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教案及反思
展开学习目标:1.了解专题地图的分类和不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2.学会阅读常见的专题地图,并能运用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规律。(重难点)3.能够绘制简单的专题地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难点)
一、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
1.概念: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
2.人口专题地图:有人口分布图、人口迁移图以及反映人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在不同区域分布状况的图等。
3.专题地图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示方法
(1)点值法:在地图上用一定数量的小圆点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的范围、数量及密度变化。
(2)等值线法: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曲线。如常见的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3)分级统计图法:根据统计资料,以行政区域或其他区划单元为基础,按制图对象的密度、强度或发展水平等指标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级别高低,在相应区域以不同颜色显示地理事物或现象数量上的差异。
二、阅读专题地图
阅读方法:
1.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
2.认清图例和注记,了解所示图例各表示哪些特定内容。
3.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哪里?
4.分析“为什么”。
三、动手做:绘制专题地图
1.目的:能将有用的地理知识(包括文字信息)“落实”在地图上。
2.绘制步骤
(1)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
(2)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一幅适用的空白地图。
(3)设计图例和注记。
(4)编绘草图,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地图清绘。
(5)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
1.常用地图不包括专题地图。(×)
提示:地形图、政区图以及专题地图都是常用地图。
2.点值法制成的专题地图一般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
提示:等值线法绘制成的专题地图一般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
3.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都是用等值线法绘制成的专题地图。(√)
提示:等降水量线和等高线图都是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曲线制成的专题地图。
4.有用的地理知识可以落实在地图上绘制成专题地图。(√)
提示:学会绘制专题地图,能将有用的地理知识(包括文字信息)“落实”在地图上。
专题地图的判读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下图是表示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的专题地图。
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
问题1 (综合思维)上图中是用何种方法表示的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
提示:分级统计图法。
问题2 (综合思维)上图中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提示: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地理环境承载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问题3 (区域认知)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说明三点即可)。
提示: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人口素质的差异;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等。(任答三点即可)。
[归纳总结] 专题地图的阅读方法
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随着社会的发展,专题地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会阅读专题地图能更好地掌握“有用”地理知识。其具体阅读方法总结如下:
(1)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如: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
(2)认清图例和注记,了解所示图示各表示哪些特定内容。如: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中,图例表示出了不同环境承载力,箭头显示出了不同环境承载力由高到低的变化。
(3)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哪里?如上图中我国环境承载力的分布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下降的趋势。
(4)分析“为什么”。如上图中可分析我国东西部环境承载力差异的原因。
俄罗斯部分官员向政府提议: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俄罗斯部分官员的提议是为了解决( )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
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
(2)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资源 D.河流
(1)D (2)B [第(1)题,根据该提议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题组 专题地图的阅读方法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
B.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
C.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
2.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A.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1.D 2.A [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人口增速最快的是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最小。]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
B.②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水平
C.③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
3.B 4.C [第3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①地人口潜力指数大于450;②地人口潜力指数为400-450;③地人口潜力指数小于150;④地人口潜力指数为150-200。第4题,①②两地位于美国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自然条件较差,但这里经济发达;④地位于美国西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③地位于美国西部高原山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其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5.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区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即可)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_______。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历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认真读图,就可看出我国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省区有:山东(鲁),河南(豫),江苏(苏),台湾(台),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等。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重庆市(渝)。第(2)题,AB线西北部由于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地形复杂,地势高,多高原山地,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开发较晚,所以人口稀少。第(3)题,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等。
[答案] (1)鲁、豫、苏、台、京、津、沪(任选四个) 渝
(2)气候干旱,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多高原山地;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开发晚
(3)包头 兰州 乌鲁木齐
教材P23活动
提示:1.第一幅图为山西省地形图。该图主要展示出了山西省的地形类型及地势高低起伏状况。该图采用的表示方法为等值线法。即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相邻等高线间按照海拔高度的不同涂上不同颜色,可以很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山西省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第二幅图为山西省政区图。该图展示了山西省的行政区划状况。采用的表示方法为面状分布要素表示法,该法可以表示出成片分布的地理要素。第三幅图为山西省的旅游与交通图。该图主要展示出了山西省的重要旅游景点及其交通线路的分布状况。用点状符号表示出了旅游景点的位置,用线状符号表示出了交通线路的位置、类别和等级。
2.教材P3图112世界人口分布示意,该图是用等值线法表示的世界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在图上把人口密度相同的区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相邻等值线之间按照人口密度的不同涂成不同的颜色,可以很直观、准确地反映出世界各地人口的疏密状况。
教材P24活动
提示:以教材P24图142为例
第一步:读图名“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初步了解该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和我国的生态安全有关。
第二步:认清图例和注记。图例中展示了“两屏三带”省会城市、河流、湖泊的符号,注记中主要标明了各省的省会和“两屏三带”的名称。
第三步: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该专题地图上展示的主要是我国的生态工程“两屏三带”的位置及名称。
第四步:分析“为什么”。分析“两屏三带”及其划分依据,提出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
“两屏三带”是我国构筑的生态安全战略,是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生态任务划分的。图中用“绿色模块”形式标注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绿色发展的生态轮廓。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重点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态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北方防沙带”重点要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的和要求,方法和步骤,动手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单元活动 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单元活动 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的应用,动手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