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964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964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964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
展开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50分)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 出生率的高低 B. 死亡率的高低
C.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 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共同影响,但机械增长对全球的人口数量没有影响。D正确。
2.“世界60亿人口日”的时间是( )
A. 1999年10月12日 B. 1999年12月10日
C. 2000年1月3日 D. 2000年12月25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1999年,联合国根据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确定1999年10月12日为世界“60亿人口日”。并每年10月12日进行纪念活动。A正确。故选A。
3.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中国 B. 尼日利亚 C. 美国 D. 印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较低,美国属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较低,AC错误。世界自然增长率最高地区是在非洲,尼日利亚是四个国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B正确。印度自然增长率较高,但比尼日利亚低,D错误。故选B。
4.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开始的标志是( )
A. 出生率、死亡率同时上升 B. 死亡率和出生率进一步下降
C. 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不变 D. 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详解】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往往是先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通过出生率的下降来实现的,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的标志是死亡率和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B正确。
5.下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死亡率 B. ①是出生率;②是死亡率
C. 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出生率 D. ②是死亡率;③是自然增长率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地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判断③表示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呈不断下降趋势,故②表示人口出生率;而在工业化时期之前,由于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故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故①表示人口数量变化;结合选项,答案选C项。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历史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6. 导致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死亡率下降 B. 人口出生率下降
C.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D.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7. 目前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A. Ⅰ时期 B. Ⅲ时期 C. Ⅱ时期 D. Ⅳ时期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故也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D正确。
【7题详解】
目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故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Ⅱ、Ⅲ阶段,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模式处于Ⅳ阶段,德国是发达国家,目前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Ⅳ时期,D正确。故选D。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A. “低—低—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
B. “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C. “低—低—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 “高—高—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
9. 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a具有很高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原始型特点;b具有较高的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传统型特点。据此选D项。
【9题详解】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数分布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少数发展中国家也接近现代型,如中国。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另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老有所养的生育观念,使得生育意念降低,最终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选B。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若该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仅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那么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下列各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④时期类似的是( )
A. 埃及 B. 德国 C. 巴西 D. 印度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纵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①-②阶段,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反映人口加快增长;②--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数,故判断人口增长放缓,但总人口仍不断增长,③点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则反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故③时为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时期,据此分析选C。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反映,目前该国的人口发展呈负增长,一般是发达国家,选项中埃及、巴西、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且人口增长均为正值;选项中只有德国是发达国家且目前呈现人口负增长,故本题选B。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原始型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高高低”模式
分布:原始社会和现非洲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原始社会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高,环境差的地区自然增长率低。
传统型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高低高”模式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除中国、俄罗斯)。
现代型
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大部分发达国家、俄罗斯、中国。
12.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由农村到农村 B. 由农村到城市 C. 由城市到城市 D. 由城市到农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城市化的特征。
【详解】
城市化过程的标志之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初期是人口、工业、商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所以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B对。由城市到农村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后期的人口迁移特点,D错。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类型始终存在,但不是主要类型,A、C错。故选B。
13.以下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2015年女足世界杯期间,我国女足运动员到加拿大参加足球赛并参观旅游
B. 2015年4月尼泊尔大地震后,我国派出救援人员参与灾后营救工作
C. 山东某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并到北京学习
D. 2015年1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访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详解】属于人口迁移要符合三大条件:一是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县级以上);二是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的变更。A、B、D都是短期的活动,不正确。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的文化水平
C. 资源状况 D. 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人口生活消费水平成反向关系。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大。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正确。故选C。
15.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 商业用地 B. 住宅用地 C. 工业用地 D. 文化用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
【详解】在城市的各类土地利用中,一般城市住宅用地约占40%--60%,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基本分布特征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 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7.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
A. 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 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答案】16. A 17.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6题详解】
商业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中心,即A位置;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由于当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故工业区适宜布局在C位置,则B为住宅区;故选A。
【17题详解】
C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边缘,离市中心和居民区较远,故人口密度较低。该地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该地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ABC是其优势,D不是其优势;故选D 。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特点。
【详解】城市等级不同,数目不同,服务范围也不同。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故选D项。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关于图中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书店服务范围小,只分布于两个地点
