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 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 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D. 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答案】B
【详解】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B、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
C、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D、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这一主题;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酒精
甲烷
浓硫酸
烧碱
【答案】D
【详解】A、酒精是可燃性液体,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A正确;
B、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C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没有强氧化性,应该张贴腐蚀品的标志,D错误。
答案选D。
3.如图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答案】B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有一处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应在烧杯中进行,有两处错误,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有一处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进行溶解操作时,为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搅拌,有一处错误,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
①烧杯 ②坩埚 ③锥形瓶 ④蒸发皿 ⑤试管 ⑥蒸馏烧瓶 ⑦表面皿
A. ②④⑤ B. ①⑥⑦ C. ③④⑥ D. ①③⑥
【答案】D
【详解】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则题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锥形瓶、蒸馏烧瓶等,不能加热的有表面皿。
答案选D。
5.对下列事故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点燃的酒精灯翻倒着火,可用湿布盖灭
B. 不小心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 电器设备着火,应用水灭火
D. 厨房内燃气泄漏,开灯关闭气阀
【答案】A
【详解】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绝氧气,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A正确。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且溶于水也会非常大量的热,因此不小心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B错误。
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C错误。
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立即开灯,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燃气爆炸,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D错误。
答案选A。
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蒸馏、萃取 B. 萃取、蒸发、分液
C. 分液、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A
【分析】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据此解答。
【详解】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应该用分液法;乙醇与水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分离39%的乙醇溶液应该用蒸馏;溴单质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应该用萃取,答案选A。
7.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对应的方法如表所示。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加入适量FeCl3溶液,并过滤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硝酸钾中混有氢氧化钾,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①不可行;硫酸铜中,硫酸根不是杂质,铜离子是杂质,可以用铁粉除去,再过滤;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②可行;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或KOH溶液)会发生反应,H2不反应,除去CO2,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把附带的水分吸收,得到干燥的H2,③可行;硝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蒸发,结晶,④可行;只有②③④正确,故选C。
8.检验试剂级Na2CO3中是否含Cl-、SO42-,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 )
A. HCl、BaCl2、AgNO3 B. HNO3、Ba(NO3)2、AgNO3
C. AgNO3、HNO3、Ba(NO3)2 D. AgNO3、HCl、BaCl2
【答案】B
【解析】A.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HCl、BaCl2、AgNO3,加入的氯离子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故A错误;B.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HNO3、Ba(NO3)2、AgNO3,先加入硝酸和碳酸钠反应,再加入硝酸钡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最后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故B正确;C.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AgNO3、HNO3、Ba(NO3)2,顺序中先加入硝酸银,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都会沉淀,无法检验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AgNO3、HCl、BaCl2,顺序中先加入硝酸银,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都会沉淀,再加入盐酸后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故D错误;故选B。
9.如图是 10ml 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2mL,若 X=6,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
A. 6.7 ml B. 4.3ml C. 4.6 ml D. 4.60 m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用量筒量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眼睛、刻度、凹液面的最低处三点一线,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量筒从下到上刻度增大,由图示可知:若X=6,则Y=4,数字XY之间相差2ml,所以一个小格为0.2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是4.6ml,故选C.
