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01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02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展开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默写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全球变暖的成因和措施

    1.五个要点解释陆生动物生存条件
    (1)生存空间。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2)气候。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环境。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4)天敌。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5)人类活动。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2.六个要点解释水生动物(鱼类)生存条件
    (1)生存空间。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2)气候。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
    (3)水文。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存;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适宜生存。
    (4)食物。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5)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6)人类活动。①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默写
    三种地域分异及主导因素;解释非地带性因素并列举典型案例;解释山脉的基带、雪线、林线、自然带丰富程度、自然带倾斜的原因
    画图
    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
    读图
    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四种非地带性的表现
    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改变,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受地形约束,自然带分布范围狭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呈块状分布,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9·全国文综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答案 1.A 2.D 3.C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对。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第2题,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第3题,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使对水分需求较多的耕地转化成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的草地,C正确。气温升高,不会使耕地转化为寒漠,D错。
    (2018·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4.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5.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答案 4.D 5.D
    解析 第4题,图中所示地区主要淡水资源种类为冰川,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并形成地表径流而逐渐外流,只有少量湖泊水体在地势低洼处存留,故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D对;由于该区域淡水资源总量减少,即使全球气候变暖且蒸发能力增强,年蒸发量也处于减少状态,A错;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体为冰川融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河湖水量早期会随冰川融水的增多而增加,但后期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少,冰川补给量减少,故图中河湖水量不会持续稳定增加,B错;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物种类也会发生变化,C错。第5题,潮汐是海水周期性上涨和回落的一种自然现象,洋流是海水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现象,两者都不能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故不能作为主要依据,D对;沿海地区的海拔低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大,反之就小,A错;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大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大,反之就小,B错;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大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大,反之就小,C错。
    (全国文综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 6.C 7.D 8.C
    解析 第6题,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故选C。第7题,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气温较低。故选D。第8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减弱,冻害加剧。故选C。
    二、水平地域分异
    (2019·海南地理)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题。
    9.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答案 B
    解析 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为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为草原,故B正确。
    (2017·全国文综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0~11题。

    10.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11.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 10.B 11.A
    解析 第10题,由材料可知,照片拍摄于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正值春季杂树发芽,因此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B。第11题,常绿灌木属于热带亚热带树种,对热量条件要求比较高。而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尤其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是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故选A。
    三、垂直地域分异
    (2018·天津文综)结合图Ⅰ和图Ⅱ中的信息,回答12~13题。


    12.最有可能观察到图Ⅰ中景观的地点,是图Ⅱ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3.在图Ⅰ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答案 12.A 13.C
    解析 第12题,由图Ⅰ可以看出,该地位于草原地区,北部为高山,海拔3 700米以上,图Ⅱ中甲地在海拔0~1 000米的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经过,可能为草原,北部为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A对;由图Ⅱ可知,乙地海拔在0~1 000米,但是乙地离南侧天山较远且不处于山麓地带,不可能看到图Ⅰ中的景观,B错;由图Ⅱ可知,丙地海拔在3 000~5 000米,不可能分布有草原景观,C错;由图Ⅱ可知,丁地位于海拔1 000~2 000米的山麓地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不可能有云杉林和高山草甸分布,D错。第13题,该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差异影响,四个地带中云杉林带对水分条件要求最高,因而此地带的年降水量最多。故选C。
    (全国文综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15.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 14.A 15.C
    解析 第14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 000米到4 500米处最大,我国四川西部山地该高度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故选A。第15题,由图可知,该山坡2 000米到3 000米处,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错误;材料中说明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的累积,C正确;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的累积,D错误。

