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高考理科数学二轮讲义:专题七第2讲 曲线与方程、抛物线
展开第2讲 曲线与方程、抛物线
[2019考向导航]
考点扫描 | 三年考情 | 考向预测 | ||
2019 | 2018 | 2017 | ||
抛物线的综合问题 |
|
|
| 2016年江苏高考第22题考了抛物线,近八年只考查两次,多以空间向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交替考查,但复习时仍要关注,试题背景主要是对抛物线的切线、定点、定值、范围等方面的探求. |
1.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通过“坐标互化”将其转变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在求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时,要特别重视圆锥曲线的定义在求轨迹方程时的作用,只要动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时,就可以直接得出其方程;轨迹方程问题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
2.曲线的方程的应用,如参数的选取,相关点的变化规律及限制条件等;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注意纯粹性及完备性.
3.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为抛物线的准线.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
4.求抛物线方程时,要依据题设条件,弄清抛物线的对称轴和开口方向,正确地选择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因为抛物线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若能确定抛物线的形式,需一个条件就能解出待定系数p,因此要做到“先定位,再定值”.
5.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方程 | 设抛物线y2=2px(p>0) | ||||||
性质 | 焦点 | 范围 | 对称性 | 顶点 | 离心率 | 准线 | 通径 |
F | x≥0 | 关于x轴对称 | 原点 | e=1 | x=- | 2p |
曲线与方程
[典型例题]
设圆C:(x-1)2+y2=1,过原点O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
法一:直接法.
设OQ为过O点的一条弦,P(x,y)为其中点,则CP⊥OQ.
因为OC的中点为M,
故|MP|=|OC|=,
得方程+y2=,
由圆的范围知0<x≤1.
法二:定义法.
因为∠OPC=90°,
所以动点P在以点M为圆心,OC为直径的圆上,由圆的方程得+y2=(0<x≤1).
法三:代入法.
设Q(x1,y1),则⇒
又因为(x1-1)2+y=1,
所以(2x-1)2+(2y)2=1(0<x≤1).
即+y2=(0<x≤1).
法四:参数法.
设动弦OQ的方程为y=kx,代入圆的方程得(x-1)2+k2x2=1.
即(1+k2)x2-2x=0,
所以x==,y=kx=,消去k即可得到(2x-1)2+(2y)2=1(0<x≤1),即+y2=(0<x≤1).
按动点的特点求轨迹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
(1)条件直译法(直接法)
基本思想:根据形成轨迹的几何条件和图形性质,直接写出所求动点坐标满足的关系,即题设中有明显的等量关系的,或可用平面几何知识推出等量关系的,可用直译法.
(2)定义法
定义法求轨迹有两种类型,一是若能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已知曲线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则可根据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轨迹方程;二是动点的轨迹与圆锥曲线有关,则可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相关点代入法(代入法)
基本思想:如果所求轨迹中的动点,随着另一动点的运动而运动,而另一动点又在某一条已知曲线:C:f(x,y)=0上运动.此类问题常设法利用轨迹中的动点坐标(x,y),表示已知曲线上的动点坐标(x1,y1),再将它代入已知曲线C的方程f(x,y)=0即可.
(4)参数法
基本思想:有时很难直接找出动点的坐标满足的关系,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建立动点坐标x、y之间的联系,然后消去参数得到曲线方程.使用参数法求轨迹方程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参数和如何消去参数.解题的一般步骤为:引入参数——建立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到一个等价的普通方程.
[对点训练]
1.(2019·镇江期末检测)已知A为曲线C:4x2-y+1=0上的动点,定点M(-2,0),若=2,求动点T的轨迹方程.
[解] 设T(x,y),A(x0,y0),
则4x-y0+1=0,①
又M(-2,0),
由=2得(x-x0,y-y0)=2(-2-x,0-y),
所以x0=3x+4,y0=3y,
代入①式得4(3x+4)2-3y+1=0,
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抛物线的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x-y-2=0,抛物线C:y2=2px(p>0).
(1)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已知抛物线C上存在关于直线l对称的相异两点P和Q.
①求证: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2-p,-p);
②求p的取值范围.
【解】 (1)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
由点在直线l:x-y-2=0上,得-0-2=0,
即p=4.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8x.
(2)设P(x1,y1),Q(x2,y2),线段PQ的中点M(x0,y0).
因为点P和Q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PQ,于是直线PQ的斜率为-1,则可设其方程为y=-x+b.
①证明:由消去x得y2+2py-2pb=0.(*)
因为P和Q是抛物线C上的相异两点,所以y1≠y2,
从而Δ=(2p)2-4×(-2pb)>0,化简得p+2b>0.
