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展开
第一编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年度
卷别
所涉考点
选文名称及出处
题材
2019
全国卷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材料一: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文化
全国卷Ⅱ
材料一: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科技
全国卷Ⅲ
材料一: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社会
2018
全国卷Ⅰ
材料一: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科技
全国卷Ⅱ
材料一: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科技
全国卷Ⅲ
材料一: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图书
2017
全国卷Ⅰ
材料一: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材料三: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管理
全国卷Ⅱ
材料一:《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管理
全国卷Ⅲ
材料一: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材料三: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文化
最新考向
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非连续性文本;二是连续性文本,即2016年之前考查过的传记。这里仅分析近三年的考查形式,但传记也有几年没有考查了,很可能替换性考查,需备考者充分准备。主观题考查一道,为多个材料信息整合的比较阅读题;客观题考查由2017年的四选一与五选二两道变为2018年的两道都是四选一,2019年与2018年相同,考查内容涉及文本内容的梳理和筛选概括要点信息。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或事件),选择不同媒体从不同角度(方面)的报道,来组合成阅读材料。选择题的设题会涉及很多方面,如新闻内容的比较、新闻价值的判断、程度差异的判断乃至细节的比对,等等,设题方式非常灵活。而主观题的设题还是着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包括概括要点、比较异同、谈对策、谈看法等。
阅读素养
一、新闻文体知识
1.新闻文体特点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具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等特点,其主要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新闻分类
(1)消息
消息又称短讯、简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形式。
消息的特点: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短——篇幅短小,中心唯一,用重点说话。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①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或肩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常见的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作新闻有时要交代写作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旨的作用。
⑤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息的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消息的写法: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报道对象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上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从时效上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会涉及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概貌通讯。
(3)特写
特写是区别于消息和通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摄取的是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
(4)访谈
访谈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包括三个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以访谈内容包括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5)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公众性。夹叙夹议是其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传记文体知识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文体特征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还具有文学性,作者通过选择、剪辑、组接,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它须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效果。
2.文体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朱自清自传》《鲁迅自传》《老舍自传》《沈从文自传》《富兰克林自传》等;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被称为“评传”,如《孔子评传》等。
从篇幅的长短看,传记又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等等,但由于考试的需要,高考文本的选取,多以篇幅短小的文本(或摘选较长篇幅的文本)为主。
一、新闻
1.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
新闻和其他叙事性文体一样,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也是我们所要讲的“新闻要点”。我们在阅读新闻时,尤其是阅读较复杂的新闻时,要有意识地先明确这些“新闻要点”,对其圈点勾画。然后通篇审阅这些标识,我们就容易明确新闻事件的梗概,这也为解答其他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对于多则材料新闻,要抓住其共同话题,可提炼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以把握新闻核心内容。
2.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
新闻在写作中一定要根据事件的重要与否和受众的接受心理及习惯来考虑布局特点,如现在最普遍的写作格式“倒金字塔式”,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较常用的还有“正金字塔式”,多用于特写,在平铺直叙中渐入高潮,新闻重点在最后面;现在比较流行的“华尔街日报式”和新华社的“折中式”,不过是正、反金字塔式的折中和变体。解读新闻结构的关键是先辨析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以此脉络来判断新闻的格式。
多则新闻材料,在把握共同话题的前提下,要分析并明确各则材料的侧重点,据此全面把握新闻内容。
3.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
新闻评论有五个特性,即时效性、信息性、现实性、政论性、说理性。作为考场文本,新闻阅读的时效性已基本不能体现,政论性也会有所淡化,信息性又是所有阅读文本的属性,所以对新闻社会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探究等就非常重要了。这种题型解答角度很多,但不要求面面俱到,可先谈文本内容“就事论事”,再谈社会时代精神“适当提升”,最后谈自己的见解,做到持之有据、行文有度、言之成理即可。
二、传记
1.理思路,明线索
思路就是理解文本的线索,理清了线索,对文本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对传主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传记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阅读时抓住那些叙述时间的词语,并标出段序和时间变化的词语,以此来明确文本线索。
2.探经历,明特征
传记阅读,要找到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和机遇、事业、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正确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和成就,才能准确把握传主的基本特征。传主的“经历”包括事迹、贡献、成就、经验等,阅读中要选择性地作好标记。
3.知评价,明主旨
读文章最终都要揭示主旨,传记的主旨需要借助对传主的评价来把握。在传记中,评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二是文中人物对传主的评价,阅读过程中要勾画出来。明确主旨还需抓枝叶,明提示。“枝叶”包括标题、链接、注释、出处、作者、写作时间等信息。这些“枝叶”对疏通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旨、把握传主特征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整体阅读Ⅰ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
核心词:武汉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
背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
事件:我国自主完成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原因: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影响: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
材料一是一则评论,努力修建好的武汉长江大桥,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
材料二是一则新闻,报道了港珠澳大桥这一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支撑。
材料三是对材料二的补充,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
3.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
材料一重在评论武汉长江大桥兴建的重大意义,它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能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
