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练习:第六单元 第10课 劝 学 落实应用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练习:第六单元 第10课 劝 学 落实应用案(含解析)01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练习:第六单元 第10课 劝 学 落实应用案(含解析)02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练习:第六单元 第10课 劝 学 落实应用案(含解析)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精品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与语言运用,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大,洪亮


    C.以为轮,其曲中规 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解析:选C。C项,规:圆规。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木直中绳,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选C。A项,“”同“煣”;B项,“有”同“又”;D项,“生”同“性”。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D.蚓无爪牙之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解析:选B。A项,动词,凝结成/动词,写作。B项,都是表转折的连词,然而。C项,介词,从/介词,比。D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动词,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木直中绳,以为轮


    B.蚓无爪牙之利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选D。A项,“以为”,古义是“把……做成”;今义是“认为”。B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C项,“寄托”,古义是“寄身、托身”;今义是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D项,“须臾”古今意义相同,都是“片刻”的意思。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甚矣,汝之不惠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以为轮,其曲中规


    解析:选A。例句和A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C项是判断句,也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


    6.名句默写。(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____”。在后面又用雕刻作比从正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学不可以已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有人依据现在的学习状况,写了《劝学新篇》,这里选了前半部分,请你续写四句话,使意思完整。(5分)


    劝学新篇


    父母之心,天下一般;生儿养女,连心连肝;盼子成龙,望眼欲穿;操心儿女,心血耗干。家务农活,全部承担;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春经雨露,秋经霜寒;饱尝辛苦,历尽苦难。节衣缩食,养咱吃穿;长年辛劳,发白腰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续写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句子的总结性、启示性和音韵的和谐性。


    答案:(示例)父母之恩,重于泰山 要当强者,扬起风帆


    闯过暗礁,越过险滩 宏志骄子,目标实现


    8.把下面的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5分)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是他提出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将几个短句改写成长单句,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成分,“……荀子提出了……思想”,然后将其他句子进行压缩,变成主句的附加成分即可。


    答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9.阅读漫画《收获的父子》,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2分)


    答:





    (2)点明漫画寓意。(3分)


    答:





    解析:先要结合题目弄清图中两人的身份,看清图中的三处文字,即“高等学府”“毕业证”“债”,再观察两人的神态举止。


    答案:(1)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重的债务。(关键词“文凭”“债务”)


    (2)漫画揭示了普通家庭不堪子女教育的经济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关键词“普通家庭”“经济重负”“制度缺陷”,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提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栝④、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卷十七》,有删改)


    【注】 ①伪:通“为”,人为努力。②文理:区别等级的礼仪制度。③从:通“纵”,纵容。④(yǐn)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B.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C.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D.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解析:选C。根据文段大意断句即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性恶:荀子、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主张性恶论。


    B.忠信: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与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同为古之仁人志士追求修身的基本要求。


    C.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


    D.《荀子》:《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所写。


    解析:选A。孟子主张“性善论”。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天生好利、有忌恨之心、好声色。


    B.荀子依据古圣王所为,认为只有师法教化、礼义引导才能使人远离恶。


    C.荀子用驳论的方式,从“性、伪之分”入手,否定了孟子“性善”的观点。


    D.荀子论人性与《劝学》中所阐释的道理相近,所用的手法却完全不同。


    解析:选D。本文同样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5分)


    译文:





    (2)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5分)


    译文:








    答案:(1)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这样之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国家)就能最终走向安定太平。


    (2)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矫正整治人的性情从而让他们端正,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以便引导他们。


    参考译文: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后天的努力而来。


    现在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所以争抢掠夺产生了,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所以残杀陷害产生了,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视听方面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所以淫荡混乱产生了,而礼义、礼仪制度就消失了。既然这样,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之常情,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跟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相合,而最终趋向暴乱。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这样之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国家)就能最终走向安定太平。用这些看人的本性,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后天的努力而来。


    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经过加热并使用栝矫正,这样以后才能变直,钝的金属器具一定要经过磨砺,这样以后才能锋利。现在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经过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后才能正直,用礼义加以引导后才能根除。现在的人如果没有经过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就会偏向险恶而不正直;没有礼义的引导,就会迷惑昏乱而得不到治理。古代圣明的君王因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是偏向险恶而不正直的,迷惑昏乱而得不到治理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矫正整治人的性情从而让他们端正,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以便引导他们。使他们都是遵从社会秩序、合乎道德原则的。现在的人,被师长和法度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如果)放纵性情、安于暴戾狂妄而违背礼义的就是小人。用这些看人的本性,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后天的努力而来。


    孟子说:“人们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我)说:这是不正确的。这是还不了解人的本性,而且对人先天的本性和后天人为努力之间的区别不了解。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学习不到的,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礼义,是圣人创建的,是人们能够通过学习努力实践得到的。人身上那种不能通过学习得来、不能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叫本性;人可以学会、可以通过努力实践做到的,叫人为努力。这就是本性和后天人为努力的区别。现在人的本性,比如说眼睛生来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生来是用来听声音的。那可以看见东西的视力离不开眼睛,可以听到声音的听力离不开耳朵。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不可能学到,这是很明显的。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3.2 *哦,香雪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3.2 *哦,香雪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与语言运用,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练习:第六单元 第10课 劝 学 落实应用案(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