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0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调状态
展开
一、锁定15个热点区域——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均以热点区域为载体,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前再度盘点热点区域,旨在唤醒存储知识,做到由点启面、抓根理枝,胸中有粮心不慌,满怀信心上考场。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纬40°~50°,东经125°附近,结合区域的轮廓及图中的河流名称及地名,可判定该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
2.特征分析
(1)气候: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其纬度较高,冬季漫长。
(2)地形:本区地形特征是“山环水绕”,东部为长白山脉,北部为低矮的小兴安岭山脉,西部为大兴安岭及内蒙古高原,中部为坦荡的东北平原。
(3)河流:主要河流有辽河、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属于太平洋水系,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封冻,春季易出现春汛。
(4)土壤:东北地区黑土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为充足,地广人稀,有利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但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在进行商品农业基地建设中应注意合理布局农业、保护生态、防止黑土流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2)工业生产线: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基础好,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但近些年来,随着资源的枯竭、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经济衰退、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举措。
(3)生态环境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着森林破坏、湿地萎缩、黑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生态问题。因此,找准每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改善生态的合理措施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区域定位
从图中的城市名称、区域及省区轮廓等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的华北地区。
2.特征分析
(1)地形:华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东临渤海和黄海。
(2)气候: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7、8月份为主要降雨季节;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大风天气。
(3)水文:本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本区湖泊较少,白洋淀是重要的湖泊,生态功能较强,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区,随着该区城市化的发展及农业技术的发展,该区各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涌现。
(2)工业生产线:华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京津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3)城市建设线: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许多大城市如北京市、天津市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为此国家规划建设了天津滨海新区、雄安新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4)资源供应线: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为此我国规划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能源供应的缺乏,许多的能源输配工程为其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40°N附近,80°E~110°E之间)、区域轮廓信息、图中图例显示的“古丝绸之路”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主体。
2.特征分析
(1)气候: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2)地形:该区域地形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分布特征,北部为阿尔泰山山脉、中部为天山山脉、南部为昆仑山山脉,以天山为界,北为准噶尔盆地,南为塔里木盆地。
(3)水文:本区河湖分布很少,多时令河、咸水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塔里木河为本区的重要河流,生态功能巨大。
(4)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地地处西北内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瓜果业,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充足,利于发展绿洲农业。深处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等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2)资源开发线:西北地区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但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了资源的开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促使西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3)生态环境线:本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荒漠化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绿洲农业发展、资源开发以及工程建设中必须把防治荒漠化放在首位。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以及图中的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2.特征分析
(1)地形: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2)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水文:西北属内流区,东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泊。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区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属于粗放型发展;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属于典型的河谷农业;由于高原上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2)工业生产线:该区工业发展较晚,主要集中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原因是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为避免对本区生态造成过度影响,应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3)生态环境线: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生态环境独特,因此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应注重本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防止荒漠化、湿地退化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特别关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冰川分布和生物演变的影响。
1.区域定位
由图中地名信息、区域轮廓和相对位置,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2.特征分析
(1)地形:图示区域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南部以云贵高原为主,西部以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相连。
(2)气候:西南地区的主要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相对较大。
(3)水文:本区河流众多,河流径流量大,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受地形的影响,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本区由于气候湿热,热量充足,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优越,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生产效益低下,因此在现代农业浪潮影响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2)工业生产线:本区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加上本区水能资源丰富,故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优越,但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3)生态环境线:本区传统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受崎岖地形的影响,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而本区资源的开发也会导致生态的破坏,因此注重生态保护、防止污染是工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4)交通建设线:本区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条件复杂且多大山、峡谷,故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且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多,因此加强交通建设是区域开发的重中之重,因此应特别关注重要的交通运输建设工程的区位分析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地名、岛屿轮廓信息可以定位图示区域为台湾岛。
2.特征分析
(1)地形:台湾岛地形2/3为山地,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台湾山脉,西部地带多沿海平原。
(2)气候: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穿过,因此其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山脉阻挡影响,台湾山脉东部降水较多。
(3)河流:岛上河流短急,径流量相对较大,河流多分布在西部。
(4)植被:岛上森林覆盖率很高,植物种类繁多。
3.命题主线
(1)地质运动线:台湾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台湾山脉陡峭高峻形成了众多地质景观,为发展旅游提供了众多的旅游资源。
(2)经济发展线:台湾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众多产品需要出口,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产业向大陆转移的现象。
(3)特色考查线
①结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其降水分布特征。
②结合其农业发展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③结合其交通分布,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④结合港口分布考查港口的区位条件。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地名信息可判定图中区域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2.特征分析
(1)区位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临近港澳,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2)地形:该区位于珠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3)气候: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夏秋季节受台风活动影响大。
(4)水文:河流众多,汛期长,年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区曾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商品粮的生产地位大大下降,其拥有的传统生态农业“基塘”生产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转向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的商品农业生产。
(2)工业生产线:该区为我国的轻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承接了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该区面临着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困境。
(3)城市发展线: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地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走好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是本区城市发展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之一。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及图中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是我国的南海海域。
2.特征分析
(1)区位特征: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区有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
(2)地形地貌特征:南海海底地貌的特点是北、西、南部是浅海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中央是深水海盆,该海域岛屿众多,类型多样。
(3)气候特征:具有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春秋季短、夏季长,冬无冰雪,四季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3.命题主线
(1)重点区域开发线:海南岛是我国南海开发中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国际旅游岛,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新建的航天发射基地,对该岛的工农业发展布局特点的考查是命题重点。
(2)资源开发线:南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如何更好地进行该区域的资源开发是重点关注的命题点之一。
(3)区域经济发展线:海南岛目前已被国家批准重点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其国际贸易发展特点、重要港口建设、城市化发展特点是重点关注的命题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河湖名称等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该区大体位于35°N~55°N,属于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中部。
(2)气候特征:该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一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二是日光充足、蒸发量大;三是温度变化剧烈。
(3)地形特征:中亚地势东高西低,起伏较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东、南部分布有巨大的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4)水文:本区河流较少,以冰雪融水为主,水量小,汛期出现在春夏季节,多时令河。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灌溉农业,因此灌溉农业的合理发展、畜牧业的合理布局是本区农业发展值得关注的命题方向。
(2)生态环境线:该区的荒漠化问题,灌溉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土地盐碱化,湖泊湿地萎缩问题比较突出,对其成因分析、措施探究是命题之一。
(3)资源开发线: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进口油气资源的主要供应地,因此中亚与我国的能源合作是重要命题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区域轮廓及图中的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为东南亚地区。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本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通往东亚、东南亚的最便捷通道。
(2)气候特征:东南亚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总体上气候湿热。
(3)地形特征: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人口、城市多分布于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由于本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形成了季风水田农业及热带种植园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对其生产条件的考查是命题的重点。
(2)工业发展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东南亚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分析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及影响是重要的命题方向。
(3)环境特征分析线: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本区的气候、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因此,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探究成因及影响是命题的热点。
(4)区际联系线:东南亚自古至今都与我国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该区域也是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其经济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此我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区际联系是命题的主要方向之一。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区域轮廓、地名信息可判定该区域为俄罗斯。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该国大致位于30°E与180°之间,以及50°N与70°N之间,位于中高纬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北邻北冰洋。
(2)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大部分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3)地形特征:本区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高,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4)河流特征: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俄罗斯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优越,但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成为农业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是命题关注点。
(2)工业生产线: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展基础雄厚,但工业布局不平衡,工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如何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命题着眼点之一。
(3)国土整治线:俄罗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东部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国土资源等待开发,因此分析区域开发条件及资源开发方式是命题重点。
1.区域定位
由图中区域轮廓特征及地理事物名称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西欧地区。
2.特征分析
(1)地形特征:本区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呈波状起伏,山脉山势陡峻。
(2)气候特征:本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突出,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小,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
(3)河流:本区河流稠密,水量丰沛,莱茵河北流注入北海,内河航运十分发达,多瑙河源于阿尔卑斯山,东流注入黑海,为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命题主线
(1)自然环境线:西欧地区的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水文环境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是命题的重点。
(2)工业发展线:西欧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以意大利中部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命题的关注重点。
(3)人口、城市发展线:西欧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地区,目前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国际难民、外籍劳工众多等问题,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建设相对合理、城市经济发展独特,这都引起了高考命题者的重点关注。
(4)农业发展线:西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地区,该区的乳畜业和地中海农业的发展特色突出,为现代商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以及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赤道附近,以肯尼亚国家为区域主体。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该区域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从中间穿过,东邻印度洋,属于热带地区。
(2)气候特征:该区位于赤道附近,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
(3)地形特征:该区位于东非高原上,东非大裂谷附近。
(4)湖泊特征: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上,由地壳断陷而成,是非洲大陆最大湖泊,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的源头。
3.命题主线
(1)自然环境线:图示区域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生物分布等自然环境特征比较独特,对其成因分析、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是命题的关注点。
(2)区域发展线:图示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自然资源丰富,且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其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工农业发展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3)生态保护线:图示区域以热带草原景观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北美洲的美国。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美国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
(2)地形特征: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原山地,中部是以平原为主,东部是山地。
(3)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沿海则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4)河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为美国的航运、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美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商品谷物农业发达,但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特点不同,故针对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是命题重点。
(2)工业生产线:美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东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及西部、南部的新兴工业区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也是命题的着眼点。
(3)自然环境线:美国领土广大,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很大。不同区域气候的独特性,龙卷风、寒潮、干旱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及成因,特殊的地貌形态的发生发展,主要河湖的水文特征成因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及区域的轮廓特征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南美洲的巴西。
2.特征分析
(1)地形特征:该国北部为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气候特征:该国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南部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人口、城市分布:该国是拉美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问题突出。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巴西是热带国家,气候湿热,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突出,也是命题的重点。
(2)资源开发线:巴西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为发展经济,积极开发矿产资源并加工出口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合理的开发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也成为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3)生态保护线: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全球环境效应显著,但目前雨林破坏严重,且热带草原区的土地开垦也导致了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土地的合理开发成为命题着眼点。
二、考前专练11个选择题——做到“手不离题”
考前,既不能忽东忽西、不知所措、心慌意乱,也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游手好闲。此时,应将状态调至高考模式,每天演练一组基础小题,既保持了手感,又树立起信心。专练高考11个选择题,旨在训练考场答题用时,掌控考场答题节奏。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一)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
A.围垸建村 B.流水作用
C.经济发展 D.交通变化
2.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
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3.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
A.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B.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C.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D.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解析:1.B 2.D 3.C 第1题,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故该题选B。第2题,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增大,面积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第3题,由图可知,天兴乡位于江心洲上,土地面积小,不利于建设钢铁工业基地,A错;该地区靠近武钢工业港,不利于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将废弃的村落建设成绿地等生态用地,部分滩涂及水体用于旅游娱乐活动,同时该地离武汉较近,利于市民休闲,可以打造休闲服务中心,C对;该沙洲面积小,不利于建设粮食生产基地,D错。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5.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6.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气候变暖加速
C.农业生长期延长 D.岛屿数量增加
解析:4.B 5.C 6.A 第4题,由图可知,该气象站1995~2010年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波动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所以总体来看,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C、D错,B正确。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对;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故选项C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
(2018·山东七校联合体联考)美国加州纳帕谷,以生产葡萄酒而闻名。纳帕谷是一个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雨量较少,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这里聚集有400多家酒庄和1 500多个葡萄园。AVA是美国葡萄酒产地制度的简称。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这是它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我国市场上的美国加州葡萄酒品牌有上千个之多,系列单品更是多达几倍。据此完成7~9题。
7.纳帕谷葡萄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当地的(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8.影响纳帕谷众多酒庄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葡萄酒需求量大 B.酿酒技术先进
C.海运便利 D.葡萄丰富质优
9.与法国AOC制度相比,美国AVA制度主要有利于( )
A.保证葡萄酒口味的稳定 B.提高葡萄酒的价格
C.丰富葡萄酒的品种 D.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7.A 8.D 9.C 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早晚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雨量较少,光照充足,可推测出该地葡萄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气候,A正确。第8题,酒庄以葡萄为原料,由材料可知,纳帕谷葡萄丰富且质优,因此聚集众多酒庄,D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美国AVA葡萄酒产地制度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有利于丰富葡萄酒的品种,C正确。
(2018·呼伦贝尔二模)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5年和2015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判断( )
A.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集
B.图乙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
C.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11.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解析:10.C 11.A 第10题,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可能是商业或工业活动集中,不一定是人口最密集,A错。根据图乙的等温线,城区最高气温范围22~24 ℃,郊区最低气温16~18 ℃,城郊之间温差范围是4~8 ℃,最大温差接近8 ℃,B错。两图相比,二环内,图甲最高气温26~28 ℃,图乙二环内最低气温16~18 ℃,故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C对。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减小,说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减弱,D错。第11题,城市土地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会导致温度的差异,比如水面、休憩与绿化用地的温度不同。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造成,A对。市区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减小,“雨岛效应”减弱,B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可能与雾霾天气无关,C错。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减小,产值不一定减小,D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二)
