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二赏析小说形象
展开考点二 赏析小说形象——听言观行,认识“这一个”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有人物形象和物象。鉴赏人物形象是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进行概括与分析,这也是全国卷命题的一个热点,命题侧重于从整体上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对局部语段中人物性格与心理的理解分析。分析小说形象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形象特点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属性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通过欣赏形象来领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魅力。
【教材导引】 《老人与海》情节单纯而集中,人物形象也只有一个,而这也正是作者表现主题的主要方式。在形象塑造上,文中成功运用了场景描写、行动(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描写;同时,海明威又通过“鲨鱼”“大海”等形象反衬、烘托主要人物。本课对于我们认识小说考查中的形象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形象类型 | 主要特点 | 意义或作用 | ||
人物形象 | 桑地亚哥: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 | 年迈体衰,孤独背运;乐观自信,勇敢坚韧。 | ①歌颂英勇顽强、夺取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桑地亚哥不向命运低头,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与智慧进行英勇抗争,捍卫“人的灵魂和尊严”;②表现勇敢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桑地亚哥敢于面对一次次失败,甚至死亡,决不向未知的命运低头,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 |
其他 形象 | 鲨鱼 | 凶猛 残暴 | 以鲨鱼的凶狠残暴衬托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以鲨鱼的强大衬托人物性格的强大。 | ①象征着与人作对的自然力量;②老人与大海的搏斗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命运以及一切外在邪恶力量的抗争。 |
大海 | 壮阔 凶险 | 烘托桑地亚哥在厄运险境中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
突破一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1.弄清题意,掌握答题规范
(1)是要求“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需列举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分析题需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联系文本主要内容具体解说。
(2)是要求分析“性格”还是“形象”?
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一般指人物的品格、行为、情感、精神等特点,答题时把这些方面的特点概括出来并分析就可以了。若是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答题时则还需要考虑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人物形象特征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类属性因素。
2.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结合小说的主题 | 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来表现主题的,反过来,小说的主题也是人物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 | |
结合小说的具体环境 |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个“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景物环境、社会氛围等等。 | |
结合具体情节 |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 |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具体描写 | 这些具体描写指的是对于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行的详细描写。这些描写是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着手点。尤其是一些重点细节,对于人物性格的表现非常重要。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 |
