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文档:第四章第13讲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学案
展开第四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解读]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Si、Cl、S、N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13讲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碳、硅单质
1.单质的结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
2.碳和硅的化学性质
3.硅的工业制法及提纯
反应①:SiO2+CSi+2CO↑。
反应②:Si+Cl2SiCl4。
反应③:SiCl4+2H2Si+4HCl。
二、碳、硅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燃烧:
2CO+O22CO2,淡蓝色火焰(空气中燃烧)。
②还原Fe2O3:
Fe2O3+3CO2Fe+3CO2(冶炼金属)。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
续表
三、硅酸、硅酸盐、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酸(H2SiO3)
2.硅酸盐
(1)硅酸盐
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成分。
(2)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通过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长石(KAlSi3O8)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
(3)硅酸钠
①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
与CO2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3)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三种硅酸盐工业生产的比较
②主要用途:陶瓷、玻璃、水泥是重要建筑材料,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高温结构陶瓷:如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
②生物陶瓷:对机体无排异反应,不会引起代谢作用异常。
③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效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硅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错因: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错因:晶体硅不是因为其熔点高、硬度大而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其能导电的特殊性。
(3)Si和SiO2都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错因:Si不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4)玻璃是一种晶体,有较高的熔点。(×)
错因:玻璃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不是晶体。
(5)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和抗氧化剂。(×)
错因:硅胶不能作抗氧化剂。
(6)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强碱(NaOH),不溶于任何酸。(×)
错因:SiO2可溶于氢氟酸。
(7)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错因:CaCl2与CO2不反应,通入CO2无明显变化。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一P81T10)下列关于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硅都是ⅣA族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硅都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答案 C
考点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
[典例1] 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a~e是对①~⑤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SiO2+2NaOH===Na2SiO3+H2O
②SiO2+2CSi+2CO↑
③SiO2+4HF===SiF4↑+2H2O
④Na2CO3+SiO2Na2SiO3+CO2↑
⑤SiO2+3CSiC+2CO↑
a.反应①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
b.反应②中SiO2表现出氧化性
c.反应③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反应④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酸酐的原理
e.反应⑤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A.ace B.bde
C.cde D.ab
解析 通常用氢氟酸来刻蚀玻璃,与之对应的反应是③,因此a、c判断错误;反应②是一个置换反应,其中二氧化硅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b判断正确;反应④是一个复分解反应,用难挥发的二氧化硅制取易挥发的二氧化碳,d判断正确;反应⑤中碳的化合价由0变为-4和+2,硅的化合价和氧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因此二氧化硅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e判断也正确。
答案 B
名师精讲
熟记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1.(2018·广州模拟)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氧化剂
D.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则硅可以与盐酸反应
答案 A
解析 由粗硅制备单晶硅的过程一般为SiSiCl4Si+HCl,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硅不能与盐酸反应,D项错误。
2.(2018·汕头模拟)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CO2与KOH和Ca(OH)2都会反应,但存在着竞争,如果先与KOH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的K2CO3立即会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因此,可以看成CO2先与Ca(OH)2反应,所以通CO2后立即有CaCO3生成。第二步还要判断CO2是先跟KOH反应还是先与生成的CaCO3反应,同样可以采用假设法判断,即如果先与CaCO3反应,则生成的Ca(HCO3)2又会与KOH反应,因此是先与KOH反应,此过程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当KOH反应完全,再与CaCO3反应,直至沉淀完全溶解,故选D。
考点 硅酸盐 无机非金属材料
[典例2] 下列有关硅及硅酸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
B.反应①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应②Na2CO3+SiO2Na2SiO3+CO2↑,两反应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都能发生
C.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泥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D.祖母绿的主要成分为Be3Al2Si6O18,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3BeO·Al2O3·6SiO2
解析 A项,硅酸钠本身是一种黏合剂,易造成磨口玻璃塞与瓶口黏结;B项,两反应条件不同,反应①是在溶液中进行,强酸可以制弱酸,而高温条件下,CO2是气体,逸出反应体系,能促使反应发生;C项,石英玻璃的成分为SiO2,SiO2是氧化物不是盐;D项正确。
答案 D
名师精讲
1.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1)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H2SiO3却难溶于水。
(2)因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所以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能发生下列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但在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
(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黏合剂,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与玻璃的成分不相同;水玻璃又称为泡花碱,但它却是盐溶液(存放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不是碱溶液。
(4)不要混淆二氧化硅和硅的用途
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SiO2,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的是晶体硅。
(5)熟悉几种常见饰品的主要成分
水晶、石英、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钻石是金刚石,主要成分是C;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
2.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
(1)氧化物形式只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而不表示其结构,且不可认为硅酸盐是由氧化物混合而成的。
(2)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
(3)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
(4)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如长石:KAlSi3O8不能写成K2O·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
3.如图所示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C.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
D.图中所示的转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 SiO2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导致试剂瓶不易打开,故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B错误;题图中有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SiO2与NaOH溶液的反应,D错误。
4.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玻璃既不易燃烧也不受腐蚀
②水泥、玻璃、沙子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可用作防火剂和防腐剂,①正确;沙子不属于硅酸盐制品,②不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③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