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5月月考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读“2011—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增量和增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对图中省(区)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量大的省(区)增幅大
B. 沿海省(区)人口增量明显大于内陆
C. 辽宁人口总量大于甘肃
D. 浙江人口总量大于江苏
2. 东北三省人口增幅较低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生态环境恶化
C. 资源枯竭 D. 经济增幅低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省份人口增量大的省份是江苏,人口增幅大的是浙江,A错。辽宁是沿海省份,人口增量小于内陆省份河南,B错。根据图示数值,辽宁人口增量约10万人,增幅约0.25﹪,计算人口总量约4000万人。甘肃人口增量约40万人,增幅约1.75﹪,人口总量约2300多万人,辽宁人口意量大于甘肃,C对。同理计算,浙江人口总量小于江苏,D错。
【2题详解】
东北三省人口增幅较低的根本原因是是传统工业区,经济增幅低,D对。人口出生率低是直接原因,A错。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是根本原因,B、C错。
读下图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 人口增长速度变缓
B. 环境污染加剧
C. 资源开发潜力无限
D. 环境人口压力大
4.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人口数量呈负相关
B. 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影响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D. 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示漫画地球上人口多,而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数量有限,环境人口压力大;漫画不能反映污染、及资源开发潜力,只反映了人口数量,不能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变化。选D正确。
【4题详解】
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与人口数量没有负相关性,A错;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也在发生改变,B错;影响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正确;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错。选C正确。
【点晴】
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即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改变。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
A. 排污 B. 运输 C. 灌溉 D. 养殖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庆和成都的服务功能相同 B. 成都的城市等级高于重庆
C. 遂宁与广安的服务范围相同 D. 重庆的服务范围包含涪陵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与成都相比,重庆位于长江边上,紧邻“黄金水道”,因此,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运输。
【6题详解】
重庆是直辖市,其等级高于成都,服务功能与成都不尽相同;遂宁与广安的服务范围不相同,重庆的服务范围包含涪陵。
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8. 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发展不平衡 B. 资源开发
C. 环境变化 D. 交通改善
9. 关于人口移动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7. A 8. A 9. B
【解析】
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7题详解】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四大地区中东北地区人口流动量最小;东部地区人口流入量最大,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促使我国人口向东部地区大量涌入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故选A。
A. 地区发展不平衡
【9题详解】
人口移动增多会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A正确;人口迁移会加强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经济联系,利于缩小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错误;缓解了迁出地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利于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C正确;迁入地人口增加,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D正确,故选B。
我国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乳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11.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疏菜可以改善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答案】10. C 11. A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因素。
【10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种植业产值比重为40%,畜牧业产值比重为50%,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差别不大,为混合农业,B正确;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中种植业产值比重占绝对优势,乳畜业中畜牧业产值占绝对优势。
【11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为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气温低,冬季寒冷,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主要为了改善热量条件,A正确。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13.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机械化程度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12. A 13.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学生要熟悉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结合图中的信息进行判断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比重小,且商品率低。故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
【13题详解】
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种植业比重低,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可提高单位面积的载畜量。
下图为某地农业土地利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 Y农业生产分布的理想边界范围是距城市
A. 20-40km B. 40-60km
C. 20-60km D. 20-80km
15. 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 市场和交通 B. 劳动力和市场
C. 交通和气候 D. 气候和地形
16. 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是
A. 花卉、乳牛、粮食
B. 蔬菜、粮食、水果
C. 蔬菜、林业、养鸡场
D. 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答案】14. C 15. A 16. A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4题详解】
从图中看Y农业在距离城市20~60km处付地租能力最强,因此理想边界为距离城市20~60km,C正确。
【15题详解】
图中横坐标表示与城市距离,也表示与市场距离,距城市近交通便利,说明影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A正确。
【16题详解】
图中X分布距离城市最近,付地租能力最强,效益最高,应分布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花卉或蔬菜;Z距离城市最远,付地租能力最低,为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粮食,A正确。
2017年5月5日15时,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预定试飞科目。C919的成功首飞,是中国商飞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航空业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中国大飞机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其研发基地设立在紫竹科学园区。下图示意中国商飞C919客机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中国大飞机公司总部落户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 技术水平高 B. 资源种类多
C. 市场需求大 D. 劳动力丰富
18. 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散在世界各地,有利于
A. 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B. 有效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