联系人物的身份属性 |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 |
结合人物关系、文中的议论和评价 |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泼皮破落户”“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 | |
这一命题角度是对人物形象的局部考查,往往结合小说中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描写来进行,多侧重于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活动。概括和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分清类型 | 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肖像/侧面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
紧扣语境 | 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人物的这一片段言行举止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
分析到位 | 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
考虑特殊 | 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是包含人物复杂内心的“这一点”。 |
【即练即悟】
一、(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原题)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善良本分:怀疑酒店的诚意,承认自己的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2.(新编)“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热心助人。“我”把王得贵捎的钱设法交给了王有福,并转告得贵的话。②自作聪明。“我”萌生了去法院上告酒店的想法,想让王有福趁机索赔一大笔钱,还为自己的聪明得意。③同情并维护善良者。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想使王有福生活得自在些。④享受生活(有闲情逸致)。“我”坐在茶馆喝茶,觉得茶不错,第二天还去。
3.(新编)文中画横线的段落表现了王有福怎样的心理和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对王有福掏钱动作和央求“我”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愿意承担责任、息事宁人、不愿张扬的心理。②掏钱要赔偿人家的损失,真诚地表示道歉,还央求“我”不要对外人说,反映出王有福胆小怕事、老实本分的性格特征。
[思维导引]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型
1.使用形容词或主谓短语逐条列举。
2.遵从先总后分、由主及次的顺序。
3.要点之间不要交叉、重复。
局部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来归纳人物外在特征,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情感变化。
2.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以及相关的描写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突破二 分析形象的作用
1.如何判断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在人物较多、人物关系较复杂的小说文本中,有时会考查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其实这也和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有关。判定主要人物的依据如下:主要人物(主人公)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其他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2.从三个方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对情节的作用 | 主要人物首先与小说的情节关联,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主导着情节的进展。 |
对主题的作用 |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创作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
对社会的作用 | 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
1.小说中次要人物5作用
自身作用 |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
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
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
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 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