10.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它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合理方案是加入( )
A. NaCl和HCl B. Na2SO4和MgCl2 C. CaO和铁粉 D. 石灰石和Ag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说明溶液显酸性,Cu是重金属。A、加入NaCl和HCl不能消除废水中的氢离子和铜离子,且废水的书写增强,错误;B、Na2SO4和MgCl2与氢离子、铜离子都不反应,不能除去氢离子、铜离子,错误;C、Ca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降低废水的酸性,加入的铁粉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消除铜离子的污染,回收铜,正确;D、石灰石与酸反应除去氢离子,但加入的Ag不能与铜离子反应,且Ag本身属于重金属,错误,答案选C。
11.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装置
或仪器
【答案】A
【解析】B项,蒸馏的方法是分离互溶的液体,故错误;C项,过滤的方法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故错误;D 项,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12.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 NaOH溶液中混有Ba(OH)2(K2SO4) B. 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Cu粉)
C. CO2中混有CO(炽热的炭) D. CO2中混有SO2气体(NaOH溶液)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会引入新杂质钾离子,则应选硫酸钠来除杂,A错误;
B.Cu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Ag,符合除杂的原则,B正确;
C.炽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
D.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杂,D错误;
答案选B。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
【答案】C
【解析】A. 1mol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答案选C。
14.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7g的Al粉完全变成Al3+失去的电子数0.1NA
C. 标准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D. 1.8g的NH4+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答案】C
【详解】A、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分子数,A错误;
B、2.7g的Al的物质的量为2.7g÷27g/mol=0.1mol,完全变成Al3+失去的电子数0.3NA,B错;
C、标准状况下,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C正确;
D、1.8gNH4+的物质的量为1.8g÷18g/mol=0.1mol,1个铵根含有10个电子,则含有的电子数为NA,D错误。
答案选C。
15.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Al3+、NO3-、CO32- B. Na+、Mg2+、SO42-、Cl-
C. Ba2+、Cu2+、OH-、MnO4- D. Ca2+、Al3+、HCO3-、Cl-
【答案】B
【分析】pH=1的溶液显酸性,结合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解答。
【详解】pH=1的溶液显酸性,则
A. 在酸性溶液中CO32-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在酸性溶液中Na+、Mg2+、SO42-、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 在酸性溶液中OH-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 在酸性溶液中HCO3-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选B。
16.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分子个数比为17∶16 B. 原子个数比为17∶16
C. 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 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当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17:16,A正确;B.原子个数之比:(17×5)/(16×4)=85/64,B错误;C.氢原子个数比:(17×4)/(16×3)=17/12,C正确;D.所含氢的质量之比等于氢的物质的量之比,即17/12,D正确。故答案B。
17.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③>①>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标况下6.72LCH4的物质的量是6.72L÷22.4L·mol-1=0.3mol,质量是0.3mol×16g/mol=4.8g;
②3.01×1023个HCl分子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是0.5mol×36.5g/mol=18.25g;
③13.6g H2S物质的量为13.6g÷34g·mol-1=0.4mol;
④0.2mol NH3的质量是0.2mol×17g/mol=3.4g。则
A、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②>③>①>④,A正确;
B、依据ρ=M/Vm可知,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烷:16g·mol-1,氯化氢:36.5g·mol-1,硫化氢34g·mol-1,氨气:17g·mol-1,所以密度②>③>④>①,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质量②>③>①>④,C正确;
D、①②③④中H原子物质的量分别是1.2mol、0.5mol、0.8mol、0.6mol,则氢原子个数大小顺序是①>③>④>②,D错误;
答案选D。
18.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中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SO32- 离子 B. 一定有CO32- 离子
C. Cl- 离子一定存在 D. 不能确定HCO3- 离子是否存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证明含有大量的OH-,由于HCO3-与OH-会发生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在该溶液中不含有HCO3-离子,②取少量溶液中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含有CO32-离子而不含有SO32-离子;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证明在溶液中含有CO32-离子;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 3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但是由于加入了稀盐酸,所以不能证明在溶液中含有Cl-,因此选项是B。
19.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___;②中进水口是________(填“f”或“g”)。
(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
a.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______; b.分离氯化钠和水:______;
c.分离碳酸钙和水:______; d.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
(4)装置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蒸馏烧瓶 (2). 直形冷凝管 (3). 温度计 (4). g (5). ③ (6). ② (7). ① (8). ④ (9).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详解】(1)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①为蒸馏烧瓶,②为直形冷凝管;