    一、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1.(2019·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较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 第(1)题,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使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成为湖泊;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里海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里海逐渐演化为内陆湖。第(2)题,末次冰期气温仍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第(3)题,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汇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急剧减少,里海的主要补给类型变为大气降水;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且受西部山地的阻挡,周边地区降水量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冬半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且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更加旺盛,里海的盐分不断富集,逐渐由淡水湖演化为咸水湖。第(4)题,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切断黑海与地中海、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使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
    二、地域分异规律作用的地理景观描述
    2.(2017·北京文综)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答案 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 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处于10°S~15°S之间,结合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每年1月,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因此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湿季,草原呈现出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7月,信风带控制这里,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草木枯黄。

    (2017·全国文综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 1.D 2.C 3.A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沉积,导致海水的透明度低,从而引起表面水体以下部分光照少,温度低,而远离河口的部分由于含沙量少,透明度高,温度高,致使浮游植物密度大。故选C。第3题,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水温和光照都较低,故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径流量减少,河流携沙能力减弱,河口处的水体透明度有所增加,浮游植物应该往河口方向移动,即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2019·昆明模拟)下图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分布图”,一般夏牧场选在气候凉爽、水草肥美的区域。冬牧场(牧民称“冬窝子”)选在可为畜群防寒避风、羊群可刨吃到雪下牧草的地方。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阿勒泰地区山地牧场位置及转场路线的是(  )


    5.“冬窝子”可能出现在(  )
    ①环形山谷、盆地等凹陷地区的向阳面
    ②水草丰美、温度适宜的山地北坡
    ③植被茂密、狼群较少的云杉林地区
    ④有逆温现象的中、低山草原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4.D 5.C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夏牧场海拔最高,冬牧场海拔最低,春、秋牧场居中,D正确。第5题,读材料可知“冬窝子”具有以下特征:一般位于温暖、避风、向阳、海拔低、畜群防寒避风、羊群可刨吃到雪下牧草的地方,环形山谷、盆地等凹陷地区的向阳面和有逆温现象的中、低山草原带具有这些特征,C正确;山地北坡为阴坡,气温低,②错;云杉林地区海拔高,冬天气温低,积雪厚,③错。故选C。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脉西南侧,湖面海拔1 374米,湖口由粗细不同的冰碛石块、砂与粘土等物质堵塞水道,形成湖泊。湖泊两侧崖岩林立,森林草地交织分布。下图为“喀纳斯湖区域卫星图”。据此完成6~7题。
    6.湖泊四周的森林主要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硬叶林

    7.该地区存在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层深厚肥沃
    B.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C.山谷海拔低,热量充足
    D.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答案 6.C 7.D
    解析 第6题,喀纳斯湖所在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因此排除A、B、D,故C正确。第7题,喀纳斯湖所在的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气候干旱,因此水分条件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受喀纳斯湖的调节,湖区周围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利于树木的生长。故D正确。
    8.(2017·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即随海拔升高,生物多样性先增后减。由图可知,阴坡是正常状态,而阳坡则随海拔升高呈递减状态。结合材料“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说明在2 000~2 300米左右受到干扰,使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增强。第(2)题,由图可知,阴坡未遭受干扰,植物多样性呈现单峰变化规律,峰值海拔在2 300米左右,而此海拔阳坡的植物多样性低于阴坡,说明山地苔原带未遭受干扰时,阴坡的植物多样性高于阳坡。第(3)题,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低。第(4)题,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图2),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图1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答案 (1)长白山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拔高,夏季凉爽,常年气温低;降水丰沛,全年湿度大;成土时间短,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较为贫瘠。
    (2)植株矮小,贴地生长;植物根系浅而发达;植物花期短。
    (3)长白山面积大,物种丰富;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山地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长白山开发较晚,植被受人类破坏程度小。

    一、选择题
    (2019·南昌模拟)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 600~5 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和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是影响藏波罗花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据图完成1~3题。

