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
②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
③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
④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
⑤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⑤错误。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2.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
B. 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C. 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D.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少数细胞生活在血浆或淋巴中,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正确;
C、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少数体内细胞如肺泡壁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定
D.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错误;
C、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pH稳定,而不是任何情况下,C错误;
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酶促反应紊乱,速率不一定加快,D错误。
故选A。
4.食物中过多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浆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很快排出体内
C. H2CO3/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答案】C
【解析】
【详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和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
故选C。
5.如图表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 ②释放神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 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神经递质是从②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所以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A正确;
B、神经递质从②突触前膜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 反射与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人或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的进行不仅需要反射弧完整,还要有足够的刺激,A项错误;反射是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弧是神经结构,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B项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C项正确;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D项错误。
7. 右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偏转一次,方向向左 B. 偏转一次,方向向右
C. 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D. 偏转两次,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说明电流计指针不会同时发生电位变化,故选C。
8.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
B.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
C.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
D.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D。
9. 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以上现象说明
A. 脊髓的生理活动受控于大脑皮层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
C. 婴幼儿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出现尿床现象(成年人则不出现这一现象)和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排尿,都属于脊髓生理活动受到大脑控制的实例,A正确;
B、由脊髓控制的低级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幼儿的传入神经同样达到大脑皮层,B错误;
C、人的排尿反射生来就有,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只要反射弧完整就可以完成该反射,C错误;
D、尿的形成是连续的,白天和晚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D错误。
故选A。
10.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故选C。
11.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1mIU/L=0.144 pmol/L)。请据表分析,其体内将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胰岛素
1.7
5.0〜20.0
mlU/L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A.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B.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C.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某人的血液化验的结果显示: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而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该人体内的组织细胞有可能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慢,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A、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其体内可能发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有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D。
12.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 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且含量较高
B. 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D. 健康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是细胞的组成物质,A错误;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只对特定的靶细胞起作用,B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C正确;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13.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 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D.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C。
14.寒冬人从室内到室外后,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 甲状腺激素和汗腺分泌都减少
C. 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 D. 人到室外后产热量比外出前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凋节的中枢,A错误;
B、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汗腺分泌减少,B错误;
C、寒冷时,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减少,C错误;
D、寒冬人从室内外出到室外后,人到室外后散热量比外出前多,D正确。
故选D。
15.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过程所给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B.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 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四组对照实验最终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A正确;
B、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未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
C、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B。
16.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步骤中的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是:a大于b,c等于d,即a>c=d>b,而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小,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弯曲程度越小,因此步骤Ⅱ中乙上放置的琼脂块(b)中含有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其弯曲程度最小,B正确。
故选B。
17.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
A. 自由扩散;极性运输 B. 主动运输;极性运输
C. 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 D. 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即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属于极性运输。B正确。A、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
B. 太空实验室的植物由于缺乏重力,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
C.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表现为促进植物的生长
D.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B、太空实验室的植物也可能因为单侧光或离心力的影响,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B错误;
C、低浓度生长素表现为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C错误;
D、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影响植物基因组的表达,D正确。
故选D。
19.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 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
C. 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
D. 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中只要能控制单一变量即可,扦插枝条可以带有相同数目的芽或幼叶,A正确;
B、根据一般规律,生长素类似物应在低于最适浓度时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高于最适浓度随浓度增加促进减弱甚至抑制,根据题干只能判定出c最大,a、b大小无法判定,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无法判定最适浓度的范围,C错误;
D、据表格可以判定a、b促进生根,c抑制生根,体现了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20.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B.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等优点,但效果不太稳定
D.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以采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
B、根的向地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C错误;
D、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D错误。
故选A。
21.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错误;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生长,因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
C、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C正确;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是催熟剂,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
故选C。