方程(*)的两根为y1,2=-p ± ,从而y0==-p.
因为M(x0,y0)在直线l上,所以x0=2-p.
因此,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2-p,-p).
②因为M(2-p,-p)在直线y=-x+b上,
所以-p=-(2-p)+b,即b=2-2p.
由①知p+2b>0,于是p+2(2-2p)>0,
所以p<.
因此,p的取值范围是.
对于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相切、中点弦、焦点弦问题,以及定值、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最好是作出草图,由图象结合几何性质做出解答.并注意“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的灵活应用.在解决焦点弦问题时,抛物线的定义有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应注意焦点弦的几何性质.
[对点训练]
2.(2019·苏北四市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方程为x=-,过点M(0,-2)作抛物线的切线MA,切点为A(异于点O).直线l过点M与抛物线交于两点B,C,与直线OA交于点N.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试问:+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解] (1)由题设知,-=-,即p=,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x.
(2)因为函数y=-的导函数为y′=-,
设A(x0,y0),
则直线MA的方程为y-y0=-(x-x0),
因为点M(0,-2)在直线MA上,所以-2-y0=-×(-x0),即y0=-2-.
联立解得A(16,-4).
所以直线OA的方程为y=-x.
设直线BC方程为y=kx-2,
由得k2x2-(4k+1)x+4=0,
所以xB+xC=,xBxC=.
由
得xN=.
所以+=+=xN·=·=·=2,
故+为定值2.
1.如图,圆O1和圆O2的半径都等于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为切点),使得PM=PN.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 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O1(-2,0),O2(2,0).
由已知PM=PN,
所以PM2=2PN2.
又因为两圆的半径均为1,
所以PO-1=2(PO-1).
设P(x,y),
则(x+2)2+y2-1=2[(x-2)2+y2-1],
即(x-6)2+y2=33.
所以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6)2+y2=33(或x2+y2-12x+3=0).
2.(2019·江苏名校联考)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如图,过点(0,3)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D,若AF+BF=6,求点D的横坐标.
[解] 由题意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准线为x=-1,设AB的中点为H,A,B,H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B′,H′,连结AA′,BB′,HH′,则HH′=(AA′+BB′).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AF=AA′,BF=BB′,又AF+BF=6,所以AA′+BB′=6,HH′=×6=3,故点H的横坐标为2.设A(x1,y1),B(x2,y2),直线AB的方程为y=kx+3(k≠0),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k2x2+(6k-4)x+9=0,Δ=(6k-4)2-36k2>0,解得k<且k≠0,又x1+x2==4,所以k=-2或k=(舍去),则直线AB的方程为y=-2x+3,AB的中点为H(2,-1),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1=(x-2),令y=0,得x=4,故点D的横坐标为4.
3.(2019·南通市高三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到准线的距离与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抛物线的焦点为F.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A为抛物线上一点(异于原点O),点A处的切线交x轴于点B,过A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点E,试判断四边形AEB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由题意知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PO,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到准线的距离等于PF,
所以PO=PF,即点P在线段OF的中垂线上,
所以=,p=3,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6x.
(2)如图,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点A在x轴的上方,
所以点A处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点A处切线的方程为y-y0=,
令上式中y=0,得x=-y,
所以点B的坐标为,
又E,F,
所以=,=,
所以=,所以FA∥BE,又AE∥FB,故四边形AEBF为平行四边形.
再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F=AE,所以平行四边形AEBF为菱形.
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y=与直线l:y=kx+a(a>0)交于M,N两点.
(1)当k=0时,分别求C在点M和N处的切线方程;
(2)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k变动时,总有∠OPM=∠OPN?说明理由.
[解] (1)由题设可得M(2,a),N(-2,a),或M(-2,a),N(2,a).
又y′=,故y=在x=2处的导数值为,C在点(2,a)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
即x-y-a=0.
y=在x=-2处的导数值为-,C在点(-2,a)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
即x+y+a=0.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x-y-a=0和x+y+a=0.
(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证明如下:
设P(0,b)为符合题意的点,
M(x1,y1),N(x2,y2),直线PM,PN的斜率分别为k1,k2.
将y=kx+a代入C的方程,
得x2-4kx-4a=0.
故x1+x2=4k,x1x2=-4a.
从而k1+k2=+
==.
当b=-a时,有k1+k2=0,则直线PM的倾斜角与直线PN的倾斜角互补,
故∠OPM=∠OPN,
所以点P(0,-a)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