2.四个角度分析“我”的作用
小说中一个常见的次要形象是“我”,且常常成为命题点。
(1)认识“我”的特殊性
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首先,同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身不同,小说中的“我”就是作品中的角色,根本不是作者。其次,小说中的“我”主要是文本中的人物,有时也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动物。再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更多的时候是配角。
(2)“我”的四重作用
叙述者 | 表现为写作的“有限视角”,起线索作用,使全文情节自然而紧凑。(“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
亲历者 | 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或现场感。 |
参与者 | 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 |
代言者 | 作者借“我”进行议论或抒情,便于表现主题,便于表达情感倾向。 |
物象是小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很多,就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就其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串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
分析物象的作用,要注意五个方面:
自身作用 | 物象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 |
对情节的作用 | 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作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
对人物的作用 | 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
对环境的作用 | 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
对主题的作用 | 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 |
【即练即悟】
二、(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文本见突破一《玻璃》)
4.(新编)小说塑造王有福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王有福这一形象体现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会,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他生活困难,老实善良,胆小怕事,担心受骗,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②推动情节发展。王有福与“我”的接触、交谈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改变了“我”原先趁机索赔的想法,并最终揭下布告,也将对人物的关注推向高潮。③王有福的故事启发人们思考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表达了对生产规范、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社会秩序的关注。
5.(原题)“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6.(新编)小说的题目是“玻璃”,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
答案 ①“玻璃”是小说的线索,串起了人物或躲避或希望得到更多赔偿的情节。②“玻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那些容易诱发、导致纠纷的事物、事件,“玻璃”能折射出人们的伦理、法治、诚信等观念。③烘托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所有人物的性格,都因玻璃事件而被表现出来,包括王有福的担心、“我”的自作聪明、经理的大骂,主题思想在人物的一系列行为中得以表现。
[思维导引]
分析人物形象作用
1.从文中找出有关人物形象的描写,充分把握人物形象的突出特征。
2.多角度分析作用。主要人物从表现主题、反映现实、关联情节角度分析,次要人物从关联情节、自身价值、衬托比照、表现小说主题角度分析。
3.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规范。
准确把握物象作用的“3个切入点”
聚焦经典课文,化知识为能力
——从教材挖考点,无缝对接高考
一、品悟经典课文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性格分析
人物形象 | 文中体现 | 性格特征 |
林黛玉: 寄人篱下者 美丽、自尊 谨小慎微 多愁善感 | 肖像 心理 细心、多虑 语言 动作 推让座位 | 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
王熙凤: 实际掌权者 精明能干 刁钻狡黠 | 出场 先声夺人 肖像 动作 打谅拭泪 回话 放月钱 | 泼辣、受宠 美艳俗气 刁钻狡黠 机变逢迎 惯于权术 |