材料二介绍展示港珠澳大桥的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材料三意在展现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对建筑的重要作用,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D.张冠李戴。由材料三“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可知,D项中“实现”“数据融合”的是“应用支撑层”,属于张冠李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C.无中生有。由材料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可知,“海底隧道”应为“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且材料中没有“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的相关论述。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 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 根据题干,确定答题区域主要为材料二。根据材料二第1句“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以及作者列举的港珠澳大桥的多个世界之最,可概括得出两点原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则材料概括了我国在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精神,这也是“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的原因之一。
整体阅读Ⅱ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
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
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
核心词:量子通信、潘建伟。
背景: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事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中国量子通信引领世界。
未来发展: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
影响:①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
②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③引起日本的关注。
2.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
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目标这一重大科研成果。
材料二是对量子通信前沿人物潘建伟及其团队的评价。从出处看,是一则人物通讯,与“材料一”形成补充关系。
材料三是一则消息,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科学研究高速发展情况的关注和评价。
3.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
材料一重在展示我国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材料二介绍科学家的能力与成就,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影响。而材料三日本新闻媒体报道,意在引起日本政府、学界和民众的关注和重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的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D项,“这些领域”指的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而原文最后一段说欧洲和日本只是在要耗费巨额资金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上还犹豫不决,并非没有涉足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C项,“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于文无据,且表述不合情理。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发现自然奥秘,探究宇宙的未知,进而为人类更好地生产生活服务。如果将中国和欧洲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通信安全技术的首要目的简单地归为“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未免太狭隘。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文本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 本文三则材料来自不同媒体,各自定位不同、出发点不同,所以侧重点自然有所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从而把握各材料的重心。材料一来自《人民日报》,其承担重要的宣传导向责任,所以重在展示我国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材料二来自《自然》杂志,这是一本专门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刊物,且从选文标题又可看出这则材料是以报道人物成就为中心的,所以重在介绍科学家的能力与成就,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影响;材料三是日本新闻报纸上的报道,侧重于向本国民众介绍他国成就,从而引起本国政府、学界和民众的注意和重视。在具体分析原因时,既要结合材料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又要考虑不同媒体的不同背景与立场。
整体阅读Ⅲ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①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②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③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④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⑤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⑥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⑦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理思路,明线索。
①~②介绍陈忠实早年的学习和写作经历。
③~⑤介绍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艰辛过程。
⑥~⑦介绍陈忠实经过不懈追求而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
2.探经历,明特征。
(1)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
(2)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
(3)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陈忠实的工作单位也换成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4)1985年出访泰国,陈忠实开拓了视野,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
(5)1992年,在杂志连载长篇小说《白鹿原》,他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
3.知评价,明主旨。
相关链接①:高度评价《白鹿原》的地位。
相关链接②:高度赞美陈忠实的人格魅力。
表达了对陈忠实的缅怀、赞美之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B.“小说《信任》……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是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有误,应是陈忠实受刺激后的真实体验,是一种正确判断。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错误,文章第⑤段中,他也曾“倍感困惑”。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C(分析综合)。
答案 (1)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2)他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3)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结合文本,本着由近及远的原则筛选与陈忠实在1985年相关的信息。在文章第③段提到“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所以首先要和他创作的小说联系;第④段中的“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第⑤段中的“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都说明陈忠实的认识是分析该题的重点;第⑤段中有“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这也是本题的一个要点。整合这些信息,分条作答即可。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答案 (1)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2)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的中国是无可取代的。(3)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回答本题,重点要理解这个句子。结合文章来看,“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指的应该是陈忠实的作品;“永留人间”指的是虽然陈忠实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却永留人间。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考虑陈忠实作品的重要性。细读原文可以发现,对于陈忠实作品重要性的评价主要在“相关链接①”中,然后分析“相关链接①”的层次,主要涉及艺术水平、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文学地位,筛选后整合信息,分条作答。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 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审题可知,本题要求结合“剥离”“寻找”来探究陈忠实的创作成功之路。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③段的开头句,第④段的结尾句,第⑤段的后几句。要言之有理有据。
