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回答Ⅰ卷时,选择题全部完成答案后,扫描钉钉班级群老师发的二维码进行提交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提交到家校本。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 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 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 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2. 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 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 举办金婚庆祝活动夫妇很多
D. 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3. 下图示中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A. “低—低—低”模式和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 原始人口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 “高—低—高”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 “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及相关知识;人口增加数量受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影响,即使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由于人口总数不同人口增加数量也不会相同,A错误;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图可知,前三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到第四阶段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并出现负值,当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之后开始减少,B错误;Ⅰ阶段至Ⅱ阶段分别是原始型和传统型,从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C正确;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2%,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Ⅲ阶段是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使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A正确;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少,B错误;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年龄至少在70岁,我国在这个阶段人口平均寿命还未延长很多,7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不会太多,C错误;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且随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伤寒可以得到救治,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图中①出生率约2.8%,死亡率低于1%,应该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③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应该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据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完成下列各题。
4. 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 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5. 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 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40岁人口比重先升后下降,20岁人口比重下降,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因此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但由图中信息不能确定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B、C、D错误。
【5题详解】
从图可知,到2031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大,因此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性别结构正常。湖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判读。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判读技巧。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6. 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 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C. 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 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答案】6. D 7.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能力,学生要能够读懂各种人口统计图,并且熟悉人口增长模式。
【6题详解】
读四个图可知,甲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人口自然增长率0,丙老年人口比重小,少年儿童比重大,为传统型,丁国为负增长,为现代型。比较可知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D。
【7题详解】
读四图可知,甲国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老龄化不明显,A错误;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丁国为负增长,为现代型,丁国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B错误;丙老年人口比重小,少年儿童比重大,青壮年劳动力多,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C对;丁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是读图和掌握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原始社会和现非洲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
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大部分发达国家、俄罗斯。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值。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人口生育意愿与我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
A. 韩国、泰国、菲律宾
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妇女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 我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素质培养和注重自我发展
D.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答案】8. C 9. B
【解析】
考查地域文化与人口。
【8题详解】
由表中数值可知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较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故人口生育意愿与我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C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该思想的形成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特点有密切关系,水稻种植业体力劳动量大,男性更适合体力劳动,故“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正确。故选B。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1. 日本地狭人稠,影响其人口容量的有利的因素有(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0. C 11. D
【解析】
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10题详解】
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发展到现在,其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紧张,人口的大量迁入必然导致水资源供应非常紧张,①④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日本地狭人稠,资源缺乏,①错误;可以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及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②③正确;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④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 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 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 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 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13. 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 环境条件优越 B. 对外交通便利
C. 土地价格低 D. 位于城市中心区
【答案】12. D 13.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2题详解】
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来看,在城市的最外围且离中心城区最远的应是重工业区,因为重工业区污染严重,在城市外围能够减轻其对城市的污染,由图可知甲在城市最外围且离中心城区最远,故甲为重工业区;由图可知丙离中心城区最近,接近大量的人流,并且中心城区的交通通达度最高,即接近大的消费市场,故丙为商贸区。乙不在城市的外围,从图中也可看出乙离商贸区较近,故污染较轻,为轻工业区。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住宅区的特点。由图可知,住宅区位于沿海风景线,可欣赏沿海风光,且位于娱乐区和旅游区之间,环境优美,A故正确;由图可知,住宅区离对外交通线较远,故对外交通不便利,B错误;由图可知,住宅区位于沿海风景线,且位于娱乐区和旅游区之间,地价较高,C错误;住宅区离中心城区较远,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外地区,D错误。故选A。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a曲线 B. b曲线 C. c曲线 D. d曲线
15.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化区
【答案】14. D 15.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的过程功能分区等相关知识。
【14题详解】
由于该城市为环形放射状道路,中心城区地租最高,地租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呈减小趋势,同时在环形路与放射路的交界处,由于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出现地租次一级的高值点,d满足此规律,故选D。