(2)利用蒸馏装置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必须使用温度计,即还缺少的仪器为温度计;冷凝时需要逆向冷却,即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所以②中进水口是g;
(3)①装置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是过滤;②装置是用来分离易溶性的物质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属于蒸发;③装置是用来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属于蒸馏;④装置是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属于分液;则
a、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用蒸馏方法,即选择③;
b、分离氯化钠和水,用蒸发的方法,即选择②;
c、分离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即选择①;
d、分离植物油和水,植物油不溶于水,会分层,用分液的方法,即选择④
(4)装置②是蒸发,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20.将5.6g的CaO溶于一定量的水中(氧化钙全部溶解),若溶液中粒子个数:Ca2+:H2O=1: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钙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这样的溶液,所需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3)溶液中的OH-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
(4)中和溶液中的OH-所需要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将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若分别用硝酸和盐酸去中和溶液中的OH-,所需要的HNO3和HCl质量比为___________(可用小数表示)。
【答案】(1). CaO+H2O=Ca(OH)2 (2). 1.1 (3). 1.8NA (4). 0.2 (5). 63:36.5
【详解】(1)氧化钙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5.6g CaO的物质的量是5.6g÷56g/mol=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水是0.1mol。若溶液中粒子个数满足Ca2+:H2O=1:10,则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形成这样的溶液,所需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1mol=1.1mol;
(3)氢氧化钙是二元强碱,则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是0.2mol,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9个质子,因此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9=1.8mol,质子总数为1.8NA;
(4)根据OH-+H+=H2O可知中和溶液中的OH-所需要H+的物质的量为0.2mol;将该溶液分为两等份,每份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是0.1mol。若分别用硝酸、盐酸去中和溶液中的OH-,由于二者均是一元强酸,则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均是0.1mol,因此所需要的HNO3和HCl质量比为63:36.5。
21.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3)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 36g/mol (2). 1:1 (3). 0.4NA (4). 28g/mol (5). 2.8NA
【详解】(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96L÷22.4L/mol=0.4mol,则根据M=m/n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4.4g÷0.4mol=36g/mol。
(2)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y mol,则x+y=0.4、28x+44y=14.4,解得x=y=0.2,所以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1个CO、CO2中都含1个碳原子,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物质的量为0.4mol,碳原子数为0.4NA。
(4)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CO2被吸收,通过浓硫酸时H2O(g)被吸收,最后收集在气球中的气体为CO。则
①收集在气球中的气体为CO,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②1个CO分子中含14个电子,则气球中收集到的CO气体所含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14=2.8mol,电子数为2.8NA。
22.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MgCl2杂质)生产医药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中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试剂A是_____。
(2)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上述流程中,进行酸化的目的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操作I的名称是_____,操作Ⅱ的名称_____。
【答案】(1). Mg(OH)2 (2). 盐酸 (3). 除去溶液中的Mg2+ (4). Ca(OH)2+MgCl2=Mg(OH)2+CaCl2 (5). Ca(OH)2+2HCl=CaCl2+2H2O (6). 过滤 (7). 蒸发结晶
【分析】工业碳酸钙加入过量的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MgCl2杂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沉淀镁离子,过滤得到滤渣为氢氧化镁沉淀,溶液酸化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得到溶液蒸发得到氯化钙固体,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渣中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试剂A是盐酸;
(2)由于加入盐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镁杂质,则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Mg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Mg(OH)2+CaCl2;
(3)由于氢氧化钙过量,则上述流程中,加A进行酸化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Ⅰ是过滤操作,操作Ⅱ是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钙固体,其名称是蒸发结晶。
23.在含有Na2CO3和Na2SO4固体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14.51g沉淀,把沉淀用足量的盐酸处理,沉淀的质量减少到4.66g,问:
(1)原固体中所含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_____。
(2)加足量盐酸的过程中理论上产生_____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
【答案】(1). 5:2 (2). 1.12L
【详解】(1)14.51g白色沉淀是BaCO3和BaSO4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4.66g为BaSO4,BaSO4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由硫酸根守恒可知n(Na2SO4)=n(BaSO4)=0.02mol;减少的沉淀质量为BaCO3,则BaCO3的质量为14.51g-4.66g=9.85g,物质的量为9.85g÷197g/mol=0.05mol,由碳酸根守恒可知n(Na2CO3)=n(BaCO3)=0.05mol,所以原固体中所含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0.05mol:0.02mol=5:2;