第一编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年度
卷别
所涉考点
选文名称及出处
题材
2019
全国卷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材料一: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文化
全国卷Ⅱ
材料一: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科技
全国卷Ⅲ
材料一: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社会
2018
全国卷Ⅰ
材料一: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科技
全国卷Ⅱ
材料一: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科技
全国卷Ⅲ
材料一: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图书
2017
全国卷Ⅰ
材料一: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材料三: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管理
全国卷Ⅱ
材料一:《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管理
全国卷Ⅲ
材料一: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材料三: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文化
最新考向
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非连续性文本;二是连续性文本,即2016年之前考查过的传记。这里仅分析近三年的考查形式,但传记也有几年没有考查了,很可能替换性考查,需备考者充分准备。主观题考查一道,为多个材料信息整合的比较阅读题;客观题考查由2017年的四选一与五选二两道变为2018年的两道都是四选一,2019年与2018年相同,考查内容涉及文本内容的梳理和筛选概括要点信息。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或事件),选择不同媒体从不同角度(方面)的报道,来组合成阅读材料。选择题的设题会涉及很多方面,如新闻内容的比较、新闻价值的判断、程度差异的判断乃至细节的比对,等等,设题方式非常灵活。而主观题的设题还是着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包括概括要点、比较异同、谈对策、谈看法等。
阅读素养
一、新闻文体知识
1.新闻文体特点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具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等特点,其主要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新闻分类
(1)消息
消息又称短讯、简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形式。
消息的特点: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短——篇幅短小,中心唯一,用重点说话。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①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或肩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常见的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作新闻有时要交代写作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旨的作用。
⑤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息的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消息的写法: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报道对象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上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从时效上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会涉及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概貌通讯。
(3)特写
特写是区别于消息和通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摄取的是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
(4)访谈
访谈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包括三个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以访谈内容包括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5)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公众性。夹叙夹议是其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传记文体知识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文体特征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还具有文学性,作者通过选择、剪辑、组接,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它须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效果。
2.文体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朱自清自传》《鲁迅自传》《老舍自传》《沈从文自传》《富兰克林自传》等;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被称为“评传”,如《孔子评传》等。
从篇幅的长短看,传记又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等等,但由于考试的需要,高考文本的选取,多以篇幅短小的文本(或摘选较长篇幅的文本)为主。
一、新闻
1.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
新闻和其他叙事性文体一样,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也是我们所要讲的“新闻要点”。我们在阅读新闻时,尤其是阅读较复杂的新闻时,要有意识地先明确这些“新闻要点”,对其圈点勾画。然后通篇审阅这些标识,我们就容易明确新闻事件的梗概,这也为解答其他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对于多则材料新闻,要抓住其共同话题,可提炼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以把握新闻核心内容。
2.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
新闻在写作中一定要根据事件的重要与否和受众的接受心理及习惯来考虑布局特点,如现在最普遍的写作格式“倒金字塔式”,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较常用的还有“正金字塔式”,多用于特写,在平铺直叙中渐入高潮,新闻重点在最后面;现在比较流行的“华尔街日报式”和新华社的“折中式”,不过是正、反金字塔式的折中和变体。解读新闻结构的关键是先辨析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以此脉络来判断新闻的格式。
多则新闻材料,在把握共同话题的前提下,要分析并明确各则材料的侧重点,据此全面把握新闻内容。
3.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
新闻评论有五个特性,即时效性、信息性、现实性、政论性、说理性。作为考场文本,新闻阅读的时效性已基本不能体现,政论性也会有所淡化,信息性又是所有阅读文本的属性,所以对新闻社会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探究等就非常重要了。这种题型解答角度很多,但不要求面面俱到,可先谈文本内容“就事论事”,再谈社会时代精神“适当提升”,最后谈自己的见解,做到持之有据、行文有度、言之成理即可。
二、传记
1.理思路,明线索
思路就是理解文本的线索,理清了线索,对文本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对传主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传记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阅读时抓住那些叙述时间的词语,并标出段序和时间变化的词语,以此来明确文本线索。
2.探经历,明特征
传记阅读,要找到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和机遇、事业、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正确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和成就,才能准确把握传主的基本特征。传主的“经历”包括事迹、贡献、成就、经验等,阅读中要选择性地作好标记。
3.知评价,明主旨
读文章最终都要揭示主旨,传记的主旨需要借助对传主的评价来把握。在传记中,评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二是文中人物对传主的评价,阅读过程中要勾画出来。明确主旨还需抓枝叶,明提示。“枝叶”包括标题、链接、注释、出处、作者、写作时间等信息。这些“枝叶”对疏通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旨、把握传主特征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整体阅读Ⅰ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
核心词:武汉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
背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
事件:我国自主完成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原因: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影响: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
材料一是一则评论,努力修建好的武汉长江大桥,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
材料二是一则新闻,报道了港珠澳大桥这一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支撑。
材料三是对材料二的补充,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
3.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
材料一重在评论武汉长江大桥兴建的重大意义,它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能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
