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1
    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2
    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3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展开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

    频次

    卷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17·T8 2016·T37

    2017·T13 2017·T37 2016·T1011

    2016·T37 2014·T89 2014·T36(1)

    ——

    2017·T37(1)(3) 2016·T79

    2017·T2

    海南卷

    2018·T18 2016·T1315T22 2014·T21

    2016·T20

     

    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3)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制约性。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注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点】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

    (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

    (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注2】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不是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完成的,而是整个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地形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

    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典题精研]

    [典例1] (2015·全国卷·节选)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解析]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使水面大大减少,水循环减弱,因而大气湿度会降低,大气降水也不会增多,故AB两项错误;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增多,众多建筑物的阻挡会降低近地面风速,故C错误;由于水面减少,水域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故D正确。

    [答案] D

      

    1(变设问)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下径流增大  B水汽蒸发增多

    C.地表径流加快  D下渗量增大

    解析:C 桑基鱼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后,地面硬化程度加大,汇水速度快,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减小,水域面积减小,水汽蒸发减少。

    2(变题型) 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保留下来的基塘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因素,该地区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花基、菜基产生的价值高,故引起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种植。

    答案:经济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典例2] (2017·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解析] (1)题,根据新疆北部的地理位置,结合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从水温、水质、流速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白斑狗鱼的生存环境、繁殖环境、繁殖速度、饵料丰富程度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方法规律]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类试题答题思路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

    空间

    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

    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缺少×××,天敌少;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

    活动

    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

    空间

    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河湖()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盐度高(),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质好

    食物

    多条河流入海()、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

    活动

    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集训冲关]

    区域内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代表(  )

    A.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植被破坏  D修建水库

    2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  )

    A.地下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河床向“V”型发展

    解析:1.C 2.B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M带来的影响可判断M代表植被破坏。第2题,由上题分析再结合选项可得出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大。

    某群岛面积12 200 km2,由数百个小岛组成。岛上植被低矮、浓密,无天然树木生长,鸟类丰富。读图完成34题。

    3.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阴凉多风的气候  B过早与大陆分离

    C.单一的地形  D火山不断喷发

    4.群岛上鸟类丰富得益于(  )

    A.靠近大陆的位置  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

    解析: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该群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常年受西北风影响,且受西风漂流影响,阴凉多风,不利于树木生长。第4题,群岛四面环海,受沿岸洋流影响,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适合鸟类生存;是否靠近大陆和是否有大型食肉动物对鸟类生存影响不大;根据题目信息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弱。

    5(2016·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解析:(1)题,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原理 

    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

    [典题精研]

    [典例] (2019·莆田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第(2)题,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第(3)题,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 (1)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

    (2)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

    [方法规律]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区域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

    [集训冲关]

    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解析:解题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

    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

    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

    解析:1.C 2.B 第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C。第2题,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

    (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35题。

    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3.A 4.D 5.C 第3题,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因此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第4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那么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第5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如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67题。

    6.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7.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6.C 7.A 第6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7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完成89题。

    8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变化性

    9.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  )

    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

    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

    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

    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

    解析:8.B 9.B 第8题,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B项。第9题,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该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花开以蓝色花为主。故答案选B项。

    (2019·牡丹江模拟)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10.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1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10.B 11.C 第10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第11题,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C项不相符。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 mm (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 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 mm,年均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及降水曲线图可判读气候特征。根据图甲的猴面包树分布区示意图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题,内容相对简单,考查学生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归纳总结与逻辑分析能力。第(3)题,游客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应该在干()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支持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1)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

    (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

    (3)()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

    (4)支持。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图中耕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曲线出现双峰的原因。

    解析:(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度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答案:(1)趋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

    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原因:(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

    (3)45月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

    1成因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类型

    表现

    典型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干湿度地带分异(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中纬度地区

    2垂直分异规律

    (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2)变化规律: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

    3非地带性现象

    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注1】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记】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

    【注2】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热量差异,即温度带的差异;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水分差异,即森林、草地、荒漠的变化。