(2019届高三·郑州月考)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
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
2.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
D.中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
解析:1.C 2.D 第1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第2题,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随着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
(2018·大连二模)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完成3~5题。
3.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那么对当时的“泾浊渭清”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
B.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
C.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小,泥沙含量小
4.当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
B.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
C.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
D.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
5.有人认为“泾渭分明”还因时而异,每年夏季先“泾清渭浊”后“泾浊渭清”,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与夏季风的进退相关
B.植被生长的先后相关
C.与季节性积雪融水先后有关
D.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先后有关
解析:3.A 4.B 5.A 第3题,当时的“泾浊渭清”是因为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河水混浊,A对。渭河流域植被破坏少,水土流失少,泥沙含量少,水较清,B错。诗句描写的是秋雨,秋季,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小,C错。渭河发源于秦岭,位置更靠南,所以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D错。第4题,“渭也浊”是由于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多,导致河水混浊,B对。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不一定增加,水土流失,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影响,A错。渭河流域长期耕作是在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在山区、高原区,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的特征,C错。渭河含沙量增加,与沙尘暴影响关系不大,D错。第5题,每年夏季先“泾清渭浊”后“泾浊渭清”,主要与夏季风的进退相关,渭河流域和泾河流域先后进入雨季,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的季节有差异,河水的清浊时间有差异,A对。植被生长、季节性积雪融水、农业生产活动的先后时间差异不大,B、C、D错。
土壤呼吸作用(土壤中的CO2逸散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表示清晨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作物层底部CO2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
A.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垂直变化不大 D.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8.通过改变CO2浓度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 )
A.增加土壤的湿度 B.增施土壤有机肥
C.减少植株的密度 D.增加作物的高度
解析:6.D 7.A 8.B 第6题,农作物夜晚基本没有光合作用,清晨时作物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加上土壤的呼吸作用,CO2释放量达到最大,且越接近地表,CO2的浓度越高,故选项D正确。第7题,作物层底部光照少,光合作用弱,CO2浓度主要与土壤呼吸作用有关,离土壤表面越远,土壤呼吸作用越弱,所以作物底层CO2的浓度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故选项A正确。第8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湿度在30%左右土壤的呼吸作用最强,土壤过湿不利于土壤呼吸释放CO2,A错;增施土壤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释放CO2,增加作物层CO2的浓度,B对;减少植株密度增加底部的光照,不利于提高作物层CO2的浓度,故C错误;因为作物底层CO2的浓度随作物的高度上升而降低,增加作物的高度也不利于提高作物层CO2的浓度,D错。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为雄安新区。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据此完成9~11题。
9.2016年5月,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修建该铁路难度较大的原因是( )
A.气候恶劣 B.冻土广布
C.地震频发 D.地形崎岖
10.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
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生态环境良好 ③现有开发程度低 ④河网密布,水运便利 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1.雄安新区建成后,将会使( )
A.北京市首都职能凸显 B.天津市服务范围扩大
C.保定市城市等级提升 D.石家庄用地规模减小
解析:9.D 10.C 11.A 第9题,由图可知,唐山与承德之间为燕山山地,崎岖的地形为铁路建设带来许多困难,D对。唐山与承德之间的燕山,虽然地形崎岖,但海拔不高,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地面无冻土发育,A、B错;唐山到承德的铁路修建期间未发生破坏性地震,C错。第10题,雄安新区虽然距离京津地区较近,但经济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较差,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该区域位于华北平原低洼地带,虽然水域面积较大,但由于北方降水少,河流多泥沙淤积,水位浅,通航条件差。第11题,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北京市的一些非首都职能,建成后将凸显北京市的首都职能;对天津市的服务范围不会产生影响;石家庄市的用地规模和保定市的城市等级也不会因雄安新区的建成而产生变化。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三)
(2018·济南一模)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只见水田沟渠纵横,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图)。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长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1~3题。
1.该村落所处地形为( )
A.山地 B.冲积扇
C.三角洲 D.高原
2.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 D.热带雨林带
3.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地形 B.河流
C.植被 D.道路
解析:1.B 2.D 3.C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判断,由材料可知,该处位于高山山前地区,地势较高,且有喷泉分布,应当是上游山区的补给区,该村落所在地主要为冲积扇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故选B。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处与大陆之间有大海相隔,且岛上有椰林分布,应位于热带地区,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故选D。第3题,当初祖先到来之前,这里人烟稀少,后期由于人口增加,为了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应当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进行了改造,开垦成为耕地,种植水稻等作物,故选C。
(2018·青岛一模)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3月15日前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风速较大 B.郁闭度大
C.气温较高 D.降雪较少
5.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 )
A.冷锋带来的一次降雪
B.暖锋带来的一次降雪
C.林内有降雪,林外无降雪
D.林外融雪较慢
6.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益较低。据图文信息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落叶松人工林可使( )
A.春季融雪量降低 B.河流汛期推迟
C.融雪时长较长 D.融雪速度较快
解析:4.B 5.A 6.D 第4题,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故B正确。材料“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说明落叶松人工林内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气温、降水和风速相差不大,排除A、D、C,故选B。第5题,图示为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积雪和融雪状况,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应为冷锋过境导致的,故选A。第6题,图示显示,春季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较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因此融雪时间短,河流汛期早,不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率低,D对,B、C错。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A错误。
(2018·南宁二模)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7~9题。
7.“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8.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春季多风 B.夏季炎热
C.秋季多雨 D.冬季寒冷
9.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
A.收集雨水 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 D.增加美感
解析:7.C 8.B 9.A 第7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背山”有利于阻挡冬季风的侵入,“面水”利于夏季通风,所以A、B、D错误,故选C。第8题,该村处于安徽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等也可以看出,当地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A、C、D错误,故选B。第9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马头墙”有利于增强遮阴、防范火灾、增加美感,B、C、D正确。“马头墙”不利于收集雨水,A错误,故选A。
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07年,纺织业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2007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2014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据此完成10~11题。
10.现在棉纺织工业能够在世界各地转移,主要得益于( )
A.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 B.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
C.对棉布需求量的增长 D.劳动力成本的下降
11.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集团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 )
A.工业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市场需求大
解析:10.B 11.A 第10题,现在棉纺织工业能够在世界各地转移,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故选B。第11题,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集团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该地为传统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工业基础好,故选A。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四)
(2019届高三·济南联考)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据此完成1~3题。
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
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C.水质恶化 D.湖口水闸建设
解析:1.B 2.A 3.D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B正确;同一湖泊水量、水温和更新速度差别不大。第2题,由材料“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可知,该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据材料“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可推测出,丰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表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加之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第3题,修建湖口水闸后,甲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导致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D正确。
如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4~6题。
4.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5.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6.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解析:4.A 5.D 6.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小,而且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在1995~2000年,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所以D项正确。第6题,该省工业发达,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超过第一产业;再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读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会导致西藏( )
A.冰雪和湿地面积减少
B.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
C.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减少
D.降水量、江河径流量减少
8.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对境内高原湖泊水位年际变化影响很大。其基本变化趋势是( )
A.持续降低 B.持续升高
C.波动降低 D.波动升高
解析:7.A 8.C 第7题,从图中可读出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大,冰雪面积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湿地面积减少,A正确。第8题,从图中可读出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高原湖泊水位会波动降低,C正确。
土豆为喜光作物,下图所示南美洲某岛屿的居民以独特而传统的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而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据此完成9~11题。
9.土豆种植区主要位于该岛(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0.土豆种植在上述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A.有许多河流流经该区域,水源较充足
B.离海洋近,降水量较丰富
C.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光照较充足
D.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11.该岛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气候变暖
解析:9.A 10.C 11.B 第9题,根据图示纬度和比例尺,该岛位于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河流判断,岛屿中部为山地,岛屿西侧是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根据材料,土豆为喜光作物,所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A对。第10题,根据上题结论,该岛屿的东部为西风的背风坡,光照较充足,有利于土豆的生长。第11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岛降水较多,大量发展种植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B对。降水多,土地沙化问题少,A错。岛屿主要发展种植业,工业废气少,酸雨、气候变暖不是主要问题,C、D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五)
(2019届高三·广州调研)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中国未来对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增加。不同行业以及行业内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智能化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不尽相同。最先被机器人替代的是一些常规的、可标准化的工作,而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大的工作,以及带有情感色彩或艺术创作类别的工作在核心经验和技艺上很难被替代。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材料推测,以下行业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是( )
A.高级点心师傅 B.餐厅服务员
C.厨师 D.餐厅经理
2.为促进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劳动力群体的再就业,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是( )
A.加强义务教育
B.扩大大学招生规模
C.推行终身教育理念
D.提供相关培训和制度保障
解析:1.B 2.D 第1题,根据材料,最先被机器人替代的是一些常规的、可标准化的工作,结合选项,四种工作中,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最简单,最容易被替代,选B。第2题,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劳动力群体一般都是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技能较差的群体,因此为了这些人的再就业,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是提供相关培训和制度保障,D对。这些人是成人,义务教育已经结束;扩大大学招生对他们意义不大;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对于当前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也不符合实际,故A、B、C错。
(2018·广东三模)如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据此完成3~5题。
3.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
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
4.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较低
5.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
C.云贵高原 D.西双版纳
解析:3.B 4.D 5.C 第3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终年高温,但区域多山地,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据此选B。第4题,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并不是层层宽敞;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这里的冬季气候温和,无需将保暖作为民居的建设目的;但该建筑依山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适用于民居建设,选D。第5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吊脚楼依山而建,说明区域地势较高;吊脚楼层数较多,能居住的人较多,这说明当地适合建筑的平地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少数的山间低地中,结合选项,云贵高原一带地势崎岖,人口及产业活动集中在山间坝子地带,且该地苗族居多,最为符合材料,选C。
(2018·聊城二模)2018年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铺着方形地砖(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的北京延庆停车场,在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景观的成因是( )
A.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B.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C.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7.与普通水泥地面停车场相比,图中方形地砖停车场( )
A.增加了雨水下渗 B.增加了地表径流
C.减少了生物种类 D.减少了地下径流
8.关于本次四月降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
B.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安全
C.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
D.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
解析:6.D 7.A 8.C 第6题,图中景观是雪后方砖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成因是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C错,D对。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土壤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少,大气辐射的能量来自地面辐射,故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A、B错。第7题,与普通水泥地面停车场相比,图中方形地砖停车场的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利于雨水下渗,增加了雨水下渗,A对。减少了地表径流,B错。与水泥地面相比,土壤增加了生物种类,C错。下渗增多,增加了地下径流,D错。第8题,本次四月降雪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A正确。降雪融化或结冰,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安全,B正确。降雪量小,融化渗入地下多,形成地表径流量小,不会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C不正确。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D正确。
(2018·三明模拟)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9~11题。
9.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是( )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
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10.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
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
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
11.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 )
A.综合利用 B.农业结构调整
C.多种经营 D.延长全产业链
解析:9.C 10.A 11.A 第9题,机械化其实就是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过程,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主要原因是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所以C正确。第10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所以A正确。第11题,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综合利用,所以A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六)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新疆、四川 B.甘肃、浙江
C.陕西、江苏 D.贵州、广东
2.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东北和西北方向 B.西北和西南方向
C.东南和东北方向 D.东南和西南方向
解析:1.B 2.C 3.A 第1题,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所反映的地理环境为干旱少雨,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贵州降水多,D项错误;陕西位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窑洞,C项错误。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说明该地年降水量大,雨季长,结合图中交通工具以船为主,说明该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为浙江,故A项错误、B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了干旱的地理环境,乙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了湿润的地理环境,由此得出,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第3题,甲图中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且多风沙,门窗应该避开西北方向;东北方向一天中日照时间最短,不利于室内采光和提高室温,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故A项正确。
图1示意我国某地一中学生对2017年12月日历所做的标注,图2为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线路图。读图完成4~6题。
4.大雪节气当日,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四川盆地大雪纷飞 B.东南丘陵清晨起雾
C.华北平原阴雨连绵 D.藏北高原寒潮来袭
5.古人称冬至为“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12月22日,该学生在北京时间13时可观测到当日最短日影。下列关于当地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东六区
B.冬至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北
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D.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以西
6.12月31日是2017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开赛的日子,这是中国海拔第一高的城市全马赛事。参赛者赛途中可能遇到的是( )
A.局部赛道结冰湿滑
B.比赛全程背对太阳
C.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
D.滇池边有来自南方的越冬鸟类
解析:4.B 5.B 6.C 第4题,12月7日(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是隆冬,但南方地区气候仍较温和。四川盆地受地形和纬度影响,冬季很少大雪纷飞,排除A;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干燥,不可能阴雨连绵,排除C;藏北高原地势高,冬季不易受寒潮影响,排除D;东南丘陵冬季清晨气温较低,加上水汽充足,易形成雾,选择B。第5题,根据题干“在北京时间13时可观测到当日最短日影”,可推出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当地经度应为105°E,应位于东七区,排除A;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排除C;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正午当地日影朝向正北,B正确;结合当地经度,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约100°E)以东,排除D。故选B。第6题,昆明地处云贵高原,纬度低,海拔高,不易受寒潮影响,冬季气温很少低于0 ℃,赛道不易结冰,排除A;结合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线路图可知,参赛者比赛时不可能全程背对太阳,排除B;由于昆明海拔较高,加上参赛者需要剧烈运动,易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C正确;比赛线路沿滇池湿地分布,可看到来自北方的越冬鸟类,排除D。
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下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大致在( )
A.1982年 B.1990年
C.1998年 D.2010年
8.应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①完善、繁荣养老市场 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③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④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7.C 8.A 第7题,读图可知,安徽省199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小于7%,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故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5~2000年。结合选项,只有C符合。第8题,完善、繁荣养老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均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①②③正确。“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既不能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也不能使老年人老有所养,④错误。
20世纪60年代初期,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形成了巴黎市区过度膨胀与其他地区停滞衰落并存、地区发展严重失衡的现象。以1965年为分界,巴黎地区以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均衡化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了城市规划,实现了从遏制城市膨胀向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方向转变。据此回答9~11题。
9.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黎城市发展的特征可能是( )
A.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B.城市交通便捷通畅
C.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郊区人口减少,土地荒废
10.下列措施中能够推动巴黎市均衡化协调发展的是( )
A.将城市中的产业全部转向郊区
B.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与郊区的联系
C.加快城市产业集聚
D.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全部流入城市
11.巴黎城市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郊区人口比重
B.减缓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
C.改变城市职业构成
D.增加城市人口密度