材料二介绍展示港珠澳大桥的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材料三意在展现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对建筑的重要作用,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D.张冠李戴。由材料三“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可知,D项中“实现”“数据融合”的是“应用支撑层”,属于张冠李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C.无中生有。由材料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可知,“海底隧道”应为“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且材料中没有“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的相关论述。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 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 根据题干,确定答题区域主要为材料二。根据材料二第1句“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以及作者列举的港珠澳大桥的多个世界之最,可概括得出两点原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则材料概括了我国在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精神,这也是“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的原因之一。
整体阅读Ⅱ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
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
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解读新闻内容——明“新闻要点”
核心词:量子通信、潘建伟。
背景: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事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中国量子通信引领世界。
未来发展: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
影响:①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
②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③引起日本的关注。
2.解读新闻结构——理“新闻脉络”
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目标这一重大科研成果。
材料二是对量子通信前沿人物潘建伟及其团队的评价。从出处看,是一则人物通讯,与“材料一”形成补充关系。
材料三是一则消息,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科学研究高速发展情况的关注和评价。
3.解读新闻主题——评“新闻主旨”
材料一重在展示我国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材料二介绍科学家的能力与成就,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影响。而材料三日本新闻媒体报道,意在引起日本政府、学界和民众的关注和重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的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D项,“这些领域”指的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而原文最后一段说欧洲和日本只是在要耗费巨额资金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上还犹豫不决,并非没有涉足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C项,“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于文无据,且表述不合情理。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发现自然奥秘,探究宇宙的未知,进而为人类更好地生产生活服务。如果将中国和欧洲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通信安全技术的首要目的简单地归为“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未免太狭隘。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文本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 本文三则材料来自不同媒体,各自定位不同、出发点不同,所以侧重点自然有所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从而把握各材料的重心。材料一来自《人民日报》,其承担重要的宣传导向责任,所以重在展示我国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材料二来自《自然》杂志,这是一本专门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刊物,且从选文标题又可看出这则材料是以报道人物成就为中心的,所以重在介绍科学家的能力与成就,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影响;材料三是日本新闻报纸上的报道,侧重于向本国民众介绍他国成就,从而引起本国政府、学界和民众的注意和重视。在具体分析原因时,既要结合材料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又要考虑不同媒体的不同背景与立场。
整体阅读Ⅲ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①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②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③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④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⑤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⑥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⑦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理思路,明线索。
①~②介绍陈忠实早年的学习和写作经历。
③~⑤介绍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艰辛过程。
⑥~⑦介绍陈忠实经过不懈追求而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
2.探经历,明特征。
(1)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
(2)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
(3)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陈忠实的工作单位也换成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4)1985年出访泰国,陈忠实开拓了视野,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
(5)1992年,在杂志连载长篇小说《白鹿原》,他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
3.知评价,明主旨。
相关链接①:高度评价《白鹿原》的地位。
相关链接②:高度赞美陈忠实的人格魅力。
表达了对陈忠实的缅怀、赞美之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B.“小说《信任》……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是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有误,应是陈忠实受刺激后的真实体验,是一种正确判断。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错误,文章第⑤段中,他也曾“倍感困惑”。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C(分析综合)。
答案 (1)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2)他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3)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结合文本,本着由近及远的原则筛选与陈忠实在1985年相关的信息。在文章第③段提到“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所以首先要和他创作的小说联系;第④段中的“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第⑤段中的“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都说明陈忠实的认识是分析该题的重点;第⑤段中有“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这也是本题的一个要点。整合这些信息,分条作答即可。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答案 (1)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2)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的中国是无可取代的。(3)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回答本题,重点要理解这个句子。结合文章来看,“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指的应该是陈忠实的作品;“永留人间”指的是虽然陈忠实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却永留人间。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考虑陈忠实作品的重要性。细读原文可以发现,对于陈忠实作品重要性的评价主要在“相关链接①”中,然后分析“相关链接①”的层次,主要涉及艺术水平、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文学地位,筛选后整合信息,分条作答。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 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审题可知,本题要求结合“剥离”“寻找”来探究陈忠实的创作成功之路。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③段的开头句,第④段的结尾句,第⑤段的后几句。要言之有理有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