贾宝玉: 封建叛逆者 厌弃功名利禄 追求个性解放 | 出场前 出场后 | 混世魔王 顽劣异常 英俊多情 “愚顽不肖” 平等思想 |
二、重温经典形象
1.作者写“摔玉”这一情节展现了贾宝玉什么样的性格?《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必修三)
答:
【提示】 “摔玉”是情节的高潮,是宝玉鲜明性格的突出表现,“玉”是天命的象征,“摔玉”是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突出了贾宝玉追求人人平等的叛逆性格。
2.林冲的人物形象在梁山好汉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其性格特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①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小说开头的林冲对高俅竟毫不痛恨,连口称他“太尉”,对高俅的狠毒完全没有认识,不但委曲求全,而且充满幻想。②心地善良,侠义济困。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了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③刚强、正直,嫉恶如仇。林冲听说陆虞候前来害他,立刻大怒,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④做事细心。林冲去山神庙前“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些都可看出林冲是个做事仔细的人。
3.结合课文,分析翠翠这一人物形象以及翠翠身上体现出的美。《边城》(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外表的温婉羞涩与内心的炽热多情融为一体。①纯真、可爱。比如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那种内心极其着急、急于有人认定、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到后来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②聪慧、矜持。比如课文节选第五部分中顺顺和老船夫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时的神态;课文节选第六部分中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两年前端午的事情,翠翠本正想着两年前端午的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4.小说用第一人称“我”起到了什么作用?《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别里科夫命运的见证者,讲故事的形式加上第一人称的写法,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真实性。
5.文中多次写到林冲的“酒葫芦”,这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意象,其实它却有多方面的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①自古英雄好汉都好酒。林冲也不例外,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自然是胸有豪气。②酒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留赠他的。酒葫芦是一个标志,表明葫芦主人的身份,林冲接受酒葫芦,表明他接受囚徒生活,并且安于囚徒生活。③酒葫芦为后文林冲买酒埋下了伏笔,进而有了林冲进山神庙躲避风雪以及血染山神庙的情节。
6.第6自然段中,对黄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边城》(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①增加了生活情趣,突出了边城和谐的美。②侧面烘托了翠翠的天真和善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儿 子
苏 童
小孟站在柜台前没有动,他数了数小盒里的彩色蜡烛,你得给我五盒,他说。那位小姐美丽的眼睛里露出一丝厌烦,她说,对不起,我只能送你一盒,这是我们老板定的规矩。他逼视着小姐说,送不起就别送,我买总可以吧?后来老板就出来了,他息事宁人地拿了四盒小蜡烛给小孟,嘴里说了一串很快又很难懂的话。
小孟骑着摩托车向西郊而去,他母亲现在随他妹妹住在那里的居民小区里。小孟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见他母亲的面了,他妹妹在电话里说他已经三个月没去看望母亲了,他感到歉疚,所以当他妹妹问他知不知道后天是什么日子时,他立刻想起来了母亲的生日,他说,我记着呢,是六十大寿,生日蛋糕早就定好了。小孟不是那种不孝之子,他常常向他的知己朋友透露他的第一次婚姻破裂的原因,他的前妻什么都好,还是大学生,文学素养很高,她的语言天赋就被用来贬低和丑化他母亲了,有一次她对他说,你母亲天天忙里忙外的,怎么还那么胖?她说着还捂嘴哧哧地笑,小孟说他当时二话没说就给了她一个耳光,一个星期后他们就离婚了。
正逢下班,街上交通很拥挤,小孟不得不放慢摩托车的车速,偶尔地他伸手到后座上摸一摸那盒蛋糕,蛋糕安然无恙。小孟想象着母亲在家里翘首等待他的情景,他知道她的脾气,这么长时间不去看她,她一定生气了,她会说,你来干什么?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妈吗?母亲怎么数落他他也会赔笑脸的,他记得母亲从来不喜欢甜点,这盒蛋糕最后会被他自己消灭一半,母亲会在一边很满足地看他吃,从小到大一直是这样的,小孟兀自一笑,他想象着母亲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块浸过水的手巾,随时准备替他抹去脸上的奶油。
