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练习题
展开(教师独具)
一、弱电解
①c(CH3COO-)·c(H+)
②分步 ③减小
④
⑤电离 ⑥离子结合成分子 ⑦不变 ⑧越大
⑨1×10-7 ⑩1×10-14 ⑪左移 ⑫左移
⑬不移动 ⑭右移 ⑮增大
⑯右移 ⑰> ⑱<7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的比较 |
类型 | 电离平衡 | 水解平衡 | 溶解平衡 |
实例 | CH3COOHCH3COO-+H+ | NH+H2ONH3·H2O+H+ | Fe(OH)3(s)Fe3+(aq)+3OH-(aq) |
平衡 常数 | Ka= | Kh= | Ksp=c(Fe3+)· c3(OH-) |
升温 | 平衡右移,Ka增大,c(H+)增大,电离程度增大 | 平衡右移,Kh增大,c(H+)增大,水解程度增大 | 平衡右移,Ksp增大(极少数左移,Ksp减小) |
加水 | 平衡右移,Ka不变,c(H+)减小,电离程度增大 | 平衡右移,Kh不变,c(H+)减小,水解程度增大 | 平衡右移,Ksp不变,c(OH-)不变 |
加入 原溶 质 | 平衡右移,Ka不变,c(H+)增大,电离程度减小 | 平衡右移,Kh不变,c(H+)增大,水解程度减小 | 平衡不移动c(OH-)不变 |
1.常温下,将1 mL pH=2的一元酸HA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HA溶液时,溶液酸性增强
B.若1 mol·L-1 HA溶液与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则2<a<4
C.某浓度的NaA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4-d mol·L-1
D.HA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A-)>c(OH-)>c(H+)
B [将1 mL pH=2的一元酸HA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若a的取值范围为2<a<4,则HA是弱酸,加热促进弱酸的电离,酸性增强;若a=4,则HA是强酸,加热,溶液的酸性不变,A项错误。若1 mol·L-1 HA溶液与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A溶液中c(Na+)>c(A-),则说明A-水解,即HA为弱酸,故2<a<4,B项正确。若HA为弱酸,则NaA溶液中的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溶液pH=d即溶液中c(H+)=10-d mol·L-1,则c(OH-)= mol·L-1=10d-14 mol·L-1;若HA为强酸,则NaA溶液的pH=7,由水电离出的c(OH-)=10-7 mol·L-1,即10d-14 mol·L-1,C项错误。若HA为强酸,则NaA溶液中c(Na+)=c(A-)>c(OH-)=c(H+),D项错误。]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D [A项,CH3COOHCH3COO-+H+,K=,则=,加水稀释,K不变,c(CH3COO-)减小,故比值变大。B项,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K=,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则(1/K)减小。C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c(NH)。D项,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由于==,Ksp仅与温度有关,故不变。]
沉淀溶解平衡图象的分析方法 |
1.第一步:明确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
2.第二步:理解图象中线上的点、线外点的含义。
(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象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c=Ksp。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点不会出现在曲线外。
(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饱和溶液与沉淀共存的体系,此时Qc>Ksp。
(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c<Ksp。
3.第三步:抓住Ksp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
(1)溶液在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要增大都增大;②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
(2)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
3.如图是Ca(OH)2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中浓度单位为mol·L-1,温度为T1时Ca(OH)2的Ksp=4×10-6,≈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
B.温度为T1时,P点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均小于1 nm
C.Q点的溶液中c(OH-)约为0.012 5 mol·L-1
D.T1时,向Ca(OH)2饱和澄清溶液中加水,溶液碱性减弱,Z点溶液可转化为Q点溶液
C [A.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根据图象,因此T1>T2,故A错误;B.P点属于过饱和溶液,即悬浊液,因此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故B错误;C.根据Ksp=c(Ca2+)×c2(OH-),4×10-6=4a×(2a)2,解得a=6.25×10-3,因此c(OH-)=2×6.25×10-3mol·L-1=0.012 5 mol·L-1,故C正确;D.加水稀释,c(Ca2+)和c(OH-)都减小,故D错误。]
4.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B [Ksp[Fe(OH)3]=c(Fe3+)·c3(OH-),Ksp[Cu(OH)2]=c(Cu2+)·c2(OH-),Fe3+、Cu2+浓度相等(b、c点)时,Fe3+对应的pH小,c(H+)较大,则c(OH-)较小,又知Ksp仅与温度有关,则Ksp[Fe(OH)3]<Ksp[Cu(OH)2],A选项正确;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加入NH4Cl固体,因为NH水解产生H+,H+与OH-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c(Fe3+)增大,B选项错误;c(H+)和c(OH-)的乘积为Kw,Kw仅与温度有关,C选项正确。]
高中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作业题,共6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共10页。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巩固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