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六讲第19课时气旋和反气旋
展开第19课时 气旋和反气旋
1.气旋与反气旋
(1)属于反气旋的是乙和B,属于气旋的是甲和A。
(2)气旋中部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部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3)A、B两图属于北(北或南)半球气流水平运动示意图,判断依据是气旋北逆南顺,反气旋北顺南逆。图中虚线箭头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代表风向。
(4)典型的气旋天气有台风;典型的反气旋天气有伏旱、秋高气爽。
2.锋面气旋
(1)图中所示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其判断理由有风向右偏;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2)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锋面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3)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上,不可能存在于高压脊上。
考点 气旋和反气旋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示意图。5级风为8~10.7 m/s;10级风为24.5~28.4 m/s。据此完成(1)~(2)题。
(1)此天气系统( )
A.多生成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
B.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
C.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D.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2)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1)某天气系统过境风向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 (2)风速与风级的关系。 (3)该地最大风速达40_m/s。 (4)22时前后风向、风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2时以前为西北风,22时以后为东南风。 | (1)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以上,台风眼处出现无风现象。 (2)台风过境常形成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3)22时以前,该地位于台风中心西北侧;22时以后,该地位于台风中心东南侧。 |
答案 (1)C (2)D
1.气旋与反气旋对比
2.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反气旋
南半球,用左手,方法同上(如下图所示)。
3.影响我国的典型天气
从形成时间、影响地区、形成原因、天气特征等方面比较。
天气 | 形成时间 | 影响地区 | 形成原因 | 天气特征 |
台风 | 多在夏秋季节 | 主要影响 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 | 形成于热带、副热带广阔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 狂风、暴雨、特大暴雨 |
秋高 气爽 | 秋季 | 我国北方 广大地区 | 受反气旋影响 | 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 |
伏旱 | 夏季(7、8月份) | 我国江淮 地区 | 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延伸出的高压脊影响 | 天气炎热、降水少 |
(2019·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从2018年7月下旬开始到8月29日第21号台风生成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台风频发,呈现出“数量多、爱北上、雨水足、喜扎堆”的显著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示意图中能代表登陆我国的台风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台风为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低,北半球呈逆时针辐合,故D项正确。
2.与常年相比,2018年夏季的台风更加青睐华东沿海地区,是因为( )
A.夏季温度较常年偏高
B.海陆差异更明显
C.夏季风较常年更强
D.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强度偏强,位置偏北
答案 D
解析 7月以来,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如锅盖一般“盖”在我国华北、东北、黄淮等地上空,华东沿海地区处于其南侧边缘。台风受此影响,可以说是顺着副热带高压南侧边缘“爬”到华东地区的。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2020·湖南邵阳阶段性测试)锋面气旋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一般在其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西侧形成冷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能正确表示锋面气旋发展过程的是( )
A.abc B.cab C.bac D.cba
(2)符合图c中甲至乙虚线处锋面特征的是( )
【读图流程】
答案 (1)B (2)C
【读图技巧】
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在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旋涡,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展出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冷锋之前、暖锋之后是暖气团,冷锋之后、暖锋之前是冷气团。
第一步: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气旋位于低压槽位置。图中两条粗实线是锋面。锋线与槽线重合。
第二步:判断气流方向。
判断锋线两侧气流方向。如图中北京为偏北风,山东半岛为偏南风。
第三步:判断气团性质。
纬度较低的气团为暖气团,纬度较高的气团为冷气团。在北半球,偏南风风向的气团一般为暖气团,偏北风风向的气团一般为冷气团。如图中北京受冷气团控制,山东半岛受暖气团控制。
第四步:判断移动方向。
该锋面气旋位于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旋转。故北京附近的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北京位于锋后,山东半岛位于锋前。
第五步:判断锋面性质。
结合锋面移动方向和锋面的概念可判断锋面性质。一般来说,锋面气旋向西延伸的低压槽形成冷锋,向东延伸的低压槽形成暖锋。图中北京和山东半岛之间的锋面为冷锋,另一个锋面为暖锋。
第六步:判断天气状况。
北京受冷锋影响,易出现大风天气。东海海域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风力微弱。低压中心气压越低,势力越强;高压中心气压越高,势力越强。
(2019·豫南九校联考)读2018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1~3题。
1.图中③④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
a.③近地面风力较小 b.③上升气流较强 c.④近地面风力较小 d.④上升气流较强
A.a、b B.b、c C.c、d D.a、d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③地等压线密集,④地等压线稀疏,③地近地面风力较大,④地近地面风力较小,a错误,c正确;③地位于冷锋锋前,④地位于暖锋锋前,③地上升气流较强,④地上升气流较弱,b正确,d错误。故选B项。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人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降雨:晴—雨—晴