解析:9.D 10.B 11.A 第9题,由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黎市区处于过度膨胀时期,郊区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可能造成郊区人口减少,土地荒废。人口大量迁往市区,会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更加严重,不利于郊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第10题,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与郊区的联系,会促进郊区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巴黎市均衡化协调发展,故选B。将城市产业全部转向郊区不符合实际;加快城市产业集聚和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全部流入城市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扩大城市和郊区的发展差距。第11题,巴黎实现从遏制城市膨胀向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转变,会促进郊区经济发展,可能使城市人口向郊区回流,使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密度减小,但对减缓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和改变城市职业构成影响不大。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七)
橡胶加工厂为初级原料加工业,该行业技术含量较低,门槛不高,产业链延伸度低。橡胶是轮胎的主要原料,21世纪初,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巨头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同时我国本土轮胎生产企业也大量涌现。我国橡胶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云南、广东、山东、河北等地。粉尘污染一直是橡胶工业最大的问题,尤其是炭黑运输、配料以及混炼造成的污染使操作工人和周围环境深受其害。下图是天然橡胶的加工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与山东、河北相比,广东、云南发展天然橡胶工业的优势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接近原料地
C.劳动力充足 D.加工技术先进
2.山东、河北的天然橡胶产业主要集中于( )
A.全产业链 B.上游橡胶种植
C.中游橡胶加工 D.下游橡胶制品
3.21世纪初,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对我国的影响是
( )
①加快工业化 ②促进就业 ③加快城市化 ④加大环境污染 ⑤导致用地紧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1.B 2.D 3.A 第1题,山东和河北不产橡胶,广东、云南距离天然橡胶产地近,故选B。由材料可知,橡胶制品都是一些日用品,山东、河北在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上更具优势,其橡胶制品市场需求量更大,故A错;橡胶工业技术含量较低,广东和云南在劳动力方面不具备优势,故C、D错。第2题,下游橡胶产业必须根据市场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橡胶制品,故应布局在市场地,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橡胶制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故主要布局下游橡胶制品工业,选D。山东、河北不能种植橡胶,缺乏天然橡胶原料,所以不可能发展全产业链,故A、B错误。从橡胶加工流程可以得出,中游橡胶加工是依托橡胶(原料)的原料导向型工业,故C错。第3题,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会雇用当地工人,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故选A。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会导致工业用地紧张,但21世纪初,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企业迁入我国时,土地供应还比较充足。
(2018·邵阳三模)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区域内人口密集,该地区河流密布,大多发自两侧山谷中,水资源较为丰富,能为沿岸居民提供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下图为该地区距离河流不同距离聚落的数量,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聚落布局有明显的河流指向性
B.聚落数量随着离河流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距河越远,聚落数量变化的越快
D.聚落数量与距河距离成反比关系
5.该地区聚落的分布数量与距河远近的现状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
A.仅距河流100 m以内的范围
B.距河流100~500 m的范围
C.仅距河流500 m以外的范围
D.距河流100 m以内和500 m以外的范围
解析:4.A 5.D 第4题,从图中看,聚落数量随着离河流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说明聚落布局有明显的河流指向性,A正确;距河流越近,聚落数量变化的越快;聚落数量与距河流距离为负相关关系,没有比例关系。第5题,该区夏季多雨,距河100 m内最易受到因暴雨而发生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不合理;距河流500 m外的区域,部分聚落散布在山区,用水较为不便,生活条件较差,因此不合理,D正确。
(2019届高三·重庆月考)下图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图中阴影部分为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样本和物种基因库,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根据图文材料完成6~8题。
6.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海拔高低
C.纬度因素 D.距海远近
7.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下列原因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 )
A.低温冻害 B.潮湿多雨
C.冰雪灾害 D.持续强风
8.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增加生物种类
C.减轻病虫害发生 D.提高土地生产力
解析:6.A 7.B 8.C 第6题,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等,图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森林生长慢。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A对。海拔高低、纬度因素、距海远近不是直接原因,不是影响森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B、C、D错。第7题,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潮湿多雨的环境使可燃物腐烂,减少可燃物数量,林下枯枝落叶的湿度大,不易燃烧。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潮湿多雨,B对。低温冻害、持续强风会使枝叶掉落,反而增加林下可燃物,A、D错。冰雪灾害产生的冰雪主要覆盖在枯枝落叶表层,可燃物的数量并没有减少,C错。第8题,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害虫卵被烧死,减轻病虫害发生,C对。大火会破坏土壤结构,可能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A、D错。可能导致一些生物灭绝,减少生物种类,B错。
(2018·莱芜期中考试)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拿大旅行考察。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9~11题。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冰原带
10.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依次过渡为( )
A.森林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11.游客继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基础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洋流
解析:9.B 10.C 11.C 第9题,该地位于50°N附近,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显示温尼伯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正确。第10题,北美洲落基山以东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因此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C正确。第11题,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因此降水丰沛;而莱斯布里奇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故C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八)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浙江省湖州市是湖笔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文房四宝行业特色区域”——毛笔之都。据此完成1~3题。
1.明初湖州上贡笔料,“岁办笔管共13 587个,山羊毛10斤5两”。湖笔逐渐取代宣笔而兴起,其根本原因是( )
A.工艺精湛 B.政府支持
C.原料优质 D.市场广阔
2.湖州市近几年从提升传统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适当降低对湖笔制造企业的年销售额指标要求,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毛笔生产成本 B.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C.增加产品品牌效应 D.提高产品市场价格
3.近些年,湖州市引导企业将毛笔生产从实用型转向工艺型、礼品型。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降低销售成本 B.提高产品附加值
C.降低环境污染 D.提升消费者体验
解析:1.C 2.C 3.B 第1题,结合题干可知湖州“上贡笔料”以笔管、山羊毛作为贡品,可推断出湖笔的原料优良,因此逐渐取代宣笔(以竹管、兔毛为原料)而兴起。第2题,题干中“从提升传统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说明政府注重对产品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产品品牌的培育;降低销售指标与降低生产成本无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需要加强研发而不是降低销售指标;我国毛笔生产厂家众多,提高产品价格势必降低市场竞争力,也不是降低销售指标的目的。第3题,工艺型、礼品型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层次高,产品的价格也会随着精湛的制作、精良的包装工艺等得到提升,进而提高产品的利润。
(2018·湖北重点中学模拟)海底盐池是分布在世界部分深海底部的盐水集中分布区,盐跃层是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清晰可见的分界。盐池附近少有动物涉足,却有异常丰富的贝类环绕四周。以墨西哥湾的海底盐池为例,图1为海底盐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盐池内外水体盐度和微生物细胞数量分布图。据此回答4~6题。
4.海底盐池盐度高的原因是( )
A.海水蒸发旺盛,盐分积累多
B.盐岩层厚度大,盐分溶解多
C.海水温度高,溶解盐分多
D.岩浆活动强烈,盐分溢出多
5.盐池中( )
A.微生物数量高于海洋表面
B.生物多样性低于海洋表面
C.微生物数量随盐度减小而增大
D.生物多样性随盐度增大而增大
6.盐池四周环绕有丰富的贝类,最有可能是盐池周围( )
A.水温较高 B.水质更好
C.盐度较高 D.饵料丰富
解析:4.B 5.B 6.D 第4题,根据图1中信息显示,海水盐池的盐分,主要来自于海水底部岩层的盐分,与海水表面的蒸发强度无直接关系,所以A选项不正确;盐水水温高,但不是溶解盐分的原因,所以C选项不正确;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岩浆活动强烈,与其盐度高无关,所以选项D错误。据图可知,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强烈,导致盖层和新岩层出现裂隙,底部溶解了盐岩层盐分的盐水,沿裂隙向上运动到普通海水当中,水温较高,但因为盐度大,密度大,所以集中于海水底层的洼地里,形成盐池,B正确。第5题,根据图2中的纵坐标可知该图的上部并不是表示海洋的表层,而是表达盐跃层以上1 m,A不正确。通过统计图的判读,可以知道盐池的盐度随深度不是持续增大,而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微生物的数量与海水的盐度不具有相关关系,C、D不正确。根据信息判断,盐池中虽然生物数量较多,但是几乎只有贝类,所以生物多样性低于海洋表面,B正确。第6题,根据题干提示,海水盐池的生存环境不适合一般的动物生存。但因盐度高,大量嗜盐细菌集聚,成为贝类的饵料。由于饵料丰富,所以也会有能够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贝类在此集聚。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现常住人口已超2 400万,根据其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人口控制目标为2 500万。读我国上海市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演变图(图1)以及该市2006~2014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变动图(图2),完成7~9题。
7.根据以上两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006年以来,该市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经济滑坡是主因
B.拐点甲时调整人口政策的强制性比乙明显更强
C.该市经济水平最高的是阶段③
D.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
8.2006年至2014年,该市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
A.2008年 B.2010年
C.2012年 D.2014年
9.上海人口调控关键在于( )
A.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 B.疏散过多的城市职能
C.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D.降低工业用地规模
解析:7.D 8.C 9.B 第7题,2006年以来,由于上海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迁入人口减少,A错误。阶段③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人口增长较快,为人口发展的早期,拐点乙后人口出生率的减少,主要靠人口政策;阶段②人口的出生率在不断下降,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阶段①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拐点甲时为“三低”型人口模式,此时人口出生率的增加,一方面受人口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政策的强制性较弱,B错误。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阶段①,C错误。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D正确,故答案选D项。第8题,人口的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当人口的机械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和为正值,则该区域的人口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因此当该地的人口的机械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和由正值刚好变为0时,人口的数量最多。根据图中的数据,2012年的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和为0,之后和小于0,说明此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大,故答案选C项。第9题,上海市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故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迁移导致的,人口调控的关键在于疏散过多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故答案选B项。
(2018·重庆三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
A.190 m B.260 m
C.330 m D.400 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温现象持续时间约为8个小时
B.8时逆温层厚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C.该地逆温形成仅与夜晚吹山风有关
D.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
解析:10.C 11.D 第10题,读图可知,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温差约2 ℃,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6 ℃,谷底、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330 m,C对。A、B、D错。第11题,逆温现象指的是下面温度低,上面温度高,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持续时间即谷底温度低于坡顶温度的时间,持续时间约为14个小时,A错误。根据图示各时刻的谷底、坡顶温差,6时逆温层厚度可能达到一天中最大,B错误。该地逆温形成与夜晚吹山风有关,也与天气状况有关,C错误。气温日较差越大,夜晚降温幅度越大,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D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九)
(2018·莆田模拟)下图为我国三个省份的茶叶生产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叶需求旺盛,三省的产量均增加
B.福建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
C.江西劳动力不足,茶园面积最小
D.浙江经济发达,茶叶单产增幅最大
2.受产销收益的影响,图中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的作物是( )
A.冬小麦 B.棉花
C.油菜 D.柑橘
解析:1.B 2.D 第1题,从图中看,浙江茶叶产量略有下降;福建茶园面积下降,但产量增加,说明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B正确;影响茶园面积的因素有很多,如地形、种植习惯等,江西茶园面积最小,不一定是因为劳动力不足;浙江茶园面积增加,但产量下降,说明茶叶单产下降。第2题,冬小麦、棉花和油菜为耕作业,种植在地形平坦的地区,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较好的坡地,因此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同样种植在坡地的柑橘,D正确。
读M国示意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图中洋流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
B.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有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4.近年来,为发展农业生产,M国兴修水利,拦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该国( )
A.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蓄水量大
B.沿海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排涝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5.图中甲城市磷矿资源丰富,但与该国西北部沿海城市相比,甲城市发展磷酸盐加工的限制条件是( )
①气候炎热 ②水资源少 ③地租低 ④生态脆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3.D 4.B 5.B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国家位于非洲西北部,为摩洛哥,N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A项错误;该洋流自北向南流,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B项错误;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项错误。该洋流流经海域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使得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海洋渔场,D项正确。故选D。第4题,摩洛哥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蓄水量小,A项错误。该国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水资源比南部多,故C、D两项错误。沿海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及时排涝。故选B。第5题,与西北部沿海城市相比,甲城市气候炎热,水资源少,且位于河流中上游,地表崎岖,生态脆弱,故①②④正确。地租低是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且从题中信息无法判断甲城市地租的高低,故③错误。故选B。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截至2017年9月中旬,全国共有480多万“城归”返乡创业。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城归”现象最明显的为( )
A.四川 B.山东
C.浙江 D.天津
7.“城归”返乡对农村的影响是( )
A.增大留守儿童比例 B.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C.提高创新活力 D.彻底解决养老问题
8.“城归”现象将促使上海加快发展(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解析:6.A 7.C 8.D 第6题,“城归”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前往东部地区务工,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可知,近年来我国“城归”现象最明显的省级行政区应位于中西部地区。山东、浙江、天津均位于东部地区,四川位于我国中西部,且迁出人口数量大,故四川“城归”现象最明显,A项正确。第7题,“城归”掌握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可为农村的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留守儿童现象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引发的,“城归”将会减小留守儿童比例;“城归”对农村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城归”利于缓解农村养老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第8题,随着“城归”现象的日益凸显,上海市将会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故上海市应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B项错误、D项正确;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城归”现象关联不大,A项错误;上海市自然资源贫乏,不适宜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C项错误。
中央气象台在2018年1月3日18时发布入冬以来首个暴雪橙色预警,4日6时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4日08时至5日08时,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这是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的结果,与此同时,京津唐地区的人们却只能羡慕上述地区的人们“晒”各种雪景。下面为2018年1月3~5日北京和安徽六安天气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9~11题。
北京(40°N,116°E)海拔43.5 m
六安(31°44′N,116°30′E) 海拔75 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2018-01-03
2
-5
多云
0
0
暴雪
2018-01-04
0
-8
阴
1
-1
暴雪
2018-01-05
3
-6
阴
1
-4
阴
9.本次降雪过程,纬度更高的京津唐地区没有出现大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弱 B.锋面位置偏南
C.受高压脊控制 D.气温偏高
10.依据表格信息判断,所示日期内影响两地气温日较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低
11.本次暴雪天气对六安地区冬小麦越冬非常有利,主要是因为( )
A.低温减轻虫害 B.积雪覆盖提升地温
C.积雪融水补墒 D.积雪融水增加灌溉水源
解析:9.B 10.A 11.C 第9题,材料中明确显示“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这次暴雪是“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产生的,说明这是一次冷锋降水过程,而锋面位置位于上述地区。京津唐地区受单一冷气团控制,缺乏水汽。故B选项正确。第10题,表格所示日期内,六安出现暴雪天气,云量大,云层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偏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显著,气温偏高,气温日较差小。而北京天气为多云和阴天,云量相对较少,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不明显,气温日较差大。所以表格所示日期内影响两地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A选项正确。北京纬度高,气温日较差应该小,所以B选项错。北京距离海洋更近,理论上北京应该气温日较差更小,所以C选项错。两地海拔相差不大,所以D选项错。第11题,本次暴雪天气带来了较厚的积雪,积雪融水下渗补充了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良好,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增强,越冬能力增强。低温确实能够冻死部分害虫,但是害虫活跃的主要时段不是冬季,所以A选项错。六安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气温不是很低,且对于耐寒的小麦,低温不是最大威胁,所以B选项错。积雪融水总量有限,虽然能改善土壤墒情,但是不足以作为灌溉水源,所以D选项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回答1~3题。
城市
4~5月
7~8月
全年
开封
0.47
0.35
0.20
武汉
0.27
0.56
0.19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秋季晴朗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1.C 2.A 3.B 第1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第2题,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降水偏差较大春季旱灾最严重。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 ℃,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 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南岭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
A.光照 热量 B.降水 耕地资源
C.昼夜温差 水源 D.气候 地形
解析:4.B 5.A 第4题,材料中提到“雪卷”必须同时满足缓坡、温度、强阵风等三个条件才能形成。南岭属于山区,云贵高原喀斯特的地貌广布地形崎岖,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均不能满足雪卷的形成条件。而青藏高原能够满足材料中提到的三个条件,最有可能出现雪卷。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光照较强,利于农业生产;但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限制农业生产。
基于“让你身边的空座,成为他人的希望”的理念,通过网络搭乘顺风车的平台发展起来。下图为某公司手机打车平台基于大数据绘制的2017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大陆跨城顺风车出行状况图。图中线条代表出行线路,亮度越高,线条密度越大。据此完成6~8题。
6.由图可知,跨城顺风车( )
A.出行范围哈尔滨大于长春
B.出行频次闽南三角地带明显高于珠三角地区
C.出行范围云南以跨省为主
D.出行频次乌鲁木齐在各自治区首府中为最高
7.影响各地跨城顺风车出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①假期长短 ②城市人口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地形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发展顺风车( )
①利于缓解交通压力 ②利于节能环保 ③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④应当加强监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6.A 7.C 8.B 第6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图中线条代表出行线路,亮度越高,线条密度越大。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以哈尔滨为中心的跨城线路长于长春,说明跨城顺风车出行范围哈尔滨大于长春,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亮度明显高于闽南三角地带,说明珠三角地区的出行频次明显高于闽南三角地带,B错误;读图分析可知,云南的出行线路的亮度并不高,说明云南跨省出行密度较小,C错误;出行频次呼和浩特在各自治区首府中为最高,D错误。第7题,跨城顺风车出行的规模越大,说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人口流动量越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量越大,跨城顺风车出行规模越大,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第8题,发展顺风车可以减少车辆的出行,利于缓解交通压力,①对;车辆出行减少,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②正确;发展顺风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小,③错误;顺风车需要加强监管,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乘车安全,④正确。因此①②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柔鱼为大洋性暖水域种类,集中分布在日本暖流向北或东北移动的暖水分支海域及其周围海域。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群体,其幼体早期生活在35°N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柔鱼阶段后向北洄游,10~11月以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读图回答9~11题。
9.下面四幅海域等温线(单位:℃)图表示四个不同的渔场,同样情况下能形成大型柔鱼渔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渔船在西北太平洋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为( )
A.5~6月 B.5~8月
C.8~10月 D.11月~次年1月
11.某年日本暖流势力较弱,则较正常年份( )
A.主要的柔鱼渔场位置会偏东偏北
B.捕捞柔鱼的渔船作业时间延长
C.柔鱼的渔获量会大幅增加
D.捕捞柔鱼的渔船作业时间推迟
解析:9.A 10.C 11.D 第9题,在等温线图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即等温线的凸向为洋流的流向。据此可以判断①渔场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地带且位于暖水区域,鱼类饵料丰富,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根据②渔场所在区域的等温线弯曲状况,并结合纬度位置可判断,日本暖流北上过程中受到北方的冷水阻挡,由②渔场所在区域等温线密集程度可判断,该区域为冷暖水交汇地带(类似于锋面)且②渔场位于暖水区域,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③渔场虽然位于暖水区域但不是寒暖流交汇地带,④渔场位于冷水区域,故都不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渔船的作业时间为6~10月,而8~10月捕捞区域较广,且也是柔鱼的成熟期,因此是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第11题,日本暖流势力较弱的年份,北方南下的千岛寒流势力相对增强,会使寒暖流交汇位置偏南偏西,因此主要的柔鱼渔场位置会偏南偏西;日本暖流势力较弱,则柔鱼的产卵期较往年晚,适宜成熟柔鱼个体生长的时间较往年缩短,故捕捞作业的时间缩短、渔获量减少;柔鱼发育成熟的时间较往年推迟,因此捕捞柔鱼的渔船作业时间推迟。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一)
(2018·茂名模拟)2017年11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发布推进本市粮田季节性轮作休耕养地工作的通知,正式加入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鼓励农民开展季节性轮作休耕,只种植一季水稻,取消冬小麦生产性补贴,拿出专项补贴补助试点区农户,补助的标准以收入不减为前提。休耕期采取RS监测。据此完成1~3题。
1.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种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稻生长期较短 B.水稻单产较高
C.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 D.水稻种植成本低
2.休耕期间,上海市耕地最适宜的措施是( )
A.进行乳畜饲养 B.深耕晒垄
C.种植观赏性绿肥 D.撂荒自然恢复
3.上海市对休耕的实施情况进行RS监测的时间应选择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1.C 2.C 3.A 第1题,种植制度不能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也改变不了其产量、成本,作物熟制或种植制度与区域的水热组合状况有关,由于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而上海夏季雨热同期,因此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种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据此选C。第2题,休耕期间,由于表土缺乏植被,区域发展以恢复地力为主,撂荒自然恢复需要时间长。上海地价高,闲置显然是资源的浪费,这时种植观赏性绿肥不仅可以补充地力,还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是休耕时上海市耕地最适宜的措施,据此选C。第3题,春季地表作物生长较快,此时使用RS监测可以清楚地分辨地物,检测是否休耕以及休耕地的使用情况。