22.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 km2范围内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作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范围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 500只/km2 B. 600只/km2
C. 5只/km2 D. 6只/km2
【答案】D
【解析】
【详解】野兔总数,种群密度== 6(只/km2),D正确。
故选D。
23.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B. 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C. 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D.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是空间特征,A错误;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B、C正确;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D正确。
2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 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蝗虫不是土壤小动物,并且蝗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个体数,可以求得种群密度,B正确;
C、蚜虫的活动能力弱、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来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
故选A。
25.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时间获得最高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K是环境容纳量,指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①正确;
②在K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②错误;
③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增长率为0,③正确;
④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量最大,但一般捞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捕捞数维持在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
故选C。
26.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的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 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 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 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分析题图: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2~4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C正确,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
27.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组成(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多个群落 D. 多个种群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一个种群,也不包括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故也不属于一个群落,故属于多个种群,D正确。故选D。
28.下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
B. 图甲表示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
C. 图乙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
D. 图丙表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是竞争,AB错误;
C、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错误;
D、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D正确。
故选D。
29.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C.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
D.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玉米是一种生物,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分层,A错误;
B、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
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正确;
D、不同植物对阳光的喜好不同,可以合理搭配相关的作物进行套种,D正确。
故选A。
30.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
C.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
【答案】B
【解析】
【详解】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B正确;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条邻边线及夹角上的个体,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因为拔除过程中可能会带走蒲公英,影响调查结果,另外拔掉样方内的其它植物会使调查区域中的植物数量减少,调查时应尽量保证调查的环境不被破坏,D错误。
故选B。
3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B.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基本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A正确;
B、沙丘、冰川、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错误;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都有竞争现象,C错误;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错误。
故选A。
3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不能用环境破坏作为代价来换一时的发展。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
C.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生态能量流动和群落演替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消失,所以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
B、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B错误;
C、生态农业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人类活动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并且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D。
3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②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③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①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属于种群;
②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③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更不是生态系统;
④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①②④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故选D。
3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迁入后会使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
B. 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C. 鹰迁入后会改变蝉和螳螂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 该生态系统中真菌等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前的分析可知,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B正确。
C、鹰迁入前后,蝉均处于第二营养级,螳螂均处于第三营养级,蝉和螳螂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变,C错误。
D、该生态系统中真菌等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流向生产者,D错误。
故选B。
35.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该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
B. 蝗虫是第二营养级
C. 青蛙是食草动物
D. 蛇是次级消费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食物链共有5个营养级,A错误;
B、蝗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
C、青蛙是食虫动物,C错误;
D、蛇是三级消费者,D错误。
故选B。
36.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A. 2.0×108 kJ B. 2.32×108 kJ
C. 4.2×108 kJ D. 2.26×108 kJ
【答案】A
【解析】
【详解】E是生产者,共含有5.8×109 KJ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5.8×109 KJ×20%=1.16×109 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1.6×108 KJ,则C和D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16×109 KJ-1.6×108 KJ=1.0×109 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0×109 KJ×20%=2×108KJ。故选A。
37.森林中的导蜜鸟发现蜂巢后,通过叫声引导蜜獾咬破蜂巢,共同食用蜂蜜和蜂蜡。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 )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生物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故选A。
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复杂,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A正确;
B、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39.下列关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降低系统总能量利用率
B.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建立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系统总能量利用率,A错误;
B、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会破坏环境,B错误;
C、应该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C错误;
D、“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故选D。
4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间接价值 B. 直接价值
C. 经济价值 D. 潜在价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解析可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中的美学价值,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近年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艾滋病疫苗首次注射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③ (2). 效应T细胞 (3). 抗体 (4). ③⑦ (5). ④⑥和⑤⑦ (6). 反应快而强
【解析】
【详解】(1)图示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③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是能和靶细胞结合的效应T细胞;题图中的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蛋白质)。
(3)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体液免疫,即主要发生题图中的③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⑦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⑥和⑤⑦,其特点是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42.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 呼吸作用 (2). 二氧化碳 (3). (4). 信息传递
【解析】
【详解】(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2)图中的食物链(网)存在于甲乙之间,由于b、c的能量相等,因此处于同一营养级,所以食物网可以写成:。
(3)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
