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40题,共80分;第Ⅱ卷41-42题,共2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计80分)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即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奇特沟壑”。一个由美国和法国研究员组成的团队在某科学期刊发表报告称,在火星表面发现的“奇特沟壑”很有可能是高浓度咸水流经所产生的痕迹,而这项最新发现意味着火星表面很可能有液态水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火星表面液态水活动证据的发现说明
A. 人类已经具备移居火星的条件 B. 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C. 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体 D. 火星表面水循环活跃
2.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
①火星和地球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②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两极附近与地球两极附近相似,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水是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之一,液态水的存在,说明火星表面可能有生命体的存在。
【2题详解】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对。火星上地一年最为漫长,有687个地球日,火星的四季与地球长度不一样,火星上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与生命的存在关系小,故其它选项可排除。
2016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 每11年必爆发一次
C. 温度比其他区域低 D. 肉眼可以直接观测
4. “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B.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讯
C. 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 D. 会产生极光现象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是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温度比其他区域高,不可使用肉眼直接观测;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不是每11年都必须爆发。故选A。
【4题详解】
从材料中“大气层沸腾”可以判断“超级耀斑”会带来大量能量,使地球大气异常升温;“磁暴”、影响无线电通讯和极光都不至于让生命灭绝。故选C。
我国各地太阳能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下图为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若图中太阳能资源分布带分为资源丰富区、资源较丰富区、资源一般区、资源贫乏区四种,则序号③代表的应该是
A. 资源丰富区 B. 资源较丰富区 C. 资源一般区 D. 资源贫乏区
6. ①与④分布带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 地形因素 气候因素 B. 太阳高度 气候因素
C. 人为因素 昼夜长短 D. 地形因素 人为因素
【答案】5. C 6. A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读图,若图中太阳能资源分布带分为资源丰富区、资源较丰富区、资源一般区、资源贫乏区四种,则序号③代表的应该是资源一般区 ,C对。 资源丰富区对应序号①,A错。资源较丰富区对应②,B错。资源贫乏区对应④,D对。
【6题详解】
读图,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④是四川盆地,多云雾天气,两分布带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地形因素、气候因素,A对。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错。 人为因素不影响太阳辐射,C、D错。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地区差异,主要影响因素。
7.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板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通过计算机系统不断调整发电板的倾向和倾角,以保证太阳光线始终与发电板垂直,如图,若悉尼使用图所示设备发电,某日光伏发电板朝向是先朝东北,后朝正北,再朝西北,则悉尼(34°S 151°E)该日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某日光伏发电板朝向是先朝东北,后朝正北,再朝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悉尼是在南半球,则此时悉尼是昼短夜长,选A。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18时20分和17时40分同时看到日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9.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B. 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C. 地中海气候类型炎热干燥 D. 东南亚进入一年中的旱季
【答案】8. A 9. B
【解析】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8题详解】
当中山站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甲、乙两地同时日落时,甲地方时为18时20分,乙地方时17时40分,可知甲地昼长长于12小时,而乙昼长小于12小时,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甲地位于乙地的北方。甲的地方时较乙早,甲位于乙地的东方,因此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A正确。
【9题详解】
太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是北半球的冬季,A错; 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B对;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时是炎热干燥,但南半球此时是冬季,南半球也有地中海气候,此时是温和多雨,C错;东南亚进入一年中的雨季,D错。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向南移动
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南半球,向南移动
11. 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B. 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C. 正值我国喜迎国庆佳节
D. 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12. 下列关于晨昏线和经线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秋分日这两天才重合
C. 晨昏线和经线圈永远不重合 D. 只有冬、夏至日这两天才重合
【答案】10. C 11. D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1月初是近日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已经过了近日点,故向北移动,选C。
【11题详解】
正值我国喜迎国庆佳节和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秋季,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是夏季,且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D对。AC错。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B错;
【12题详解】
只有春、秋分日这两天晨昏线和经线圈才重合,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小明同学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持续一年的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c点对应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14.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 端午节 B. 劳动节
C. 国庆节 D. 元宵节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c点日出时间最晚,对应的节气是冬至。
【14题详解】
图中a点日出时间在6:00后,说明了此时昼短夜长,且在不断变短,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处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只有C符合条件。端午节和劳动节太阳直射点都在北半球,都是昼长夜短。而元宵节虽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昼渐长夜渐短,日出越来越早,可排除D。
15.图中甲、乙、丙三个圆圈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可能是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 岩石圈、软流层、地壳
C.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地核
【答案】C
【解析】
【详解】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符合条件的只有C。地壳和地幔不属于包含关系,A错;软流层以上才是岩石圈,岩石圈和软流层不是包含关系,B错;地幔和地核是平行关系,不是包含关系,D错。
16.2018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 ︰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35°E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2018年春分日,全球均是6:00日出。135°E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当其地方时6:00日出时,北京时间应是5:00,故选A。
读下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g表示不同辐射),完成下列各题。
17. 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 箭头a B. 箭头b C. 箭头c D. 箭头d
18.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箭头a表示的辐射 B. 箭头b表示的辐射
C. 箭头c表示的辐射 D. 箭头d表示的辐射
19. 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图中a、b、c、d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辐射,e、f分别为大气保温作用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属于短波辐射的是太阳辐射。
【18题详解】
通过c大气逆辐射,将地面辐射损失的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19题详解】
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f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即c增强,从而是大气保温作用即e增强。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20.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最可能处于
A. 冷锋过境时 B. 暖锋过境时 C. 低压控制下 D. 高压控制下
【答案】D
【解析】
12月份,西昌正值冬季,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处于高压控制下。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①②③④箭头表示摩擦力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从气流运动看,该图表示的是
