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7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7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B.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C.绿洲农业多分布于盆地中部 D.风蚀、风积地貌广泛分布
鄱阳湖近60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12年。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据此完成2~3题。
2.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湖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D.湖面蒸发增大
3.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
A.退耕还牧B.围湖造田 C.移民建镇D.截弯取直
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右图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7.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0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 B.2 000米
C.3 000米 D.4 000米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l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
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10~11题。
10.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瑞士 B.巴西 C.英国 D.意大利
11.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养老金制度 B.医疗卫生条件
C.婚姻生育观 D.生产力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情况,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3.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读图,回答14~16题。
14.行政区界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
A.a1→b1 B.a1→a2 C.b1→b2 D.c1→c2
15.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 a1→a2 B.a1→b1 C.b1→b2 D.c1→c2
16.如果 A、B 、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
A. a1→a2 a1→b1 B.a1→b1 b1→b2
C.b1→b2 c1→c2 a1→a2 D.c1→c2 a1→c1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大部分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据此回答17~18题。
17.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
A.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B.交通通达性提高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D.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18.依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下表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数据。据此完成19-20题。
月份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1月—10月 |
月均温(0C) | 13.3 | 18.0 | 25.7 | 22.7 | 19.9 |
月降水量(mm) | 190.9 | 46.3 | 0.3 | 60.2 | 825.5 |
19、该城市所属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该城市最适宜种植的水果有。( )
A.荔枝B.椰子C.香蕉D.葡萄
21.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共同分享集聚效益,城市发展初期便形成了工业区
B.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益而逐渐形成了工业区
C.为了争夺市场,工业区不断向城市中心移动
D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不断向近河流、近铁路和近公路的地方分布
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漫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23.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4.唐人街的形成( )
A.是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B.是收入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C.是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D.是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25.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高层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发展历史不同
C.政府作用不同 D.发展程度不同
读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小城市数量最少
27.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右图反映出青岛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海洋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引资
C.科技、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区位因素
D.引黄济青工程的胜利竣工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②是高级住宅区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二、综合题(40分)
31.(1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3分)
区域 | 甲:江汉平原 | 乙:宁夏平原 |
自然带类型 |
| 草原、荒漠过度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 小麦 |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3分)
(4)请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3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3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
材料二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设区市
| 总人口 (万)
| 外出人口
| 外来人口
| 净流动 (万)
| ||||
人数 (万)
| 占全省外出人口比重(%) | 占本地区总人口比重(%) | 人数 (万)
| 占全省外来人口比重(%) | 占本地区总人口比重(%) | |||
厦门 | 205.31 | 15.82 | 3.42 | 7.71 | 89.35 | 14.12 | 43.52 | 73.53 |
宁德 | 299.13 | 44.51 | 9.61 | 14.88 | 26.03 | 4.40 | 8.17 | -18.48 |
甲 | 728.30 | 87.02 | 18.79 | 11.95 | 164.50 | 27.83 | 22.59 | 77.48 |
乙 | 281.66 | 57.13 | 12.34 | 20.28 | 36.42 | 6.16 | 12.93 | -20.71 |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是南平和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 ,乙城市是 。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3)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33.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 。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 。
【参考答案】
1-5 CACAC
6-10 CBDCB
11-15 DABAB
16-20 CCDAD
21-25 BDAAB
26-30 BCCBC
31.(16分)
(1)(3分)从上到下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阀叶林带 水稻 铁路沿线固沙植被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 (2) (6分)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任答三即可)
(3) (4分)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春季开河时,上游河段先解冻开河,而下游河段纬度较高尚未开河.由此影响冰凌阻滞河水的凌汛现象,
(4) (3分)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32.(9分)
(l)泉州 南平
(2)(社会)经济因素
(3)(6分)有利影响:①缓解劳动力不足;②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③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该市的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④促进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①可能带来某些社会问题,如对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等产生压力;②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33.(15分)
(1)南风或偏南风 (2分)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4分)
(3)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便利(铁路)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 水源丰富 地处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任答三点3分)
(4)C (2分)
(5)D 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