【15题详解】
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强,往往有能力布局在地租较高的地区,所以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商业区,故C正确。
【点睛】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如下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空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 需求减少,物价下跌
C. 城市化水平降低 D. 企业用工成本提高
17. 江西省成为最“拼”省份是因为当地:( )
①人地矛盾加剧 ②就业压力大 ③气候条件差 ④人口老龄化严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8. 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政策因素 D. 科技因素
【答案】16. D 17. A 18. B
【解析】
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6题详解】
“空城”造成劳动力短缺,因此劳动力工资提升,企业用工成本提高。故选D。
【17题详解】
江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加剧,①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因此大量人员外出务工,②正确。从而成为最“拼”省份。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③错误,最“拼”与老龄化无关,④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春节的来临,传统佳节举家团圆属于社会文化因素。故选B。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20.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省位于我国热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气温条件不太适合老人过冬,因此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由此可知,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C符合题意;经济因素、养老设施 、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对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要因素,排除A、B、D。故选C。
【20题详解】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与老人生活养老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即第三产业发展,B正确;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主要与当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有关,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对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A、C错误;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使当地资源消耗增多,不会降低,D错误。故选B。
2018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位置
降水量/ mm
径流总量/ mm
地表径流/ mm
地下径流/ 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
21. 城市建设导致了( )
A. 市区蒸发量减少 B. 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 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D. 郊区降水量减少
22. 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 扩大城市的规模 D.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答案】21. A 22.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21题详解】
结合表格资料反映,城市化导致降水量增加;径流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减少,故选A项。
【22题详解】
针对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城市的排水系统不畅和湖泊、河流的泄洪不畅,故应保护城市的天然池塘和河道。故选D。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23. 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 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C. 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 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24.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该市迁入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女性人口多于男性,是因受该市产业结构影响,适宜女性就业;该图表明人口迁入情况,不能判断与本地人口数量大小;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会引起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故选B。
【24题详解】
人口的迁入使劳动力数量增加,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促进了该市经济发展,但人口增多,会增加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而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故选C。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5. 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 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B. 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 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D. 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6.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厂址选在以下哪个位置较为合理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7. 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A. 中心商务区 B. 行政办公区
C. 旅游休憩区 D. 科教文化区
【答案】25. A 26. C 27.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5题详解】
城市地价受两个因素影响较大,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受交通线的影响,等值线多会发生变曲;故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受交通通达性影响较大.商品产地和环境质量对地价影响小。故A正确。
【26题详解】
钢铁厂对大气有严重污染,应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且位于热岛环流界线以外的郊区.从风频图上看,本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位于③处.①位于热岛环流界线以内。②⑤位于盛行风的上风。故选C。
【27题详解】
从⑤处位置看,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置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技术和人才,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科教文化区。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之间的关系。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28.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9. 如果只考虑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 B. 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多
C. 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③时期与⑤时期人口数量相同
【答案】28. C 29.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图的判断,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机械增长率之和,甲地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互为相反数,人口增长率为0,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迁移率都开始增长,人口增长率开始升高,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①-③时期,乙地人口一直处于正增长,①时人口比③时少,A错误;④-⑤时期,乙地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④时人口比⑤时多,B正确;③时期以前,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大于0,人口一直处于正增长,③时期之后,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人口处于负增长,因此在③时期乙地人口达到最大值,C错误;③时期之后,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人口处于负增长,故⑤时期人口数量少于③时期,⑤时期人口数量最少,D错误。故选B。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园城市模式
3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③一定是低级住宅区 B. 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②可能是高级住宅区 D. 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30. B 31. 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和功能区的分布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的判断:由图可知,城市工业区沿着高速公路从市中心向两侧发散,其他功能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其他功能区自中心商务区向外发散,符合扇状模式特征。故选B。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据图可知,③集中分布在高速公路的两侧,判断为工业区,故A错误。图示④处离煤炭、铁矿产地和铁路较远,故不适宜布局钢铁工业区;图示②远离工业区和铁路,且靠近风景区和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⑤处靠近铁矿和煤炭资源分布区,适宜布局钢铁厂。故C正确。故选C。
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2. 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A.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B. 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C. 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 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33 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 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 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答案】32. A 33. D