(2018·芜湖模拟)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 900 m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该区域年平均气温为-0.4 ℃左右,年降水量500 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据此完成4~6题。
4.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高山针叶林 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5.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 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 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调查发现,与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相比,山坡相对平坦的4 500~4 750 m处分布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
A.大气温度较低 B.大气降水较多
C.地面光照较差 D.地面风力较小
解析:4.A 5.D 6.C 第4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 900 m附近,喜光性强,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因此与之相伴随的植被,应该也适应海拔4 900 m附近的地理环境,首先这里水分条件较好,不可能为高寒荒漠带,B错误;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风力较大,不可能发育森林带,C、D错误;高山草甸带耐寒、耐大风,比较适合该地理环境,A正确。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该植物贴伏于地面,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因此在该地大风时,枝叶由于紧贴地面,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而且由于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因此具有抗风的作用;当该地降大雪时,积雪覆盖植被,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枝叶温度高,但此时不是垫状点地梅的生长季节;积雪融化时,融水渗入垫状物内,可以补充水分,具有抗旱的作用;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具有抗寒的作用。结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正确。第6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海拔4 900 m,该山坡4 500~4 750 m处海拔相对低,大气温度相对较高,A选项错误;“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说明垫状植物对水的要求较高,而4 500~4 750 m垫状植物分布比4 900 m少,所以它的降水应该比较少,B选项错误;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4 500~4 750 m处垫状植物分布较少,说明该地可能光照差,C选项正确;垫状点地梅具有抗大风的优点,因此风力较小不是影响该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D选项错误。
(2018·黄冈二模)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82.7亿元人民币,下图示意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据此完成7~9题。
7.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物流通达性增强 B.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
C.流动人口增加 D.互联网技术发达
8.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 )
A.服务范围更大 B.食品种类更丰富
C.投资成本更低 D.投资风险更高
9.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最佳的选址应临近( )
A.中心商务区 B.大型居住区
C.大学校园区 D.工业园区
解析:7.D 8.C 9.A 第7题,互联网餐饮外卖指顾客可以在网络上下单订购餐饮,由专人送达的这种餐饮业务。这种市场业务的蓬勃发展,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送餐服务,但这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D正确。第8题,一般来说互联网餐饮者大多是本地市场(物流快速送达),而传统餐饮门店则可以吸引更远地区的顾客,再者服务范围应包括来此门店接受服务的顾客的来源地,所以这两者之间无法比较,一般情况下传统餐饮店应该大于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A错;一般情况餐饮店大多以立足于本地饮食习惯为主,所以其食品种类应该都类似,相差不太大,不存在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更丰富,再者任何一家传统餐饮店都可以开展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务,故B错;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订餐和物流配送,顾客不需要进入门店就餐,相比传统餐饮不需要租用更大门店进行经营,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投资风险降低,C正确,D错误。第9题,根据图中的外卖市场份额结构图可知,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市场份额最高的是白领商务市场,而白领阶层在所给的几个选项中又以在商务区分布最多。故在靠近中心商务区选址最佳,A正确。
(2018·岳阳一模)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向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流速快,含沙量大
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流量大,航运发达
11.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
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解析:10.C 11.B 第10题,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上游流速快,含沙量小,B错误。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形成夏汛现象,C正确。沿线经济落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D错误。第11题,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B对。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水流急,不表示流量大,A错。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不能表示流量丰富,C错。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大,没有大量海水倒灌,D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二)
(2018·黄冈二模)2017年有网友爆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2.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重庆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解析:1.D 2.C 3.A 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杉属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则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所以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对。公路两侧,相距不远,再调用所学知识:自然地理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一条公路的两侧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落叶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常绿林)。可知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色彩最丰富,可看到一边黄叶,一边绿叶。在春季、夏季时树林的色彩应以绿色为主,不能看到暖黄色;在冬季时一边的水杉林应有叶落,色彩比较单一,所以本题应选C。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水杉生长在酸性土壤,柳杉是常绿乔木,所以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北京和乌鲁木齐不符合条件;而题干信息显示,植被分布在山路两侧,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海口处,是平原,所以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重庆,A对。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平均海面是指某地一定时期内每小时海面高度的算术平均值,是测量高程的起算面,又称零面或基准面。平均海面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潮汐现象、海水密度、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的海域季风盛行,月平均海面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且月平均海面年较差自北向南呈递减分布。如图为我国海域月平均海面季节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与我国海域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北部
B.南海北部、东海、黄海、渤海
C.东海、南海北部、黄海、渤海
D.黄海、渤海、南海北部、东海
5.图中③曲线7月海面较低的原因是( )
A.受低气压控制 B.受天文潮小潮影响
C.海面风力较弱 D.海水密度较小
6.关于图中①曲线所示海域月平均海面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7、8月河口发生咸潮次数增加
B.1、2月沿岸易出现海冰
C.4、5月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D.11、12月份赤潮危害增加
解析:4.A 5.C 6.B 第4题,依据资料中“月平均海面年较差自北向南呈递减分布”,结合中国东部海域由北向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可知A正确。第5题,图中③曲线表示我国东海海域,7月该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海面低于6月和8、9月夏季风较强时期(夏季东南风使水体向岸运动,近岸海面增水),C正确,A错误;海水密度减小,海面应该升高,D错;每月都会出现天文大潮与小潮,故潮汐不是引起该月海面偏低的原因,B错。第6题,图中①曲线表示渤海海域,7、8月虽平均海面较高,但正处于华北河流丰水期,河口咸潮不会增多,A错;1、2月由于平均海面较低,受海区水温与入海河流淡水影响,沿岸易出现海冰,B正确;4、5月平均海面上升,且华北地区河流水量少(降水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输沙能力弱,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易扩大,C错;赤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海洋污染、海水富营养化,与平均海平面高度无关,且11、12月水面低,不利于赤潮形成,D错。故选B。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长约658 km,设计时速为250 km,途经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中超过10 km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下图示意西成高铁线路。据此完成7~8题。
7.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B.绕开地质复杂地段,降低工程造价与难度
C.节省建桥资金的投入,缩短建设工期
D.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
8.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科学技术因素 B.地形地质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资源物产因素
解析:7.D 8.C 第7题,西成高铁穿行于高密度隧道群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D对。线路平直,说明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不是主要目的,A错。开凿隧道,增加了工程造价与难度,B错。加大了建桥资金的投入,且缩短建设工期不是主要目的,C错。第8题,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C对。科学技术因素是保障,不是主导因素,A错。随着科技发展,地形地质因素不再是主导因素,B错。高铁以客运为主,资源物产因素的影响小,D错。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10亿瓦特)。完成9~11题。
地区
欧洲
中东和非洲
美国
巴西
其他美洲地区
印度
其他亚太地区(含中国)
合计
装机容量
3.4
0.2
0.1
2.1
1.4
0.7
3.3
11.2
9.关于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空间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
B.中东装机容量小,与其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有关
C.中国装机容量大,与其常规能源短缺有关
D.美国装机容量小,与其生物质原料少有关
10.关于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发电,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供热,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
C.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消耗大量农业秸秆,破坏生态平衡
D.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11.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需要根据时间来调整太阳能发酵棚中阳光板与地面夹角。下列时段,夹角需先调大再调小的是( )
A.元旦到植树节 B.植树节到劳动节
C.劳动节到国庆节 D.国庆节到元旦
解析:9.A 10.B 11.D 第9题,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A正确;中东因石油资源丰富,故装机容量小,B错;中国常规能源中煤炭资源丰富,C错;美国农业发达,生物质原料丰富,D错。第10题,因我国长春地区冬季气温过低,无法进行发酵,故需要太阳能增温,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生物质发酵产生的沼渣是农田优良的肥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利于有机肥还田。故B正确。第11题,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需要保持阳光板与正午太阳光线保持垂直;当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或变小)时,应相应调小(或调大)阳光板与地面夹角;元旦到植树节,太阳高度在变大,夹角需调小;植树节到劳动节,太阳高度在变大,夹角需调小;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夹角需先调小后调大;国庆节到元旦,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夹角需先调大后调小。故D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三)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1~2题。
城镇
教育设施水平
星级酒店
汽车交易市场
大型综合超市
地铁里程
甲
高中2所
0个
0个
2个
0 km
乙
国家重点大学26所
160个
58个
2个
440 km
丙
一般大学2所
4个
1个
16个
0 km
丁
国家重点大学4所
72个
33个
274个
236 km
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丁、丙、甲
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D 2.B 第1题,城镇等级越高,教育设施水平越高,星级酒店数量、汽车交易市场数量越多和地铁里程越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乙、丁、丙、甲,故D正确。第2题,IT信息产业对科学技术水平要求高,因此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国家重点大学最多的城市,故B正确。
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1、图2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3.在同一区域中,图1中t1~t4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 )
A.t1 B.t2
C.t3 D.t4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 )
A.草地 B.水泥路面
C.裸地 D.沥青路面
5.若降水量相同,与图2中①至④符合的是( )
A.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
B.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
C.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
D.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
解析:3.D 4.A 5.B 第3题,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示在同一区域中,t1时下渗率最大,t4时最小;但降雨损失量是时间越长,累积损失越大,从开始降雨时间越长,降雨累积损失量越大,所以t4时累积降雨损失量最大。故D正确。第4题,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草地的下渗率最大,其下渗容量也最大。故A正确。第5题,图示①的降雨损失量累积最多,④最少;下渗率大,其下渗容量也大;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故B正确。
2018年2月,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读图完成6~8题。
6.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相对欠缺 B.技术水平较低
C.地质环境复杂 D.气候条件恶劣
8.“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解析:6.B 7.C 8.A 第6题,“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主要向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缺水地区调水,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相对较少,但生活和农业需水量较大,故需要调入更多的水。春季气温较低且有积雪融水;冬季严寒,生活和农业需水量都不大;秋季为农作物成熟季节,农业需水量较小。第7题,读图可知,“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沿线主要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极大地限制了调水工程的实施。我国有多项重大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已经成功实施,经验丰富,技术不是其主要障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金和气候也不是该项工程的主要障碍。第8题,该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条件,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调水工程在夏季(洪水期)调水,减少了洪水期水量,有利于减轻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减轻荒漠化;结合材料可知,该工程虽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建成后全程自流,运营成本较低。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示意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四川盆地 B.太湖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0.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A.河汊纵横,气候湿润 B.中低周高,排水不畅
C.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D.林海雪原,寒冷干燥
11.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二人转
C.昆曲 D.秦腔
解析:9.C 10.D 11.B 第9题,图示剪纸反映了马拉爬犁景观。东北平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多降雪,为了适应地理环境,当地人们经过长期摸索,制作出了一种冬季可以在冰雪上行进的交通工具——爬犁。由于冰面、雪地上的摩擦力较小,马拉爬犁行进速度比在路上行进的马车还要快。而且,马车在冰雪上行进,车轮经常打滑,且车轮极易陷进雪窝,而爬犁则可以避免这一弊端,因此说“马拉爬犁比车快”。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平原,故C项正确。四川盆地和太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冰雪少,不能发展马拉爬犁的运输方式,故A项和B项错误;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也不适宜发展马拉爬犁的运输方式,故D项错误。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平原。形成图示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应为林海雪原,寒冷干燥,故D项正确。第11题,该景观主要分布区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是二人转,故B项正确。川剧为四川的地方剧种,故A项错误;昆曲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地方剧种,故C项错误;秦腔属于西北地区的地方剧种,故D项错误。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四)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图1为我国某地形区局部等高线图,图2为该地传统民居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2中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2.该民居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下列对该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民俗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丰沛 赛龙舟 B.土层深厚 二人转
C.沟壑纵横 信天游 D.森林广布 三月街
解析:1.D 2.B 3.C 第1题,图中所示传统民居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第2题,黄土高原窑洞充分利用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稳定的特点,于黄土立面上凿洞修建,要避开流水冲刷剧烈的沟谷,需向阳背风(冬季风),冬暖夏凉。图中丙、丁位于黄土塬面的北坡,为阴坡且迎着冬季风,C、D错;甲虽处阳坡,但位于沟谷地形,A错。第3题,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赛龙舟为我国南方地区民俗,A错;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但二人转为我国东北地区民俗,B错;黄土高原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信天游为当地的一种民歌形式,C正确;黄土高原植被稀少,三月街为我国云南白族特有民俗,D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5月13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有( )
A.沙源、地形 B.地形、风向
C.沙源、风向 D.沙源、城市
5.下列关于13日08时图中城市受沙尘暴影响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丰强于和田 B.喀什强于若羌
C.敦煌强于玉门 D.若羌强于民丰
6.从13日02时到13日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 )
A.越来越慢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越来越快
解析:4.B 5.A 6.C 第4题,由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可得,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端,从图示时间可以推出此次沙尘暴在向东移动,而该图为5月,西北地区盛行偏北风,故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风向;从移动路径偏向东方,而不是南方,结合该地地形概况,推出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受该地南部山地阻挡的影响。第5题,图中等值线为能见度等值线,能见度数值越小,受沙尘暴影响越强,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13日08时沙尘暴正影响民丰,能见度接近0.0 km,所以A正确。第6题,把图中沙尘暴时间等值线划分成时间间隔相同的等值线,从13日8时到13日14时等值线之间均匀画一条等值线,即11时等值线,这样每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距离越近,移动速度就越慢,即从13日02时到14时再到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为先慢后快。
(2018·上饶三模)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7~9题。
热量/1 012千卡
蛋白质/万吨
脂肪/万吨
甲
1 401.8
4 355
1 792
乙
30.9
281
208
丙
47.1
764
123
净进口食物
121
662
564
合计可供养人口数量
20.57亿人
22.84亿人
12.14亿人
7.表中甲、乙、丙三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 )
A.草地、农田、水域 B.农田、草地、水域
C.农田、水域、草地 D.水域、草地、农田
8.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 B.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绿色食物需求增大 D.食物需求的多样化
9.在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提高牲畜集约养殖,大量进口农产品
解析:7.B 8.D 9.B 第7题,根据表中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可知,甲的数量最大,各类食物产量大,为农田;乙的脂肪较高,符合畜产品食物特点,为草地;丙的蛋白质较高,符合鱼虾食物特点,为水域。据此选B。第8题,进口货品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市场的变化。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总量大并不代表食物种类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营养平衡的需求越来越大,食物的结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所以为满足食物需求的多样化仍需大量进口。据此选D。第9题,读表可知,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脂肪供应相对较少,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食物结构不均衡。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脂肪类食物的生产比重,可以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这就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我国人口庞大,大量进口农产品不现实。据此选B。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在基于CPS的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各种制造资源基于物联网和服务网,通过价值链横向和纵向的无缝整合,实现社会化协同智能制造。据此完成10~11题。
10.由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已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诞生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科技力量雄厚
C.工业历史悠久 D.海陆交通便利
11.工业4.0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后直接备料生产,下列哪个行业未来受工业4.0冲击最大( )
A.电子商务 B.旅游业
C.餐饮业 D.生物制药
解析:10.B 11.A 第10题,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是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上海科研院校多,具有高水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多,所以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诞生于上海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力量雄厚。第11题,电子商务所连接的只是网店卖家和消费者,其扮演的只是网络销售渠道商的角色,在工业4.0时代,当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智能工厂定制商品而且商品价格更便宜时,电子商务也将逐渐衰落,故A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五)
美国苹果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原料 B.劳动力
C.市场 D.政策
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 )
A.减轻环境污染 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升产品质量 D.维持产业优势
解析:1.B 2.D 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政策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1980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3~5题。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4.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 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 D.冬季、变暖
5.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3.A 4.B 5.C 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第4题,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第5题,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故答案选C。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 200 m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地面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 mm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 B.秦岭
C.武夷山 D.大别山
7.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
8.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
A.东南坡海拔1 400 m处 B.西北坡海拔1 600 m处
C.西北坡海拔1 200 m处 D.东南坡海拔1 900 m处
解析:6.C 7.C 8.B 第6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 000 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该山峰分为东南坡和西北坡,东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脉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故为武夷山。第7题,由图示可知,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8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 600 m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下图为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规模预测趋势图,据此完成9~11题。
9.智慧医疗得以实现主要依赖于( )
A.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B.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医疗事业的发展
10.有关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投资规模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 ②2018~2019年投资规模的增幅最大 ③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④投资规模5年增长了约2.4倍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智慧医疗的投资规模较小,这说明我国智慧医疗( )
A.发展水平高,目前维护费用低
B.目前水平低,发展潜力较大
C.普及率高,新增项目少
D.起步时间晚,重视程度低
解析:9.B 10.A 11.B 第9题,由材料“智慧医疗是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可知,得以实现主要依赖于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B对。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无关,A错。国家政策的支持、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是主要因素,C、D错。第10题,根据图中数值,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投资规模的变化,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呈波动增长,①错。2018~2019年投资规模的增幅最大,为174亿元,②对。投资规模越来越大,③对。投资规模5年增长了约1.4倍,④错。A对,B、C、D错。第11题,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智慧医疗的投资规模较小,这说明我国智慧医疗目前水平低,发展潜力较大,B对,A错。普及率低,C错。起步时间晚,投资规模小,是受技术水平影响,国家的重视程度高,D错。
