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教师用书:专题3精准提升4 “3步骤”解答艺术技巧类题目
展开
(2019·全国卷Ⅰ)阅读《理水(节选)》(文本见本专题“精准提升1”“真题自测诊断”),完成后面的问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我来答题]
[阅卷现场]
考生答案 |
①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②心理描写。通过对大禹的心理刻画,表现出他对贪图享乐、顽固保守的大臣的蔑视。③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使大禹和随员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 |
误区诊断 |
得分:2分 要点①分析正确。要点②分析不恰当,文中虽有“放他妈的屁!”等心理描写,但不能够反映出大禹等人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形象特征。此处因手法判断不准而扣1分。要点③虽能答出对比手法,但是没有结合原文,只是套用术语,因而扣掉1分。此处要结合文本答出怎么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反映出人物的哪些特征。另外,要点不全,文中的形象描写(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未涉及,扣2分。 |
“3步骤”,解答艺术技巧题
[满分示范]
第一步,定技巧 | 第二步,释手法 | 第三步,析效果 |
形象描写 | 如“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面貌黑瘦”“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这些语句是对大禹及其随员的形象描写。 | 写出大禹及其随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
言行描写 | 如“禹一声也不响 ”“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上述语句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 | 体现出大禹坚毅寡言的性格,表现了他了解民情,为民请命的坚定决心。 |
对比手法 | 大禹及其随员深入民间,公而忘私,面对施压意志坚定,不改初心。其他官员的吃喝享乐、顽固,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对大禹群起而攻之,极尽诽谤攻击、威胁恫吓之能事。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凸显了埋头苦干的“中国脊梁”形象。 |
[尝试写满分答案]
[答案] 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脊梁”形象。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那啥,顶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
“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
“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
“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
“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
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
“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
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
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对,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
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地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
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而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哪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一张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法。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办法?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闩门的当儿,突然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之后,他才急急地说:“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这些了,都拿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
“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顶子……”老太太整个人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
“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干啥?”
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走了一步。
“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有删改)
1.[描写艺术题]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并指出这样写的好处。(6分)
[解析] 题干给出鉴赏的角度——人物描写的角度。回答问题,要注意思考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语句运用了人物描写中的哪种手法;第二,语句表现了什么内容;第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她痴痴地点着头”,这句话是老太太对村长劝诫的反应,属于动作描写,“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属于神态描写,同时也有比喻修辞。写出了老人痛苦的心情,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担心,为后文给儿子烙饼让儿子去躲藏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答案] 采用动作、肖像描写的方法,同时运用比喻修辞,表现了老太太知道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痛苦的心情,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爱和担心,同时引起了下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指出手法2分,分析好处4分)
2.[叙事艺术题]本文叙事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小说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来叙述故事,展开情节,表现老太太的心理活动,展现老太太的性格特征。另外,小说多采用语言描写,情节集中,结构紧凑。
[答案] 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③多用对话的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每点2分)
3.(加练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埋下了伏笔。
B.“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也为顶子回家提供了背景。
C.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式的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
D.作品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朴实简练,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A [“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事,并没有“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埋下伏笔。]
4.(加练题)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解析] 这是小说的关键细节。在人物形象上,老太太挂起那串红辣椒,展现了其深明大义的形象。老太太由想着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这样的转变使人物可亲可信。在结构上,情节突转,吸引读者。在主题上,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人性的质朴,引人深思。
[答案] 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的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在情节结构上,这样的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无穷。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更表现了人性的质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④在思想情感上,这样结尾寄托了作者对平凡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光辉的赞美,流露出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关爱情怀。(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