【解析】
【32题详解】
由图可知上海市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故排除选项B;图中显示该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故排除选项C;由材料可知,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故排除选项D;由于上海市人口倒挂区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因而这里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故选项A正确。
【33题详解】
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占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故排除选项A项;目前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人口倒挂不是上海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故排除选项B;上海市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故选项D正确。
下图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营运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关于图中四国高铁运营与城市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国城市化水平高,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
B. 1995~2005年,乙国新增高铁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
C. 丙国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
D. 2000~2010年,丁国高铁新增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
35. 与甲、乙、丙三国相比,丁国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C. 城市化起步早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34. D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国城市化水平高,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晚于乙丙,A错。1995~2005年,乙国新增高铁运营线路最多,但是城市化速度较慢,B错。丙国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城市化水平低于甲乙,C错。2000~2010年,丁国高铁新增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D对。故选D。
【3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国城市化水平最低,应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人口数量最多,故选B。
谚语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冬天麦盖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反映的农业活动可能出现在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37. 关于冬小麦的播种季节,在华北中部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说法,而在华北南部则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造成两地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答案】36. B 37. B
【解析】
【36题详解】
华北平原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大风天数多,容易发生春旱,如果去年冬季有厚厚的积雪,来年春季土壤墒情好,有利于作物返青,对农业生产有利,B对。东北地区的作物一般为春种秋收,且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是常见现象,A错。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三角地区,降水一般以雨水为主,CD错。故选B。
【37题详解】
华北中部和华北南部由于纬度差异,导致热量条件差异,所以种植农作物的时间有差异,影响因素为热量,故选B。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图,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 北京城市智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 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 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 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39.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 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 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答案】38. C 39. C
【解析】
【38题详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使得北京重点以发展城市智能为主,而不会将全部工业迁至河北,A错。在协调发展中,京津冀的经济差距会缩小,B错。天津以海空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C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减少,D错。故选C。
【39题详解】
区域协同发展,会使得河北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而环境污染不一定加重,保定等城市的等级不会大幅提升,河北人口向京津迁移的趋势会缓解,故选C。
40.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与服务范围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A选项错误;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B选项错误;
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C选项错误;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组考查城市中心地理论。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45%
55%
90%
少
③
8%
92%
89%
少
41.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42. 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A. 刚果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大自流盆地 D. 墨累—达令盆地
43.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41. A 42. D 43. C
【解析】
【41题详解】
材料反映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多,故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故选A项。
【42题详解】
根据②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少,判断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属于混合农业。故选D项。
【43题详解】
③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少,故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故选C项。
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近期,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仓储物流体系将结合海南当地特点为大小商家提供航空+落地配物流解决方案,开通海南生鲜绿色通道,提供次日达时效,覆盖全国近200个主要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4.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具有的优点有
①降低企业宣传成本
②与顾客面对面交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③不受地域限制,灵活性更强
④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5. 结合海南生鲜产品特色,推测绿色通道最繁忙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6. 促使京东海南生鲜绿色通道开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 劳动力不足 B. 市场需求量大
C. 电子商务发展 D. 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44. B 45. D 46. C
【解析】
【44题详解】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可以降低企业宣传成本,不能实现面对面交流,不受地域限制,灵活性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B正确。故选B。
【45题详解】
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高,适合生鲜产品生产,北方地区气温低,生鲜产品少,所以绿色通道最繁忙的季节应在冬季,D正确。故选D。
【46题详解】
促使京东海南生鲜绿色通道开通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理位置关系不大,C正确。故选C。
第Ⅱ卷综合题
4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水稻梯田”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 左图为“哈尼水稻梯田景观图”。
材料三 右图为“哈尼水稻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1)在山区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对自然因素中_______因素的改造。
(2)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
(3)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是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生态系统,体现了人地和谐。据材料三,该生态系统景观随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形
(2)季风水田农业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3)森林 村庄 梯田 河流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森林的生态效益。
【详解】(1)根据“因地制宜”在山区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地形因素的改造。
