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 生物学规律 B. 婚姻生育观
C. 医疗卫生条件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越大则人口增长速度越快;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的变化,从而决定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进而导致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因此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物学规律、生育观念和医疗卫生条件能够影响人口的增长,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B、C错D对。
2.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生率的高低,A错误;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B正确;④期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且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小,C错误;③和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C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3.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
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
②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
③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
④ 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口低速增长的影响
【详解】欧洲不少国家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人口增长极其缓慢,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青少年人口比重很小,劳动力不足。欧洲经济发达,医疗保健水平高,生命保障制度完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妇女生育年龄推迟,世代交替减缓。故①、③两项正确,②、④两项错误,B正确。
【点睛】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欧洲人口低速增长带来影响的分析能力。
4.据广州市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提前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5.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 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 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深圳实现GDP的增长,需要更多劳动力的投入,限制人口进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第一产业经济附加值低,深圳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项错误;单纯的经济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土地问题,D项错误;深圳的发展缺乏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B项正确,答案选B。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高低”模式 B. “三低”模式
C. “高低高”模式 D. 增长上升模式
7.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高 B. 死亡率低
C. 人口迁移 D. 经济发达
8. 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上海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自然增长率小于0,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即“三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该题选B。
【7题详解】
人口总数的变化与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相关,上海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虽然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人口总数上升,所以其人口增多应取决于人口的迁移,故该题选C。
【8题详解】
根据上题上海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迁移,上海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能够吸引人口迁入,即经济因素是吸引上海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故该题选D。
【点睛】
9.2018年春节前在从山东淄博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内容如下,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 甲:“我此次是到北京旅游”
B. 乙:“我去北京定居,和孩子一起生活
C. 丙:“我到北京洽谈业务”
D. 丁:“我到北京参加春晚直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旅游、出差、观看春晚等没有长时间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A、C、D错;到北京定居,改变了居住地,属于人口迁移,B对。
【点睛】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征: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划);居住地变更(改变居住所在地);时间较长(1年以上)。
10.我国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的方向是
①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疏地区
②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贫穷区到发达区
③人口的基本流向是从东部、沿海城市流向中西部、内地、工矿区
④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是人口主要输入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的流动方向是:从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贫穷区到发达区、从中西部、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工矿区,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是人口主要输入地,故②④对,③错;东部人口密集中西部人口较稀疏,①错,故选D。
【点睛】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人口迁移规模较小,以组织性迁移为主,迁移方向为由东部到中西部、边疆地区,由城市到农村地区;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和流动规模扩大,以自发性迁移为主,迁移方向为由中西部到东部、由内陆到沿海、由农村到城市。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
A. 生育时间缩短 B. 较高的出生率
C. 亲子年龄差距增大 D. 较高的死亡率
12. 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A. 鼓励垦荒 B. 奴化民众
C. 增加劳动力 D. 顺应民意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材料中男16岁、女14岁进行婚配属于早婚类型。这回使生育时间延长并提高出生率,同时由于生育时间较早会缩短亲子年龄,这与死亡率无关。故选择B。
【12题详解】
我国古代人口数量不足,同时又以农业生产为主缺少劳动力,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增殖,C正确。
13.下列有关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
B.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C. 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D. 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A、C、D错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许多优秀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的,故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传统性,B正确。
14.我国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对“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B. 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
C. 受宗教的影响
D. 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分析,“421”家庭的形成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的,故A正确。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鼓励生育,孩子数量一般较多,故B错误。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故C错误。婚姻不够稳定难以形成题目中提到的稳定的家庭结构,故D错误。
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上的人口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社会发展使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工商业者在传统中国遭受贬斥的原因是
A. 被认为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B. 是被统治阶层
C. 四海为家,居无定所
D. 不能使劳动力增殖
16. 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A.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 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
C.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17. 与目前“四海为家”基本无关的是
A. 工业化步伐加快
B. 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
C. 改革开放的深入
D. “生态难民”
【答案】15. A 16. C 17. D
【解析】
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选择、生育观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5题详解】