A. 北半球气旋 B. 南半球气旋
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答案】21. A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④箭头与等压线垂直,是水平气压梯度力。③是风向且向右偏,应位于北半球。①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②与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选A。
【22题详解】
据上小题分析可知位于北半球,风由四周吹向中心,应是气旋,故选A。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下图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①——甲 B. ④——丙 C. ⑥——乙 D. ⑤——丁
24.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判断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
B. 此时④地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C. 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D. 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⑥地此时雪花飞舞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①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超过2000毫米,甲没有超过2000毫米,不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B. ④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应丙,B正确。⑥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图中乙在0℃以上,C错。⑤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丁降水不均匀,可排除D。
【24题详解】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北移动,判断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北半球夏季,A错;④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B错;图中气候类型③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C对;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⑥地此时是夏季,D错。
下表为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日期 | 1月1日 | 1月2日 | 1月3日 |
平均气温/℃ | 12 | 0 | -2 |
气压/hPa | 1 002.5 | 1 005.0 | 1 007.5 |
天气现象 | 晴,1~2级偏北风 | 中雪,6~8级偏北风 |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
25. 引起该气象观测点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B. 冷锋 C. 低气压 D. 台风
26. 下面哪一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A. B.
C. D.
【答案】25. B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从图中气温越来越低,气压越来越高,天气现象由晴天-雪-晴天,可判断出是冷锋。
【26题详解】
冷锋过境气压越来越高,选A。
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7. 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8.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27. D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28题详解】
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考点:天气及天气系统,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有关B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流干冷
B. 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流暖湿
C. 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D. 高空气流堆积下沉
30. 由气压带A和风带a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31. 此时地中海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寒冷干燥 D. 温和多雨
【答案】29. D 30. B 31. D
【解析】
【29题详解】
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D对,C错。该气流是干热,AB错。
【30题详解】
由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风带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31题详解】
从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移动,可判断出是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附近地区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温和多雨,选D。
读某月3~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 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 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答案】32. D 33. C
【解析】
试题分析:
【32题详解】
直接根据图示的气压变化过程可判断,①为暖锋过境;②为高压过境;③为冷锋过境;④为低压过境,只有高压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则天气晴朗。故选D。
【33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①为暖锋过境,暖锋过境时形成连续性降水;②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④为低压,低压过境,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阴雨天气。故选C。
考点:天气系统与天气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5.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
【答案】34. B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5题详解】
由图中箭头呈逆时针方向可知图示为北半球,P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项。
下图为我国1961~2011年高温天气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1961~2011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
A. 1981年后逐年上升 B. 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小于升幅
C. 1993年后波动上升 D. 2001年以前均低于平均值
37. 该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极端天气事件减少
C. 低温冻害损失减少 D. 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增加
【答案】36. C 37.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及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36题详解】
读图可知,1981年后波动上升,相对于平均值升幅高于降幅,2001年以前有些时段高于平均值,故选C。
【37题详解】
该变化为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低温冻害损失减少,热带气旋出现频率增加,故选D。
38. 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 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 降低了大气相对温度 D.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使冰雪覆盖面积减少,改变了原来的大气下垫面,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地球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A选项吸收二氧化碳增大,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C选项植树造林能够增加大气的相对湿度;D选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选B项。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
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甲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 臭氧层被破坏 B. 全球气候变暖 C. 酸雨 D. 水旱灾害
40.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乙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39. B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甲图反映出CO2越来越多,全球气温越来越高,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40题详解】
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大气辐射,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轻了CO2的排放,可以使乙图中的大气逆辐射减弱,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计20分)
41.巴西国土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1月、7月降水量的差异(答多或少)。
(2)分析1月、7月降水量的差异的原因。
【答案】(1)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
(2)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解析】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
(2)巴西的纬度低,1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7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下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根据右图说出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
(2)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答案】(1)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 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2)深居内陆 地形闭塞 水汽难以到达。
【解析】
【详解】(1)喀什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瓜达尔位于热带,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2)喀什地处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闭塞, 水汽难以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