一、锁定15个热点区域——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均以热点区域为载体,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前再度盘点热点区域,旨在唤醒存储知识,做到由点启面、抓根理枝,胸中有粮心不慌,满怀信心上考场。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纬40°~50°,东经125°附近,结合区域的轮廓及图中的河流名称及地名,可判定该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
2.特征分析
(1)气候: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其纬度较高,冬季漫长。
(2)地形:本区地形特征是“山环水绕”,东部为长白山脉,北部为低矮的小兴安岭山脉,西部为大兴安岭及内蒙古高原,中部为坦荡的东北平原。
(3)河流:主要河流有辽河、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属于太平洋水系,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封冻,春季易出现春汛。
(4)土壤:东北地区黑土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为充足,地广人稀,有利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但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在进行商品农业基地建设中应注意合理布局农业、保护生态、防止黑土流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2)工业生产线: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基础好,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但近些年来,随着资源的枯竭、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经济衰退、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举措。
(3)生态环境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着森林破坏、湿地萎缩、黑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生态问题。因此,找准每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改善生态的合理措施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区域定位
从图中的城市名称、区域及省区轮廓等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的华北地区。
2.特征分析
(1)地形:华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东临渤海和黄海。
(2)气候: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7、8月份为主要降雨季节;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大风天气。
(3)水文:本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本区湖泊较少,白洋淀是重要的湖泊,生态功能较强,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区,随着该区城市化的发展及农业技术的发展,该区各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涌现。
(2)工业生产线:华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京津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3)城市建设线: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许多大城市如北京市、天津市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为此国家规划建设了天津滨海新区、雄安新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4)资源供应线: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为此我国规划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能源供应的缺乏,许多的能源输配工程为其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40°N附近,80°E~110°E之间)、区域轮廓信息、图中图例显示的“古丝绸之路”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主体。
2.特征分析
(1)气候: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2)地形:该区域地形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分布特征,北部为阿尔泰山山脉、中部为天山山脉、南部为昆仑山山脉,以天山为界,北为准噶尔盆地,南为塔里木盆地。
(3)水文:本区河湖分布很少,多时令河、咸水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塔里木河为本区的重要河流,生态功能巨大。
(4)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地地处西北内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瓜果业,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充足,利于发展绿洲农业。深处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等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2)资源开发线:西北地区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但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了资源的开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促使西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3)生态环境线:本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荒漠化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绿洲农业发展、资源开发以及工程建设中必须把防治荒漠化放在首位。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以及图中的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2.特征分析
(1)地形: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2)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水文:西北属内流区,东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泊。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区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属于粗放型发展;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属于典型的河谷农业;由于高原上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2)工业生产线:该区工业发展较晚,主要集中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原因是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为避免对本区生态造成过度影响,应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3)生态环境线: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生态环境独特,因此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应注重本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防止荒漠化、湿地退化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特别关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冰川分布和生物演变的影响。
1.区域定位
由图中地名信息、区域轮廓和相对位置,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2.特征分析
(1)地形:图示区域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南部以云贵高原为主,西部以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相连。
(2)气候:西南地区的主要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相对较大。
(3)水文:本区河流众多,河流径流量大,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受地形的影响,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本区由于气候湿热,热量充足,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优越,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生产效益低下,因此在现代农业浪潮影响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2)工业生产线:本区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加上本区水能资源丰富,故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优越,但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3)生态环境线:本区传统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受崎岖地形的影响,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而本区资源的开发也会导致生态的破坏,因此注重生态保护、防止污染是工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4)交通建设线:本区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条件复杂且多大山、峡谷,故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且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多,因此加强交通建设是区域开发的重中之重,因此应特别关注重要的交通运输建设工程的区位分析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地名、岛屿轮廓信息可以定位图示区域为台湾岛。
2.特征分析
(1)地形:台湾岛地形2/3为山地,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台湾山脉,西部地带多沿海平原。
(2)气候: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穿过,因此其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山脉阻挡影响,台湾山脉东部降水较多。
(3)河流:岛上河流短急,径流量相对较大,河流多分布在西部。
(4)植被:岛上森林覆盖率很高,植物种类繁多。
3.命题主线
(1)地质运动线:台湾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台湾山脉陡峭高峻形成了众多地质景观,为发展旅游提供了众多的旅游资源。
(2)经济发展线:台湾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众多产品需要出口,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产业向大陆转移的现象。
(3)特色考查线
①结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其降水分布特征。
②结合其农业发展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③结合其交通分布,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④结合港口分布考查港口的区位条件。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地名信息可判定图中区域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2.特征分析
(1)区位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临近港澳,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2)地形:该区位于珠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3)气候: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夏秋季节受台风活动影响大。
(4)水文:河流众多,汛期长,年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区曾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商品粮的生产地位大大下降,其拥有的传统生态农业“基塘”生产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转向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的商品农业生产。
(2)工业生产线:该区为我国的轻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承接了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该区面临着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困境。
(3)城市发展线: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地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走好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是本区城市发展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之一。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及图中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是我国的南海海域。
2.特征分析
(1)区位特征: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区有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
(2)地形地貌特征:南海海底地貌的特点是北、西、南部是浅海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中央是深水海盆,该海域岛屿众多,类型多样。
(3)气候特征:具有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春秋季短、夏季长,冬无冰雪,四季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3.命题主线
(1)重点区域开发线:海南岛是我国南海开发中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国际旅游岛,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新建的航天发射基地,对该岛的工农业发展布局特点的考查是命题重点。
(2)资源开发线:南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如何更好地进行该区域的资源开发是重点关注的命题点之一。
(3)区域经济发展线:海南岛目前已被国家批准重点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其国际贸易发展特点、重要港口建设、城市化发展特点是重点关注的命题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河湖名称等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该区大体位于35°N~55°N,属于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中部。
(2)气候特征:该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一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二是日光充足、蒸发量大;三是温度变化剧烈。
(3)地形特征:中亚地势东高西低,起伏较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东、南部分布有巨大的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4)水文:本区河流较少,以冰雪融水为主,水量小,汛期出现在春夏季节,多时令河。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灌溉农业,因此灌溉农业的合理发展、畜牧业的合理布局是本区农业发展值得关注的命题方向。
(2)生态环境线:该区的荒漠化问题,灌溉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土地盐碱化,湖泊湿地萎缩问题比较突出,对其成因分析、措施探究是命题之一。
(3)资源开发线: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进口油气资源的主要供应地,因此中亚与我国的能源合作是重要命题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区域轮廓及图中的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为东南亚地区。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本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通往东亚、东南亚的最便捷通道。
(2)气候特征:东南亚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总体上气候湿热。
(3)地形特征: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人口、城市多分布于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由于本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形成了季风水田农业及热带种植园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对其生产条件的考查是命题的重点。
(2)工业发展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东南亚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分析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及影响是重要的命题方向。
(3)环境特征分析线: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本区的气候、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因此,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探究成因及影响是命题的热点。
(4)区际联系线:东南亚自古至今都与我国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该区域也是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其经济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此我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区际联系是命题的主要方向之一。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区域轮廓、地名信息可判定该区域为俄罗斯。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该国大致位于30°E与180°之间,以及50°N与70°N之间,位于中高纬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北邻北冰洋。
(2)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大部分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3)地形特征:本区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高,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4)河流特征: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俄罗斯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优越,但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成为农业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是命题关注点。
(2)工业生产线: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展基础雄厚,但工业布局不平衡,工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如何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命题着眼点之一。
(3)国土整治线:俄罗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东部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国土资源等待开发,因此分析区域开发条件及资源开发方式是命题重点。
1.区域定位
由图中区域轮廓特征及地理事物名称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西欧地区。
2.特征分析
(1)地形特征:本区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呈波状起伏,山脉山势陡峻。
(2)气候特征:本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突出,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小,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
(3)河流:本区河流稠密,水量丰沛,莱茵河北流注入北海,内河航运十分发达,多瑙河源于阿尔卑斯山,东流注入黑海,为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命题主线
(1)自然环境线:西欧地区的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水文环境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是命题的重点。
(2)工业发展线:西欧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以意大利中部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命题的关注重点。
(3)人口、城市发展线:西欧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地区,目前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国际难民、外籍劳工众多等问题,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建设相对合理、城市经济发展独特,这都引起了高考命题者的重点关注。
(4)农业发展线:西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地区,该区的乳畜业和地中海农业的发展特色突出,为现代商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以及地名信息可判定图示区域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赤道附近,以肯尼亚国家为区域主体。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该区域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从中间穿过,东邻印度洋,属于热带地区。
(2)气候特征:该区位于赤道附近,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
(3)地形特征:该区位于东非高原上,东非大裂谷附近。
(4)湖泊特征: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上,由地壳断陷而成,是非洲大陆最大湖泊,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的源头。
3.命题主线
(1)自然环境线:图示区域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生物分布等自然环境特征比较独特,对其成因分析、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是命题的关注点。
(2)区域发展线:图示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自然资源丰富,且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其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工农业发展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3)生态保护线:图示区域以热带草原景观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北美洲的美国。
2.特征分析
(1)位置特征:美国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
(2)地形特征: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原山地,中部是以平原为主,东部是山地。
(3)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沿海则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4)河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为美国的航运、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美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商品谷物农业发达,但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特点不同,故针对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是命题重点。
(2)工业生产线:美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东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及西部、南部的新兴工业区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也是命题的着眼点。
(3)自然环境线:美国领土广大,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很大。不同区域气候的独特性,龙卷风、寒潮、干旱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及成因,特殊的地貌形态的发生发展,主要河湖的水文特征成因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方向。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及区域的轮廓特征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南美洲的巴西。
2.特征分析
(1)地形特征:该国北部为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气候特征:该国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南部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人口、城市分布:该国是拉美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问题突出。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巴西是热带国家,气候湿热,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突出,也是命题的重点。
(2)资源开发线:巴西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为发展经济,积极开发矿产资源并加工出口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合理的开发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也成为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3)生态保护线: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全球环境效应显著,但目前雨林破坏严重,且热带草原区的土地开垦也导致了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土地的合理开发成为命题着眼点。
二、考前专练11个选择题——做到“手不离题”
考前,既不能忽东忽西、不知所措、心慌意乱,也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游手好闲。此时,应将状态调至高考模式,每天演练一组基础小题,既保持了手感,又树立起信心。专练高考11个选择题,旨在训练考场答题用时,掌控考场答题节奏。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一)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
A.围垸建村 B.流水作用
C.经济发展 D.交通变化
2.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
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3.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
A.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B.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C.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D.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解析:1.B 2.D 3.C 第1题,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故该题选B。第2题,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增大,面积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第3题,由图可知,天兴乡位于江心洲上,土地面积小,不利于建设钢铁工业基地,A错;该地区靠近武钢工业港,不利于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将废弃的村落建设成绿地等生态用地,部分滩涂及水体用于旅游娱乐活动,同时该地离武汉较近,利于市民休闲,可以打造休闲服务中心,C对;该沙洲面积小,不利于建设粮食生产基地,D错。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5.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6.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气候变暖加速
C.农业生长期延长 D.岛屿数量增加
解析:4.B 5.C 6.A 第4题,由图可知,该气象站1995~2010年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波动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所以总体来看,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C、D错,B正确。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对;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故选项C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
(2018·山东七校联合体联考)美国加州纳帕谷,以生产葡萄酒而闻名。纳帕谷是一个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雨量较少,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这里聚集有400多家酒庄和1 500多个葡萄园。AVA是美国葡萄酒产地制度的简称。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这是它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我国市场上的美国加州葡萄酒品牌有上千个之多,系列单品更是多达几倍。据此完成7~9题。
7.纳帕谷葡萄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当地的(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8.影响纳帕谷众多酒庄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葡萄酒需求量大 B.酿酒技术先进
C.海运便利 D.葡萄丰富质优
9.与法国AOC制度相比,美国AVA制度主要有利于( )
A.保证葡萄酒口味的稳定 B.提高葡萄酒的价格
C.丰富葡萄酒的品种 D.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7.A 8.D 9.C 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早晚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雨量较少,光照充足,可推测出该地葡萄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气候,A正确。第8题,酒庄以葡萄为原料,由材料可知,纳帕谷葡萄丰富且质优,因此聚集众多酒庄,D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美国AVA葡萄酒产地制度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有利于丰富葡萄酒的品种,C正确。
(2018·呼伦贝尔二模)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5年和2015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判断( )
A.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集
B.图乙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
C.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11.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解析:10.C 11.A 第10题,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可能是商业或工业活动集中,不一定是人口最密集,A错。根据图乙的等温线,城区最高气温范围22~24 ℃,郊区最低气温16~18 ℃,城郊之间温差范围是4~8 ℃,最大温差接近8 ℃,B错。两图相比,二环内,图甲最高气温26~28 ℃,图乙二环内最低气温16~18 ℃,故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C对。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减小,说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减弱,D错。第11题,城市土地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会导致温度的差异,比如水面、休憩与绿化用地的温度不同。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造成,A对。市区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减小,“雨岛效应”减弱,B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可能与雾霾天气无关,C错。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减小,产值不一定减小,D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二)
