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阜阳颍上一中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安徽省阜阳颍上一中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按照要求填写答题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Cl 35.5; Fe 56; Cu 64
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2.有关物质及其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l2O3(作耐火坩埚)
②KAl(SO4)2·12H2O(作净水剂)
③Fe2O3(作黄色油漆和涂料) ④NaHCO3(作食用碱)
⑤钠、钾、锶、钡等化合物(作烟花的焰色) ⑥Na2O2(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A.①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⑤ D.全部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碳
4.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l2和NO2气体,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分子数
C.原子数 D.摩尔质量
5.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NA个水分子
C.2 g H2的分子数为NA
D.1 mol/L 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为2NA
6.下列物质既能跟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 HCO3- ② CO ③ Al(OH)3
④ NH4+ ⑤ Al ⑥ Al2O3
A.①③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H值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
B.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水泥、玻璃、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制品
8.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稀硝酸中加铁粉:Fe+2H+═Fe2++H2↑
B.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l﹣+Ag+═AgCl↓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32﹣+2H+═CO2↑+H2O
10.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 = 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A.Fe3+>Cl2>I2 B.Cl2>I2>Fe3+
C.Cl2>Fe3+>I2 D.I2>Cl2>Fe3+
11.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纯净物 | 混合物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生理盐水 | 明矾 | 液态KNO3 | 蔗糖 |
B | CaO | 海水 | 铜 | 乙醇 |
C | 胆矾 | 铝合金 | AgCl | CO2 |
D | 氢氧化钠 | 空气 | Na2SO4溶液 | 食醋 |
12.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SO、Cl-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
C.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
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NO
13.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镁、铝与氧气反应的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1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浓度、用量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2和O2
C.Cu和HNO3 D.Na2CO3和HCl
15.向盛有稀BaCl2(aq)的甲、乙两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HNO3(aq),向乙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aq)。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乙两试管中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甲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中有
D.乙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甲试管中有
16.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KSCN溶液 B.铁片
C.NaOH溶液 D.石蕊溶液
17.下列有关NaHCO3、Na2CO3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 NaHCO3
C.可用BaCl2溶液区分NaHCO3固体和Na2CO3固体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
18.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 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O2是氧化产物
B.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46分)
19.(10分)向20 mL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2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Al(OH)3沉淀的质量(g)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沉淀的化学式是 ,其物质的量是 。
(2)反应至A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
(3)AlCl3溶液的浓度为 。
(4)假设溶液中有0. 39克Al(OH)3沉淀,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体积为 。
20.(13分)如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中①、②、③可以检验出的物质是① ,② ,③ 。
(2)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②中第一瓶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第二瓶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 。
21.(12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画出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22.(11分)(1)写出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用序号表示加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铜制备CuSO4的另一种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_(填“前”或“后”)者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B | D | B | C | A | C | D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答案 | C | C | D | B | A | A | C | B |
|
|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10分) (1)Al(OH)3 (2分) 0.01 mol (2分)
(2)15 mL (2分)
(3)0.5 mol• L-1 (2分)
(4)7.5 mL或17.5mL (2分)
20.(13分) (1) H2O (1分) SO2 (1分) CO2 (1分)
(2) C+2H2SO4(浓)CO2↑+2SO2↑+2H2O (2分)
(3)检验SO2气体的存在 (2分) 检验SO2是否除尽 (2分)
氧化除去SO2气体 (2分)
(4)②中第二个品红溶液不褪色,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21.(12分)(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分)
MnO2 (1分) HCl (1分) 1:2 (2分)
(2) (方程式2分,线桥2分)
(3)Ca(ClO)2 (2分)
22.(11分) (1)①NaHSO4===Na++H++SO42— (2分)
(2)②③①④或③②①④或③①②④ (2分)
(3)2Cu+2H2SO4(稀)+O22CuSO4+2H2O(2分)
(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分)
(5)前(1分) 若制得1mol CuSO4,第一种方法只需1mol H2SO4,而第二种方法则要2mol H2SO4,而且生成的SO2又造成大气污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