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展开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高一化学组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Al:27 Fe:56 Cu:64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总计60分)
- 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
- 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蔗糖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恢复到开始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2,则P1和P2关系是( )
A. P1=8P2 B. P1=4P2 C. P1=2P2 D. P1=P2
-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7 B.3:1 C.1:3 D.1:1
- 实验室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K+)=c(Cl—)=c(Na+)=c(SO42—),则其溶质可能是( )
A.MgCl2、Na2SO4、K2SO4 B.KCl、Na2SO4、NaCl
C.NaCl、Na2SO4、K2SO4 D.KCl、Na2SO4、K2SO4
- 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直径约为10﹣9~10﹣7cm
B.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与Ca2+、Mg2+相同
C.胶体带有负电荷
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凝聚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B.NH4Fe( SO4)2稀溶液加入过量NaOH:NH4++Fe3++4OH﹣═NH3•H2O+Fe(OH)3↓
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CO3-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
B.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中CO32-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C.Na2O2、Al2S3、FeCl2均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得到
D.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Na和Na2O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a、b的关系是a>b
- 已知:①2HI+Cl2=2HCl+I2,②2Fe+3Cl2=2FeCl3,③2FeBr2+3Cl2=2FeCl3+2Br2.在一定条件下HI、Fe、FeBr2分别与足量的Cl2反应,如果三个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则HI、Fe、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3:3 C.3:1:1 D.6:3:2
-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物,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
A.1:3 B.4:3 C.2:1 D.3:1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4﹣>Cl2>Br2>Fe3+
- 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或加入过量某种物质后各离子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
选项 | 溶液中的离子 | 通入(或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 |
A | K+、Ba2+、Fe2+、NO3- | 通入HCl气体 |
B | AlO2-、Na+、Cl-、SO42- | 通入CO2气体 |
C | Cu2+、Na+、SCN-、Al3+ | 加入FeCl2溶液 |
D | CO32-、Cl-、K+、Na+ | 通入CO2气体 |
- 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滴加入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的现象,这组物质是( )
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B.硫酸铝溶液、氨水
C.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D.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 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Mg粉中的Al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B. 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D. 除去Al203中的少量Fe2O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
- 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B. 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C. 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D. 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224mL(标准状况)
- 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其它反应物省略),则X、Y、Z可能是( )
①Na、Na2O、Na2O2 ②AlCl3、Al(OH)3、NaAlO2
③Fe、FeCl2、FeCl3 ④NaOH、Na2CO3、NaHCO3 ⑤C、CO、CO2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⑤
- Fe 和 Fe2O3 的混合物共 27.2g,加入 200mL 稀 H2SO4,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 2.24LH2,Fe和 Fe2O3 均无剩余。为中和过量的 H2SO4,并使 Fe 元素全部转化为 Fe(OH)2 沉淀,消耗了 400mL 3mol/L 的 NaOH 溶液,则该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3mol/L B. 2.25mol/L C. 2mol/L D. 0.5mol/L
- 下列物质:①稀HNO3.②BaCl2溶液;③KI溶液;④NaAlO2溶液;⑤KSCN溶液;⑥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SO4)3不反应的是( )
A. ①⑥ B. ④⑥ C. ③④ D. ①④⑥
- 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的钠和铝(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x= B.0<x≤0.5
C.V=33.6n(1﹣x) D.11.2n<V≤22.4n
- 向100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阳离子为Cu2+、Fe2+和Fe3+
B. b点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2+=Cu+Fe2+
C. 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 原溶液中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 (10分)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两种或多种。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448mL(标况)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将上述滤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2.33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另一份中通入过量CO2得到1.56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原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将结果填入下表(可不填满)。
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 |
|
|
|
|
|
|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
|
|
|
|
|
|
- (11分)将3mol/L NaOH溶液滴入到25mL 一定浓度的AlCl3溶液中。下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OH-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据图回答:
(1)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2)AB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3)由上述分析,可求得AlCl3溶液中Al3+离子的浓度为:____mol/L。
(4)当x=0.035时,铝元素在体系中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 (10分)已知A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部分产物未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分)有一含 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实验中没有E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样品质量为w 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 g、m2 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20 DAAAC DACCB BCDAA DAADD
21 (10分,每空1分)
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 | NH4+ | Fe3+ | SO42— | Al3+ | Cl-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0.2mol/L | 0.2mol/L | 0.2mol/L | 0.4mol/L | ≥1.6mol/L |
22(11分)
(1)Al3+ + 3OH—=Al(OH)3↓ (2分) 10mL(1分)
(2)Al(OH)3 + OH— =AlO2— + 2H2O (2分) (0.04,0) (1分)
(3)0.4 (1分)
(4)Al(OH)3 (1分)、AlO2— (1分) 0.005mol(1分)、 0.005mol(1分)
23(10分)
(1)Fe3O4 (2分)
(2)① 4Fe(OH)2+O2+2H2O===4Fe(OH)3 (2分)
② 3Fe + 4H2O(g) Fe3O4 + 4H2 (2分)
(3)2Fe2++ Cl2 =2Fe3++2Cl- (2分)
(4)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D中含有Fe3+(2分)
24(9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 (1分) 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1分)
2NaHCO3Na2CO3+H2O↑+CO2↑ (2分)
Na2CO3·10H2ONa2CO3+10H2O↑ (2分)
偏大 (1分) ×10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