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专题一 微案二 设题陷阱
展开微案二 设题陷阱
微点突破一 偷换概念
解说 | 偷换概念就是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
特征 |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或混淆,从而迷惑考生。 |
技法 |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仔细察看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有时还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
典题演示例1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7·全国卷Ⅱ第1题 |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
原文选段 |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原文意思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可见被认为保守的是“明初”,而不是选项所说的“明代社会”。此处属于偷换概念。
即学即练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该项是对文章第3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应当避免西式改编”分析错误,作者列举“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对传统艺术进行再创作要坚持“本真性的原则”,不能理解为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
微点突破二 张冠李戴
解说 | 命题者在设误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 |
特征 | 将甲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等说成是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而选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 |
技法 |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
典题演示
例2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7·天津高考第5题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
原文选段 | 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误,原文是说“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夏历”“农历”或“阴历”“旧历”,是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赋开始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物品由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和野鸡等活物。这部分土贡,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征实物还是折色,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此种变化,《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评价。虽然有偿征收的土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的部分土贡物品由无偿交纳变为有偿采买,此种变化在《皇朝文献通考》中得到了肯定的评价,在中国土贡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B.土贡到秦汉时已独立于赋税之外,其形式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C.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可以确定的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和野鸡等活物。
D.明代时,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贡物折银的方法也得到推广;清代土贡制度又不断改革,乾隆年间方大体趋于稳定。
答案 C
解析 张冠李戴。依据原文,可知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只属于一部分。“其余各直省土贡……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这是另一部分土贡。
微点突破三 无中生有
解说 | 原文中并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毫无根据地生造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
特征 | 选项句的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在原文中找不到具体依据;选项句中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在原文的不同位置,并未有确切的联系。 |
技法 |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看原文有无此说法。如果有,则要看此说法的依据是否充分。 |
典题演示
例3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8·全国卷Ⅲ第3题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
原文选段 | 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选段是将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并列来谈,并未谈及前两者与后者的关系,此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交子在宋初的四川成都产生,有其必然原因。五代时期,中原兵火连烧,高山阻隔的蜀地却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到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成都更是成为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但朝廷为维护统治区内的货币流通,定蜀之后,颁布禁令,禁止铜钱入川,虽然太祖定蜀后允许蜀地铸造铁钱,却又把这里当作平定诸国的财源基地,大肆收敛铜钱,致使蜀地几乎无铜钱流通,铁钱充斥市场。铁钱体重,大笔交易用钱量极大,使用极为不便。当时每十贯铁钱就重六十五斤。进行大宗交易的商人为了安全和解除腰缠万贯之苦,迫切需要有人代管现金,于是,成都民间富商开始成立交子铺户,“制楮为券”,主持发行“交子”。
随着贸易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户。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但此时的“交子”也只是现金支票,没有货币流通功能。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直接使用“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这才使交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点。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初的成都能够成为国内少有的重要贸易集散地,与蜀地高山环抱的地势阻隔了五代时期的战火和内部相对稳定的政治有密切关系。
B.朝廷禁止其他地方的铜钱流入四川,又从四川毫无顾忌地收敛铜钱,导致蜀地市场几乎没有铜钱流通,商品经济陷于停滞。
C.蜀地市场上流通的合法货币铁钱值小体重,大规模交易使用数量极其庞大,收支都极其不便,携带大额铁钱更让人痛苦不堪。
D.贸易发展的需要,交子铺户的恪守信用和随到随取的便捷,是交子铺户赢得客商信任、交子渐渐被客商广泛使用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 “商品经济陷于停滞”属无中生有。原文是“太祖定蜀后允许蜀地铸造铁钱,却又把这里当作平定诸国的财源基地,大肆收敛铜钱,致使蜀地几乎无铜钱流通,铁钱充斥市场”。
微点突破四 混淆因果
解说 | 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以此迷惑考生。 |
特征 | 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二是一果多因,转述时故意漏掉一个;三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
技法 | 注意分析选项语句间的关系,回归原文,核对分析条件、原因和推论、结果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一般选项中含有诸如“因此”“因为”“所以”之类表因果关系的词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为混淆因果。 |
典题演示
例4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8·全国卷Ⅱ第1题 | B.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
原文选段 |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强加因果。“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据化”与“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被数据化”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结果。“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也不准确,原文是“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是为了突出“数字化记忆”成本低,而不是讲删除成本高。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唐王朝“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现有效统治,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天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题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蒋吉的《大庾驿有怀》中,“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几字道尽驿使工作之艰辛。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传递文书是驿传最重要的任务。有时,驿使也会传递往来信件。“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边愁》)是崔湜客居他乡凭书传讯的无奈;“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逢归信偶寄》)是李益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除此之外,驿使还会递送一些物品,作为边塞战士与家人沟通的桥梁。