小孟将摩托车停在建材公司的门口,黑鱼正好从门里出来,小孟低头调整蛋糕盒的位置,黑鱼就站在他身后看,黑鱼说,放不稳,吃掉算了。别闹,这是我母亲的生日蛋糕。黑鱼说他要赶时间去工人新村,要小孟捎他一程。小孟有点儿犹豫,黑鱼取出头盔戴上,跨上了摩托车的后座,他说,我给你捧着这蛋糕。
他带着黑鱼往工人新村去,他随口问了一句,去工人新村干什么?黑鱼却吞吞吐吐起来,他说,找大个子,谈夹板的事。小孟似乎愣了一下,紧接着问谁要的货?黑鱼说,还没有下家呢,这不是去看货吗?黑鱼越是闪烁其词,小孟越是穷追不舍,多少钱一张?这次黑鱼沉不住气了,你想干什么?摩托车停在一幢居民楼前,他问黑鱼,大个子是姓黄吧?黑鱼不解地点点头,说,那就一起进去坐坐?小孟从黑鱼手中接过蛋糕盒,他说,进去看看老朋友。
隔着门就听见了洗牌的声音,屋里乌烟瘴气的,黑鱼凑到大个子耳边说了句什么,大个子说,急什么?等打完这一圈牌再说。大个子没有认出小孟,他就提着蛋糕盒站在大个子身边看牌,黑鱼说,你怕谁抢你的蛋糕吃啊?小孟就走到一边把蛋糕盒放在电视机上,他看了看盒子里的蛋糕,发现那上面的几个红红绿绿的字已经扭结在一起,无法辨认了。
大个子手气不错,他们一来他就和了个清一色,小孟忍不住地渲染那只关键的九饼,黑鱼面有愠色,用一种冰冷的语调说,你还会打牌?小孟能猜到黑鱼在想什么,小孟嘿地一笑,意味深长地拍了拍黑鱼的肩膀,他说,我看完这圈牌就走。
小孟确实没有什么阴谋,但黑鱼如坐针毡,并且有意站到大个子一边,把小孟和大个子隔得远远的,大个子要上厕所,他就让小孟来替他,他说,你替我打两副,输赢都算我的。
小孟看了看黑鱼,黑鱼指了指自己的手表,他说,再不走你的蛋糕就坏啦。小孟盯着自己手上的牌,他没有注意到大个子在电视机那里停留的动作,他没有想到大个子的肚子这么饿,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开了他的蛋糕盒,他没有想到大个子一口就吃掉了小半块蛋糕,而且把那么一个高级的蛋糕抓得像一堆烂面团似的。他真的没有想到,后来他回忆起黑鱼突然爆发的那阵怪笑,后来他知道黑鱼在笑什么了,但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他后来看见的就是这个一片狼藉的蛋糕,蛋糕上的那八个字被吃掉了两个,剩下的也失去字的形状了。
大个子发现了自己的过失,他说,我以为是我家的呢。小孟想大个子你又不跟我做生意,怎么把我的蛋糕给吃了?小孟心里这么暗暗骂着,嘴上却说,没关系,吃了我再买一盒。小孟看见那几盒彩色小蜡烛,有的散在电视机上,有的落在了桌上,他都收起来,放进了夹克的口袋里。临出门时他看了眼蛋糕盒,他说,这蛋糕就留给你们吃吧,我再去买一盒。
黑鱼跟在小孟的身后说,哪儿还有蛋糕卖?蛋糕店都关门了!小孟突然停住脚步,屋里的人看见他抓过蛋糕盒,狠狠地扣在黑鱼的头上,他们看见黑鱼的脑袋上像顶了一顶式样新颖的帽子,黑鱼对小孟的袭击猝不及防,他张大嘴看着小孟,小孟没说什么,突然哈哈一笑,然后他冷静地绕过麻将桌,朝四个人的后背每人拍了一下,扬长而去。
外面已经是万家灯火。小孟现在能够想象到母亲和妹妹她们等得忧心如焚,可是他可以向天发誓他不是故意的,他确实没想到看一圈牌会花这么长的时间。
小孟的摩托车向西郊急驰而去,路上他清晰地听见了从口袋里传来的那种声音,他猜到是那些彩色小蜡烛被折断了。这下好了,他在蛋糕店里所做的一切都变得荒诞可笑了,小孟想今天也许并不是一个好日子,不是好日子,却是他母亲六十大寿的日子,不管怎样他也得赶回去,赶回去为母亲祝寿。小孟曾经路过两家夜间营业的点心店,橱窗里陈列着各种诱人的大蛋糕,但是小孟没有下车,小孟只想早点儿赶到母亲身边,其实有没有蛋糕他也无所谓,他了解他母亲的脾气,他更懂得他们的母子感情,带不带蛋糕他都是他母亲的儿子。
(有删改)
1.小说在刻画小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小说的主要事件就是儿子给母亲过生日,所以反映了他孝顺的性格;通过他买蛋糕的言行表现了他喜欢占小便宜;通过他对黑鱼说去看老朋友说明他势力心强,有心机;从最终的结果来说,说明他贪玩误事,忽略了母亲的感受。
答案 ①有孝顺母亲之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母亲的感受。②喜欢占小便宜,势利心强,有心机。③贪玩误事。④暴躁。把蛋糕扣在黑鱼身上。
2.“黑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解析 “形象特征”与“性格特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形象特征包含的方面比较广,如作品中出现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地位、身份等都应在答案之中。
答案 ①爱占小便宜。黑鱼说蛋糕“放不稳,吃掉算了”,又要小孟捎他一程去工人新村。②性情急躁。小孟多追问黑鱼几句,他就沉不住气了,喝问小孟想干什么。③有心机,私心重。小孟问他做夹板生意的事,他吞吞吐吐。生怕小孟与大个子关系好,所以他竭力从中阻拦,催促小孟离开。④为人不地道,奸诈。大个子吃蛋糕时,他发出怪笑,既不阻止,也不告诉小孟一声。
3.作者刻画“大个子”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 要从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与主题的相关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次要人物有时还能起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案 ①陪衬(衬托)作用。衬托主要人物小孟,一是小孟与大个子就待了一会儿,大个子上厕所时就信任他让他顶牌,衬托小孟善于与人交流、交往;大个子因为肚子饿就随便吃了小孟为母亲祝寿的蛋糕,而小孟虽心里骂着,但嘴上却说没关系,衬托小孟遇事有心机,也能原谅他人的性格特征。②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黑鱼提到大个子做夹板生意,小孟自己也做生意,就想去坐一会儿;大个子打牌要上厕所让小孟顶一下,没想到大个子把小孟买的蛋糕吃了一小半。这才导致有了后面的情节。③深化主题。通过对大个子形象的塑造,来描述小孟对待朋友或者陌生人的事情与涉及自己的母亲、家庭的事情时的处理,揭示了作为社会角色的青年能心态平和、积极健康地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的主题。