(2)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CO2)=n(BaCO3)=0.0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1.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 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 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D. 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答案】B
【详解】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B、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
C、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D、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这一主题;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酒精
甲烷
浓硫酸
烧碱
【答案】D
【详解】A、酒精是可燃性液体,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A正确;
B、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C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没有强氧化性,应该张贴腐蚀品的标志,D错误。
答案选D。
3.如图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答案】B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有一处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应在烧杯中进行,有两处错误,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有一处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进行溶解操作时,为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搅拌,有一处错误,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
①烧杯 ②坩埚 ③锥形瓶 ④蒸发皿 ⑤试管 ⑥蒸馏烧瓶 ⑦表面皿
A. ②④⑤ B. ①⑥⑦ C. ③④⑥ D. ①③⑥
【答案】D
【详解】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则题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锥形瓶、蒸馏烧瓶等,不能加热的有表面皿。
答案选D。
5.对下列事故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点燃的酒精灯翻倒着火,可用湿布盖灭
B. 不小心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 电器设备着火,应用水灭火
D. 厨房内燃气泄漏,开灯关闭气阀
【答案】A
【详解】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绝氧气,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A正确。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且溶于水也会非常大量的热,因此不小心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B错误。
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C错误。
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立即开灯,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燃气爆炸,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D错误。
答案选A。
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蒸馏、萃取 B. 萃取、蒸发、分液
C. 分液、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A
【分析】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据此解答。
【详解】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应该用分液法;乙醇与水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分离39%的乙醇溶液应该用蒸馏;溴单质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应该用萃取,答案选A。
7.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对应的方法如表所示。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加入适量FeCl3溶液,并过滤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硝酸钾中混有氢氧化钾,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①不可行;硫酸铜中,硫酸根不是杂质,铜离子是杂质,可以用铁粉除去,再过滤;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②可行;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或KOH溶液)会发生反应,H2不反应,除去CO2,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把附带的水分吸收,得到干燥的H2,③可行;硝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蒸发,结晶,④可行;只有②③④正确,故选C。
8.检验试剂级Na2CO3中是否含Cl-、SO42-,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 )
A. HCl、BaCl2、AgNO3 B. HNO3、Ba(NO3)2、AgNO3
C. AgNO3、HNO3、Ba(NO3)2 D. AgNO3、HCl、BaCl2
【答案】B
【解析】A.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HCl、BaCl2、AgNO3,加入的氯离子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故A错误;B.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HNO3、Ba(NO3)2、AgNO3,先加入硝酸和碳酸钠反应,再加入硝酸钡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最后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故B正确;C.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AgNO3、HNO3、Ba(NO3)2,顺序中先加入硝酸银,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都会沉淀,无法检验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按照此顺序加入试剂AgNO3、HCl、BaCl2,顺序中先加入硝酸银,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都会沉淀,再加入盐酸后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故D错误;故选B。
9.如图是 10ml 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2mL,若 X=6,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
A. 6.7 ml B. 4.3ml C. 4.6 ml D. 4.60 m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用量筒量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眼睛、刻度、凹液面的最低处三点一线,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量筒从下到上刻度增大,由图示可知:若X=6,则Y=4,数字XY之间相差2ml,所以一个小格为0.2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是4.6ml,故选C.