    【联】 (1)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

    (2)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

    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基点理清]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特征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方法学通]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典题精研]

    [典例] (2017·全国卷·节选)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325。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析] (1)题,由材料可知,该景观照片拍摄于春季,图中树木已发新叶,可知冬季叶落,当地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第(2)题,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热水土。植物是气候的反映,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在景观植物栽种时,主要根据各地区的年有效积温来选择景观植物的品种。由于年有效积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因此不同景观植物栽种范围的大小不同,即影响城市景观植物栽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答案] (1)B (2)A

      

    1(变设问) 当地所处的气候类型属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解析:B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我国东部地区”“新叶呼之欲出即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再结合325即可判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2(变题型)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植物景观多以常绿灌木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常绿灌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作用更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森林的生态效应。常绿灌木四季常青,故其生态效应比落叶灌木更大。

    答案:吸烟除尘 净化空气 减弱噪声 美化环境 调节气候(任答四点即可)

    [集训冲关]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局部),完成13题。

    1E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地区延伸的可能原因是(  )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土壤

    2EJ两自然带所在区域降水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3.读图可知(  )

    A.同一气候类型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自然带

    B.气候类型不同,则自然带类型肯定不同

    C.纬度越高,经度地带性现象越明显

    D.垂直地带性现象在中纬度地区表现不明显

    解析:1.C 2.C 3.A 第1题,图中E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能受沿岸暖流的影响,该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地区延伸。第2题,E自然带所在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J自然带所在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第3题,同一气候类型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既有温带草原带又有温带荒漠带,A正确;不同气候类型可以形成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既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也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B错;经度地带性现象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C错;垂直地带性现象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分布也很普遍,D错。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检测)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4.A 5.C 第4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可知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A对;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B错;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C错;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D错。第5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银杏树叶转黄,这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正确。

    考点二 垂直分异规律

    [基点理清]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没有。

    (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1)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方法学通]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集训过关]

    (2016·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 m(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析:1.A 2.C 第1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2题,该山坡2 0003 000 m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 0003 000 m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 0003 000 m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

    如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山体可能位于(  )

    A.横断山脉  B天山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南岭

    4.该山体垂直带谱(  )

    A.东坡、南坡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主要是因为山麓气候差异

    B.西坡草甸带比东坡的海拔高,主要是因为西坡比东坡更湿润

    C.北坡冰川带下限比南坡低,主要是因为山顶地形起伏比较小

    D.东坡冰川带下限比西坡低,主要是因为地处夏季风迎风坡

    解析:3.A 4.D 第3题,由山地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可知,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故B项错误;西坡山麓海拔达3 000 m,应该是海拔较高的山脉,故D项错误;北坡山麓有针阔叶混交林分布,而喜马拉雅山脉没有此自然带分布,故A项正确,C项错误。第4题,东坡、南坡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山体相对高度大,故A项错误;西坡草甸带比东坡的海拔高,主要原因是西坡比东坡更干燥,故B项错误;北坡冰川带下限比南坡低,主要是因为北坡为阴坡,蒸发较小,故C项错误;东坡冰川带下限比西坡低,主要是因为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故D项正确。

    (2019·南昌调研)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如图是将广东省甲山(24.5°N,113.1°E)、乙山(24.6°N112.9°E)、丙山(24.9°N,113.2°E)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以推测出(  )

    A.甲山南坡林线高于乙山

    B.丙山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6.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甲山和丙山相比,乙山阳坡林线分布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风力弱、局地多雾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解析:5.B 6.B 第5题,甲、乙、丙三座山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山阴坡(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B对;甲山阳坡(南坡)林线低于乙山阳坡(南坡)林线,A错;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C错;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D错。第6题,乙山纬度在甲、乙、丙三座山中并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乙山阳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适宜森林生长;西北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不会带来丰富降水;光照强对喜光植被的生长是有利的。综上,B正确。