4.小说以“儿子”为题,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 “儿子”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情节都是围绕“儿子”展开的,所以回答本题应从情节、人物、主题的角度去考虑。
答案 ①(从“情节安排”角度)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儿子回家给母亲过生日展开。②(从“塑造人物”角度)小说主要刻画了主人公三种角色,“丈夫”“儿子”这两种伦理角色及与生存相关的社会角色,儿子是其中的中心角色,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要形象。③(从“表达主题”角度)小说的深层主题是“中国式儿子”,他是在“儿子”与另两种角色的冲突中表达出来的:“儿子”轻易压倒“丈夫”,又自觉地屈服于其社会角色。
5.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写活人物。说说结尾画横线的文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解析 可以从由细节看心理、由细节看人物性格、由细节看精神品质、由细节看写法等方面来分析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案 ①这段细节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孟坦然地面对蛋糕问题,只一心想回到母亲身边的着急心理。②突出了主要人物小孟孝顺母亲的性格特征。③赞扬了青年一代在遇到重大困惑时,能恰当地处理,把回到母亲身边看作高于一切的品质。④侧重通过对人物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能达到很好地刻画人物的效果。
6.小说围绕“蛋糕”展开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可以从情节结构作用(线索)、表现人物、对主题的作用三个角度回答,本题没有涉及“自身作用”“环境作用”这两个角度。
答案 ①小说以“蛋糕”为叙事线索展开叙述,情节集中。②人物关系以“蛋糕”为纽带来维系,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③小说的主题因购买“蛋糕”、带“蛋糕”回家、失去“蛋糕”而得以表达,含蓄蕴藉。
(40分钟 33分)
题组一 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你演奏吧
[保加利亚]兹德诺夫卡·伊芙提莫娃
“别拿走我的单簧管,万科,求你了。”伊万说,“你还记得有一回我用这个单簧管为你的爸爸演奏吗?你爸爸的肋骨疼得要命,但我为他演奏了一曲之后,他的身子一下子就舒展开了,关节也能活动了。”伊万穿着一件磨破了的棉衣,手里紧紧攥着一支老旧的单簧管。这乐器已然历经沧桑,褪色的表面上到处都是划印。
“你已经在我这儿赊了整整几个月的账了,伊万,”柜台后面的男人说,“到现在你连一毛钱都没有还给我。”
这个男人身处在一个逼仄的房间里,算是咖啡馆、酒馆和便利店三合一的店堂吧。他就是这家店的老板万科,把稻米、白糖和面包卖给村民就是他平日的营生。
穿破棉衣的男人抚弄着单簧管黯淡无光的音键,“我会在你儿子的婚礼上免费演奏,我会在你所有表哥表弟堂姐堂妹的婚礼上免费演奏,我会在你族里所有老人的葬礼上免费演奏。别把我的单簧管拿走。我儿子这阵子正在学呢。他在街上听到什么调子,就能在这乐器上立刻摆弄出来。”
“你不应该这么贪杯啊,伙计。为什么你不去意大利找份工作呢?你早就应该去赚钱。”酒馆老板说着就伸手去拿单簧管,“我儿子还小。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结婚。”
“那会儿你为你儿子搞了个生日聚会,我为他演奏,一毛钱没收,你老婆听得都哭了。”单簧管手伊万说,“还有,牙医把你那颗烂牙拔出来的时候,你没求我过来给你演奏吗?你的嘴肿得跟一个枕头似的,是我吹着小曲儿给你止了疼。”
“你给我止了疼是因为我们一起喝醉了来着。”万科打断了他的话,“而且在你搞定这件事之前,你把我最好的一瓶白兰地给喝了。”酒馆老板嘟哝着,伸手去拿单簧管,“看看这个!它只配扔进垃圾堆。”酒馆老板一脸厌恶地摇着头。
“你可以拿走……你愿意的话,我去把我的冰箱给你拿来?”
“那冰箱本来就是我的,伙计。我把它扔出去,然后你去把它捡走了。我才不要那个见鬼的冰箱呢。”
“那就把我们厨房里的桌子拿走吧。它几乎是全新的。你看怎么样?”伊万问,新的希望让他的嗓门也响了起来,“孩子现在正学着怎么吹单簧管呢。把这玩意儿从他手里拿走该是多遗憾的事情啊。兴许将来他能在大人物们的葬礼上演奏呢。如果孩子他妈看到孩子没有了单簧管,会把眼睛哭瞎了的。”
“我可不会喝得烂醉如泥,如果我真的对我儿子能干上音乐这一行特别在意的话。如果我想要我的儿子能在大人物们的葬礼上演奏,我才不会像你这样懒得要命呢,伙计。”
“你不能把我的单簧管卖给任何人,万科。它有年头了。它是我爷爷的,这你知道。他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和希腊的雅典都用它演奏过。后来我爸爸在索菲亚用它为矿工们演奏过……”
“没门儿。再说什么都没用。还有别的什么我能从你这儿拿走抵账呢?”酒馆老板喃喃抱怨道。