(2)结合图示得知: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气候条件是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3)据材料三,该生态系统景观随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山上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在该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回答Ⅰ卷时,选择题全部完成答案后,扫描钉钉班级群老师发的二维码进行提交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提交到家校本。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 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 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 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2. 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 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 举办金婚庆祝活动夫妇很多
D. 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3. 下图示中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A. “低—低—低”模式和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 原始人口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 “高—低—高”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 “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及相关知识;人口增加数量受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影响,即使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由于人口总数不同人口增加数量也不会相同,A错误;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图可知,前三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到第四阶段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并出现负值,当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之后开始减少,B错误;Ⅰ阶段至Ⅱ阶段分别是原始型和传统型,从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C正确;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2%,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Ⅲ阶段是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使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A正确;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少,B错误;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年龄至少在70岁,我国在这个阶段人口平均寿命还未延长很多,7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不会太多,C错误;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且随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伤寒可以得到救治,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图中①出生率约2.8%,死亡率低于1%,应该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③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应该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据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完成下列各题。
4. 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 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5. 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 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40岁人口比重先升后下降,20岁人口比重下降,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因此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但由图中信息不能确定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B、C、D错误。
【5题详解】
从图可知,到2031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大,因此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性别结构正常。湖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判读。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判读技巧。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6. 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 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C. 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 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答案】6. D 7.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能力,学生要能够读懂各种人口统计图,并且熟悉人口增长模式。
【6题详解】
读四个图可知,甲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人口自然增长率0,丙老年人口比重小,少年儿童比重大,为传统型,丁国为负增长,为现代型。比较可知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D。
【7题详解】
读四图可知,甲国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老龄化不明显,A错误;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丁国为负增长,为现代型,丁国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B错误;丙老年人口比重小,少年儿童比重大,青壮年劳动力多,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C对;丁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是读图和掌握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原始社会和现非洲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
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大部分发达国家、俄罗斯。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值。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人口生育意愿与我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
A. 韩国、泰国、菲律宾
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妇女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 我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素质培养和注重自我发展
D.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答案】8. C 9. B
【解析】
考查地域文化与人口。
【8题详解】
由表中数值可知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较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故人口生育意愿与我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C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该思想的形成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特点有密切关系,水稻种植业体力劳动量大,男性更适合体力劳动,故“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正确。故选B。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1. 日本地狭人稠,影响其人口容量的有利的因素有(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0. C 11. D
【解析】
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10题详解】
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发展到现在,其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紧张,人口的大量迁入必然导致水资源供应非常紧张,①④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日本地狭人稠,资源缺乏,①错误;可以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及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②③正确;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④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 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 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 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 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13. 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 环境条件优越 B. 对外交通便利
C. 土地价格低 D. 位于城市中心区
【答案】12. D 13.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2题详解】
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来看,在城市的最外围且离中心城区最远的应是重工业区,因为重工业区污染严重,在城市外围能够减轻其对城市的污染,由图可知甲在城市最外围且离中心城区最远,故甲为重工业区;由图可知丙离中心城区最近,接近大量的人流,并且中心城区的交通通达度最高,即接近大的消费市场,故丙为商贸区。乙不在城市的外围,从图中也可看出乙离商贸区较近,故污染较轻,为轻工业区。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住宅区的特点。由图可知,住宅区位于沿海风景线,可欣赏沿海风光,且位于娱乐区和旅游区之间,环境优美,A故正确;由图可知,住宅区离对外交通线较远,故对外交通不便利,B错误;由图可知,住宅区位于沿海风景线,且位于娱乐区和旅游区之间,地价较高,C错误;住宅区离中心城区较远,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外地区,D错误。故选A。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a曲线 B. b曲线 C. c曲线 D. d曲线
15.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化区
【答案】14. D 15.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的过程功能分区等相关知识。
【14题详解】
由于该城市为环形放射状道路,中心城区地租最高,地租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呈减小趋势,同时在环形路与放射路的交界处,由于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出现地租次一级的高值点,d满足此规律,故选D。
