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试题
展开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N 14 Na 23 K 39 Mn5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与硫化合时可以发生爆炸
B.等质量的两块钠与足量氧气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常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一样多
C.钠着火燃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工业上可用钠冶炼金属钛
2.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将金属钠投入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可说明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是( )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熔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4.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胆矾、冰水混合物都不是混合物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SiO2、CO、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5.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NO2—酸性氧化物 Na2O2—碱性氧化物
B.汽油—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HD—单质
C.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D.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6.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原温度后溶液中氢氧根数目增多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0.4 mol
C.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
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充分反应完后,恢复原温度后,溶液中Na+数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B.20 ℃、1.0×105 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2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
9.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 “千锤万凿出深山”没发生化学变化
10. 一定温度下,m g某物质A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燃烧产物跟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过氧化钠质量增加了n g,且n=m,符合此要求的物质可能是( )
①H2 ②CO ③H2和CO的混合物 ④HCOOCH3 ⑤CH3CHO
A.⑤ B.只有①② C.④⑤ D.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Cl、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 L Cl2含有1.7 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2. 两种不同的微粒其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分别相等则他们的关系不可能是( )
A.两种不同的原子 B.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C.一种阳离子和另一种阳离子 D.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1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4.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A.暴露在空气中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时,洒出一部分
15.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Fe3+ 与KSCN显红色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有酸性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16. 甲、乙、丙三溶液各含有一个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I-、Cl- B.Br-、Cl-、I-
C.I-、Br-、Cl- D.Cl-、I-、Br-
17. 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若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证明新制氯水仅具有酸性
C.Ⅲ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Ⅳ图: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18.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FeCl2+bKNO3+cHCl=dFeCl3+eKCl+fX+gH2O,若b=1,d=3,则X的化学式为( )
A.N2 B.NO C.NO2 D.NH4Cl
19. 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同条件下NaHCO3 产生的CO2多
B.两种溶液,可用CaCl2 稀 溶液鉴别
C.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所用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 的两倍
D.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沉淀。
2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
①H2S+Cl2===S+2HCl
②2NaI+Cl2===2NaCl+I2
③Na2S+I2===2NaI+S
A.Cl2>I2>S B.Cl2>S>I2
C.I2>Cl2>S D.S>I2>Cl2
21.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都被氧化
B.反应②中当有1 mol Cl2被氧化时,有2 mol Br-被还原
C.反应③中当有NA个I-被氧化时转移0.5NA个电子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
22.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②、③分散系均为胶体
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23.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Cl和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每生成1 mol的NaClO3转移6 mol的电子
24.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和O2
25. 已知只有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产生Cl2,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12 mol·L-1的浓盐酸100 mL与足量的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3 mol B.小于0.6 mol
C.在0.15 mol到0.3 mol之间 D.0.3 mol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17分)Ⅰ.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
(1)A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____,B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__。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试剂是________;D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管脱脂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中试剂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
Ⅱ. 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
(1)若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100 mL 1 mol·L-1烧碱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常温下,将得到的固体X重新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0 mL 1 mol·L-1盐酸,使溶液呈中性,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 ,质量为________g
27.(8分)已知下列5个反应,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2Na+2H2O===2NaOH+H2↑
②2F2+2H2O===4HF+O2
③2H2O2H2↑+O2↑
④2Na2O2+2H2O===4NaOH+O2↑
(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25:CDBBB CCBAD CDCDD ADB DA DBCCA
26答案:
Ⅰ(每空1分)
(1)浓盐酸 MnO2
(2)饱和NaCl溶液 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3) 防止CuCl2颗粒堵塞导管
(4)NaOH溶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1:1
Ⅱ.(每空2分)
(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
(2)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3)NaCl 5.85
27答案:(每空2分)
(1)①
(2) 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