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中晚唐邮驿普遍衰落,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驿站都已荒芜。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宜城歌》“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直观地反映出中晚唐驿馆衰败的荒凉景象。
驿站为文人迁客等提供食宿,驿传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驿传制度的存在丰富了唐诗的发展,也成为唐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王云庆、郭熠程《从〈全唐诗〉
看唐代驿传制度》,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命令上传下达机制,传递文书是唐王朝驿传诸多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B.唐代较为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的形成,与疆域的广大及加强疆域控制的需求相关。
C.驿长虽然官阶不高,但其工作清闲,可诗酒怡情,而下层驿使的工作却非常艰辛。
D.随着唐代驿传的衰落,中晚唐的国势也日渐衰落,在刘禹锡的《宜城歌》中就有反映。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因果倒置,是唐代驿传随中晚唐国势的衰落而衰落。原文第五段有提到“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
微点突破五 以偏概全
解说 | 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等。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
特征 | 选项句有一些关键词,如:(1)表示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等);(2)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等);(3)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4)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等)。 |
技法 | 要判断“以偏概全”这类的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 |
典题演示
例5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8·天津高考第6题 |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
原文选段 | 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公众被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少数专业人士的思维控制有一个过程,现在并非“已经完全”被奴役。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其次,人类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显示了建筑形式美的尺度,如比例、和谐、对比、色调、质感、均衡、韵律、构图系列等;而在创造建筑美的进程中,人类又不断积淀着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虽然建筑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各种宗教的)、祭坛、陵墓、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大都是一个时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最触目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凝聚了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自然也就成为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
B.人类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建筑的,从古至今的所有建筑都显示了建筑形式美的尺度,同时也积淀了人类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
C.建筑起源于实用的生活要求,但人类在非实用类建筑上,无论是付出的劳动还是取得的成就,都远超实用类建筑。
D.每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都会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敏感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西方人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答案 D
解析 “每个时代……都会……”说法过于绝对,以偏概全,原文是“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大都是一个时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最触目的见证”。
微点突破六 混淆时态
解说 | 命题者在设误时,故意在时间上对原文内容作了提前或滞后,即把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实判断为未发生的。 |
特征 | 即把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混淆,主要是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推论说成是既成事实。 |
技法 | 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需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将要、尚未等。 |
典题演示
例6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9·江苏高考第16题 |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
原文选段 |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 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选项中“率先”错误,原文说“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由此可见,这些人“已经”破法,那苏东坡就不是“率先”破法的人,他只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有“对镜帖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用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中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容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被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帖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被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答案 D
解析 混淆时态,将或然变为必然。原文为“这种妆容相传始自南朝”。
微点突破七 曲解文意
解说 | 曲解文意是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不一致,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
特征 | 命题人故意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义加以曲解。 |
技法 | 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是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等等。 |
典题演示
例7 比一比,指出选项和选段中表述不一致之处。
2018·天津高考第5题 |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
原文选段 | 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误,根据“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可知,人对信息的主宰地位正在被动摇。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战国初期我国总人口只有1000多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番。这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这一政策代代相传,成了古代中国的生育常态。
与今天一样,中国古代也有各种各样的宣传“计生”政策的“标语”和“口号”,但其主旋律是鼓励多生。有些口号很是深入人心,例如“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口号影响了封建时代人们的生育观念。
(摘编自张勇《中国古代的生育政策》)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的“计生”政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实行的是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即无须控制,生得越多越好。历朝历代沿袭这一政策,这是古代中国的生育常态。
B.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使人口自然有规律地增长。例如,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我国总人口从战国初期的1000多万增长为2000多万。
C.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一样,也有对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进行的大张旗鼓的宣传。在这种情势下,各种“标语”“口号”应运而生。
D.“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宣传“计生”政策的口号对人侵害很深入,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生育观。
答案 A
解析 B项,曲解文意,原文说“全国人口翻了一番”,这分明不是“自然有规律地增长”。C项,曲解文意,把古今的“计生”政策混为一谈。原文是“与今天一样,中国古代也有各种各样的宣传‘计生’政策的‘标语’和‘口号’”。D项,曲解文意,原文只说“有些口号很是深入人心”,并无“对人侵害很深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