②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
③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
④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
⑤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⑤错误。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2.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
B. 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C. 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D.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少数细胞生活在血浆或淋巴中,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正确;
C、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少数体内细胞如肺泡壁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定
D.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错误;
C、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pH稳定,而不是任何情况下,C错误;
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酶促反应紊乱,速率不一定加快,D错误。
故选A。
4.食物中过多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浆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很快排出体内
C. H2CO3/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答案】C
【解析】
【详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和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
故选C。
5.如图表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 ②释放神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 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神经递质是从②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所以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A正确;
B、神经递质从②突触前膜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 反射与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人或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的进行不仅需要反射弧完整,还要有足够的刺激,A项错误;反射是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弧是神经结构,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B项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C项正确;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D项错误。
7. 右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偏转一次,方向向左 B. 偏转一次,方向向右
C. 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D. 偏转两次,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说明电流计指针不会同时发生电位变化,故选C。
8.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
B.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
C.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
D.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D。
9. 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以上现象说明
A. 脊髓的生理活动受控于大脑皮层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
C. 婴幼儿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出现尿床现象(成年人则不出现这一现象)和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排尿,都属于脊髓生理活动受到大脑控制的实例,A正确;
B、由脊髓控制的低级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幼儿的传入神经同样达到大脑皮层,B错误;
C、人的排尿反射生来就有,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只要反射弧完整就可以完成该反射,C错误;
D、尿的形成是连续的,白天和晚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D错误。
故选A。
10.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故选C。
11.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1mIU/L=0.144 pmol/L)。请据表分析,其体内将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胰岛素
1.7
5.0〜20.0
mlU/L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A.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B.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C.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某人的血液化验的结果显示: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而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该人体内的组织细胞有可能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慢,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A、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其体内可能发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有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D。
12.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 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且含量较高
B. 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D. 健康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是细胞的组成物质,A错误;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只对特定的靶细胞起作用,B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C正确;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13.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 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D.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C。
14.寒冬人从室内到室外后,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 甲状腺激素和汗腺分泌都减少
C. 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 D. 人到室外后产热量比外出前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凋节的中枢,A错误;
B、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汗腺分泌减少,B错误;
C、寒冷时,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减少,C错误;
D、寒冬人从室内外出到室外后,人到室外后散热量比外出前多,D正确。
故选D。
15.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过程所给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B.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 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四组对照实验最终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A正确;
B、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未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
C、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B。
16.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步骤中的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是:a大于b,c等于d,即a>c=d>b,而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小,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弯曲程度越小,因此步骤Ⅱ中乙上放置的琼脂块(b)中含有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其弯曲程度最小,B正确。
故选B。
17.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
A. 自由扩散;极性运输 B. 主动运输;极性运输
C. 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 D. 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即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属于极性运输。B正确。A、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
B. 太空实验室的植物由于缺乏重力,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
C.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表现为促进植物的生长
D.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B、太空实验室的植物也可能因为单侧光或离心力的影响,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B错误;
C、低浓度生长素表现为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C错误;
D、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影响植物基因组的表达,D正确。
故选D。
19.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 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
C. 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
D. 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中只要能控制单一变量即可,扦插枝条可以带有相同数目的芽或幼叶,A正确;
B、根据一般规律,生长素类似物应在低于最适浓度时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高于最适浓度随浓度增加促进减弱甚至抑制,根据题干只能判定出c最大,a、b大小无法判定,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无法判定最适浓度的范围,C错误;
D、据表格可以判定a、b促进生根,c抑制生根,体现了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20.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B.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等优点,但效果不太稳定
D.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以采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
B、根的向地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C错误;
D、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D错误。
故选A。
21.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错误;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生长,因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
C、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C正确;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是催熟剂,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
故选C。
22.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 km2范围内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作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范围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 500只/km2 B. 600只/km2
