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试卷
展开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下图是太阳系的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M是河银河系的组成部分
C.N是距离太阳中心的第三大行星
D.Q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与N、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物质存在的优越条件
A.阳光照射一直比较稳定 B.有自然卫星M的存在
C.位置适中,温度适合生物的生存 D.有丰富的二氧化碳气体
右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运行到a时,太阳直射点在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20°附近
4.乐山昼长于夜的时段是
A.a→b→c B.b→c→d C.c→d→a D.d→a→b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③ C.⑤ D.⑦
6.晴天昼夜温差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白天①、⑤弱,夜间③弱 B. 白天①强,夜间⑤、③弱
C. 白天①、⑤强,夜间④、⑥弱 D. 白天⑤弱,夜间③强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家庭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吸收
A.① B.② C.③ D.④
8.我国北方冬季,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种菜。大棚的作用主要是
A.减少①的损失 B.减少②的损失 C.减少③的损失 D.减少④的损失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曲线表示等压面),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值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②→① B.④→① C.③→② D. ④→③
下图表示某天气系统经过北京地区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1~13题。
11,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①天气晴朗②气压高③天气阴④气压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北京处在@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冷锋即将到选本市⑦暖锋即将到达本市③气温即将下降,可能出现大风、雨雪等天气④气压即将升高,出现绵绵细雨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下面的天气状况与此类天气系统无关的是
A.东北夏季的暴雨 B.华北春季的沙尘天气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寒潮 D.华南“一场春雨一场暖”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4-15小题。
14.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陆轮廓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15.图示季节
A.乙地高温多雨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沈阳高温多雨
如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
据图回答16-17题。
16.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地点是
A.甲、丙 B.乙、丁 C.乙、丙 D.甲、丁
17.当甲、乙之间的锋面夏季快速移动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可能是
A.沙尘暴 B.寒潮 C.伏旱 D.暴雨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据此回答20—21题。
20.实施“引松济辽”工程的原因主要是辽河流域
①水资源总量少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③地处内陆,气候干旱 ④人口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1.辽河流域除调水外,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还包括
A.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 B.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
C.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 D.控制工业发展,严禁大水漫灌
读下图“地貌景观图”,回答22-23题。
22.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3.下列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地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下图中图①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②),回答24-25题。
24.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②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5.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代表北半球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现象 (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 _小时。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 ,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太
阳高度是 ,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27.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 ,甲、乙两地地
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油气的是 。
(2)说出甲处构造地貌的成因。(2分)
(3)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2分)
(4)据图判断①处岩石为 (根据岩石成因),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① ②(早于或晚于)。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 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图。E的风向为 风,F的风向为 风。
(2) 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 。(3) E季风势力最强时,昆明的气候特征是 。
(4) F季风的成因是 , E季风的成因是 。
(5) 此月份,C地是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 (高压、低压)
29.读图回答下面问题。(7分)
(1)写出形成图中洋流的盛行风带名称② ; ③ 。
(2)图中②③④洋流中按性质分属于暖流的是 。
(3)图中④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4)假若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A处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的 渔场,
它是由 暖流和 寒流两条洋流交汇而形成的。
30.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相关问题。(9分)
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愈演愈烈,多地高温历史纪录几乎日日在刷新。江南水乡”浙江遭遇60年来罕见高温少雨天气,全省水库河网水位持续下降,80多条小河断流,79个县(市、区)受旱,造成逾60万人饮水困难。而与此同时,北方多地却遭遇频繁强降雨,甚至引发洪涝及各类地质灾害。东北地区连续遭受4次强降水袭击,区域平均降水量达9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4%。黑龙江省多条江河超警戒水位。位于中俄边界的“中国东极”黑瞎子岛中方领土几乎全部被淹。
专家们分析说:“北涝南旱”的天气格局和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1)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 的数量增加。(1分)
(2)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4分)
(3)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全球变暖的发生 (4分)
31.(7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质构造是岩层受到 方向的 (挤压或拉伸)力而形成的。
(2)从地质构造来看,图中甲处是 ,乙处是 。
(3)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甲处是 ,其成因是 。
(4)假如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地还是丙地?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选对一个得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B | C | A | B | B | B | A | B | B | B | A | A | B | C | D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B | C | B | B | D | B | B | A | B | D |
第Ⅱ卷(共50分)
26.(10分)
(1)冬至23.5°s (23°26′S或者南回归线)
(2)A>C>B A>C>B A=B=C
(3)日落 6小时
(4)由23.5°s (23°26′S或者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0° 昼短夜长
27.(8分)
(1)背斜 乙
(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图示山岭
(3)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石灰岩易受水的溶蚀作用,不稳定,易渗漏;地下水容易汇集(任意2点2分)
(4)岩浆岩(或侵入岩、花岗岩) 晚于
28.(1)7 东南 西南
(2)B
(3)高温多雨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5)冬季 高
29.(1)东北信风带 西风带
(2)②
(3)降温减湿
(4)北海道 日本 千岛
30.(1)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气体\CO2) (2分)
(2)降水增加,加大洪涝、城市内涝、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4分)
(3)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31.(1)南北 挤压
(2)背斜 断层
(3)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4)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