形成可能与材料一中的①⑤相关,因为①⑤都是岩浆岩,它们都有岩浆活动,而由于岩浆活动使它的周围形成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产生变质岩。第(3)题,煤炭资源形成与外力作用①②相关,该地质作用形成的是材料一中的沉积岩。第(4)题,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答案:(1)④①⑤③
(2)B ①⑤ 岩浆活动使它的周边形成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产生变质岩
(3)①② 沉积岩1和沉积岩2
(4)A
[考试说明]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
3.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A表示横波
较慢
固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B表示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2)不连续面:
名称
波速变化
界面①表示莫霍界面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明显增加
界面②表示古登堡界面
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3)划分:
①三个圈层: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②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C层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3.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有哪些主要特点?
2.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考点(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1 地球内部圈层
(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2018年4月5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喷出烟尘高达5 000 m。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①~④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圈层中,属火山熔岩流源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C 火山熔岩流源地即岩浆的发源地——③软流层。
(2019·南通模拟)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5月14日2时01分,土库曼斯坦北部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15 km。下图为2017年5月14~31日世界部分地区地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2.5月14日发生在土库曼斯坦的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上地幔
解析:选A 5月14日发生在亚欧大陆内部土库曼斯坦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5 km,根据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 km可推断其震源位于地壳,而其他三个选项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33 km,故正确答案为A。
题点2 地球外部圈层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3~5题。
3.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图中的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解析:3.C 4.C 5.B 第3题,图中有水、植物、岩石和大气,所以体现出的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第4题,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树木花草属于生物圈。第5题,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图中可以显示出水、生物、大气、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可以判断各圈层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辐射能,还有化学能、重力能等。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征
[温馨提示]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厚度
范围
联系
地壳
平均约17 km
地表至莫霍界面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岩石圈
平均约100 km
地表至软流层顶部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外部圈层
高度分布
特点
备注
大气圈
对流
层
17~18 km(低纬) 10~12 km(中纬) 8~9 km(高纬)
对流显著
热量大部分来自地面
平流
层
对流层顶至50~55 km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臭氧
高层
大气
平流层顶到2 000~3 000 km
存在电离层
直接受太阳活动影响
水圈
连续但
不规则
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
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总称
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考点(二) 岩石圈的组成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1 岩石的类型
(2019·海门中学模拟)下图是我国贵州某地地质地形图(从①~⑤,岩层年龄由老到新),该地大部分地区已开辟为梯田。读图回答下题。
1.K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玄武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解析:选D 根据岩层序列及新老关系可以判断,③⑥之间有部分岩层缺失,⑥处花岗岩为岩浆侵入而形成,因此③处的石灰岩可能因高温而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2018·扬州中学四模)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如图)。每隔几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两只石蛋,石蛋直径约30~60 cm,最重的达300余千克。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露于地表。据此完成下题。
2.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是( )
A.玄武岩 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
B.花岗岩 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
C.沉积岩 碳酸钙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结核
D.沉积岩 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
解析:选C 据题意分析可知,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露于地表,据此推测,石蛋为沉积岩,碳酸钙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结核并逐渐增大。
题点2 岩石的特征与形成过程
(2019·江苏五校联考)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 700 m,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如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郭亮村绝壁岩层( )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4.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
A.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B.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解析:3.A 4.D 第3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郭亮村绝壁岩层为砂岩即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第4题,直接据图分析推知,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先后经过流水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和外力侵蚀作用而成的。