C. 5只/km2 D. 6只/km2
【答案】D
【解析】
【详解】野兔总数,种群密度== 6(只/km2),D正确。
故选D。
23.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B. 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C. 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D.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是空间特征,A错误;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B、C正确;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D正确。
2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 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蝗虫不是土壤小动物,并且蝗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个体数,可以求得种群密度,B正确;
C、蚜虫的活动能力弱、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来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
故选A。
25.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时间获得最高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K是环境容纳量,指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①正确;
②在K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②错误;
③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增长率为0,③正确;
④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量最大,但一般捞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捕捞数维持在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
故选C。
26.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的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 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 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 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分析题图: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2~4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C正确,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
27.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组成(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多个群落 D. 多个种群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一个种群,也不包括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故也不属于一个群落,故属于多个种群,D正确。故选D。
28.下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
B. 图甲表示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
C. 图乙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
D. 图丙表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是竞争,AB错误;
C、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错误;
D、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D正确。
故选D。
29.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C.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
D.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玉米是一种生物,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分层,A错误;
B、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
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正确;
D、不同植物对阳光的喜好不同,可以合理搭配相关的作物进行套种,D正确。
故选A。
30.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
C.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
【答案】B
【解析】
【详解】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B正确;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条邻边线及夹角上的个体,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因为拔除过程中可能会带走蒲公英,影响调查结果,另外拔掉样方内的其它植物会使调查区域中的植物数量减少,调查时应尽量保证调查的环境不被破坏,D错误。
故选B。
3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B.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基本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A正确;
B、沙丘、冰川、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错误;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都有竞争现象,C错误;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错误。
故选A。
3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不能用环境破坏作为代价来换一时的发展。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
C.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生态能量流动和群落演替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消失,所以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
B、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B错误;
C、生态农业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人类活动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并且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D。
3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②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③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①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属于种群;
②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③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更不是生态系统;
④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①②④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故选D。
3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迁入后会使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
B. 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C. 鹰迁入后会改变蝉和螳螂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 该生态系统中真菌等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前的分析可知,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B正确。
C、鹰迁入前后,蝉均处于第二营养级,螳螂均处于第三营养级,蝉和螳螂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变,C错误。
D、该生态系统中真菌等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流向生产者,D错误。
故选B。
35.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该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
B. 蝗虫是第二营养级
C. 青蛙是食草动物
D. 蛇是次级消费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食物链共有5个营养级,A错误;
B、蝗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
C、青蛙是食虫动物,C错误;
D、蛇是三级消费者,D错误。
故选B。
36.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A. 2.0×108 kJ B. 2.32×108 kJ
C. 4.2×108 kJ D. 2.26×108 kJ
【答案】A
【解析】
【详解】E是生产者,共含有5.8×109 KJ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5.8×109 KJ×20%=1.16×109 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1.6×108 KJ,则C和D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16×109 KJ-1.6×108 KJ=1.0×109 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0×109 KJ×20%=2×108KJ。故选A。
37.森林中的导蜜鸟发现蜂巢后,通过叫声引导蜜獾咬破蜂巢,共同食用蜂蜜和蜂蜡。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 )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生物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故选A。
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复杂,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A正确;
B、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39.下列关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降低系统总能量利用率
B.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建立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系统总能量利用率,A错误;
B、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会破坏环境,B错误;
C、应该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C错误;
D、“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故选D。
4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间接价值 B. 直接价值
C. 经济价值 D. 潜在价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解析可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中的美学价值,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近年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艾滋病疫苗首次注射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③ (2). 效应T细胞 (3). 抗体 (4). ③⑦ (5). ④⑥和⑤⑦ (6). 反应快而强
【解析】
【详解】(1)图示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③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是能和靶细胞结合的效应T细胞;题图中的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蛋白质)。
(3)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体液免疫,即主要发生题图中的③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⑦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⑥和⑤⑦,其特点是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42.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 呼吸作用 (2). 二氧化碳 (3). (4). 信息传递
【解析】
【详解】(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2)图中的食物链(网)存在于甲乙之间,由于b、c的能量相等,因此处于同一营养级,所以食物网可以写成:。
(3)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