    7.如图为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问题。

    判断该山地森林植被类型,并归纳该山地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林带集中分布在海拔1 8001 900 m,再上为过渡带和高山苔原带,说明该地区山地主要为针叶林带,且山地针叶林带迎风坡和阴坡分布多。

    答案:该山地森林植被为(高山)针叶林。

    规律:分布在海拔1 7002 200 m,且以1 8001 900 m最为密集;同一高度在迎风坡、阴坡所占比重大,在背风坡、阳坡所占比重小。

    考点三 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

    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被区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

     

     

    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

    西部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尼罗河谷地带

    热带荒漠

    绿洲

    尼罗河水的灌溉

    海 陆 分 布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陆地的缺失

    北极地区

    冰原带

    为海洋,无陆地

    澳大利亚东南部

    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硬叶林带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

    俄罗斯远东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1判断思路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2成因分析

    缺失

    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例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

    改变

    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约束

    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

    [集训过关]

    (2019·济南模拟)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自然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与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 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b)。据此完成13题。

    1.比较图b中甲、乙两处的气温(  )

    AT>T        BT<T

    CTT  D无法判断

    2.图b中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处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处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

    C.乙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处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3.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

    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

    C.随海拔升高两侧山坡降水持续减少

    D.山坡地带生物多样性大于山麓地带

    解析:1.A 2.B 3.A 第1题,读图a可知,10 等温线在山体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根据图b,甲、乙两处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结合图a可知,甲处位于山体内部气温较高,乙处位于山体两侧气温较低。第2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处气温高于乙处,甲、乙两处海拔相同,但甲处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处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第3题,读图可知,自西向东由于气温整体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所以林线高度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A对。雪线受降水的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而东侧同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雪线较低,B错。一般来说,大型山体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C错。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较多,本题只涉及气温,故不能判定山坡和山麓地带生物多样性的多少,D错。

    4.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在达尔文看到的地景观和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解析:由图可知: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地带性现象。

    答案: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5.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为美国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分析说明A处有雨林分布的原因。

    解析:图中A处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因处在40°N60°N的纬度范围内,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的影响,且处在迎风坡,降水丰沛,因此该地水热条件好,能满足雨林生长。

    答案: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东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受暖流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并受地形的抬升,降水丰沛。(或全年受暖流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并受地形抬升,东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水热条件能满足温带雨林生长。)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为(  )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2.该地区自然带由西北向东南递变的主导因素为(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夏季风  D地表径流

    3.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水分  B太阳辐射

    C.热量  D坡度

    解析:1.D 2.C 3.A 第1题,读图可知,均位于我国黄河流域,自北向南,自然带依次为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第3题,同一自然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同海拔西坡多。

    (2019·巢湖联考)喀喇昆仑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通过印度河巴基斯坦北部,向东延伸到西藏自治区北部,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如图为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不同坡向冰川面积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  )

    A.各坡向面积分布比较均匀

    B.面积越大,退缩幅度越大

    C.面积越小,对气候敏感度越大

    D.分布总面积大幅度增加

    5.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面积在不同坡向退缩化比例不同,其中退缩比例最小的坡向是因为(  )

    A.位于阴坡,气温低  B西风环流带来降水多

    C.大气稀薄,光照强  D坡度小,冰川易保留

    6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变化会使克勒青河流域(  )

    A.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  B山地雪线海拔下降

    C.河流的水量大幅度减少  D湖泊的矿物质减少

    解析:4.C 5.B 6.A 第4题,从图中看,各坡向面积分布不均匀;图中偏北方向冰川面积分布最大,但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小;冰川面积的减小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面积减少大说明对气候敏感度大,图中冰川面积分布小的减少百分比大,说明面积小的对气候敏感度大,C正确;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不同坡向都减少,因此分布总面积减少。第5题,从图中看, 西北向冰川面积减少最小,原因是西北坡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B正确;冰川分布海拔高,相对于降水来说,气温对西北向冰川的形成影响弱;各坡向海拔都很高,大气都很稀薄;坡度大小从图中读不出来。第6题,从图中看,冰川面积呈缩小趋势,冰川融化后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A正确;冰川面积缩小,低海拔处的冰川消融,会使山地雪线海拔上升;冰川融化会使流域内的水量增多;河流水量增加,流水从山上携带矿物质进入湖泊,会使湖泊的矿物质增多。