【15题详解】
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强,往往有能力布局在地租较高的地区,所以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商业区,故C正确。
【点睛】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如下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空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 需求减少,物价下跌
C. 城市化水平降低 D. 企业用工成本提高
17. 江西省成为最“拼”省份是因为当地:( )
①人地矛盾加剧 ②就业压力大 ③气候条件差 ④人口老龄化严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8. 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政策因素 D. 科技因素
【答案】16. D 17. A 18. B
【解析】
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6题详解】
“空城”造成劳动力短缺,因此劳动力工资提升,企业用工成本提高。故选D。
【17题详解】
江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加剧,①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因此大量人员外出务工,②正确。从而成为最“拼”省份。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③错误,最“拼”与老龄化无关,④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春节的来临,传统佳节举家团圆属于社会文化因素。故选B。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20.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省位于我国热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气温条件不太适合老人过冬,因此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由此可知,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C符合题意;经济因素、养老设施 、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对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要因素,排除A、B、D。故选C。
【20题详解】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与老人生活养老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即第三产业发展,B正确;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主要与当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有关,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对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A、C错误;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使当地资源消耗增多,不会降低,D错误。故选B。
2018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位置
降水量/ mm
径流总量/ mm
地表径流/ mm
地下径流/ 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
21. 城市建设导致了( )
A. 市区蒸发量减少 B. 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 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D. 郊区降水量减少
22. 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 扩大城市的规模 D.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答案】21. A 22.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21题详解】
结合表格资料反映,城市化导致降水量增加;径流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减少,故选A项。
【22题详解】
针对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城市的排水系统不畅和湖泊、河流的泄洪不畅,故应保护城市的天然池塘和河道。故选D。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23. 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 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C. 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 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24.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该市迁入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女性人口多于男性,是因受该市产业结构影响,适宜女性就业;该图表明人口迁入情况,不能判断与本地人口数量大小;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会引起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故选B。
【24题详解】
人口的迁入使劳动力数量增加,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促进了该市经济发展,但人口增多,会增加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而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故选C。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5. 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 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B. 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 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D. 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6.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厂址选在以下哪个位置较为合理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7. 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A. 中心商务区 B. 行政办公区
C. 旅游休憩区 D. 科教文化区
【答案】25. A 26. C 27.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5题详解】
城市地价受两个因素影响较大,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受交通线的影响,等值线多会发生变曲;故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受交通通达性影响较大.商品产地和环境质量对地价影响小。故A正确。
【26题详解】
钢铁厂对大气有严重污染,应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且位于热岛环流界线以外的郊区.从风频图上看,本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位于③处.①位于热岛环流界线以内。②⑤位于盛行风的上风。故选C。
【27题详解】
从⑤处位置看,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置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技术和人才,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科教文化区。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之间的关系。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28.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9. 如果只考虑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 B. 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多
C. 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③时期与⑤时期人口数量相同
【答案】28. C 29.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图的判断,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机械增长率之和,甲地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互为相反数,人口增长率为0,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迁移率都开始增长,人口增长率开始升高,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①-③时期,乙地人口一直处于正增长,①时人口比③时少,A错误;④-⑤时期,乙地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④时人口比⑤时多,B正确;③时期以前,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大于0,人口一直处于正增长,③时期之后,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人口处于负增长,因此在③时期乙地人口达到最大值,C错误;③时期之后,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人口处于负增长,故⑤时期人口数量少于③时期,⑤时期人口数量最少,D错误。故选B。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园城市模式
3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③一定是低级住宅区 B. 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②可能是高级住宅区 D. 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30. B 31. 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和功能区的分布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的判断:由图可知,城市工业区沿着高速公路从市中心向两侧发散,其他功能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其他功能区自中心商务区向外发散,符合扇状模式特征。故选B。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据图可知,③集中分布在高速公路的两侧,判断为工业区,故A错误。图示④处离煤炭、铁矿产地和铁路较远,故不适宜布局钢铁工业区;图示②远离工业区和铁路,且靠近风景区和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⑤处靠近铁矿和煤炭资源分布区,适宜布局钢铁厂。故C正确。故选C。
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2. 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A.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B. 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C. 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 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33 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 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 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答案】32. A 33. D