一、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
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
岩浆
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
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
形成
常见岩石
特征
岩浆岩
岩浆冷却凝固
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石灰岩、砂岩和页岩
化石、层
理构造
变质岩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锁定命题热点——备考超人一步]
[热点关注]
1.以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聚焦岩浆岩、沉积岩等各类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从地表景观、岩石外形特点等角度,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2.以地质剖面图为基本读图构架,以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岩石类型和地壳物质循环为考查重点,综合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热点押题]
1.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如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1)~(2)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解析:(1)A (2)D 第(1)题,据题意分析可知,长白山浮石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为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岩浆岩。第(2)题,“浮石”是火山喷发而成的岩浆岩。
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岩石①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③②
C.④⑤⑥①③② D.①④⑤③②⑥
解析:(1)A (2)C 第(1)题,岩石①从地下冒出,但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花岗岩),选A。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岩石①未能喷出地表也未能进入③,故④形成早①,④⑤⑥上有完整的侵蚀面,所以,④⑤⑥形成均早于①,③早于②,且③②覆于①上,据此选C。
[解读热点素材——认知多人一点]
1.浮石(岩)
(1)形成:浮岩是由于熔融的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因孔隙多、质量轻,能浮于水面而得名。
(2)作用:浮石不仅可以广泛用于建筑、园林、纺织业、制衣厂、服装及牛仔服装洗水厂、洗漂厂、染整厂等行业,还是护肤、护足的佳品,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上残留的角质层。
(3)分布:中国浮石资源十分丰富。火山分布区都有浮石矿产分布,以北方地区为多,质量较好,喷发年代较新,多产于沿海地区。水浮石,俗称蜂窝石、江沫石、浮石,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
2.岩层的形成顺序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
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他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
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
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常考图表专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类: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常见图示]
图1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
图2 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判读技巧]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应用体验]
[典例] (2016·江苏高考·节选)如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等)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AD
(2018·苏锡常镇二模)在柴达木盆地边缘,隐藏着中国最大的一片水上雅丹地貌群,其主体是7 500万年前的湖泊沉积物,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奇异地貌,图1为水上雅丹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组成图1景观的岩石,对应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1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
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解析:1.A 2.D 第1题,图1景观的岩石为沉积岩,再据图2分析可知,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第2题,图1景观是水上雅丹地貌,首先经过外力作用而形成沉积岩,接着由于地壳运动出露地表,最后受风化、侵蚀而成的。
(2019·扬州一模)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发源于该山的额尔齐斯河,其峡谷两岸的花岗岩绝壁犹如凝固的瀑布,图1为此“石瀑布”景观图。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3~4题。
3.组成“石瀑布”的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阿尔泰山富金藏宝与该地区多花岗岩关联较大
B.该地先后经历地壳上升—岩浆喷发—风化剥蚀
C.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流水侵蚀、冰川刨蚀强
D.“石瀑布”的形成与风力侵蚀、冰水冻融有关
解析:3.B 4.A 第3题,据题意分析可知,瀑布为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再据图2分析可知,甲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第4题,金属矿产资源为内生矿床资源,与岩浆岩的形成关联较大;该地先后经历岩浆喷发—地壳上升—风化剥蚀;花岗岩不是可溶性岩石,不易发育喀斯特地貌;“石瀑布”的形成与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有关。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9·盐城中学模拟)2018年5月26日,夏威夷火山观测站称,基拉韦厄火山峰顶的火山口再次猛烈喷发,熔岩流动似“火河”,火山灰直冲3 353 m高空,给位于火山西南部的村落蒙上一层灰,导致许多居民被迫撤离。如图为夏威夷群岛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 )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地核
解析:选C 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
(2019·苏北苏中七市模拟)2018年4月5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喷出烟尘高达5 000 m。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2.由火山喷发物冷凝而成的岩石( )
A.常有气孔、流纹构造
B.矿物结晶颗粒大
C.主要成分为碳酸盐
D.存留有生物遗迹
解析:选A 由火山喷发物冷凝而成的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常有气孔、流纹构造。
(2019·江苏押题预测)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岩石形成由早到晚依次为( )
A.砾岩、砂岩、石灰岩、岩浆岩
B.石灰岩、砂岩、砾岩、岩浆岩
C.岩浆岩、砾岩、砂岩、石灰岩
D.石灰岩、岩浆岩、砾岩、砂岩
4.图中①处岩石经历岩浆活动后,最有可能形成( )
A.玄武岩 B.火山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解析:3.B 4.C 第3题,根据沉积岩位于底层的先沉积,位于上层的后沉积,可知图中岩层由早到晚依次是石灰岩、砂岩、砾岩,图中岩浆岩是在形成砾岩后,经过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第4题,图中①处岩石位于岩浆活动通道附近,①处岩石是石灰岩,在岩浆活动之后,经历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2019·南师大附中模拟)古丈红石林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境内,形成于4.5亿年前,是全球罕见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图1为该地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古丈红石林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A.a B.b
