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6888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6888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2017)7.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
展开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沈佳丽
【教材简析】
本课是《水》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和《加快溶解》两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聚焦部分明确学习任务“食盐洒落在沙里了,怎样把它们分离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区分食盐和沙,思考怎样将混合在一起的沙子和食盐分离开来;第二个活动是用水分离食盐和沙,食盐能溶解在水中,而沙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和沙分离开来;第三个活动是分离食盐和水,学习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在研讨环节提出“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等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了解食盐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拓展环节,让学生思考如何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木屑和铁屑。
【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提高温度和进行搅拌都能加快物质的溶解,但是利用水的溶解能力来分离食盐和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水的溶解能力这一特性,学生需要用逆向思维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溶解性,知道了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利用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特性来分离沙和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 “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和沙。
难点: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一份沙和食盐的混合物、筛子、滤纸、烧杯、放大镜、玻璃棒、清水、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铁架台、火柴。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实物投影:一份沙和食盐混合物。(也可使用课件中的食盐与沙混合物图片)
谈话:昨天老师在整理实验物品的时候,不小心将沙子和食盐混在了一起,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把它们分离开来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直接导入,使研究的问题直观、清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
(一)活动一 : 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 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一份食盐和沙的混合物,观察混合物,讨论什么是食盐,什么是沙,并填写活动手册,
(2)给每个小组一个筛子,试试使用筛子分离沙和食盐。
2.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食盐和沙的特点,和用筛子分离食盐和沙的结果。
3. 提问:用筛子无法将沙和食盐分离开来,原因是什么?
4. 小结:由于两者的颗粒大小太接近,无法用筛子分离它们。我们需要思考用其他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沙和食盐的颗粒大小,并尝试用筛子分离它们,实验之后却发现无法用筛子分离食盐和沙,因为两者的颗粒大小非常接近。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溶解的方法,将食盐变成更小的微粒,再进行分离。
(二)活动二:用水分离食盐和沙
1. 讨论:将混合物放入水中后,我们可以怎样操作?要注意些什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沙分离出来。
2. 介绍过滤方法和过滤装置(滤纸和烧杯)。
3. 教师小结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1)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2)将杯中的混合物,慢慢分次倒入滤纸过滤,将沙分离出来。
4. 教师分发材料,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 研讨:(1)在滤纸上观察到了什么?杯子中的液体是什么?(2)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3)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增加水量的角度,思考溶液的变化,通过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沙,并学会使用这个方法来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三)活动三:分离食盐和水
1. 谈话:我们已经成功地将沙分离出来,过滤后的这一杯液体是食盐水,如果把这一杯盐水放在阳台上,让杯中的水慢慢蒸发,你们觉得在水蒸发的过程中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有什么变化?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2. 提问: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原先溶解在杯中的食盐会怎样呢?
3. 谈话: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分离出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呢?
4.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5. 分组汇报实验方案。(学生汇报时可能提到让溶液自然蒸发;用过滤的方法;用酒精灯加热溶液,让水蒸发分离出食盐等方法,教师评价每种方法的利弊。)
6. 课件出示:(1)介绍蒸发装置:酒精灯、三角架、蒸发皿。(2)学习酒精灯的构造、火焰的组成和安全使用方法。
7. 教师小结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1)将10mL左右的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2)边加热,边搅拌。
(3)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注意事项:(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2)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很烫,不要触摸。
8. 教师分发材料,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9. 研讨:
(1)蒸发得到的白色颗粒是盐吗?有什么方法证明?
(2)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与食盐颗粒比较,他们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
(4)分离后的水到哪里去了?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蒸发的方法,发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从而学习分离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三、拓展
出示木屑和铁屑混合物图片。
工匠在制造产品的时候,产生了很多木屑和铁屑,而且它们混在了一起,工匠想回收铁屑加工成其他的铁制品,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分离出铁屑呢?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的目的在于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能溶于水中的物质,也学会了用蒸发的方法将溶于水中的物质重新分离出来。
【板书设计】
混合与分离
过滤 蒸发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通过实验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在进行沙和食盐特征观察时可进行维恩图对比记录,从物质的特点着手,利用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利用水进行混合物分离实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两种物质在水中发生的变化。教师在讲解实验步骤时对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进行一定的指导。
小学科学6 把它们分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6 把它们分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下册5 谁在水中溶解得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下册5 谁在水中溶解得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下册4 怎样加快溶解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下册4 怎样加快溶解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