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主备人: 俞大忠 审核:九年级物理组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学习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学习难点】: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
自 学 案
扩散现象: 。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在不停的做 ;⑵分子间有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发生,还可以在 中发生,也能够在 中发生。
3、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 、 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 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 力和 力。
探 究 案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物质由 或 构成的,而分子又由 构成,原子由 和 构成。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因为分子的直径很小,大约只有10-10 m),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
知识点二: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什么?
2、在课本图13.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过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3、在课本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数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会出现 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⑴分子在不停地 。 ⑵分子之间有 。
练习1: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练习2:将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2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 。
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请猜测一下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
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小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得越 。
练习3: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练习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根据诗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⑴我们没有靠近花朵,就早已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
⑵闻到浓浓的花香,就可以判断气温突然变暖,为什么?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P4、P5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图13.1-4说明什么?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练习5: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6:请根据下面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1、现象:铁丝很难拉伸;解释: __________ 。
2、现象:用手很难将铁块压缩;解释: __________ 。
3、现象:金属断裂可以通过高温焊接;解释: ___________ 。
检 测 案
1.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的直径很大
C.分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 D.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株洲中考)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该实验说明了(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 ℃,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6.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一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填“加剧”或“减缓”).
7.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___________所致.
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9.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10.如图13-1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13.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拓展题14.(济宁中考)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a>,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学案设计</a>,共2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