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教案:第三章第1节第2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080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必修2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2 第三章第1节(第2课时)
认识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及分解】
1.课前先学目标:了解碳的成键规则。
课中目标:
①了解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了解烃的概念,掌握甲烷的结构。
②通过活动探究了解烷烃的结构,了解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③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课后拓展目标:6个碳以内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燃烧法测有机物分子式。
【教学重、难点】
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预习检测和反馈(6min)
| 完成金太阳课堂检测第1、2、3、4、5题,用IRS系统反馈 |
|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的掌握情况。 |
几个概念(烃、结构式、结构简式)(2min) | 聆听 | 讲解 | 概念清楚,便于后面知识的学习。 |
交流-研讨1(甲烷的结构)(3min) | 聆听和判断 | 教师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讲解甲烷的结构 | 让学生对碳原子的结构、成键情况有所了解。 |
小结(1min) | 聆听 | 教师小结甲烷的结构 | 使学生完整地获得甲烷结构的各种表达方式。 |
交流-研讨2(碳原子的成键数目、成键方式)(2min) | 讨论碳原子的各种成键方式, | 展示碳原子的各种成键方式,归纳。
| 使学生了解碳原子的各种成键方式,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
小结(1min) | 聆听 | 教师小结碳原子的各种成键方式。 | 学生学习碳成键的四键规则, |
活动-探究1(烷烃的结构)(11min) | 学生利用碳原子的成键规则书写乙烷、丙烷结构式。 | 讲解烷烃的命名、通式,与学生讨论乙烷、丙烷的书写。 | 让学生从讨论中学习烷烃的结构。
|
小结(2min) | 聆听 | 教师小结烷烃的命名、通式,烷烃的结构特点。 | 使学生认识烷烃的结构特点。 |
交流-研讨(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3min) | 小组讨论:丁烷的可能结构。 | 展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丁烷的结构。 | 让从讨论中得出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 |
小结(2min) | 聆听 | 教师小结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 | 使学生认识同分异构现象的含义。 |
知识拓展(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 聆听 | 教师讲解减碳法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 使学生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
当堂检测 (5min) | 限时、独立、闭卷完成 | 布置检测试题,巡视,获取学生答题的准确信息。 |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状况,了解教学效果。 |
检测反馈并分析 (2min) | 用SRI系统反馈预习检测情况 | 获得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 帮助解决学习后仍存在的问题 |
课后拓展练习布置(1min) |
| 展示课后拓展练习 |
|
【教学反思与改进】
对问题的讨论仍不够到位。
预习检测与预习内容、当堂检测与教学内容不完全匹配。
教学内容见课件。
化学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及反思,共2页。
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共3页。
化学必修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