    1.在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藏波罗花最有可能广泛分布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藏波罗花最适合开花的时间是(  )
    A.12月~次年2月 B.4~5月
    C.6~7月 D.8~10月
    3.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  )
    A.风化作用减弱 B.生物生产量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 D.土地退化加重
    答案 1.A 2.C 3.B
    解析 第1题,藏波罗花生长在海拔3 600~5 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①地为藏南高山谷地灌丛草原区,符合其生长环境,A正确。第2题,平原区一般4~5月开花,藏波罗花分布区域海拔3 600~5 000米,4~5月气温较低,6~7月气温较高,适宜开花,C正确。第3题,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生物风化作用增强,A错误;生物生产量提高,B正确;对大气降水影响小,C错误;植被覆盖增加,土地退化减轻,D错误。
    (2019·湖南师大附中考前演练)2014年8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某科考队研究草本植物入侵苔原植被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以长白山苔原带西坡为例,在海拔2 046~2 291米之间均匀布设若干样方,对样方的表层土壤进行测量,以分析不同坡度和海拔草本植物入侵度的差异,并生成下表(表中为不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下的土壤因子平均值)。据此回答4~6题。
    土壤
    因子
    无入侵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全入侵
    海拔
    (米)
    2 200.8
    ±33.12
    2 159.9
    ±59.76
    2 158.93
    ±59.76
    2 143.00
    ±51.97
    2 101.44
    ±54.2
    坡度
    (度)
    15.8±
    7.26
    21.59±
    10.68
    21.23±
    10.72
    33.08±
    21.13
    28.38±
    13.32

    4.引起草本植被入侵苔原植被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光照 D.热量
    5.通过数据说明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强的部位位于(  )
    A.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地区
    B.海拔较低,坡度较大的地区
    C.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地区
    D.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的地区
    6.推测草本植被入侵时,土壤的水分和有机质发生的变化(  )
    A.有机质增加,水分减少 B.有机质增加,水分增加
    C.有机质减少,水分减少 D.有机质减少,水分增加
    答案 4.D 5.B 6.D
    解析 第4题,与苔原植被相比,草本植被对热量要求高,分布于苔原植被的下方,草本植被入侵苔原植被说明苔原带热量增加了,是全球变暖的结果。故选D。第5题,根据表格信息,全入侵的位置海拔较低,坡度较大,故选B。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草本植被比苔原植被吸收养分能力强,故草本植被入侵时,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分增加。故选D。
    (2019·天津和平区模拟)从开罗到开普敦,穿越整个非洲大陆的梦幻之旅,途经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亚山。某旅行者在日记中写道:“再向前行,树木越加稀疏,植被逐渐稀少,越来越多裸露的岩石将你带到漫无边际的沙漠……”下面图1为“非洲梦幻之旅路线图”,图2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与旅行者日记描述相符的路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肯尼亚山(  )
    A.山地雨林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B.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湿润
    C.M坡自然带分布主要受降水影响
    D.①②植被分别为森林、灌丛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从日记内容可知,该旅行者是从热带稀树草原带进入到热带荒漠带。甲段处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附近,该段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和山地垂直带,A错;乙段在非洲东部高原地区,经过地区气候均为热带草原气候,B错;丙段起点位于20°S附近,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往南为热带沙漠气候,会看到植被由稀树草原变为荒漠的场景,C对;丁段终点在开普敦附近,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错。第8题,读图,山地雨林位于热带草原之上,该坡为东南坡,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形雨丰富,A错;山坡草甸分布的海拔在4 000米左右,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山麓草原区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湿润,B对;M坡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山地垂直分异,是受热量和水分共同影响形成的,C错;森林分布的海拔应低于灌丛,①处海拔高于②处,故①为灌丛,②为森林,D错。
    (2019·江苏南通模拟)驯鹿是一种迁徙动物,春天一到,便离开越冬地往北迁往繁育地。下图为“加拿大驯鹿迁徙路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驯鹿的越冬地和繁育地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苔原
    C.苔原、冰原
    D.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10.影响驯鹿越冬地和繁育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洋流分布 D.地面状况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加拿大北部为苔原气候,往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分别是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D正确。第10题,读图并结合上题可知,影响驯鹿越冬地和繁育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下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12.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
    1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11.B 12.D 13.C
    解析 第11题,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对;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A错;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会向陆地推进,C错;地壳下沉,海岸线会向陆地推进,D错。第12题,滩涂为沿海潮浸地带,海水盐度高,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盐碱化程度高。故选D。第13题,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的景观更替,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C对,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4.(2019·江西九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克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湖区周围以农牧业为主,多草地和农田。湖区降水集中在5~9月,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和草地的载畜量。图甲和图乙分别示意环青海湖地区草地、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草地和农田的取样点分别在湖区东部和南部,农田作物根深一般为0~20厘米。


