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964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964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964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5月份摸底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80分)
本题共3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30题,每小题3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3~4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4.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读图 “某特大城市的某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 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6. 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 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
A. 城市路网 B. 民居的建筑特色
C. 无工业区分布 D. 商业网点的分布
8. 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自然因素
C. 历史因素 D. 政策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扰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9-10题。
9.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资源状况
10.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下图分别是陕西窑洞、福建土楼、四合院、云南竹楼读图回答11-12题。
11.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1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 B.朝南阳光足、气温高
C.南面地形平坦开阔 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13-15题。
13.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 B.20% C.30% D.40%
14.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15.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长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完成16~17题。
- 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 )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
17.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工程建设 B.交通运输 C.家庭婚姻 D.产业结构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传统民居图,回答18~19题。
18.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
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20、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 B. 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 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读我国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1、新建石油化工城应选在( )
A. 甲—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B. 乙—离飞机场较近
C. 甲—水陆交通便利 D. 乙—距城市较近,市场广阔
22、图中( )
A. M比P的住宅环境差 B. Q地噪声污染最小
C. 中心商务区不在河流交汇处 D. 重工业区布局不合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未来五年,北京将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不突破2 300万人口的“天花板”。据此完成23~24题。
23.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 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
A.淡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气候资源 D.生物资源
24.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
A.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C.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读下表,回答25~26题。
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
| 降水量(mm) | 径流总量(m3) | 地表径流量(m3) | 地下径流量(m3) | 蒸发量(mm) |
中心区 | 675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区平原区 | 644 | 267 | 96 | 171 | 377 |
25..北京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26.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其中a>b>c。读图回答27~28题。
27.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28.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设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读下图,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 ②③ B. ③④ C. ④⑤ D. ②⑤
30.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有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20分)
31 . 下图为某城市略图,其中三种功能区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①功能区在城市占地面积最 ,因此最可能是 区。 (4分)
(2)②功能区最可能是 区 (2分)
(3)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是 和 。 (4分)
32.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年份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人) | 农村人口(亿人) | 城市人口比重(%) | 城市人口(亿人) | 农村人口(亿人) | 城市人口比重(%) | |
1920 | 1.1 | 5.6 | 16.4 | 1.5 | 10.7 | 12.3 |
1940 | 3.6 | 4.8 | 42.9 | 1.6 | 13.6 | 10.5 |
1960 | 4.8 | 6.1 | 44.0 | 3.6 | 15.6 | 18.8 |
1980 | 7.9 | 4.4 | 64.2 | 6.2 | 25.9 | 19.3 |
2000 | 11.1 | 4.4 | 71.6 | 20 | 24.4 | 45.0 |
(1)从表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在后期,发展速度 。(6分)
(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4分)
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5月份摸底考试答案
1-5 BDDDA 6-10 AACCC 11-15 DBBDC
16-20 ACABD 21-25 CAABC 26-30 CBABA
31.
(1)广 住宅
(2)工业
(3)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32.
(1) 晚 低 快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任写2点,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