“那我能在晚上过来吗?”伊万问,一边解开破棉衣的扣子,“我把单簧管从墙上拿下来,就演奏那么几分钟,就几分钟。”
“你觉得我看上去像是疯了吗?你保准会把我的客人们吓跑的。”
酒馆的门打开了,一个骨瘦如柴的羸弱男孩走进来,他的个头可比酒馆的柜台还矮呢。
“有其父必有其子。”酒馆老板嘟哝着,“曼诺,去告诉你妈,我不能再赊账卖给她白糖了。你爸爸会把单簧管留在这儿,我会再给你们五天的面包。就这样。”
男孩沉默了。他的视线沉到了地面上,停留在那里。然后,他在身上的口袋里摸索着,掏出了一些零钱、四个带着裂纹的玻璃球、一把弹弓和一块干净的手帕。
“万科大叔,”男孩开口了,“把这些都收下吧。用这些东西够不够把爸爸的单簧管买回来呀?这是村里最好的一把弹弓了。”
“没门儿,曼诺。回家去。”酒馆老板说着,挠了挠自己的脑袋。然后他给了男孩一块巧克力。“拿着这个,小家伙,回到你妈那儿去。这儿冷得透心凉。快跑吧,不然,你该要得重感冒了。”
“让我用这单簧管演奏几分钟吧。”男孩说,“让我先演奏一会儿,然后我会把我们家的狗洛克斯带来。我把狗给你,你把我爸爸的单簧管给我。”
酒馆老板把这破烂不堪的乐器交给男孩。“万科大叔,”他说,“如果你心里痛苦,不要怕。你听到我的演奏之后就不会再觉得痛苦了。我保证。”
酒馆里很冷。刺骨的寒风在屋外咆哮,房间里弥漫着塑料、香烟和山毛榉的柴火半燃半熄的气味。
静谧的音乐从老旧的单簧管里流淌出来:如此温柔的旋律,像是一个男人从漫长的病痛中恢复过来,像是一个孩子在街上发现了一把超棒的小折刀,像是你茶里的白糖块,像是你饥肠辘辘时的一碗豆子汤……这小家伙的单簧管吹奏个不停,直到村里最老的爷爷也一跃而起,和年轻女孩们一起跳起舞来。
终于,这男孩停止了演奏,老旧的单簧管看上去又变得黯淡无光,遍体鳞伤,仿佛伊万的爸爸的手从没触摸过它。伊万的手也没触碰过它。
酒馆老板不再瞪着柜台上的酒瓶子看了。“小子,”酒馆老板说,“拿上你的单簧管,一路跑回家去吧。告诉你妈,我会给你一个礼拜的面包。算在我账上!我请客!为什么你要演奏成这样呢,小子!”
1.(分析物象作用)小说多次写到单簧管“老旧”“黯淡无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解析 小说中单簧管起着线索的作用,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都围绕其展开。因此,要分析单簧管的形态“老旧”“黯淡无光”的作用,除了要分析其表层意思,更要深入分析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等。
答案 ①凸显其使用时间长,历经几代人的吹奏。②用单簧管的老旧衬托主人眼下的落魄与无奈。③烘托了伊万的儿子高超的演奏技艺以及音乐的巨大魅力。
2.(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小说中的伊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 注意梳理伊万与万科的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注意文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作答要全面,不可遗漏要点。
答案 伊万是一个生活穷困、喜欢喝酒、痴爱音乐的乡村乐师的形象。他痴爱音乐,却又喜欢喝酒,不善谋生,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尊重儿子的爱好特长,为了儿子不惜向店主万科哀求,是一个形象丰满的底层人物。
3.(人物形象探究)对于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是伊万,有人认为是店主万科,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6分)
答:
解析 ①从人物与小说故事情节的关系的角度去判定;②从人物与小说主题、创作意图的关系的角度去判定。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示例一)伊万。①伊万是小说中着力刻画与描写的人物形象,作者用语言、细节、动作描写等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进行了刻画。②小说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伊万的遭际展开的。③作者用伊万这个人物形象,展示出了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光辉。
(示例二)万科。①万科是小说的叙述主体,且与伊万的形象相得益彰。②万科虽然不是慷慨大方之人,但对伊万一家却表现出难得的宽容与慷慨,富有同情心,体现了人性的光辉。③万科在故事中居于中心位置,伊万与曼诺两人的形象均因万科而丰满。
题组二 综合练
阅读下文,完成4~6题。(15分)
令箭荷花
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
“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花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这个姑娘集集来卖花,二十来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
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表示不感兴趣。“那一盆多少钱?”老头抬起下巴朝花车儿上一指,眼睛里泛着某种惊喜。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花朵大,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姑娘说:“老大爷,那是令箭荷花。”“我就要它!”老头口气很肯定。姑娘又解释了一句:“它贵。”老头有点生气:“有价儿没有?”