C.气压:低—高—低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②④两地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低;③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高,则气温变化为冷—暖—冷,A项错误。②地位于冷锋锋后,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均为阴雨天气;③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为晴天,则降雨变化为雨—晴—雨,B项错误。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知,②地气压最高,④地气压最低,C项错误。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知,②地为西北风,③地为西南风,④地为东南风,D项正确。
3.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灾害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雪灾 冷气团过境,带来强降雪
B.沙尘暴 大风天气,地表干旱
C.旱灾 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D.滑坡或泥石流 地势起伏大,且有强降水
答案 B
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网可知,图示虚线范围内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该区域处于冷锋过境范围。此时为3月份,正值春季,受冷锋的影响,易出现沙尘暴现象,故B项正确。
一、选择题
(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秋台风通常是指9~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超强台风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即16级以上),破坏更大。2018年9月16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是典型的秋台风。下表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完成1~2题。
项目统计 | 夏季 | 秋季 |
生成台风数(个) | 783 | 755 |
超强台风个数(个) | 128 | 211 |
超强台风百分比 | 16.3% | 27.9% |
1.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答案 A
解析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北部吹东北风,东部吹东南风。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位置由台风北部转变为东部,风向的变化为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A项正确。
2.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 ②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更偏北 ③秋季台风登陆时若大陆冷空气活跃,会导致风更大雨更强 ④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海洋气温最高值比陆地晚,出现在8月份,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①正确;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更偏南,②错误;秋季台风登陆时若大陆冷空气活跃,会导致风更大雨更强,③正确;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破坏更大,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出现时,秋收作物未收获,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大,④错误。
(2019·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18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和热浪,这与科学家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期是一致的。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北半球极端高温的天气系统属于( )
答案 B
解析 极端高温天气是持续晴天造成的,是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A项示意气旋,B项示意反气旋,C项示意暖锋,D项示意冷锋。故选B项。
4.我国北方遭受罕见高温天气的原因是( )
A.受准静止锋的长期控制
B.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的长期控制
D.受台风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高温天气是反气旋控制形成的,是高压长期控制的结果,故C项正确。
(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 )
A.甲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下沉
B.乙地受高气压控制,风力最大
C.丙地位于暖锋锋前,天气晴朗
D.丁地位于冷锋锋后,吹西北风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A项错误;乙地受高气压控制,风力微弱,B项错误;丙地位于暖锋锋前,为阴雨天气,C项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后,吹西北风,D项正确。
6.该区域春季天气多变的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大气运动快
B.地形复杂,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C.春季气温回升快,南北温差小
D.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频繁
答案 D
解析 春季时,冬季风影响减弱,夏季风影响增强,冬夏季风转换,天气系统交替频繁,天气多变,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
7.(2019·河南安阳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和图二分别为2018年6月28日10:00和7月1日10:00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H表示高气压,L表示低气压,×表示气压活动中心,斜线区为雨区,气压单位:hPa)。
(1)指出2018年6月28日至7月1日悉尼的天气变化特点。
(2)说明7月1日澳大利亚大陆天气系统的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6月28日澳大利亚南、北部沿海地区风速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 (1)风向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由阴雨天气转为晴朗天气。
(2)类型:高压(反气旋)。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7月,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
(3)差异:北部沿海地区风速小于南部沿海地区。依据:北部沿海地区等压线稀疏,南部沿海地区等压线密集,因此北部沿海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南部沿海地区,风速小。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6月28日悉尼主要受低压控制;7月1月悉尼位于高压脊。第(2)题,7月1日,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压控制区。此时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形成高气压。第(3)题,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