10.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它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合理方案是加入( )
A. NaCl和HCl B. Na2SO4和MgCl2 C. CaO和铁粉 D. 石灰石和Ag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说明溶液显酸性,Cu是重金属。A、加入NaCl和HCl不能消除废水中的氢离子和铜离子,且废水的书写增强,错误;B、Na2SO4和MgCl2与氢离子、铜离子都不反应,不能除去氢离子、铜离子,错误;C、Ca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降低废水的酸性,加入的铁粉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消除铜离子的污染,回收铜,正确;D、石灰石与酸反应除去氢离子,但加入的Ag不能与铜离子反应,且Ag本身属于重金属,错误,答案选C。
11.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装置
或仪器
【答案】A
【解析】B项,蒸馏的方法是分离互溶的液体,故错误;C项,过滤的方法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故错误;D 项,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12.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 NaOH溶液中混有Ba(OH)2(K2SO4) B. 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Cu粉)
C. CO2中混有CO(炽热的炭) D. CO2中混有SO2气体(NaOH溶液)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会引入新杂质钾离子,则应选硫酸钠来除杂,A错误;
B.Cu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Ag,符合除杂的原则,B正确;
C.炽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
D.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杂,D错误;
答案选B。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
【答案】C
【解析】A. 1mol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答案选C。
14.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7g的Al粉完全变成Al3+失去的电子数0.1NA
C. 标准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D. 1.8g的NH4+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答案】C
【详解】A、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分子数,A错误;
B、2.7g的Al的物质的量为2.7g÷27g/mol=0.1mol,完全变成Al3+失去的电子数0.3NA,B错;
C、标准状况下,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C正确;
D、1.8gNH4+的物质的量为1.8g÷18g/mol=0.1mol,1个铵根含有10个电子,则含有的电子数为NA,D错误。
答案选C。
15.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Al3+、NO3-、CO32- B. Na+、Mg2+、SO42-、Cl-
C. Ba2+、Cu2+、OH-、MnO4- D. Ca2+、Al3+、HCO3-、Cl-
【答案】B
【分析】pH=1的溶液显酸性,结合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解答。
【详解】pH=1的溶液显酸性,则
A. 在酸性溶液中CO32-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在酸性溶液中Na+、Mg2+、SO42-、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 在酸性溶液中OH-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 在酸性溶液中HCO3-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选B。
16.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分子个数比为17∶16 B. 原子个数比为17∶16
C. 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 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当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17:16,A正确;B.原子个数之比:(17×5)/(16×4)=85/64,B错误;C.氢原子个数比:(17×4)/(16×3)=17/12,C正确;D.所含氢的质量之比等于氢的物质的量之比,即17/12,D正确。故答案B。
17.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③>①>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标况下6.72LCH4的物质的量是6.72L÷22.4L·mol-1=0.3mol,质量是0.3mol×16g/mol=4.8g;
②3.01×1023个HCl分子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是0.5mol×36.5g/mol=18.25g;
③13.6g H2S物质的量为13.6g÷34g·mol-1=0.4mol;
④0.2mol NH3的质量是0.2mol×17g/mol=3.4g。则
A、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②>③>①>④,A正确;
B、依据ρ=M/Vm可知,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烷:16g·mol-1,氯化氢:36.5g·mol-1,硫化氢34g·mol-1,氨气:17g·mol-1,所以密度②>③>④>①,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质量②>③>①>④,C正确;
D、①②③④中H原子物质的量分别是1.2mol、0.5mol、0.8mol、0.6mol,则氢原子个数大小顺序是①>③>④>②,D错误;
答案选D。
18.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中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SO32- 离子 B. 一定有CO32- 离子
C. Cl- 离子一定存在 D. 不能确定HCO3- 离子是否存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证明含有大量的OH-,由于HCO3-与OH-会发生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在该溶液中不含有HCO3-离子,②取少量溶液中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含有CO32-离子而不含有SO32-离子;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证明在溶液中含有CO32-离子;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 3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但是由于加入了稀盐酸,所以不能证明在溶液中含有Cl-,因此选项是B。
19.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___;②中进水口是________(填“f”或“g”)。
(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
a.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______; b.分离氯化钠和水:______;
c.分离碳酸钙和水:______; d.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
(4)装置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蒸馏烧瓶 (2). 直形冷凝管 (3). 温度计 (4). g (5). ③ (6). ② (7). ① (8). ④ (9).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详解】(1)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①为蒸馏烧瓶,②为直形冷凝管;
(2)利用蒸馏装置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必须使用温度计,即还缺少的仪器为温度计;冷凝时需要逆向冷却,即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所以②中进水口是g;