    材料二 青海湖属于断陷湖。青海湖原是一个淡水湖泊,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日月山的隆起,倒淌河被堵塞,故逐渐演变成内陆湖。青海湖面积在4 000平方千米以上,湖水较深,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湖西岸布哈河三角洲前端即为著名的鸟岛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材料三 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1)说出环青海湖地区草地与农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的差异。
    (2)试说明农田表层土壤含水率低于深层土壤的主要原因。
    (3)推测青海湖演变过程中流域内降水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草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草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大于农田。
    (2)表层土壤接收太阳辐射多,土壤升温快,蒸发量大;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0~20厘米,根系吸收水量和储水量大,农作物蒸腾作用强烈,叶面失水较多;深层土壤根系基本不能到达,水分蓄积多,土壤含水率较高。
    (3)降水减少。东部山地隆起,阻挡了湿润气流进入。
    15.(2019·上海市青浦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地之力塑造了横断山地块隆起和一系列山脉,而流水之力在这大山间勾勒出了一道道深切的峡谷,形成了峡谷类型最齐全、深度和长度极为罕见的世界峡谷密集区。
    横断山脉是指川滇藏交界一直到贵州的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合称,大山海拔多在4 000
    ~5 000米,岭谷的高差一般在1 000米以上,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川西南小城——攀枝花,已经成为横断山区颇具盛名的热带水果王国。


    (1)玉龙雪山南坡雪线较北坡低,简述其原因。
    (2)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3)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为干热河谷。结合该地区盛行风向和山脉走向,分析此处干热河谷形成的原因。
    (4)从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出发,评价攀枝花种植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合理性。
    答案 (1)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雪)量更丰富,因此雪线较北坡低。
    (2)纬度较低,受夏季风影响,水热充足;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明显;跨纬度较广,纬度地带性差异明显;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3)横断山区的山脉为南北走向,大体上均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形成降水。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温度升高,湿度也显著减少,致使此处形成干热河谷。
    (4)攀枝花市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处干热河谷,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材料二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简述罗布泊面积缩小直至干涸的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泊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生产发展,人口增加,河水利用增加,中游地区河道不稳定,造成大量河水浪费。加上人为滥伐流域内野生植物,破坏天然植被,造成下游水量减少,湖水补给匮乏。
    (3)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解析 第(1)题,根据湖岸线的变化可判断A到B的地势变化。第(2)题,罗布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对水的过度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3)题,随着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17.下图示意“三座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对比规弄山南坡和大瑶山南坡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什么规律?
    (2)从热量条件上解释大明山东坡与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
    (3)总结三座山地植被类型分布的相似之处。
    答案 (1)在相近纬度上,从沿海向内陆,山地气候垂直带谱中同种气候类型的海拔分布下界逐渐升高,垂直带谱宽度也略有增加。
    (2)大明山位于东部季风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盛行东南季风,东坡是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同等热量(温度)分布,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因此促使同种气候带谱海拔东坡较低,西坡较高。
    (3)以常绿阔叶林为主,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种类减少,密度减小。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两山纬度位置相近,大瑶山距离海洋更近;通过图示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同一类带谱宽度和海拔差异。第(2)题,结合大明山图示垂直气候带谱和位置分布,运用季风气候知识分析其东坡和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第(3)题,从图示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位置,可推知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和垂直变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