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展开www.ks5u.com(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O:16 C:12 H:1 Na:23 P:31 Cl:35.5 N:14 Mg:24
一、选择题 (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是强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
B.该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故B错误;
C.该警示标志为爆炸品标志,浓硫酸不具有此性质,故C错误;
D.该警示标志为放射性标志,浓硫酸不具有此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⑦坩埚 ⑧蒸发皿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⑥⑦ C. ①③⑤⑧ D. ①③⑥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漏斗常用于过滤,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③蒸馏烧瓶常用于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⑤分液漏斗常用于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⑧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溶质,均可用于物质的分离;
②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反应仪器,④天平常用于称量质量,⑥研钵用于研碎固体,⑦坩埚用于加热灼烧固体,一般不用于物质的分离;
所以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③⑤⑧,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蒸发皿和坩埚的区别,要注意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坩埚用于加热灼烧固体。
3.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
B. 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 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够生成沉淀,现象明显,可用于检验,故A正确;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会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
C.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可用苯或四氯化碳等,故C错误;
D.CaCl2和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A. ③⑤②①④ B. ②③①④⑤ C. ①②③⑤④ D. ③②①⑤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由此可知,Na2CO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即①一定在③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即④在⑤之后,故操作顺序可以是②③①⑤④或③②①⑤④或③①②⑤④,故选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
5.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试管加热时为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故①正确;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②正确;③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③正确;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为防止爆炸要验纯后点燃,故④正确;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⑤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的相关知识。
6.下列各溶液中,c( Na+ ) 最大的是( )
A. 4L 0.5mol/L的NaCl溶液 B. 2L 0.8mol/L的NaOH溶液
C. 1L 1mol/L的Na2CO3溶液 D. 0.5L 1.2mol/L的Na2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C(Na+)=0.5mol/L;B中C(Na+)=0.8mol/L;C中C(Na+)=2×1mol/L=2mol/L;D中C(Na+)=2×1。2mol/L=2.4mol/L。所以选项为:D.
考点:考查微粒的浓度与电解质的浓度的关系的知识。
7. 下列有关物理量与其相应的单位不匹配的是
A. 摩尔质量:g B. 气体摩尔体积:L/mol
C. 物质的量:mol D. 物质的量浓度:mol/L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A不匹配;B、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L/mol,B匹配;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C匹配;D、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mol/L,D匹配;故选A。
考点:考查了常用物理量单位的相关知识。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
A. 将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
B. 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 将1L 10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 将1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40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1L水后,溶液体积大于1L,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1mol/L,故A错误;
B、HCl所处状态不明确,无法计算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则所得溶液的浓度无法计算,故B错误;
C、当密度不同时,溶液体积不能简单相加,故将1L 10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不是10L,则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
D、10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而物质的量浓度c===1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 4L水含有NA个H2O分子
B. 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2NA
C. 常温常压下,22.4 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 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故A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求溶质物质的量,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故C错误;根据最简式法,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1mol,氧原子数NA,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10.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中学化学中为数不多的定量实验之一,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重视。配制100 mL 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容量瓶使用前经蒸馏水清洗后没有干燥
B. 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 俯视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 用敞口容器称量NaOH且时间过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容量瓶使用前经蒸馏水清洗后没有干燥,不影响n和V,对实验没有影响,故A不选;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n偏小,浓度偏低,故B不选;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C选;
D.用敞口容器称量NaOH且时间过长,导致氢氧化钠受潮,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不选;
故选C。
11.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0.5 mol氨气 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 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磷酸(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 0.5 mol氨气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②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为单原子分子,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③ 4 ℃时9 mL水 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④ 0.2 mol磷酸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④③②,答案选A。
12.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H3、CO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p(NH3)>p(CO2)>p(O2) B. p(NH3)> p(O2)> p(CO2)
C. p(CO2)> p(O2)> p(NH3) D. p(CO2)> p(NH3)> p(O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里面所装气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压强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因此选B。
考点:考查阿佛加德罗定律。
13.在标准状况下,2.24L CO2和CO混合气体测得其质量为3.2g,则CO2和CO的体积之比为( )
A. 1∶2 B. 2∶1 C. 1∶3 D. 3∶1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28x+44y=3.2g,解得:x=0.075mol,y=0.025mol,所以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5mol∶0.075mol=1∶3,故选C。
14.精确配制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选择仪器时,使用500mL容量瓶
B. 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 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 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规格的选择应尽可能与所配制溶液的体积相一致,若要求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和容量瓶容量恰好相等,就选择该容量瓶;若要求配制的溶液体积和容量瓶容量不相等,应选择容量略大于要求配制的溶液体积的容量瓶。例如,配制480 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应选择500 mL容量瓶。本题应选用250 mL容量瓶,A错误;B、容量瓶不能用着溶解的仪器,B错误;C、氢氧化钠在溶解过程中放热,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将热溶液倾入其中会造成误差。C错误。D、在配制过程中,只要保证溶质都进入容量瓶,就可以准确配制指定浓度的溶液,而容量瓶只要干净即可,是否有水不受影响,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的相关知识。
15.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 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
①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盐酸,蒸发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
③ | H2 | CO2 |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