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老头瘦瘦的,60多岁,白布褂子,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姑娘问:“大爷,你是哪村的?”
“严村。”老头没有正眼看姑娘,淡淡地回了一句。
“哦,知道。”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叮当的地方啊,村里人天天吃‘人参’……”
看花的人们哑然失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严村是多年来有名的贫困村,到了冬天就多靠吃自产的胡萝卜来生活,号曰吃人参。只是到了最近几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多数人基本脱贫。
老头儿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多少钱,有价儿没有?”“50。”姑娘止住笑说。“35块,多一分钱也不买。”老头坚定地说。“40。少一分钱也不卖。”姑娘也不相让。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多是农民打扮的人。他们除了吃饭穿衣,也爱上了鲜花的香味。
一个穿着皮尔卡丹衣服的年轻人忽然挤上来说:“他不要,我要。我给你40。”老头一看就有些急:“有个先来后到吧?这花我看中了!”
“你可拿钱呀!看你这穷样!回家吃‘人参’吧!”
一片笑声,老头的脸腾地红了:“这花我今天非买不可了!”老头用双手紧紧护着那盆令箭荷花。“皮尔卡丹”一看老头这样,他忽然凑近老头的耳朵嘀咕了几句什么。老头立刻冷着脸说:“不行不行,明天也是孩他妈的生日,她也爱花!”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这么贵,你吃它喝它?”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送花给你领导,他就能吃它喝它?”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皮尔卡丹”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脸色说:“你是哪个村的?村支书是谁?”
老头一愣,嗔怒道:“少来这一套!唬谁呢?”
“皮尔卡丹”冷冷一笑,说:“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高粱花、棒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姑娘,给你40块钱,我买了!”说着,把四张崭新的钞票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冷冷地看着他。然后又看一看蹲在地上双手护花的老头。她突然用亲切而果断的语气对老头说:“大爷,就依你,35块,给你了。”
“皮尔卡丹”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你还打听谁?问吧!”
人们被她这爽直的话给逗笑了,看着她笑微微地站在花丛中,恍若她就是挺秀盛开的令箭荷花。
(选自贾大山的微型小说《花市》,有修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具有浓浓的诗意,它暗示了社会生活的美好变化,为下文写很多人来看花买花作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例如“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中的“横眉”就体现了买花老头受到周围人的讥笑后生气又决心买花的心情。
C.小说对买花老头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他的身份、职业和性格特征,又与他爱花买花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D.小说以小见大,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35元买一盆花的事,来表现生活富裕后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解析 A项,“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说法有误,对花市的描写只是粗略概括。
答案 A
5.小说中“皮尔卡丹”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答:
解析 回答“皮尔卡丹”的人物形象特征时,要联系其在文中的语言神态以及行为举止等,回答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则主要从其对表达主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
答案 形象特点:①看不起农民。这从他的语言可以看出。②近乎市侩,总想以钱和势压人。比如买花送领导,打听村支书威胁老头等。
用意:①深化主旨。批判社会中蔑视农民、仗势欺人的人以及现象。②起反衬作用,衬托文章中买花老人和卖花姑娘的淳朴。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6.卖花姑娘最后以35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儿,这一举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
解析 分析卖花姑娘的举动,实际上是要回答这举动的作用,这就需要从人物形象、情节以及文章的主旨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①突出人物形象。卖花姑娘这么做,是她善良、爽直、有正义感的性格特征的表现;②使小说结局圆满。卖花姑娘通过对话知道二人买花的不同目的后,最终选择将花卖给老头的举动,使小说结局圆满;③凸显了主旨。“皮尔卡丹”瞧不起农民,卖花姑娘自己也是农民,她这一举动捍卫了老头的尊严,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捍卫了广大底层群众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