“士”“农”“工”“商”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工商业者则被认为不是财富(粮食)的创造者而遭到统治者的贬斥。故选A。
【16题详解】
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殖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故选C。
【17题详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封闭的社会环境被彻底打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推进了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故工业化、城镇化、改革开放的深入都促进了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四海为家”,A、B、C有关;生态难民是指由于全球的生态状况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资源危机和海洋环境破坏等,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从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地区的人们被迫离开自己长久的居住地而四处迁徙,D无关。故选D。
18.下列关于城市的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小,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B. 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同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 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D. 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少,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城市的服务范围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及其城市服务等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因此,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同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因此,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因此,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熟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服务范围的相关基础知识。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A. M点 B. E点 C. F点 D. P点
20. 该地市选择在图示的东部地区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该决策主要是为了
A. 提高土地利用收益 B. 提高地租支付能力
C. 改善东部交通条件 D. 改善部分人群住房条件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M点位于河流附近,且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房价较低,性价比较高,故选A。
【20题详解】
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是为了改善部分人群特别是经济收入较低人群的住房条件,故选D。
21.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B.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C.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趋势
D. 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多数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不是行政区和文化区,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小,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故B正确;住宅区受收入的高低、宗教、职业等因素的影响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在空间分布上呈背向发展,故C正确;每一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也有其他功能穿插其中,但所占面积比例较小,各种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故D正确。所以该题选A。
【点睛】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22.下列地区中城市最为密集的是
A. 雨林地区的平原 B. 中纬度地区的高原
C. 干旱地区的绿洲 D. 河口三角洲
【答案】D
【解析】
【详解】雨林地区平原炎热潮湿,蚊虫较多,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少,城市数量和规模较小,故A错误;中纬度地区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较小,人口较少,城市数量少,故B错误;干旱地区的绿洲,水资源比较缺乏,城市规模小,数量少,且分散,故C错误;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农业产量高,为城市提供物质供给,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城市密集,D正确,故该题选D。
23.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北京市副中心)。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城市问题 B. 扩大城市规模
C. 提高城市化水平 D. 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雄安新区二者都以疏解北京城市的非首都功能为主要目的,以缓解城市问题。故选A。
下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我国东部某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和三大产业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该省近20年城市化进程对就业增加的贡献
A. 农业>工业>服务业 B. 工业>农业>服务业
C. 服务业>工业>农业 D. 工业>服务业>农业
25. 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对郊区农地进行征收。下列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可能是
A. 林地 B. 牧草地
C. 水稻田 D. 花卉地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三产业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为城市就业提供的机会最大,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提供的机会最少。故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5题详解】
花卉地单位面积产值最高,因而补偿最多。其余农业地单位面积产值要低些,可排除。
26.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
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
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
【详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对。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会加重城市环境问题,①错。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城市规模会更大,环境问题加重 ,③错。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对。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⑤对。A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27.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A. 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
B. 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户供暖
C. 鼓励购置、使用私家车
D. 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大气质量的防治,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一般。
【详解】为了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可以推广无氟冰箱,但不应强制,A错。集中供暖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能分户供暖,B错。私家车数量过大,会产生大量尾气,不利于城市大气质量改善,C错。绿地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增强城市绿地面积,可以改善大气质量,D对。故选D。
2014年,M 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2016年,M 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 , 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000—100000平方米,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 3km 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M 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地租金 B. 信息通达度
C. 交通运输 D. 区域购买力
29. 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 服务等级较低 B. 服务范围较广
C. 服务种类较少 D. 门店数量较多
【答案】28. D 29.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商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28题详解】
上海、北京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生活质量高,消费能力强,区域购买力强,生鲜市场更广。D项正确。A项,上海、北京等城市土地租金高,开设成本高,即土地租金并不是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A项错误。B项,实体店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方便顾客店内就餐,其发展主要依托的不是信息通达度,而是上海这些地方的顾客的消费力。故B项错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保鲜运输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不再成为影响生鲜发展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正确答案为D。