(2019届高三·郑州月考)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
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
2.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
D.中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
解析:1.C 2.D 第1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第2题,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随着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
(2018·大连二模)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完成3~5题。
3.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那么对当时的“泾浊渭清”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
B.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
C.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小,泥沙含量小
4.当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
B.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
C.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
D.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
5.有人认为“泾渭分明”还因时而异,每年夏季先“泾清渭浊”后“泾浊渭清”,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与夏季风的进退相关
B.植被生长的先后相关
C.与季节性积雪融水先后有关
D.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先后有关
解析:3.A 4.B 5.A 第3题,当时的“泾浊渭清”是因为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河水混浊,A对。渭河流域植被破坏少,水土流失少,泥沙含量少,水较清,B错。诗句描写的是秋雨,秋季,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小,C错。渭河发源于秦岭,位置更靠南,所以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D错。第4题,“渭也浊”是由于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多,导致河水混浊,B对。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不一定增加,水土流失,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影响,A错。渭河流域长期耕作是在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在山区、高原区,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的特征,C错。渭河含沙量增加,与沙尘暴影响关系不大,D错。第5题,每年夏季先“泾清渭浊”后“泾浊渭清”,主要与夏季风的进退相关,渭河流域和泾河流域先后进入雨季,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的季节有差异,河水的清浊时间有差异,A对。植被生长、季节性积雪融水、农业生产活动的先后时间差异不大,B、C、D错。
土壤呼吸作用(土壤中的CO2逸散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表示清晨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作物层底部CO2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
A.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垂直变化不大 D.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8.通过改变CO2浓度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 )
A.增加土壤的湿度 B.增施土壤有机肥
C.减少植株的密度 D.增加作物的高度
解析:6.D 7.A 8.B 第6题,农作物夜晚基本没有光合作用,清晨时作物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加上土壤的呼吸作用,CO2释放量达到最大,且越接近地表,CO2的浓度越高,故选项D正确。第7题,作物层底部光照少,光合作用弱,CO2浓度主要与土壤呼吸作用有关,离土壤表面越远,土壤呼吸作用越弱,所以作物底层CO2的浓度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故选项A正确。第8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湿度在30%左右土壤的呼吸作用最强,土壤过湿不利于土壤呼吸释放CO2,A错;增施土壤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释放CO2,增加作物层CO2的浓度,B对;减少植株密度增加底部的光照,不利于提高作物层CO2的浓度,故C错误;因为作物底层CO2的浓度随作物的高度上升而降低,增加作物的高度也不利于提高作物层CO2的浓度,D错。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为雄安新区。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据此完成9~11题。
9.2016年5月,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修建该铁路难度较大的原因是( )
A.气候恶劣 B.冻土广布
C.地震频发 D.地形崎岖
10.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
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生态环境良好 ③现有开发程度低 ④河网密布,水运便利 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1.雄安新区建成后,将会使( )
A.北京市首都职能凸显 B.天津市服务范围扩大
C.保定市城市等级提升 D.石家庄用地规模减小
解析:9.D 10.C 11.A 第9题,由图可知,唐山与承德之间为燕山山地,崎岖的地形为铁路建设带来许多困难,D对。唐山与承德之间的燕山,虽然地形崎岖,但海拔不高,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地面无冻土发育,A、B错;唐山到承德的铁路修建期间未发生破坏性地震,C错。第10题,雄安新区虽然距离京津地区较近,但经济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较差,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该区域位于华北平原低洼地带,虽然水域面积较大,但由于北方降水少,河流多泥沙淤积,水位浅,通航条件差。第11题,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北京市的一些非首都职能,建成后将凸显北京市的首都职能;对天津市的服务范围不会产生影响;石家庄市的用地规模和保定市的城市等级也不会因雄安新区的建成而产生变化。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三)
(2018·济南一模)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只见水田沟渠纵横,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图)。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长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1~3题。
1.该村落所处地形为( )
A.山地 B.冲积扇
C.三角洲 D.高原
2.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 D.热带雨林带
3.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地形 B.河流
C.植被 D.道路
解析:1.B 2.D 3.C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判断,由材料可知,该处位于高山山前地区,地势较高,且有喷泉分布,应当是上游山区的补给区,该村落所在地主要为冲积扇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故选B。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处与大陆之间有大海相隔,且岛上有椰林分布,应位于热带地区,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故选D。第3题,当初祖先到来之前,这里人烟稀少,后期由于人口增加,为了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应当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进行了改造,开垦成为耕地,种植水稻等作物,故选C。
(2018·青岛一模)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3月15日前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风速较大 B.郁闭度大
C.气温较高 D.降雪较少
5.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 )
A.冷锋带来的一次降雪
B.暖锋带来的一次降雪
C.林内有降雪,林外无降雪
D.林外融雪较慢
6.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益较低。据图文信息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落叶松人工林可使( )
A.春季融雪量降低 B.河流汛期推迟
C.融雪时长较长 D.融雪速度较快
解析:4.B 5.A 6.D 第4题,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故B正确。材料“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说明落叶松人工林内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气温、降水和风速相差不大,排除A、D、C,故选B。第5题,图示为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积雪和融雪状况,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应为冷锋过境导致的,故选A。第6题,图示显示,春季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较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因此融雪时间短,河流汛期早,不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率低,D对,B、C错。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A错误。
(2018·南宁二模)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7~9题。
7.“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8.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春季多风 B.夏季炎热
C.秋季多雨 D.冬季寒冷
9.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
A.收集雨水 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 D.增加美感
解析:7.C 8.B 9.A 第7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背山”有利于阻挡冬季风的侵入,“面水”利于夏季通风,所以A、B、D错误,故选C。第8题,该村处于安徽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等也可以看出,当地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A、C、D错误,故选B。第9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马头墙”有利于增强遮阴、防范火灾、增加美感,B、C、D正确。“马头墙”不利于收集雨水,A错误,故选A。
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07年,纺织业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2007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2014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据此完成10~11题。
10.现在棉纺织工业能够在世界各地转移,主要得益于( )
A.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 B.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
C.对棉布需求量的增长 D.劳动力成本的下降
11.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集团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 )
A.工业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市场需求大
解析:10.B 11.A 第10题,现在棉纺织工业能够在世界各地转移,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故选B。第11题,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集团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该地为传统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工业基础好,故选A。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四)
(2019届高三·济南联考)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据此完成1~3题。
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
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C.水质恶化 D.湖口水闸建设
解析:1.B 2.A 3.D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B正确;同一湖泊水量、水温和更新速度差别不大。第2题,由材料“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可知,该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据材料“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可推测出,丰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表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加之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第3题,修建湖口水闸后,甲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导致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D正确。
如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4~6题。
4.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5.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6.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解析:4.A 5.D 6.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小,而且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在1995~2000年,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所以D项正确。第6题,该省工业发达,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超过第一产业;再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读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会导致西藏( )
A.冰雪和湿地面积减少
B.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
C.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减少
D.降水量、江河径流量减少
8.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对境内高原湖泊水位年际变化影响很大。其基本变化趋势是( )
A.持续降低 B.持续升高
C.波动降低 D.波动升高
解析:7.A 8.C 第7题,从图中可读出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大,冰雪面积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湿地面积减少,A正确。第8题,从图中可读出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高原湖泊水位会波动降低,C正确。
土豆为喜光作物,下图所示南美洲某岛屿的居民以独特而传统的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而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据此完成9~11题。
9.土豆种植区主要位于该岛(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0.土豆种植在上述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A.有许多河流流经该区域,水源较充足
B.离海洋近,降水量较丰富
C.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光照较充足
D.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11.该岛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气候变暖
解析:9.A 10.C 11.B 第9题,根据图示纬度和比例尺,该岛位于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河流判断,岛屿中部为山地,岛屿西侧是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根据材料,土豆为喜光作物,所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A对。第10题,根据上题结论,该岛屿的东部为西风的背风坡,光照较充足,有利于土豆的生长。第11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岛降水较多,大量发展种植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B对。降水多,土地沙化问题少,A错。岛屿主要发展种植业,工业废气少,酸雨、气候变暖不是主要问题,C、D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五)
(2019届高三·广州调研)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中国未来对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增加。不同行业以及行业内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智能化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不尽相同。最先被机器人替代的是一些常规的、可标准化的工作,而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大的工作,以及带有情感色彩或艺术创作类别的工作在核心经验和技艺上很难被替代。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材料推测,以下行业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是( )
A.高级点心师傅 B.餐厅服务员
C.厨师 D.餐厅经理
2.为促进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劳动力群体的再就业,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是( )
A.加强义务教育
B.扩大大学招生规模
C.推行终身教育理念
D.提供相关培训和制度保障
解析:1.B 2.D 第1题,根据材料,最先被机器人替代的是一些常规的、可标准化的工作,结合选项,四种工作中,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最简单,最容易被替代,选B。第2题,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劳动力群体一般都是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技能较差的群体,因此为了这些人的再就业,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是提供相关培训和制度保障,D对。这些人是成人,义务教育已经结束;扩大大学招生对他们意义不大;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对于当前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也不符合实际,故A、B、C错。
(2018·广东三模)如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据此完成3~5题。
3.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
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
4.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较低
5.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
C.云贵高原 D.西双版纳
解析:3.B 4.D 5.C 第3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终年高温,但区域多山地,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据此选B。第4题,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并不是层层宽敞;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这里的冬季气候温和,无需将保暖作为民居的建设目的;但该建筑依山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适用于民居建设,选D。第5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吊脚楼依山而建,说明区域地势较高;吊脚楼层数较多,能居住的人较多,这说明当地适合建筑的平地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少数的山间低地中,结合选项,云贵高原一带地势崎岖,人口及产业活动集中在山间坝子地带,且该地苗族居多,最为符合材料,选C。
(2018·聊城二模)2018年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铺着方形地砖(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的北京延庆停车场,在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景观的成因是( )
A.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B.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C.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7.与普通水泥地面停车场相比,图中方形地砖停车场( )
A.增加了雨水下渗 B.增加了地表径流
C.减少了生物种类 D.减少了地下径流
8.关于本次四月降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
B.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安全
C.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
D.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
解析:6.D 7.A 8.C 第6题,图中景观是雪后方砖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成因是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C错,D对。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土壤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少,大气辐射的能量来自地面辐射,故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A、B错。第7题,与普通水泥地面停车场相比,图中方形地砖停车场的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利于雨水下渗,增加了雨水下渗,A对。减少了地表径流,B错。与水泥地面相比,土壤增加了生物种类,C错。下渗增多,增加了地下径流,D错。第8题,本次四月降雪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A正确。降雪融化或结冰,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安全,B正确。降雪量小,融化渗入地下多,形成地表径流量小,不会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C不正确。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D正确。
(2018·三明模拟)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9~11题。
9.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是( )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
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10.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
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
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
11.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 )
A.综合利用 B.农业结构调整
C.多种经营 D.延长全产业链
解析:9.C 10.A 11.A 第9题,机械化其实就是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过程,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主要原因是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所以C正确。第10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所以A正确。第11题,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综合利用,所以A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六)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新疆、四川 B.甘肃、浙江
C.陕西、江苏 D.贵州、广东
2.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东北和西北方向 B.西北和西南方向
C.东南和东北方向 D.东南和西南方向
解析:1.B 2.C 3.A 第1题,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所反映的地理环境为干旱少雨,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贵州降水多,D项错误;陕西位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窑洞,C项错误。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说明该地年降水量大,雨季长,结合图中交通工具以船为主,说明该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为浙江,故A项错误、B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了干旱的地理环境,乙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了湿润的地理环境,由此得出,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第3题,甲图中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且多风沙,门窗应该避开西北方向;东北方向一天中日照时间最短,不利于室内采光和提高室温,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故A项正确。
图1示意我国某地一中学生对2017年12月日历所做的标注,图2为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线路图。读图完成4~6题。
4.大雪节气当日,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四川盆地大雪纷飞 B.东南丘陵清晨起雾
C.华北平原阴雨连绵 D.藏北高原寒潮来袭
5.古人称冬至为“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12月22日,该学生在北京时间13时可观测到当日最短日影。下列关于当地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东六区
B.冬至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北
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D.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以西
6.12月31日是2017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开赛的日子,这是中国海拔第一高的城市全马赛事。参赛者赛途中可能遇到的是( )
A.局部赛道结冰湿滑
B.比赛全程背对太阳
C.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
D.滇池边有来自南方的越冬鸟类
解析:4.B 5.B 6.C 第4题,12月7日(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是隆冬,但南方地区气候仍较温和。四川盆地受地形和纬度影响,冬季很少大雪纷飞,排除A;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干燥,不可能阴雨连绵,排除C;藏北高原地势高,冬季不易受寒潮影响,排除D;东南丘陵冬季清晨气温较低,加上水汽充足,易形成雾,选择B。第5题,根据题干“在北京时间13时可观测到当日最短日影”,可推出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当地经度应为105°E,应位于东七区,排除A;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排除C;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正午当地日影朝向正北,B正确;结合当地经度,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约100°E)以东,排除D。故选B。第6题,昆明地处云贵高原,纬度低,海拔高,不易受寒潮影响,冬季气温很少低于0 ℃,赛道不易结冰,排除A;结合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线路图可知,参赛者比赛时不可能全程背对太阳,排除B;由于昆明海拔较高,加上参赛者需要剧烈运动,易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C正确;比赛线路沿滇池湿地分布,可看到来自北方的越冬鸟类,排除D。
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下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大致在( )
A.1982年 B.1990年
C.1998年 D.2010年
8.应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①完善、繁荣养老市场 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③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④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7.C 8.A 第7题,读图可知,安徽省199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小于7%,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故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5~2000年。结合选项,只有C符合。第8题,完善、繁荣养老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均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①②③正确。“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既不能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也不能使老年人老有所养,④错误。
20世纪60年代初期,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形成了巴黎市区过度膨胀与其他地区停滞衰落并存、地区发展严重失衡的现象。以1965年为分界,巴黎地区以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均衡化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了城市规划,实现了从遏制城市膨胀向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方向转变。据此回答9~11题。
9.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黎城市发展的特征可能是( )
A.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B.城市交通便捷通畅
C.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郊区人口减少,土地荒废
10.下列措施中能够推动巴黎市均衡化协调发展的是( )
A.将城市中的产业全部转向郊区
B.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与郊区的联系
C.加快城市产业集聚
D.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全部流入城市
11.巴黎城市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郊区人口比重
B.减缓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
C.改变城市职业构成
D.增加城市人口密度