【解析】
【32题详解】
由图可知上海市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故排除选项B;图中显示该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故排除选项C;由材料可知,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故排除选项D;由于上海市人口倒挂区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因而这里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故选项A正确。
【33题详解】
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占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故排除选项A项;目前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人口倒挂不是上海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故排除选项B;上海市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故选项D正确。
下图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营运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关于图中四国高铁运营与城市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国城市化水平高,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
B. 1995~2005年,乙国新增高铁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
C. 丙国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
D. 2000~2010年,丁国高铁新增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
35. 与甲、乙、丙三国相比,丁国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C. 城市化起步早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34. D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国城市化水平高,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晚于乙丙,A错。1995~2005年,乙国新增高铁运营线路最多,但是城市化速度较慢,B错。丙国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城市化水平低于甲乙,C错。2000~2010年,丁国高铁新增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D对。故选D。
【3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国城市化水平最低,应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人口数量最多,故选B。
谚语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冬天麦盖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反映的农业活动可能出现在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37. 关于冬小麦的播种季节,在华北中部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说法,而在华北南部则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造成两地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答案】36. B 37. B
【解析】
【36题详解】
华北平原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大风天数多,容易发生春旱,如果去年冬季有厚厚的积雪,来年春季土壤墒情好,有利于作物返青,对农业生产有利,B对。东北地区的作物一般为春种秋收,且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是常见现象,A错。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三角地区,降水一般以雨水为主,CD错。故选B。
【37题详解】
华北中部和华北南部由于纬度差异,导致热量条件差异,所以种植农作物的时间有差异,影响因素为热量,故选B。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图,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 北京城市智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 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 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 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39.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 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 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答案】38. C 39. C
【解析】
【38题详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使得北京重点以发展城市智能为主,而不会将全部工业迁至河北,A错。在协调发展中,京津冀的经济差距会缩小,B错。天津以海空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C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减少,D错。故选C。
【39题详解】
区域协同发展,会使得河北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而环境污染不一定加重,保定等城市的等级不会大幅提升,河北人口向京津迁移的趋势会缓解,故选C。
40.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与服务范围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A选项错误;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B选项错误;
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C选项错误;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组考查城市中心地理论。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45%
55%
90%
少
③
8%
92%
89%
少
41.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42. 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A. 刚果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大自流盆地 D. 墨累—达令盆地
43.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41. A 42. D 43. C
【解析】
【41题详解】
材料反映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多,故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故选A项。
【42题详解】
根据②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少,判断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属于混合农业。故选D项。
【43题详解】
③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少,故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故选C项。
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近期,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仓储物流体系将结合海南当地特点为大小商家提供航空+落地配物流解决方案,开通海南生鲜绿色通道,提供次日达时效,覆盖全国近200个主要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4.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具有的优点有
①降低企业宣传成本
②与顾客面对面交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③不受地域限制,灵活性更强
④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5. 结合海南生鲜产品特色,推测绿色通道最繁忙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6. 促使京东海南生鲜绿色通道开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 劳动力不足 B. 市场需求量大
C. 电子商务发展 D. 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44. B 45. D 46. C
【解析】
【44题详解】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可以降低企业宣传成本,不能实现面对面交流,不受地域限制,灵活性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B正确。故选B。
【45题详解】
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高,适合生鲜产品生产,北方地区气温低,生鲜产品少,所以绿色通道最繁忙的季节应在冬季,D正确。故选D。
【46题详解】
促使京东海南生鲜绿色通道开通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理位置关系不大,C正确。故选C。
第Ⅱ卷综合题
4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水稻梯田”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 左图为“哈尼水稻梯田景观图”。
材料三 右图为“哈尼水稻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1)在山区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对自然因素中_______因素的改造。
(2)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
(3)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是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生态系统,体现了人地和谐。据材料三,该生态系统景观随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形
(2)季风水田农业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3)森林 村庄 梯田 河流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森林的生态效益。
【详解】(1)根据“因地制宜”在山区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地形因素的改造。
(2)结合图示得知: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气候条件是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3)据材料三,该生态系统景观随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山上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在该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