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
展开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一些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RO3n-和I-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6I-+6H+=R-+3I2+3H2O,则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A.+5 第ⅤA族 B.+7第ⅦA族 C.+5 第ⅦA族 D.+7 第ⅤA族
2.以下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红磷和白磷 B.淀粉和纤维素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葡萄糖和麦芽糖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离子半径:C>D>B>A
C.原子序数:d>c>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C.石油催化重整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芳香烃
D.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均可萃取溴水中的溴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聚丙烯的单体是CH3—CH=CH2
B.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烃类化合物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6.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7.把A、B、C、D 4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连接时,A为负极;C、D连接时,电流由D到C;A、C连接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B、D连接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8.下列反应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 )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煮沸,观察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看是否分层
9.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A和2molB放入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物质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0.02mol·L-1·min-1
B.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33.3%
C.初始压强和平衡时压强比为4:5
D.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10.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C.电极a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11.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Wg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A. B.
C. D.
12.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的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13.已知氯元素天然存在Cl、Cl两种同位素,若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则Cl所占的原子百分比是( )
A.25% B.75% C.50% D.80%
14.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
A.18 B.19 C.20 D.21
15.能够证明乙醇分子(C2H6O) 组成的最充分的理由是( )
A.23g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0.25mol 氢气
B.1mol 乙醇充分燃烧生成2mol CO2 和3mol H2O ,消耗3mol O2
C.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
D.1mol 乙醇氧化后生成1mol 乙醛
16.取一定体积的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物在120℃时混合后与氧气充分燃烧,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充分燃烧后一定能得到与之前相同体积气体的是( )
A.C2H2 C2H6 B. CH4 C2H4 C.C3H6 C3H8 D. C2H4 C4H8
17.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0H14O6
B.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两种
C.该分子能发生取代、氧化和加成等反应
D.它属于芳香烃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不含立体异构)有8种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苯和甲苯无法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
D.1mol丙烯能与1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能与7molCl2发生取代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写出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写出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
(3)元素D与元素B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叙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 常温下D的单质和B的单质状态不同
② D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③ 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于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①N的化学式为 。
②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14分)(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②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2)下图是某锌锰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
①该干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MnO2+Zn+2H2O=2 MnO(OH)+ Zn (OH)2,
该电池的负极是 ,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关于该电池的使用和性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属于蓄电池
B.电池工作时OH- 向负极移动
C.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H2SO4溶液
D.该电池用完后可随意丢弃,不需要回收处理
(3)另一种常用的电池锂电池由于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特别大而广泛用于心脏起搏器,它的负极材料用金属锂制成,电解质溶液需用非水溶液配制,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能用水溶液的原因 。
(4)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氢氧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则氧气应通入 极(填序号),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12分)有机物A~H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此类物质如果大量使用易造成“白色污染”;G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官能团名称为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 。
(2)关于有机物A、B、C、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B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A和D可以
b.B的同系物中,当碳原子数≥5时开始出现同分异构现象
c.等质量的A和D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相等,生成CO2的量也相等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 。
反应⑤: 。
(4)45gG和46g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H,若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那么生成的G的质量为 。
22.(8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一些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18 CCBCB BBBBC CDAAB BCD
19.
20.
(1)①2︰1 ②1/(t2-t1)Vmol·(L·min)-1 ③CEF
(2)①Zn或锌 2MnO2+2e-+2H2O=2 MnO(OH)+ 2OH-或MnO2+e-+H2O= MnO(OH)+ OH- ②B
(3) 2Li+2H2O=2 LiOH+ H2↑
(4) a 变小
21. 羟基 聚合(加聚)反应 c CH2=CH2+H2OCH3CH2OH 2CH3CH2OH+O2(Cu或Ag,加热)2CH3CHO+2H2O 44.22g
22.(1)BDE
(2)过滤 蒸馏
(3)2I-+MnO2+4H+=Mn2++I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