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7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7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7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展开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关于酸、碱、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B.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C. 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
D. 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
2.过滤是水净化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能( )
A. 给水消毒,达到饮用标准B. 将污水转化为纯水
C. 除去水中的异味D. 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3.将3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 mol·L-1B. 0.05 mol·L-1C. 0.04 mol·L-1D. 0.03 mol·L-1
4.漂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会使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漂尘所起的作用是( )
A. 氧化剂B. 还原剂C. 催化剂D. 干燥剂
5.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6.将质量均为mg的O2、X、Y气体分别充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气体可能分别是( )
A. C2H4、CH4 B. CO2、Cl2 C. SO2、CO2 D. CH4、Cl2
7.下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得Cl2:
①MnO2+4HCl(浓)MnCl2+2H2O+Cl2↑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③O2+4HCl(g)2H2O+2Cl2
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O2>MnO2>KMnO4 B. KMnO4>MnO2>O2
C. MnO2>KMnO4>O2 D. O2>KMnO4>MnO2
8.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B. 75 mL 1.5 mol•L﹣1氯化钾溶液
C. 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 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9.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c=中,n是指( )
A. 溶液的物质的量B. 溶质的物质的量
C. 溶剂的物质的量D. 物质的量
10.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
A. 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
B. 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C.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11.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溶于盛装相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Fe3+、Mg2+、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2∶1∶1 B. 4∶2∶1 C. 1∶1∶1 D. 1∶2∶1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电子
1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硫酸的浓度为9.2 mol•L﹣1
B. 配制48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H2SO4125 mL
C. 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质量分数变为49 %
D. 取该硫酸100 mL,则浓度变为原来的
14.在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若装满氧气称其质量为36 g,若装满二氧化碳称其质量为42 g,若装满A气体,称其质量为52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64 D. 128
15.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定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容量瓶
B. 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
C.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16.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 维生素C是还原剂
C. 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 亚硝酸盐被还原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 mol·L-1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L溶液中含0.3NA个K+ B. 1 L溶液中含0.9NA个离子
C. 2 L溶液中K+浓度是1.2 mol·L-1 D. 2 L溶液中含0.6NA个离子
18.4 ℃时,若20滴水恰好为1 mL,那么1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20NAB.NA/360C. 9NA/10D. 360/NA
19.同温同压时,含相同分子数的H2O和NH3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体积B. 原子个数C. 质量D. 电子数
20.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氯化钠固体B. 硫酸钾溶液
C. 碳棒D. 熔融氢氧化钾
2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B.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C.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D. 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
22.已知3.2 g某气体中含有3.01×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 16 g·mol-1 B. 32 g·mol-1 C. 64 g·mol-1 D. 80 g·mol-1
23.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
A.、Cl﹣ B.、Cl﹣ C.、 D. OH﹣、
24.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镁,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是 ( )
A. 加入适量硫酸钠溶液后过滤
B.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C.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蒸发
D.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
25.某溶液可能含有SO、CO、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SO
B. 一定有CO
C. 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 不能确定SO是否存在
26.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D. 只有胶状的物质如胶水、果冻类的才能称为胶体
27.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碱性 D. 酸性
28.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 480 mL水
B. 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 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 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4分)
2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K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将无机物硫酸氢钾与碳酸氢钠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
(3)有人将无机物硫酸氢钾与硫酸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30.取少量氧化铁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Ⅱ: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步骤Ⅲ: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氯化铁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步骤Ⅳ:取乙烧杯中少量氢氧化铁胶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Fe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Ⅰ中能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Ⅱ中继续煮沸到什么程度?能否一直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步骤Ⅲ中哪个烧杯产生丁达尔效应?据此现象可以区分哪两种分散系?___________。
(5)在步骤Ⅳ中会产生怎样的现象?为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已知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氢氧化铝胶粒也带正电荷,而硅酸胶粒带负电荷,则下列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①氢氧化铁胶粒和氢氧化铝胶粒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铁胶粒和硅酸胶粒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氢氧化铝胶粒能够净水,则氢氧化铁胶粒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31.实验室欲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g,水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mL-1)。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用规格为__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32.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是一个可逆反应。
ii.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
iii.,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iv. 。
①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通常状况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酒精喷灯可用作高温热源。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_______(填导管接口代号)→尾气处理。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仪器B应再使用一次,你认为有道理吗?________(填“有”或“没有”),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B 6.B 7.B 8.C 9.B 10.C
11.A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B 19.D 20.D
21.A 22.C 23.B 24.B 25.D 26.C 27.B 28.D
29.(1)①NaHCO3===Na++HCO3— ②H2SO4===2H++SO42—
③KHSO4===K++H++SO42—
(2)硫酸氢钾与碳酸氢钠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
(3) 硫酸氢钾与硫酸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它们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30.(1)Fe2O3+6HCl===2FeCl3+3H2O
(2)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3)继续煮沸到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不能一直加热,否则会得到氢氧化铁沉淀
(4)乙烧杯中产生丁达尔效应,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5)开始产生沉淀,后来沉淀溶解消失 原因是开始胶体发生聚沉,后来盐酸过量,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 Fe(OH)3+3HCl===FeCl3+3H2O
(6)①无明显现象 液体变浑浊形成红褐色沉淀 ②能
31.(1)8 72 (2)100 mL
32. (1)纯净物 Fe2O3+ 6HCl===2FeCl3+ 3H2O
(2)Fe3++ 3OH-===Fe(OH)3↓
(3)红褐
(4)乙
33.(1)①MnO2+4H++2Cl-Mn2++Cl2↑+2H2O ②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Cl2> Br2> Fe3+
(3)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Fe3++3SCN-Fe(SCN)3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 KSCN 变红色 (或 FeCl3溶液,不变红)
②BrCl+H2O===HBrO+HCl、Ag++Cl-===AgCl↓
34. (1)④③⑤⑥①②
(2)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2Fe+3CO2、Ca(OH)2+CO2===CaCO3↓+H2O
(3)有 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O2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4)在排放尾气的导管口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