B. 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
C. 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D. 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20. 假设你准备开设一个新的书店,下列各点最适宜布局的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书亭服务范围小,等级低,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D正确。书店较书亭等级高,服务范围大,所售商品的等级高,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书店和书亭多位于交通线路交叉口处,交通便利,通达度高,服务范围大;新书店应位于街角处交通便利且远离其他书店和书亭的服务范围,最适宜的是A。选A。
【点睛】书店、书亭是商业网点的构成部分,其区位要求有便捷的交通。书亭服务范围小,等级低,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21.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 城市数目的多少
C. 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 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城市用地面积、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A正确。
22.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 速度快 B. 水平高
C. 起步早 D. 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具备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发展中国家早,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已达7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相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目前,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据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
A. 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B. 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C. 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D. 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城市占地面积广,不可能禁止各种车辆进入,A错误;将所有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也不现实,B错误;过境干道影响市区内部交通,一般经过市区的边缘,D错误;以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替代化石燃料,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C正确。故选C。
截止到2012年2月15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01.7万辆,北京购车摇号限购政策让500万辆的出现推迟了11个月,预计到2016年,北京机动车将突破600万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车辆增多对城市的最大影响是( )
①造成交通拥堵 ②破坏城市绿地 ③污染城市大气
④造成能源浪费 ⑤占用城市大量空间 ⑥加快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25. 为缓解北京市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除材料中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的现实措施是( )
①积极发展公共交通②增大车速③限制高峰期外来车辆进入市区④拓宽马路⑤适当发展地铁、高架桥等交通方式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破坏城市绿地、能源浪费、加快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不属于车辆增多对城市的影响,②④⑥错误。车辆增多对城市的最大影响是①造成交通拥堵、③污染城市大气、⑤占用城市大量空间,D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①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可以缓解北京市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②增大车速可能带来交通安全事故增加;③限制高峰期外来车辆进入市区,可以缓解北京市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城市用地紧张,④拓宽马路不太现实;⑤适当发展地铁、高架桥等交通方式,可以缓解北京市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C正确。故选C。
二、读图填空题(50分)
26.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曲线的数值差值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3)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4)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发达国家一般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速度较________,已属于或接近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
【答案】(1)自然增长率
(2)高 高 低
(3)低 低 低
(4)B C 计划生育 快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详解】(1)①表示人口的出生率,②表示的是人口的死亡率,阴影部分表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2)读图分析可知,A阶段的特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3)读图分析可知,③阶段的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4)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对应B阶段。发达国家一般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的为C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速度较快,已属于或接近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的为C阶段。
27.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型,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型。
(3)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
(4)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
【答案】 (1). 发达 (2). 发展中 (3). 现代 (4). 传统 (5).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费用高,老年人生活孤单,国防兵源不足 (6). 实行计划生育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详解】(1)图中A类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表示发达国家;B类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较大,表示发展中国家。
(2)图中A类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大,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B类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较高,是传统型。
(3)图中A类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表示发达国家,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是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费用高,老年人生活孤单,国防兵源不足;(4)B类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较大,人口增长较快,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点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问题 |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
原因 |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
影响 |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用增加,社会需求不旺,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 |
措施 |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
趋势 |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
28.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反映的是__________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反映的是__________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劳动力由第__________产业向第__________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__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类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__类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答案】 (1). 发展中 (2). 60 (3). 30 (4). 10 (5). 发达 (6). 10 (7). 20 (8). 70 (9). 第一 (10). 第二 (11). 城市 (12). ② (13). ①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详解】(1)图中①第一产业比重是60%,第二产业比重是30%,第三产业比重是10%,以第一产业为主,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
(2)图中②第一产业比重是10%,第二产业比重是20%,第三产业比重是70%,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占主导地位,反映的是发达国家。
(3)由于社会发展总方向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②类国家历史上和①类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点睛】三角坐标系图的判读
(1)在正三角形外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所示。
(2)过图中标出的点(如甲),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这一点尤为重要)的三条线。
(3)读出上述三条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所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所求点甲的三个坐标:a轴的数值为20%,b轴上的值约为70%,c轴上的值约为10%。
(4)最后验证甲点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29.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最适合建绿化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数字)
【答案】 (1). 商业区 (2). 位于城区中心,交通便利 (3). 住宅区 (4). 城市中最普遍用地方式 (5). 工业区 (6). 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有铁路和河流经过 (7). ③
【解析】
【详解】(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结合图例,甲是商业区,理由是位于城区中心,交通便利。乙是住宅区,理由是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占比重最大。丙是工业区,理由是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有铁路和河流经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图中最适合建绿化带的是③,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可减少对城区的污染。
【点睛】商业区位于城区中心,交通便利。住宅区,是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占比重最大。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可减少对城区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