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1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2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开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展示] 1.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7页

    [基础梳理]

    一、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
    的表现
    3.城市化的意义

    4.城市化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5.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地区
    特 点
    发达国家
    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
    ②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③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
    ④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
    ⑤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发展中国家
    ①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但推进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不平衡,水平较低的国家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水平较高的国家分布在南美洲
    中国
    ①城市化进程快
    ②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过程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
    (2)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城乡差距缩小。
    2.城市环境问题
    (1)产生原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
    (3)逆城市化: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图文拓展]

    1.郊区城市化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使部分市区人口迁往环境较好的郊区。
    2.逆城市化

    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地价的上涨和环境恶化,使部分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3.城市建设前后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城市建设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的硬化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而且使地表径流无法下渗而增加地表径流量,易引发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减少了地下径流量,这样使城市的可用水量大大减少。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9页

    考点一 城市化进程及其时空差异

    [图解考点]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高考经典题)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规范审答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低;日本、意大利、法国为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高。
    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1)B (2)A

    1.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人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世纪~20世纪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中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2017·高考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下题。

    1.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上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解析:读图可知,环线内为目前天津市的建成区,“沽”村落作为旧址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内,故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已难寻觅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扩展。
    答案:A
    2.(高考经典题)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 338
    1 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项正确;再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项表述错误;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A、B项可排除。
    答案:D
    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 200多万人。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3~4题。
    城市人口规模
    个数
    >100万的大城市
    4
    100万~50万的中等城市
    10
    50万~10万的小城市
    70
    <10万的乡镇
    13 500

    3.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
    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
    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
    4.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
    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解析:第3题,图示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故C正确。第4题,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答案:3.C 4.D

    考点二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高考经典题)下图是某城市1995年和2015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5年较1995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 km附近 B.4 km附近
    C.8 km附近 D.10 km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 规范审答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1)D (2)D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
    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中城市发展所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1)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如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


    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可以判断:甲为发达国家,乙为发展中国家。


    右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含预测)。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解析:第1题,城市化水平一直最高的甲是发达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很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图中表现为折线的坡度大,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接近50%,故判断丁折线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乙折线是全世界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丙折线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第2题,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通过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A项正确;合理城市化会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C项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人口向农村和郊区迁移,D项错误;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项错误。
    答案:1.D 2.A
    3.(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江苏省城市化的速度更快,水平更高。第(2)题,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交通(发达)、工业化推动(经济基础雄厚)等方面分析。
    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考点三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考经典题)下图表示
    ❶。读图,完成(1)~(2)题。

    (1)❸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❹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1)D (2)C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高考经典题)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1.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同时减小了地表径流。
    答案:C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2~3题。
    2.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3.“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第2题,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地区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第3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
    答案:2.D 3.B
    (2017·高考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5.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第4题,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汽车在出行方式中所占比例大。“绿色出行”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应该是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明显下降、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上升的年份,读图可知,D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比重增大,小汽车比重先增(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后减(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盛行),该变化主要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答案:4.D 5.B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33页

    [基础巩固组]
    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1~3题。

    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呈增加趋势 D.呈减少趋势
    2.根据上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3.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 (  )
    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
    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
    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市人口
    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解析:第1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村人口的迁入。第3题,图示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张。
    答案:1.C 2.D 3.B
    原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原有的居住地,而农村用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县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5.该县城市化方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B.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甲代表的产业所占比重迅速减小,说明从事该产业的'人口迅速减少,该产业应为第一产业;乙代表的产业所占比重先增加后减少,应为第二产业;丙代表的产业不断上升,应为第三产业。第5题,“原地城市化”会使人们由从事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故C项正确。“原地城市化”会减慢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答案:4.A 5.C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据此完成6~7题。
    6.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7.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解析:第6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水漏斗区,减缓地面沉降。第7题,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加雨水下渗,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本身耕地少,退耕恢复湿地,作用有限,不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
    答案:6.C 7.D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良性发展。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可看出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主要从事务工和经商活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第(3)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加大,可通过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另外,应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维持社会稳定等。
    答案:(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2)城市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
    [能力提升组]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C.城市问题突出 D.国家人口政策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0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A.停滞增长 B.缓慢增长
    C.快速增长 D.持续下降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1965年至1975年该国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值是负值,城市化发展呈下降趋势;1975~2005年间,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在增大,尤其是1995~2005年间,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呈快速增长趋势。该国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规律相符,所以该国应该为我国。由于1965年至1975年我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因此这个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第2题,据图可知,最近1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在快速增长,城市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必然促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答案:1.D 2.C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为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城市
    武汉
    上海
    广州
    北京
    哈尔滨
    水域面积
    248
    192
    125
    91
    96
    3.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B.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4.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丰富,蒸发较弱
    B.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C.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D.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解析:第3题,城市市区用地紧张,土地价格高,而水域的经济效益小,生态效益容易被忽视,导致城市规划时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第4题,武汉市“蓝化效应”强是因为市区水域面积广,其水域面积广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答案:3.A 4.B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地域结构变化深受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导致地价惊人增长,住宅建设向外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持续下跌,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中心区人口增加。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加剧了东京都市圈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京都市圈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郊区环境恶化 B.中心区交通便捷
    C.郊区地价上涨 D.中心区房价适中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势头减弱是因为(  )
    A.人口少子化 B.人口老龄化
    C.收入减少 D.土地供应紧张
    解析:第5题,泡沫经济崩溃后东京都市圈中心区地价开始回落,由此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建设,带动了诸多价格适中的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供给,这些新增的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吸引了不同人群的迁入。第6题,由于日本人口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由此出现的人口少子化现象导致家庭户均人口数持续减少,所以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的势头减弱。
    答案:5.D 6.A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上,嘉兴城市形态规整封闭,发展缓慢,自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后,嘉兴城市沿铁路迅速延伸,主要在铁路西北一侧发展。21世纪初,嘉兴市政府从沪杭铁路的西北侧老城区迁往铁路东南侧,把原先地块置换为商业用地,嘉兴市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图示意嘉兴市不同时期城区范围。

    (1)简述1909年以来嘉兴市城区范围的变化特点。
    (2)试从城市化的角度,分析嘉兴市政府搬迁的原因。
    (3)嘉兴市通过种植大片林木,保证楔形绿地内森林覆盖率。说明楔形绿地的功能。
    解析:第(1)题,1909年以来嘉兴市城区范围的变化特点,从图中直接读出并进行描述即可。在回答时可以先说总体特征,再从不同时期具体分析。第(2)题,分析嘉兴市政府搬迁的原因,应主要从分散老城区职能、解决老城区城市问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以及新城区的发展等角度入手。第(3)题,分析楔形绿地的功能应主要从森林的生态效益角度分析,如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热岛效应、缓解雨涝、美化环境、提供休憩场所等。
    答案:(1)嘉兴市城区范围总体呈扩大趋势;城区范围呈扇形向外扩展,向东南和偏西方向扩展范围较大;1909年到2000年城区范围扩大速度较慢,2000年至2015年城区范围扩大速度加快。
    (2)分散老城区的职能,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居住拥挤等状况;老城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城区跨越沪杭铁路,向东南方向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3)楔形绿地中的林木具有吸烟滞尘的功能,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楔形绿地可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楔形绿地可以把郊区的冷湿新鲜空气引入中心城区,有利于加快城市污染物的扩散,加速城市空气流通,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楔形绿地在降雨时具有吸水、滞水的功能,利于缓解城市雨涝;楔形绿地通过水分的持续蒸腾,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弱噪声;美化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