解析:9.D 10.B 11.A 第9题,由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黎市区处于过度膨胀时期,郊区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可能造成郊区人口减少,土地荒废。人口大量迁往市区,会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更加严重,不利于郊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第10题,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与郊区的联系,会促进郊区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巴黎市均衡化协调发展,故选B。将城市产业全部转向郊区不符合实际;加快城市产业集聚和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全部流入城市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扩大城市和郊区的发展差距。第11题,巴黎实现从遏制城市膨胀向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转变,会促进郊区经济发展,可能使城市人口向郊区回流,使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密度减小,但对减缓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和改变城市职业构成影响不大。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七)
橡胶加工厂为初级原料加工业,该行业技术含量较低,门槛不高,产业链延伸度低。橡胶是轮胎的主要原料,21世纪初,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巨头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同时我国本土轮胎生产企业也大量涌现。我国橡胶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云南、广东、山东、河北等地。粉尘污染一直是橡胶工业最大的问题,尤其是炭黑运输、配料以及混炼造成的污染使操作工人和周围环境深受其害。下图是天然橡胶的加工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与山东、河北相比,广东、云南发展天然橡胶工业的优势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接近原料地
C.劳动力充足 D.加工技术先进
2.山东、河北的天然橡胶产业主要集中于( )
A.全产业链 B.上游橡胶种植
C.中游橡胶加工 D.下游橡胶制品
3.21世纪初,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对我国的影响是
( )
①加快工业化 ②促进就业 ③加快城市化 ④加大环境污染 ⑤导致用地紧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1.B 2.D 3.A 第1题,山东和河北不产橡胶,广东、云南距离天然橡胶产地近,故选B。由材料可知,橡胶制品都是一些日用品,山东、河北在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上更具优势,其橡胶制品市场需求量更大,故A错;橡胶工业技术含量较低,广东和云南在劳动力方面不具备优势,故C、D错。第2题,下游橡胶产业必须根据市场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橡胶制品,故应布局在市场地,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橡胶制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故主要布局下游橡胶制品工业,选D。山东、河北不能种植橡胶,缺乏天然橡胶原料,所以不可能发展全产业链,故A、B错误。从橡胶加工流程可以得出,中游橡胶加工是依托橡胶(原料)的原料导向型工业,故C错。第3题,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会雇用当地工人,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故选A。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会导致工业用地紧张,但21世纪初,欧盟、美国等地的国际轮胎生产企业迁入我国时,土地供应还比较充足。
(2018·邵阳三模)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区域内人口密集,该地区河流密布,大多发自两侧山谷中,水资源较为丰富,能为沿岸居民提供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下图为该地区距离河流不同距离聚落的数量,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聚落布局有明显的河流指向性
B.聚落数量随着离河流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距河越远,聚落数量变化的越快
D.聚落数量与距河距离成反比关系
5.该地区聚落的分布数量与距河远近的现状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
A.仅距河流100 m以内的范围
B.距河流100~500 m的范围
C.仅距河流500 m以外的范围
D.距河流100 m以内和500 m以外的范围
解析:4.A 5.D 第4题,从图中看,聚落数量随着离河流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说明聚落布局有明显的河流指向性,A正确;距河流越近,聚落数量变化的越快;聚落数量与距河流距离为负相关关系,没有比例关系。第5题,该区夏季多雨,距河100 m内最易受到因暴雨而发生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不合理;距河流500 m外的区域,部分聚落散布在山区,用水较为不便,生活条件较差,因此不合理,D正确。
(2019届高三·重庆月考)下图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图中阴影部分为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样本和物种基因库,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根据图文材料完成6~8题。
6.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海拔高低
C.纬度因素 D.距海远近
7.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下列原因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 )
A.低温冻害 B.潮湿多雨
C.冰雪灾害 D.持续强风
8.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增加生物种类
C.减轻病虫害发生 D.提高土地生产力
解析:6.A 7.B 8.C 第6题,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等,图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森林生长慢。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A对。海拔高低、纬度因素、距海远近不是直接原因,不是影响森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B、C、D错。第7题,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潮湿多雨的环境使可燃物腐烂,减少可燃物数量,林下枯枝落叶的湿度大,不易燃烧。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潮湿多雨,B对。低温冻害、持续强风会使枝叶掉落,反而增加林下可燃物,A、D错。冰雪灾害产生的冰雪主要覆盖在枯枝落叶表层,可燃物的数量并没有减少,C错。第8题,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害虫卵被烧死,减轻病虫害发生,C对。大火会破坏土壤结构,可能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A、D错。可能导致一些生物灭绝,减少生物种类,B错。
(2018·莱芜期中考试)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拿大旅行考察。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9~11题。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冰原带
10.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依次过渡为( )
A.森林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11.游客继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基础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洋流
解析:9.B 10.C 11.C 第9题,该地位于50°N附近,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显示温尼伯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正确。第10题,北美洲落基山以东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因此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C正确。第11题,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因此降水丰沛;而莱斯布里奇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故C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八)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浙江省湖州市是湖笔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文房四宝行业特色区域”——毛笔之都。据此完成1~3题。
1.明初湖州上贡笔料,“岁办笔管共13 587个,山羊毛10斤5两”。湖笔逐渐取代宣笔而兴起,其根本原因是( )
A.工艺精湛 B.政府支持
C.原料优质 D.市场广阔
2.湖州市近几年从提升传统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适当降低对湖笔制造企业的年销售额指标要求,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毛笔生产成本 B.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C.增加产品品牌效应 D.提高产品市场价格
3.近些年,湖州市引导企业将毛笔生产从实用型转向工艺型、礼品型。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降低销售成本 B.提高产品附加值
C.降低环境污染 D.提升消费者体验
解析:1.C 2.C 3.B 第1题,结合题干可知湖州“上贡笔料”以笔管、山羊毛作为贡品,可推断出湖笔的原料优良,因此逐渐取代宣笔(以竹管、兔毛为原料)而兴起。第2题,题干中“从提升传统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说明政府注重对产品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产品品牌的培育;降低销售指标与降低生产成本无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需要加强研发而不是降低销售指标;我国毛笔生产厂家众多,提高产品价格势必降低市场竞争力,也不是降低销售指标的目的。第3题,工艺型、礼品型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层次高,产品的价格也会随着精湛的制作、精良的包装工艺等得到提升,进而提高产品的利润。
(2018·湖北重点中学模拟)海底盐池是分布在世界部分深海底部的盐水集中分布区,盐跃层是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清晰可见的分界。盐池附近少有动物涉足,却有异常丰富的贝类环绕四周。以墨西哥湾的海底盐池为例,图1为海底盐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盐池内外水体盐度和微生物细胞数量分布图。据此回答4~6题。
4.海底盐池盐度高的原因是( )
A.海水蒸发旺盛,盐分积累多
B.盐岩层厚度大,盐分溶解多
C.海水温度高,溶解盐分多
D.岩浆活动强烈,盐分溢出多
5.盐池中( )
A.微生物数量高于海洋表面
B.生物多样性低于海洋表面
C.微生物数量随盐度减小而增大
D.生物多样性随盐度增大而增大
6.盐池四周环绕有丰富的贝类,最有可能是盐池周围( )
A.水温较高 B.水质更好
C.盐度较高 D.饵料丰富
解析:4.B 5.B 6.D 第4题,根据图1中信息显示,海水盐池的盐分,主要来自于海水底部岩层的盐分,与海水表面的蒸发强度无直接关系,所以A选项不正确;盐水水温高,但不是溶解盐分的原因,所以C选项不正确;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岩浆活动强烈,与其盐度高无关,所以选项D错误。据图可知,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强烈,导致盖层和新岩层出现裂隙,底部溶解了盐岩层盐分的盐水,沿裂隙向上运动到普通海水当中,水温较高,但因为盐度大,密度大,所以集中于海水底层的洼地里,形成盐池,B正确。第5题,根据图2中的纵坐标可知该图的上部并不是表示海洋的表层,而是表达盐跃层以上1 m,A不正确。通过统计图的判读,可以知道盐池的盐度随深度不是持续增大,而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微生物的数量与海水的盐度不具有相关关系,C、D不正确。根据信息判断,盐池中虽然生物数量较多,但是几乎只有贝类,所以生物多样性低于海洋表面,B正确。第6题,根据题干提示,海水盐池的生存环境不适合一般的动物生存。但因盐度高,大量嗜盐细菌集聚,成为贝类的饵料。由于饵料丰富,所以也会有能够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贝类在此集聚。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现常住人口已超2 400万,根据其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人口控制目标为2 500万。读我国上海市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演变图(图1)以及该市2006~2014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变动图(图2),完成7~9题。
7.根据以上两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006年以来,该市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经济滑坡是主因
B.拐点甲时调整人口政策的强制性比乙明显更强
C.该市经济水平最高的是阶段③
D.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
8.2006年至2014年,该市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
A.2008年 B.2010年
C.2012年 D.2014年
9.上海人口调控关键在于( )
A.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 B.疏散过多的城市职能
C.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D.降低工业用地规模
解析:7.D 8.C 9.B 第7题,2006年以来,由于上海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迁入人口减少,A错误。阶段③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人口增长较快,为人口发展的早期,拐点乙后人口出生率的减少,主要靠人口政策;阶段②人口的出生率在不断下降,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阶段①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拐点甲时为“三低”型人口模式,此时人口出生率的增加,一方面受人口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政策的强制性较弱,B错误。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阶段①,C错误。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D正确,故答案选D项。第8题,人口的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当人口的机械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和为正值,则该区域的人口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因此当该地的人口的机械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和由正值刚好变为0时,人口的数量最多。根据图中的数据,2012年的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和为0,之后和小于0,说明此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大,故答案选C项。第9题,上海市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故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迁移导致的,人口调控的关键在于疏散过多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故答案选B项。
(2018·重庆三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
A.190 m B.260 m
C.330 m D.400 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温现象持续时间约为8个小时
B.8时逆温层厚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C.该地逆温形成仅与夜晚吹山风有关
D.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
解析:10.C 11.D 第10题,读图可知,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温差约2 ℃,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6 ℃,谷底、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330 m,C对。A、B、D错。第11题,逆温现象指的是下面温度低,上面温度高,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持续时间即谷底温度低于坡顶温度的时间,持续时间约为14个小时,A错误。根据图示各时刻的谷底、坡顶温差,6时逆温层厚度可能达到一天中最大,B错误。该地逆温形成与夜晚吹山风有关,也与天气状况有关,C错误。气温日较差越大,夜晚降温幅度越大,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D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九)
(2018·莆田模拟)下图为我国三个省份的茶叶生产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叶需求旺盛,三省的产量均增加
B.福建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
C.江西劳动力不足,茶园面积最小
D.浙江经济发达,茶叶单产增幅最大
2.受产销收益的影响,图中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的作物是( )
A.冬小麦 B.棉花
C.油菜 D.柑橘
解析:1.B 2.D 第1题,从图中看,浙江茶叶产量略有下降;福建茶园面积下降,但产量增加,说明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B正确;影响茶园面积的因素有很多,如地形、种植习惯等,江西茶园面积最小,不一定是因为劳动力不足;浙江茶园面积增加,但产量下降,说明茶叶单产下降。第2题,冬小麦、棉花和油菜为耕作业,种植在地形平坦的地区,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较好的坡地,因此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同样种植在坡地的柑橘,D正确。
读M国示意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图中洋流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
B.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有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4.近年来,为发展农业生产,M国兴修水利,拦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该国( )
A.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蓄水量大
B.沿海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排涝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5.图中甲城市磷矿资源丰富,但与该国西北部沿海城市相比,甲城市发展磷酸盐加工的限制条件是( )
①气候炎热 ②水资源少 ③地租低 ④生态脆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3.D 4.B 5.B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国家位于非洲西北部,为摩洛哥,N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A项错误;该洋流自北向南流,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B项错误;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项错误。该洋流流经海域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使得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海洋渔场,D项正确。故选D。第4题,摩洛哥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蓄水量小,A项错误。该国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水资源比南部多,故C、D两项错误。沿海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及时排涝。故选B。第5题,与西北部沿海城市相比,甲城市气候炎热,水资源少,且位于河流中上游,地表崎岖,生态脆弱,故①②④正确。地租低是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且从题中信息无法判断甲城市地租的高低,故③错误。故选B。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截至2017年9月中旬,全国共有480多万“城归”返乡创业。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城归”现象最明显的为( )
A.四川 B.山东
C.浙江 D.天津
7.“城归”返乡对农村的影响是( )
A.增大留守儿童比例 B.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C.提高创新活力 D.彻底解决养老问题
8.“城归”现象将促使上海加快发展(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解析:6.A 7.C 8.D 第6题,“城归”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前往东部地区务工,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可知,近年来我国“城归”现象最明显的省级行政区应位于中西部地区。山东、浙江、天津均位于东部地区,四川位于我国中西部,且迁出人口数量大,故四川“城归”现象最明显,A项正确。第7题,“城归”掌握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可为农村的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留守儿童现象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引发的,“城归”将会减小留守儿童比例;“城归”对农村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城归”利于缓解农村养老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第8题,随着“城归”现象的日益凸显,上海市将会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故上海市应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B项错误、D项正确;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城归”现象关联不大,A项错误;上海市自然资源贫乏,不适宜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C项错误。
中央气象台在2018年1月3日18时发布入冬以来首个暴雪橙色预警,4日6时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4日08时至5日08时,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这是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的结果,与此同时,京津唐地区的人们却只能羡慕上述地区的人们“晒”各种雪景。下面为2018年1月3~5日北京和安徽六安天气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9~11题。
北京(40°N,116°E)海拔43.5 m
六安(31°44′N,116°30′E) 海拔75 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2018-01-03
2
-5
多云
0
0
暴雪
2018-01-04
0
-8
阴
1
-1
暴雪
2018-01-05
3
-6
阴
1
-4
阴
9.本次降雪过程,纬度更高的京津唐地区没有出现大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弱 B.锋面位置偏南
C.受高压脊控制 D.气温偏高
10.依据表格信息判断,所示日期内影响两地气温日较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低
11.本次暴雪天气对六安地区冬小麦越冬非常有利,主要是因为( )
A.低温减轻虫害 B.积雪覆盖提升地温
C.积雪融水补墒 D.积雪融水增加灌溉水源
解析:9.B 10.A 11.C 第9题,材料中明确显示“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这次暴雪是“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产生的,说明这是一次冷锋降水过程,而锋面位置位于上述地区。京津唐地区受单一冷气团控制,缺乏水汽。故B选项正确。第10题,表格所示日期内,六安出现暴雪天气,云量大,云层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偏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显著,气温偏高,气温日较差小。而北京天气为多云和阴天,云量相对较少,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不明显,气温日较差大。所以表格所示日期内影响两地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A选项正确。北京纬度高,气温日较差应该小,所以B选项错。北京距离海洋更近,理论上北京应该气温日较差更小,所以C选项错。两地海拔相差不大,所以D选项错。第11题,本次暴雪天气带来了较厚的积雪,积雪融水下渗补充了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良好,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增强,越冬能力增强。低温确实能够冻死部分害虫,但是害虫活跃的主要时段不是冬季,所以A选项错。六安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气温不是很低,且对于耐寒的小麦,低温不是最大威胁,所以B选项错。积雪融水总量有限,虽然能改善土壤墒情,但是不足以作为灌溉水源,所以D选项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回答1~3题。
城市
4~5月
7~8月
全年
开封
0.47
0.35
0.20
武汉
0.27
0.56
0.19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秋季晴朗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1.C 2.A 3.B 第1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第2题,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降水偏差较大春季旱灾最严重。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 ℃,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 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南岭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
A.光照 热量 B.降水 耕地资源
C.昼夜温差 水源 D.气候 地形
解析:4.B 5.A 第4题,材料中提到“雪卷”必须同时满足缓坡、温度、强阵风等三个条件才能形成。南岭属于山区,云贵高原喀斯特的地貌广布地形崎岖,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均不能满足雪卷的形成条件。而青藏高原能够满足材料中提到的三个条件,最有可能出现雪卷。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光照较强,利于农业生产;但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限制农业生产。
基于“让你身边的空座,成为他人的希望”的理念,通过网络搭乘顺风车的平台发展起来。下图为某公司手机打车平台基于大数据绘制的2017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大陆跨城顺风车出行状况图。图中线条代表出行线路,亮度越高,线条密度越大。据此完成6~8题。
6.由图可知,跨城顺风车( )
A.出行范围哈尔滨大于长春
B.出行频次闽南三角地带明显高于珠三角地区
C.出行范围云南以跨省为主
D.出行频次乌鲁木齐在各自治区首府中为最高
7.影响各地跨城顺风车出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①假期长短 ②城市人口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地形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发展顺风车( )
①利于缓解交通压力 ②利于节能环保 ③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④应当加强监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6.A 7.C 8.B 第6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图中线条代表出行线路,亮度越高,线条密度越大。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以哈尔滨为中心的跨城线路长于长春,说明跨城顺风车出行范围哈尔滨大于长春,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亮度明显高于闽南三角地带,说明珠三角地区的出行频次明显高于闽南三角地带,B错误;读图分析可知,云南的出行线路的亮度并不高,说明云南跨省出行密度较小,C错误;出行频次呼和浩特在各自治区首府中为最高,D错误。第7题,跨城顺风车出行的规模越大,说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人口流动量越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量越大,跨城顺风车出行规模越大,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第8题,发展顺风车可以减少车辆的出行,利于缓解交通压力,①对;车辆出行减少,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②正确;发展顺风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小,③错误;顺风车需要加强监管,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乘车安全,④正确。因此①②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柔鱼为大洋性暖水域种类,集中分布在日本暖流向北或东北移动的暖水分支海域及其周围海域。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群体,其幼体早期生活在35°N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柔鱼阶段后向北洄游,10~11月以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读图回答9~11题。
9.下面四幅海域等温线(单位:℃)图表示四个不同的渔场,同样情况下能形成大型柔鱼渔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渔船在西北太平洋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为( )
A.5~6月 B.5~8月
C.8~10月 D.11月~次年1月
11.某年日本暖流势力较弱,则较正常年份( )
A.主要的柔鱼渔场位置会偏东偏北
B.捕捞柔鱼的渔船作业时间延长
C.柔鱼的渔获量会大幅增加
D.捕捞柔鱼的渔船作业时间推迟
解析:9.A 10.C 11.D 第9题,在等温线图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即等温线的凸向为洋流的流向。据此可以判断①渔场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地带且位于暖水区域,鱼类饵料丰富,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根据②渔场所在区域的等温线弯曲状况,并结合纬度位置可判断,日本暖流北上过程中受到北方的冷水阻挡,由②渔场所在区域等温线密集程度可判断,该区域为冷暖水交汇地带(类似于锋面)且②渔场位于暖水区域,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③渔场虽然位于暖水区域但不是寒暖流交汇地带,④渔场位于冷水区域,故都不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渔船的作业时间为6~10月,而8~10月捕捞区域较广,且也是柔鱼的成熟期,因此是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第11题,日本暖流势力较弱的年份,北方南下的千岛寒流势力相对增强,会使寒暖流交汇位置偏南偏西,因此主要的柔鱼渔场位置会偏南偏西;日本暖流势力较弱,则柔鱼的产卵期较往年晚,适宜成熟柔鱼个体生长的时间较往年缩短,故捕捞作业的时间缩短、渔获量减少;柔鱼发育成熟的时间较往年推迟,因此捕捞柔鱼的渔船作业时间推迟。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一)
(2018·茂名模拟)2017年11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发布推进本市粮田季节性轮作休耕养地工作的通知,正式加入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鼓励农民开展季节性轮作休耕,只种植一季水稻,取消冬小麦生产性补贴,拿出专项补贴补助试点区农户,补助的标准以收入不减为前提。休耕期采取RS监测。据此完成1~3题。
1.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种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稻生长期较短 B.水稻单产较高
C.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 D.水稻种植成本低
2.休耕期间,上海市耕地最适宜的措施是( )
A.进行乳畜饲养 B.深耕晒垄
C.种植观赏性绿肥 D.撂荒自然恢复
3.上海市对休耕的实施情况进行RS监测的时间应选择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1.C 2.C 3.A 第1题,种植制度不能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也改变不了其产量、成本,作物熟制或种植制度与区域的水热组合状况有关,由于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而上海夏季雨热同期,因此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种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据此选C。第2题,休耕期间,由于表土缺乏植被,区域发展以恢复地力为主,撂荒自然恢复需要时间长。上海地价高,闲置显然是资源的浪费,这时种植观赏性绿肥不仅可以补充地力,还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是休耕时上海市耕地最适宜的措施,据此选C。第3题,春季地表作物生长较快,此时使用RS监测可以清楚地分辨地物,检测是否休耕以及休耕地的使用情况。
(2018·芜湖模拟)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 900 m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该区域年平均气温为-0.4 ℃左右,年降水量500 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据此完成4~6题。