【29题详解】
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拓展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业务,服务范围更广。故B项正确。M公司多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人口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所以服务等级较高。故A项错误。M公司主营中高端生鲜产品,产品涉及范围广,种类多。故C项错误。M公司仅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开设实体店,且每间店的规模和投资较大,决定其门店数量较少。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大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辐射带动效应强,同时服务的种类较多,中小城市数量多,但是服务范围小辐射带动效应,不如大城市,并且服务的种类较少。
30.农业生产应与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温和湿润
②耕地面积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消费市场广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温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同时欧洲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因此发展畜牧业,即①④正确。故选D。
31.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源 D. 土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详解】新疆气候干旱,有水源的地区才会形成绿洲,限制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C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32.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可知,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A项正确。
下图为“土地租金、距城市距离与农业生产类型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3.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农业生产类型依次是
A. 草地牛羊放牧、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
B. 草地牛羊放牧、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
C. 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草地牛羊放牧
D. 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草地牛羊放牧
34. 近年来,甲农业生产类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资金 D. 劳动力
【答案】33. D 34. B
【解析】
【33题详解】
甲地距离城中心最近,土地租金最高,应发展利润高、污染小花卉蔬菜生产, 故D正确。小麦种植利润低,草地牛羊放牧污染较大,因此乙、丙分别为小麦种植和草地牛羊放牧。
【34题详解】
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故B正确。
35.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市场主导型的是
A. 石油化工 B. 有色金属冶炼
C. 飞机制造 D. 甜菜制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石油化工应靠近市场属于市场主导型工业部门,故A正确;有色金属冶炼能耗较大,属于动力主导型工业部门,故B错误;飞机制造技术投入大,属于技术主导型工业部门,故C错误;甜菜制糖需要靠近原料产地,应属于原料主导型工业部门,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36.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 生产协作 B. 商贸联系
C. 科技与信息联系 D. 资金与技术联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联系,难度较小。
【详解】根据图示,肉类加工的“产品”是食品制造的“投入”,组成“工业生产过程”的生产协作(投入-产出联系),故A正确。商贸联系体现的是产品的位移,技术(科技)、资金与信息联系则体现的是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没有体现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度限制了新疆农业发展,但是“地膜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地理环境要素是指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38. “地膜”技术的采用主要改善了
A. 光照时间 B. 作物熟制
C. 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 D. 降水量
39. 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当地番茄酱加工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A. 石油资源丰富 B. 科技发达
C. 原料充足 D. 当地市场广阔
【答案】37. A 38. C 39.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新疆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人类对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37题详解】
由材料中的“红色产业”可以说明该地发展的作物最大特点就是颜色鲜艳,而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在农业区位因素中,利于作物果实着色最好条件就是光照。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质容易积累,使农作物品质较好,且颜色鲜艳。因此新疆可以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因素为气候,A正确;水源、地形、土壤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位,但对农作物的着色影响不大,所以CBD错误。故选A。
【38题详解】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春季节,气温较低,不利于种子萌发,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利于种子萌发,达到是红的作物提前播种的时间。因此“地膜”技术不但保水,还能够提高地温,提前播种时间,故C正确;“地膜”技术并不能影响光照时间长短,A错误;虽然能够通过保温作用改变热量条件,使得农作物提前种植,但不能改变农作物的作物熟制,B错误;“地膜”技术能够对降水的影响较小,D错误。
【39题详解】
茄酱加工生产与当地的石油资源没有多大关系,A错误;当地地处我国西北,科技并不是我国最发达地区,B错误;同时该地区地广人稀,当地消费市场并不广阔,D错误。
40.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最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A. 化工厂 B. 造纸厂 C. 印染厂 D. 造船厂
【答案】D
【解析】
钢铁厂可以为造船厂提供钢材,因此二者具有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故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41.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______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的提高。
(2)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图中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3)从图中可以看出,C、D两阶段死亡率最低,至______阶段死亡率又有所上升,这是因为______造成的。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______型。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比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的结果。
【答案】 (1) 死亡率 生产力发展水平 (2)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A E (3)E 人口老龄化 (4) 低增长阶段 计划生育政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规律。
【详解】(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斜线部分上下较窄的,说明自然增长率低。(3)读图即可。到E 阶段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死亡率较高。(4)我国由于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为的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故处在低增长阶段。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42.在某地工农业布局规划图上,从区位选择合理的角度,将下列农业部门和工厂布局在图中并说明其理由。
(1)乳牛业布局在______区,理由是:______。
(2)花卉业布局在______区,其理由是:______。
(3)果树种植业布局在______区 ,理由是:______。
(4)钢铁厂布局在______区,理由是:______。
(5)自来水厂布局在______区, 理由是______。
【答案】(1)C 交通便利 距离消费市场近
(2)A区 有水源,离消费市场近
(3)D区 丘陵地形,周围有水源,有保持水土作用
(4)E 靠近原料产地,靠近铁路交通便利,对城区污染小
(5)F 河流上游,水质好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以某地工农业布局规划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主要考查产业活动分布、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乳牛业的产品鲜奶易变质,对交通和市场有要求,C地交通便利且靠近消费市场,适宜发展乳牛业。
(2)花卉业生产需水量大,需保鲜且单位面积产值高,需要靠近河流、靠近城市且交通便利。A地最适宜。
(3)果树种植业占地广,适宜布局在离城镇较远的丘陵地带,低价较低,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故D地最适宜。
(4)钢铁厂的布局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E地靠近原料产地,靠近铁路交通便利,且位于盛行风的垂直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5)自来水厂对水质要求较高,宜布局在水质较好的河流上游F地。
【点睛】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
在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