C.c D.d
6.形成古丈红石林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力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解析:5.B 6.C 第5题,古丈红石林是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为沉积岩,再据图2分析可知,沉积物经过地质作用而形成b。第6题,古丈红石林景观首先由于沉积作用等作用形成沉积岩,接着由于地壳运动出露地表,最后受流水侵蚀而成的。
(2019·南通考前模拟)图1为某地景观示意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甲~丁表示岩浆和各类岩石)。读图,完成7~8题。
7.构成图1景观的岩石对应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8.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顺序是( )
①流水侵蚀 ②沉积作用 ③固结成岩 ④地壳运动
⑤变质作用 ⑥冷凝作用
A.⑥④②① B.⑤④②①
C.②⑥④① D.②③④①
解析:7.B 8.D 第7题,由图中岩石层理清晰可知为沉积岩,再由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指向丁的箭头一进一出,则丁为岩浆,丙则为变质岩,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第8题,形成图示峡谷景观的地质作用顺序为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二、双项选择题
(2019·淮安一检)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①②岩层为岩浆活动所形成。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B.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D.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10.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年龄新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⑦比④老 B.②比①老
C.④比②新 D.①比③新
解析:9.BC 10.AB 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差异性侵蚀而成的,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发生外力(沉积)作用。第10题,岩层②为岩浆活动所形成的,侵入④岩层,较④岩层新;岩层③为岩层①②受热变质而成的,较①岩层新。
(2018·扬州中学模拟)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如图为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构成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的成因及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分别是( )
A.外力作用 B.流水侵蚀
C.冷却凝固 D.变质作用
12.图中显示( )
A.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没有地壳运动的痕迹
C.五指山上能找到生物的化石
D.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
解析:11.AB 12.AD 第11题,因为是喀斯特地形,则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仙安石林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第12题,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显示,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图中有地势起伏的状态,有属于侵入岩的花岗岩出露地表的状态,说明该区域存在地壳运动;图中信息显示,五指山区域的主要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会有生物化石存在;该区域有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布,说明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
三、综合题
13.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甲、乙两类岩石同属于________;丙类岩石是________;丁类岩石是________。
(2)写出三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方式的名称:乙类岩石经________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乙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________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3)说明丙类岩石转化成丁类岩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解析:第(1)题,图中甲、乙两类岩石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同属于岩浆岩,丙类岩石是变质岩,丁类岩石由沉积物形成,是沉积岩。第(2)题,三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方式,乙类岩石经变质作用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上升,火山喷发形成,是喷出作用。乙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上升,侵入地壳上部形成,是侵入作用。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第(3)题,丙类岩石是变质岩,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然后经埋藏和固结成岩作用,最后形成丁类岩石——沉积岩。
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2)变质作用 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 重熔再生
(3)丙类岩石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地表,经(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然后经埋藏和固结成岩作用,最后形成丁类岩石。
1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地质剖面图,判断①③④⑤处地层形成的顺序,按照由先到后顺序是________。
(2)大理岩属于材料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岩石。它的形成可能与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⑤哪种地质作用相关________(填数字)。并说明原因。
(3)材料二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____(填数字);该地质作用形成的是材料一图例中的哪些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C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A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B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D
解析:第(1)题,根据侵入与覆盖的方法判断,⑤地层覆盖①地层,说明⑤地层形成晚于①地层,①地层和⑤地层覆盖④地层,说明它们形成晚于④地层,③地层覆盖⑤地层,说明③地层晚于⑤地层,所以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⑤③。第(2)题,大理岩为变质岩,属于材料二中的B岩石,它的形成可能与材料一中的①⑤相关,因为①⑤都是岩浆岩,它们都有岩浆活动,而由于岩浆活动使它的周围形成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产生变质岩。第(3)题,煤炭资源形成与外力作用①②相关,该地质作用形成的是材料一中的沉积岩。第(4)题,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答案:(1)④①⑤③
(2)B ①⑤ 岩浆活动使它的周边形成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产生变质岩
(3)①② 沉积岩1和沉积岩2
(4)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