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5.1 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5.1 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5.1 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5.1 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5.1 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

    展开

    1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有: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现象(2)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3)电荷量及其单位(4)验电器、二、原子及其结构 三、导体和绝缘体。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有强烈的好奇性,好动好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和区别,能判别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4、通过对电荷的初步探索,培养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教学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皮、丝绸、橡胶棒、玻璃棒、验电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多媒体展示怒发冲冠图片来引入。二、讲授新课(一)两种电荷1问题: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为什么会随着梳子飘起?2冬天,晚上脱化纤衣物时,会看到点点火花,这是为什么?2、猜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3、验证:学生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吸引碎纸屑,验证猜想。4教师演示:1)毛皮与橡胶棒A摩擦A吸引碎纸屑,说明橡胶棒A带电.――规定为负电荷(positive charge2)丝绸与玻璃棒B摩擦B也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玻璃棒B也带电.――规定为正电(negative charge)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一种性质.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判别一个物体是否带电.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多媒体演示.1AA作用2BB作用3AB作用――相互吸引.分析:AA所带的电荷性质相同,相互作用时互相排斥;BB所带的电荷性质也相同,相互作用时也互相排斥.同此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AB作用时,互相吸引,说明AB所带电荷不同,由此也说明世界上至少存在两种电荷.通过大量实验事实证明:各种各样的带电体去与AB作用发现,凡是与A吸引的就必与B相互排斥,凡与A排斥的就必与B相互吸引.这些大是事实说明,不存在第三种电荷.因此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6、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方法一:利用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检验。方法二:用检验仪器——验电器验电器结构:检验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练习:头发为什么会飘起来?7.电荷量及单位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认识历史(学生自读教材料原子结构元电荷).电子电荷量是最小e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2.原子的电中性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下电荷与核外所有的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三)导体和绝缘体1.多媒体演示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2.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各种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3.导体导电的实质: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4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负电荷)的转移.注意: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四)例分析例: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是:丁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甲,已知丁带正电荷,则甲.乙,丙各带什么电荷?分析:丁吸引乙,丁可能带正电荷或不带电,但乙又排斥丙,则乙、丙必带电,可知乙丙均为负;丙吸引甲,则甲带正电荷或不带电。答:甲带正电荷或不带电、乙带负电荷、丙带负电荷(五)练习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电;丝绸带_____电。2.AB两个带电体,AB相互排斥,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BC一定能相互_______3.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4.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B.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C.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 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5.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那么ABC各带什么电?6.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7.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负电荷抵消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C.正负电荷转移D.得失电子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9.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C.两小球互相靠近D.两小球互相排(六)小结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原子结构、电子带电量e=1.6×10-19C4、导体和绝缘体。作业摩擦起电的原因?(八)板书设计:  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一、两种电荷1、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2、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a: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叫做正电荷;b: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3、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5、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二、 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