④ | NaNO3 | CaCO3 | 加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然后蒸发可除去,故①正确;
②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则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可除杂,故②正确;
③CO2与NaOH能够反应,而氢气不能,则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可除杂,故③正确;
④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新杂质氯化钙;CaCO3不溶于水,NaNO3溶于水,则溶于水、过滤可除杂,故④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
1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 g (1 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 )
A. 25.2 g B. 24.8 g C. 24.2 g D. 25.8 g
【答案】B
【解析】
天平称量是原则是左物右码,即左盘的质量=右盘+游码。所以根据实际的操作可知,镁的质量应该是25g-0.2g=24.8g,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五个大题,共52分。
17.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利用装置B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
(2)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等杂质,应选择装置________。
(3)从碘水中分离出,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直形)冷凝管 (2). 将上端玻璃塞打开,再旋转下面的旋塞 (3). C (4). A (5). B (6). 萃取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判断仪器名称;利用装置B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需要使分液漏斗内液面上的气体与空气相通,据此分析解答;
(2)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为可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以利用水容易挥发的性质分离;
(3)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冷凝管;利用装置B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先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子上的凹槽与口部瓶壁的小孔对齐,再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故答案为:冷凝管;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再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2)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为可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选择蒸发装置,即C装置;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以通过蒸馏实现,选用蒸馏装置,即A装置,故答案为:C;A;
(3)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以利用萃取法分离,应选择装置B,故答案为:B;萃取。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C装置的区别,A用于蒸馏,分离两种或多种互溶的液体,其中有物质易挥发(沸点较低);C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溶质,挥发的溶剂进入空气。
18.在0.4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3)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________mol。
【答案】 (1). 0.4 (2). 19.0 (3). 0.2 (4). 0.2 (5). 1.2
【解析】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钠离子的浓度是1.0mol/L,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是1.0mol/L,所以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1.0mol/L×0.4L=0.4mol.;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是0.5mol/L,所以溶液中氯化镁的浓度是0.5mol/L,则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0.4L×0.5mol/L×95g/mol=19.0g。
(2)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3.0mol/L,所以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是(3.0mol/L-1.0mol/L-2×0.5mol/L)÷2=0.5mol/L,因此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L×0.4L=0.2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由于稀释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4L×3mol/L=1.2mol,所以根据方程式Ag++Cl-=AgCl↓可知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是1.2mol。
19.欲用Na2CO3固体配制950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_g固体Na2CO3固体。
(3)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在烧杯中搅拌溶解溶质时,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至刻度线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答案】 (1). 1000 (2). 10.6 (3). 胶头滴管 (4). ABC
【解析】
【分析】
(1)依据容量瓶的规格,配制溶液应选用略大于或等于该体积的容量瓶;
(2)依据m=cVM计算需要Na2CO3的质量;
(3)依据定容的正确操作分析解答;
(4)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配制溶液应选用略大于或等于该体积的容量瓶,所以配制该溶液应选用10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0;
(2)欲用Na2CO3固体配制95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需选择1000mL容量瓶,即配制溶液为1000mL,则需要Na2CO3的质量m=0.1mol/L×1L×106g/mol=10.6g,故答案为:10.6;
(3)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故答案为:胶头滴管;
(4)A.在烧杯中搅拌溶解溶质时,溅出少量溶液,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选;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选;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选;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浓度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D不选;
故答案为:ABC。
20.(1)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6.8g PH3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CH4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
(3)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4)273 K、1.01×105 Pa时气态单质X2密度为1.25 g·L-1,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5)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一定体积的气态氢化物H2R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5:5:4 (2). 10:5:4 (3). 3.36 (4). 64g.mol-1 (5). 32 (6). 14 (7). 32
【解析】
【分析】
(1)根据n=计算SO2、CO、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式计算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
(2)依据n===,结合PH3含有3个H,CH4含有4个H解答;
(3)根据n=计算RO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4)依据ρ标=计算M,然后计算X的相对原子质量;
(5)相同状态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计算X的摩尔质量。
【详解】(1)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 SO2、CO、NO物质的量之比为∶∶=5∶5∶4,故三者分子数目之比为5∶5∶4,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5×2∶5×1∶4×1=10∶5∶4,故答案为:5∶5∶4;10∶5∶4;
(2)依据n===,要使二者含有氢原子数相等则满足:×3=×4,解得V=3.36L,故答案为:3.36;
(3)RO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其摩尔质量为=64g/mol,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32=32,故答案为:64g/mol;32;
(4)273K、1.01×105Pa时气态单质X2的密度为1.25g•L-1,则M=ρ标×22.4L/mol=1.25g•L-1×22.4L/mol=28g/mo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故答案为:14;
(5)相同状态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知,相同物质的量时气体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相同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态氢化物H2R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H2R的摩尔质量是氨气的2倍,为34g/mol,则R摩尔质量=(34-2)g/mol=32g/mol,相对原子质量为32,故答案为:32。
21.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 g·mL-1。
(1)此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2)配制100 mL该浓盐酸,需要标准状况下HCl的体积为________。
(3)配制100 mL 3.00 mol·L-1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
(4)将10.0 mL 3.00 mol·L-1的盐酸与10.0 mL 1.00 mol·L-1的MgCl2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答案】 (1). 12.0 mol·L-1 (2). 26.88 L (3). 25.0 mL (4). 2.50 mol·L-1
【解析】
【详解】(1)根据可知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 g·mL-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0mol/L;
(2)配制100 mL该浓盐酸,需要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1L×12mol/L=1.2mol,在标准状况下HCl的体积为1.2mol×22.4L/mol=26.88 L;
(3)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可知3.00mol/L×0.1L=12.0mol/L×V,解得V=0.025 L=25.0mL;
(4)将10.0 mL 3.00 mol·L-1的盐酸与10.0 mL 1.00 mol·L-1的MgCl2溶液混合体积为20mL,则此混合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2.50mol/L。
【点睛】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式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理解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