    如图示意某山地1月等温线呈同心圆分布,且等温线间距相等。读图完成78题。

    7.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大陆内部,则图中四地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

    C.丙  D

    8.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

    A.丙坡雪线低于甲坡  B乙坡度大于丁坡

    C.该山地有终年积雪  D该山地位于低纬度

    解析:7.D 8.C 第7题,1月份北半球大陆内部的山地,北坡为阴坡,同海拔位置相比,气温较低,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图中四地均位于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但丁地位于南坡,说明丁地海拔最高,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8题,由题干山地位于南半球可知,丙坡属于西坡,甲坡属于东坡,东西坡气温相同,雪线主要受盛行风向影响,但无法确定风向,不能确定丙坡与甲坡哪坡属于迎风坡,坡度也无法确定,故AB项错误;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山地气温低于0 ,说明该地海拔较高,有终年积雪,故C项正确;该山地1月份等温线最高温度为0 ,说明该地位于较高纬度,故D项错误。

    (2019·潍坊质检)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人类活动

    10.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

    A.地处内陆  B纬度低

    C.地势高  D降水多

    111128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是(  )

    A.武汉  B南宁

    C.海口  D台北

    解析:9.D 10.C 11.A 第9题,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造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因而福州城区降温速度慢,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晚。福州城区与郊区海陆位置、纬度和地形等相差较小。第10题,广西北部地形以丘陵、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相应提前。广西南部濒临南海,海陆位置与广东相差不大;广西与广东纬度相当,两地降水都较丰富。第11题,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使树叶呈黄色。选项所列4个城市中,武汉的纬度最高,降温最早且气温最低,位于图中日期等物候线以北,因而是1128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贾维斯岛位于太平洋的中部,岛上多大风,海拔最高处仅为7 m,地表多为沙质土壤,生长有极为稀疏低矮的灌木植被,珊瑚礁环绕周边,但最近太平洋异常的水温使这里成了珊瑚坟场。图1示意该岛地理位置,图2示意该岛平均各月晴天天数。

    (1)分析贾维斯岛气候干旱的原因。

    (2)生态习性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推测贾维斯岛上植被的生态习性。

    (3)简析这里形成珊瑚坟场的原因。

    解析:(1)题,贾维斯岛气候干旱的原因,结合两图从纬度、气温、蒸发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岛屿环境特征:炎热干旱、沙质土壤、多大风天气,分析植被特点。第(3)题,该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岛屿周围浅海,有大量珊瑚生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海域水温异常,导致大量珊瑚死亡。

    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晴天天数多,日照强烈;多大风天气,地表蒸发旺盛;岛屿地势低平,水汽难以抬升形成降水。

    (2)该岛处于热带,植被耐高温;岛上气候干旱,植被耐旱;植物多生长在沙质土壤中,植被耐贫瘠;岛上多大风天气,植被抗大风。

    (3)该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周围有大量珊瑚生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海域水温异常,导致大量珊瑚死亡。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下表为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序号

    海拔范围/m

    面积/km2

    1

    <100

    51 407.8

    2

    100300

    53 971.5

    3

    300500

    74 440.0

    4

    500700

    8 641.8

    5

    700900

    7 338.5

    6

    9001 100

    12 217.8

    7

    1 1001 300

    1 572.8

    8

    1 3001 500

    1 138.8

    9

    >1 500

    1 097.3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湖南省1 500 m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解析:(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要从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分析。第(2)题,表中数值海拔高度间隔相同,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 m,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第(3)题,1 500 m以上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所以物种丰富度低。第(4)题,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是气温、降水因素。

    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500 m(6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 m(600 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 m(600 m)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若答出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也可)

    (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300500 m。依据: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 m,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

    (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