(3)①装置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是过滤;②装置是用来分离易溶性的物质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属于蒸发;③装置是用来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属于蒸馏;④装置是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属于分液;则
a、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用蒸馏方法,即选择③;
b、分离氯化钠和水,用蒸发的方法,即选择②;
c、分离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即选择①;
d、分离植物油和水,植物油不溶于水,会分层,用分液的方法,即选择④
(4)装置②是蒸发,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20.将5.6g的CaO溶于一定量的水中(氧化钙全部溶解),若溶液中粒子个数:Ca2+:H2O=1: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钙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这样的溶液,所需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3)溶液中的OH-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
(4)中和溶液中的OH-所需要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将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若分别用硝酸和盐酸去中和溶液中的OH-,所需要的HNO3和HCl质量比为___________(可用小数表示)。
【答案】(1). CaO+H2O=Ca(OH)2 (2). 1.1 (3). 1.8NA (4). 0.2 (5). 63:36.5
【详解】(1)氧化钙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5.6g CaO的物质的量是5.6g÷56g/mol=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水是0.1mol。若溶液中粒子个数满足Ca2+:H2O=1:10,则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形成这样的溶液,所需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1mol=1.1mol;
(3)氢氧化钙是二元强碱,则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是0.2mol,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9个质子,因此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9=1.8mol,质子总数为1.8NA;
(4)根据OH-+H+=H2O可知中和溶液中的OH-所需要H+的物质的量为0.2mol;将该溶液分为两等份,每份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是0.1mol。若分别用硝酸、盐酸去中和溶液中的OH-,由于二者均是一元强酸,则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均是0.1mol,因此所需要的HNO3和HCl质量比为63:36.5。
21.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3)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 36g/mol (2). 1:1 (3). 0.4NA (4). 28g/mol (5). 2.8NA
【详解】(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96L÷22.4L/mol=0.4mol,则根据M=m/n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4.4g÷0.4mol=36g/mol。
(2)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y mol,则x+y=0.4、28x+44y=14.4,解得x=y=0.2,所以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1个CO、CO2中都含1个碳原子,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物质的量为0.4mol,碳原子数为0.4NA。
(4)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CO2被吸收,通过浓硫酸时H2O(g)被吸收,最后收集在气球中的气体为CO。则
①收集在气球中的气体为CO,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②1个CO分子中含14个电子,则气球中收集到的CO气体所含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14=2.8mol,电子数为2.8NA。
22.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MgCl2杂质)生产医药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中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试剂A是_____。
(2)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上述流程中,进行酸化的目的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操作I的名称是_____,操作Ⅱ的名称_____。
【答案】(1). Mg(OH)2 (2). 盐酸 (3). 除去溶液中的Mg2+ (4). Ca(OH)2+MgCl2=Mg(OH)2+CaCl2 (5). Ca(OH)2+2HCl=CaCl2+2H2O (6). 过滤 (7). 蒸发结晶
【分析】工业碳酸钙加入过量的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MgCl2杂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沉淀镁离子,过滤得到滤渣为氢氧化镁沉淀,溶液酸化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得到溶液蒸发得到氯化钙固体,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渣中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试剂A是盐酸;
(2)由于加入盐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镁杂质,则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Mg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Mg(OH)2+CaCl2;
(3)由于氢氧化钙过量,则上述流程中,加A进行酸化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Ⅰ是过滤操作,操作Ⅱ是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钙固体,其名称是蒸发结晶。
23.在含有Na2CO3和Na2SO4固体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14.51g沉淀,把沉淀用足量的盐酸处理,沉淀的质量减少到4.66g,问:
(1)原固体中所含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_____。
(2)加足量盐酸的过程中理论上产生_____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
【答案】(1). 5:2 (2). 1.12L
【详解】(1)14.51g白色沉淀是BaCO3和BaSO4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4.66g为BaSO4,BaSO4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由硫酸根守恒可知n(Na2SO4)=n(BaSO4)=0.02mol;减少的沉淀质量为BaCO3,则BaCO3的质量为14.51g-4.66g=9.85g,物质的量为9.85g÷197g/mol=0.05mol,由碳酸根守恒可知n(Na2CO3)=n(BaCO3)=0.05mol,所以原固体中所含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0.05mol:0.02mol=5:2;
(2)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CO2)=n(BaCO3)=0.0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