4.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高山针叶林 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5.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 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 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调查发现,与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相比,山坡相对平坦的4 500~4 750 m处分布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
A.大气温度较低 B.大气降水较多
C.地面光照较差 D.地面风力较小
解析:4.A 5.D 6.C 第4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 900 m附近,喜光性强,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因此与之相伴随的植被,应该也适应海拔4 900 m附近的地理环境,首先这里水分条件较好,不可能为高寒荒漠带,B错误;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风力较大,不可能发育森林带,C、D错误;高山草甸带耐寒、耐大风,比较适合该地理环境,A正确。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该植物贴伏于地面,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因此在该地大风时,枝叶由于紧贴地面,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而且由于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因此具有抗风的作用;当该地降大雪时,积雪覆盖植被,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枝叶温度高,但此时不是垫状点地梅的生长季节;积雪融化时,融水渗入垫状物内,可以补充水分,具有抗旱的作用;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具有抗寒的作用。结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正确。第6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海拔4 900 m,该山坡4 500~4 750 m处海拔相对低,大气温度相对较高,A选项错误;“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说明垫状植物对水的要求较高,而4 500~4 750 m垫状植物分布比4 900 m少,所以它的降水应该比较少,B选项错误;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4 500~4 750 m处垫状植物分布较少,说明该地可能光照差,C选项正确;垫状点地梅具有抗大风的优点,因此风力较小不是影响该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D选项错误。
(2018·黄冈二模)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82.7亿元人民币,下图示意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据此完成7~9题。
7.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物流通达性增强 B.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
C.流动人口增加 D.互联网技术发达
8.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 )
A.服务范围更大 B.食品种类更丰富
C.投资成本更低 D.投资风险更高
9.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最佳的选址应临近( )
A.中心商务区 B.大型居住区
C.大学校园区 D.工业园区
解析:7.D 8.C 9.A 第7题,互联网餐饮外卖指顾客可以在网络上下单订购餐饮,由专人送达的这种餐饮业务。这种市场业务的蓬勃发展,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送餐服务,但这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D正确。第8题,一般来说互联网餐饮者大多是本地市场(物流快速送达),而传统餐饮门店则可以吸引更远地区的顾客,再者服务范围应包括来此门店接受服务的顾客的来源地,所以这两者之间无法比较,一般情况下传统餐饮店应该大于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A错;一般情况餐饮店大多以立足于本地饮食习惯为主,所以其食品种类应该都类似,相差不太大,不存在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更丰富,再者任何一家传统餐饮店都可以开展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务,故B错;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订餐和物流配送,顾客不需要进入门店就餐,相比传统餐饮不需要租用更大门店进行经营,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投资风险降低,C正确,D错误。第9题,根据图中的外卖市场份额结构图可知,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市场份额最高的是白领商务市场,而白领阶层在所给的几个选项中又以在商务区分布最多。故在靠近中心商务区选址最佳,A正确。
(2018·岳阳一模)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向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流速快,含沙量大
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流量大,航运发达
11.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
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解析:10.C 11.B 第10题,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上游流速快,含沙量小,B错误。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形成夏汛现象,C正确。沿线经济落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D错误。第11题,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B对。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水流急,不表示流量大,A错。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不能表示流量丰富,C错。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大,没有大量海水倒灌,D错。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二)
(2018·黄冈二模)2017年有网友爆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2.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重庆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解析:1.D 2.C 3.A 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杉属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则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所以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对。公路两侧,相距不远,再调用所学知识:自然地理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一条公路的两侧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落叶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常绿林)。可知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色彩最丰富,可看到一边黄叶,一边绿叶。在春季、夏季时树林的色彩应以绿色为主,不能看到暖黄色;在冬季时一边的水杉林应有叶落,色彩比较单一,所以本题应选C。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水杉生长在酸性土壤,柳杉是常绿乔木,所以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北京和乌鲁木齐不符合条件;而题干信息显示,植被分布在山路两侧,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海口处,是平原,所以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重庆,A对。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平均海面是指某地一定时期内每小时海面高度的算术平均值,是测量高程的起算面,又称零面或基准面。平均海面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潮汐现象、海水密度、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的海域季风盛行,月平均海面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且月平均海面年较差自北向南呈递减分布。如图为我国海域月平均海面季节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与我国海域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北部
B.南海北部、东海、黄海、渤海
C.东海、南海北部、黄海、渤海
D.黄海、渤海、南海北部、东海
5.图中③曲线7月海面较低的原因是( )
A.受低气压控制 B.受天文潮小潮影响
C.海面风力较弱 D.海水密度较小
6.关于图中①曲线所示海域月平均海面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7、8月河口发生咸潮次数增加
B.1、2月沿岸易出现海冰
C.4、5月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D.11、12月份赤潮危害增加
解析:4.A 5.C 6.B 第4题,依据资料中“月平均海面年较差自北向南呈递减分布”,结合中国东部海域由北向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可知A正确。第5题,图中③曲线表示我国东海海域,7月该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海面低于6月和8、9月夏季风较强时期(夏季东南风使水体向岸运动,近岸海面增水),C正确,A错误;海水密度减小,海面应该升高,D错;每月都会出现天文大潮与小潮,故潮汐不是引起该月海面偏低的原因,B错。第6题,图中①曲线表示渤海海域,7、8月虽平均海面较高,但正处于华北河流丰水期,河口咸潮不会增多,A错;1、2月由于平均海面较低,受海区水温与入海河流淡水影响,沿岸易出现海冰,B正确;4、5月平均海面上升,且华北地区河流水量少(降水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输沙能力弱,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易扩大,C错;赤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海洋污染、海水富营养化,与平均海平面高度无关,且11、12月水面低,不利于赤潮形成,D错。故选B。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长约658 km,设计时速为250 km,途经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中超过10 km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下图示意西成高铁线路。据此完成7~8题。
7.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B.绕开地质复杂地段,降低工程造价与难度
C.节省建桥资金的投入,缩短建设工期
D.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
8.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科学技术因素 B.地形地质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资源物产因素
解析:7.D 8.C 第7题,西成高铁穿行于高密度隧道群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D对。线路平直,说明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不是主要目的,A错。开凿隧道,增加了工程造价与难度,B错。加大了建桥资金的投入,且缩短建设工期不是主要目的,C错。第8题,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C对。科学技术因素是保障,不是主导因素,A错。随着科技发展,地形地质因素不再是主导因素,B错。高铁以客运为主,资源物产因素的影响小,D错。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10亿瓦特)。完成9~11题。
地区
欧洲
中东和非洲
美国
巴西
其他美洲地区
印度
其他亚太地区(含中国)
合计
装机容量
3.4
0.2
0.1
2.1
1.4
0.7
3.3
11.2
9.关于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空间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
B.中东装机容量小,与其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有关
C.中国装机容量大,与其常规能源短缺有关
D.美国装机容量小,与其生物质原料少有关
10.关于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发电,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供热,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
C.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消耗大量农业秸秆,破坏生态平衡
D.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11.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需要根据时间来调整太阳能发酵棚中阳光板与地面夹角。下列时段,夹角需先调大再调小的是( )
A.元旦到植树节 B.植树节到劳动节
C.劳动节到国庆节 D.国庆节到元旦
解析:9.A 10.B 11.D 第9题,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A正确;中东因石油资源丰富,故装机容量小,B错;中国常规能源中煤炭资源丰富,C错;美国农业发达,生物质原料丰富,D错。第10题,因我国长春地区冬季气温过低,无法进行发酵,故需要太阳能增温,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生物质发酵产生的沼渣是农田优良的肥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利于有机肥还田。故B正确。第11题,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需要保持阳光板与正午太阳光线保持垂直;当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或变小)时,应相应调小(或调大)阳光板与地面夹角;元旦到植树节,太阳高度在变大,夹角需调小;植树节到劳动节,太阳高度在变大,夹角需调小;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夹角需先调小后调大;国庆节到元旦,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夹角需先调大后调小。故D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三)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1~2题。
城镇
教育设施水平
星级酒店
汽车交易市场
大型综合超市
地铁里程
甲
高中2所
0个
0个
2个
0 km
乙
国家重点大学26所
160个
58个
2个
440 km
丙
一般大学2所
4个
1个
16个
0 km
丁
国家重点大学4所
72个
33个
274个
236 km
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丁、丙、甲
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D 2.B 第1题,城镇等级越高,教育设施水平越高,星级酒店数量、汽车交易市场数量越多和地铁里程越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乙、丁、丙、甲,故D正确。第2题,IT信息产业对科学技术水平要求高,因此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国家重点大学最多的城市,故B正确。
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1、图2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3.在同一区域中,图1中t1~t4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 )
A.t1 B.t2
C.t3 D.t4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 )
A.草地 B.水泥路面
C.裸地 D.沥青路面
5.若降水量相同,与图2中①至④符合的是( )
A.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
B.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
C.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
D.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
解析:3.D 4.A 5.B 第3题,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示在同一区域中,t1时下渗率最大,t4时最小;但降雨损失量是时间越长,累积损失越大,从开始降雨时间越长,降雨累积损失量越大,所以t4时累积降雨损失量最大。故D正确。第4题,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草地的下渗率最大,其下渗容量也最大。故A正确。第5题,图示①的降雨损失量累积最多,④最少;下渗率大,其下渗容量也大;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故B正确。
2018年2月,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读图完成6~8题。
6.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相对欠缺 B.技术水平较低
C.地质环境复杂 D.气候条件恶劣
8.“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解析:6.B 7.C 8.A 第6题,“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主要向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缺水地区调水,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相对较少,但生活和农业需水量较大,故需要调入更多的水。春季气温较低且有积雪融水;冬季严寒,生活和农业需水量都不大;秋季为农作物成熟季节,农业需水量较小。第7题,读图可知,“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沿线主要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极大地限制了调水工程的实施。我国有多项重大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已经成功实施,经验丰富,技术不是其主要障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金和气候也不是该项工程的主要障碍。第8题,该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条件,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调水工程在夏季(洪水期)调水,减少了洪水期水量,有利于减轻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减轻荒漠化;结合材料可知,该工程虽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建成后全程自流,运营成本较低。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示意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四川盆地 B.太湖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0.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A.河汊纵横,气候湿润 B.中低周高,排水不畅
C.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D.林海雪原,寒冷干燥
11.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二人转
C.昆曲 D.秦腔
解析:9.C 10.D 11.B 第9题,图示剪纸反映了马拉爬犁景观。东北平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多降雪,为了适应地理环境,当地人们经过长期摸索,制作出了一种冬季可以在冰雪上行进的交通工具——爬犁。由于冰面、雪地上的摩擦力较小,马拉爬犁行进速度比在路上行进的马车还要快。而且,马车在冰雪上行进,车轮经常打滑,且车轮极易陷进雪窝,而爬犁则可以避免这一弊端,因此说“马拉爬犁比车快”。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平原,故C项正确。四川盆地和太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冰雪少,不能发展马拉爬犁的运输方式,故A项和B项错误;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也不适宜发展马拉爬犁的运输方式,故D项错误。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平原。形成图示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应为林海雪原,寒冷干燥,故D项正确。第11题,该景观主要分布区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是二人转,故B项正确。川剧为四川的地方剧种,故A项错误;昆曲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地方剧种,故C项错误;秦腔属于西北地区的地方剧种,故D项错误。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四)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图1为我国某地形区局部等高线图,图2为该地传统民居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2中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2.该民居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下列对该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民俗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丰沛 赛龙舟 B.土层深厚 二人转
C.沟壑纵横 信天游 D.森林广布 三月街
解析:1.D 2.B 3.C 第1题,图中所示传统民居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第2题,黄土高原窑洞充分利用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稳定的特点,于黄土立面上凿洞修建,要避开流水冲刷剧烈的沟谷,需向阳背风(冬季风),冬暖夏凉。图中丙、丁位于黄土塬面的北坡,为阴坡且迎着冬季风,C、D错;甲虽处阳坡,但位于沟谷地形,A错。第3题,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赛龙舟为我国南方地区民俗,A错;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但二人转为我国东北地区民俗,B错;黄土高原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信天游为当地的一种民歌形式,C正确;黄土高原植被稀少,三月街为我国云南白族特有民俗,D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5月13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有( )
A.沙源、地形 B.地形、风向
C.沙源、风向 D.沙源、城市
5.下列关于13日08时图中城市受沙尘暴影响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丰强于和田 B.喀什强于若羌
C.敦煌强于玉门 D.若羌强于民丰
6.从13日02时到13日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 )
A.越来越慢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越来越快
解析:4.B 5.A 6.C 第4题,由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可得,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端,从图示时间可以推出此次沙尘暴在向东移动,而该图为5月,西北地区盛行偏北风,故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风向;从移动路径偏向东方,而不是南方,结合该地地形概况,推出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受该地南部山地阻挡的影响。第5题,图中等值线为能见度等值线,能见度数值越小,受沙尘暴影响越强,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13日08时沙尘暴正影响民丰,能见度接近0.0 km,所以A正确。第6题,把图中沙尘暴时间等值线划分成时间间隔相同的等值线,从13日8时到13日14时等值线之间均匀画一条等值线,即11时等值线,这样每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距离越近,移动速度就越慢,即从13日02时到14时再到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为先慢后快。
(2018·上饶三模)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7~9题。
热量/1 012千卡
蛋白质/万吨
脂肪/万吨
甲
1 401.8
4 355
1 792
乙
30.9
281
208
丙
47.1
764
123
净进口食物
121
662
564
合计可供养人口数量
20.57亿人
22.84亿人
12.14亿人
7.表中甲、乙、丙三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 )
A.草地、农田、水域 B.农田、草地、水域
C.农田、水域、草地 D.水域、草地、农田
8.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 B.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绿色食物需求增大 D.食物需求的多样化
9.在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提高牲畜集约养殖,大量进口农产品
解析:7.B 8.D 9.B 第7题,根据表中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可知,甲的数量最大,各类食物产量大,为农田;乙的脂肪较高,符合畜产品食物特点,为草地;丙的蛋白质较高,符合鱼虾食物特点,为水域。据此选B。第8题,进口货品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市场的变化。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总量大并不代表食物种类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营养平衡的需求越来越大,食物的结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所以为满足食物需求的多样化仍需大量进口。据此选D。第9题,读表可知,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脂肪供应相对较少,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食物结构不均衡。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脂肪类食物的生产比重,可以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这就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我国人口庞大,大量进口农产品不现实。据此选B。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在基于CPS的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各种制造资源基于物联网和服务网,通过价值链横向和纵向的无缝整合,实现社会化协同智能制造。据此完成10~11题。
10.由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已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诞生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科技力量雄厚
C.工业历史悠久 D.海陆交通便利
11.工业4.0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后直接备料生产,下列哪个行业未来受工业4.0冲击最大( )
A.电子商务 B.旅游业
C.餐饮业 D.生物制药
解析:10.B 11.A 第10题,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是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上海科研院校多,具有高水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多,所以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诞生于上海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力量雄厚。第11题,电子商务所连接的只是网店卖家和消费者,其扮演的只是网络销售渠道商的角色,在工业4.0时代,当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智能工厂定制商品而且商品价格更便宜时,电子商务也将逐渐衰落,故A正确。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五)
美国苹果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原料 B.劳动力
C.市场 D.政策
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 )
A.减轻环境污染 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升产品质量 D.维持产业优势
解析:1.B 2.D 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政策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1980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3~5题。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4.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 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 D.冬季、变暖
5.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3.A 4.B 5.C 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第4题,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第5题,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故答案选C。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 200 m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地面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 mm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 B.秦岭
C.武夷山 D.大别山
7.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
8.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
A.东南坡海拔1 400 m处 B.西北坡海拔1 600 m处
C.西北坡海拔1 200 m处 D.东南坡海拔1 900 m处
解析:6.C 7.C 8.B 第6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 000 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该山峰分为东南坡和西北坡,东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脉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故为武夷山。第7题,由图示可知,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8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 600 m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下图为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规模预测趋势图,据此完成9~11题。
9.智慧医疗得以实现主要依赖于( )
A.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B.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医疗事业的发展
10.有关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投资规模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 ②2018~2019年投资规模的增幅最大 ③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④投资规模5年增长了约2.4倍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智慧医疗的投资规模较小,这说明我国智慧医疗( )
A.发展水平高,目前维护费用低
B.目前水平低,发展潜力较大
C.普及率高,新增项目少
D.起步时间晚,重视程度低
解析:9.B 10.A 11.B 第9题,由材料“智慧医疗是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可知,得以实现主要依赖于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B对。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无关,A错。国家政策的支持、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是主要因素,C、D错。第10题,根据图中数值,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投资规模的变化,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呈波动增长,①错。2018~2019年投资规模的增幅最大,为174亿元,②对。投资规模越来越大,③对。投资规模5年增长了约1.4倍,④错。A对,B、C、D错。第11题,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智慧医疗的投资规模较小,这说明我国智慧医疗目前水平低,发展潜力较大,B对,A错。普及率低,C错。起步时间晚,投资规模小,是受技术水平影响,国家的重视程度高,D错。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