C. 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 D. 占领当地市场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飞机制造属于典型的技术导向型工业,其生产环节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必须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上海科技实力雄厚,是其组装厂的最佳选址,A正确。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分散的优势。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遍及全国属于工业分散现象,其主要优势为促进各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充分发挥各地的技术优势,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市场竞争力,C选项说法正确;零部件生产地分散必然导致零部件运输成本大大提高,A选项错误;工业分散对产品市场的扩大无明显作用,D选项说法错误,工业的分散不利于当地基础设施的利用,B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区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1、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
①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因此,有些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的老工业区不得不向外扩散,新建企业迁出老工业区,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是发现新资源的地区布局生产,这种分散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
②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而形成的。这种分散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如一些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厂之间距离较远形成分散;第二,产品较复杂、原料和零部件种类繁多的生产厂家,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这种分散的结果,就形成了跨国公司,如汽车、电脑制造业与其零件生产工厂往往表现为分散,甚至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2、工业分散的优势与问题:
工业分散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接近市场,接近原料产地,利用廉价劳动力,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跨国公司的优势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区位,形成国际劳动分工,实现工业联系全球化,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但工业过于分散则导致企业间协作不如集聚那样方便,各搞一套厂外设施,就会出现投资大,运费高,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不便等问题,因此工业布局还要有一定的集中。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桥隧式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在中间段约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该处泥沙淤积厚度约6~13米。该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 在港珠澳大桥中间段修建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时间
B. 方便大船通过
C. 降低施工难度
D. 利于珠江泄洪
20.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②加快港珠澳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③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快速交通网络
④改善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19. B 20. A
【解析】
试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和意义。
【19题详解】
海底隧道和大桥通行距离差别不大,不会缩短通行时间;珠江口是我国水运发达的地区,建海底隧道可减小对海面交通的影响,主要是为了大船通过,B正确;会增加施工难度;对珠江泄洪没有影响。
【20题详解】
港珠澳大桥将珠江三角洲充满活力的三个城市连接起来,加强了三地的联系,加快了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升了综合实力,但不能改善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A正确。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21. 两图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② B. 乙——①
C. 丙——③ D. 丁——④
22. 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 天然橡胶:泰国→中国选甲
B. 铁矿:澳大利亚→中国选丁
C. 鲜花:荷兰→美国选②
D. 集成芯片:硅谷→渥太华选③
【答案】21. D 22. 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
【21题详解】
图中甲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表示航空运输,运费最高,对应①;丁运量最大,速度最慢,表示水运,运距越远,运费越低,对应④,D正确;丙与乙相比,运量小,速度慢,丙表示公路运输,乙表示铁路运输,短距离公路运费低于铁路,长距离运费高于铁路,②对应丙公路,③对应乙铁路。
【22题详解】
图中甲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表示航空运输;丁运量最大,速度最慢,表示水运;丙与乙相比,运量小,速度慢,丙表示公路运输,乙表示铁路运输;天然橡胶从泰国运输到中国应选水运丁;铁矿从澳大利亚运输到中国选水运丁,B正确;鲜花从荷兰运输到美国和集成芯片从硅谷运输到渥太华选用航空,航空运费最高,是①。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 公平性 B. 持续性 C. 共同性 D. 整体性
24. 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 减轻了环境污染
C. 提高了经济效益
D. 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答案】23. B 24. D
【解析】
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3题详解】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农业活动中发展循环经济,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持续性、公平性和共同性三方面,该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链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等减少了废弃物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在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B。
【24题详解】
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但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做到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故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者得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 京、津、沪、辽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疏散导致人口减少
C. 沿海省区的城镇化率总体上高于内陆省区
D. 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近一年的人口增量之间无相关性
26. 广东与西藏相比
A. 广东经济增量大,所以人口增量大
B. 广东常住人口多,所以自然增长率高
C. 西藏面积大,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D. 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城镇化率低
【答案】25. CD 26. AD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中国主要省区的人口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判读坐标图,并结合中国主要省区的人口特征进行分析,并要掌握基本概念如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环境人口容量等。
【25题详解】
观察坐标图,图中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山东、河南等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A不对; 北京地区由于向外转移非首都职能导致人口减少,天津地区由于部分产业向外转移导致人口减少,上海等地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疏散导致人口减少,辽宁由于是中国的重工业区,工业发展迟缓,进行工业转型等导致人口外迁,B不对;从图中看,沿海省区的城镇化率总体上高于内陆省区,C对;观察图中的城镇化率,横坐标常住人口和气泡代表的近一年的人口增量,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D对。故答案为CD。
【26题详解】
与西藏相比,广东经济增量大,人口迁入较多,所以人口增量大,A对;自然增长率是出生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与常住人口总量关系不大,B不对;西藏面积大,但气温极低,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小,C不对;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不发达,人口主要从事农牧业,所以城镇化率低,D对。故答案为AD。
青盐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第一纵“沿海通道”的一部分,北起青岛。南至盐城,分为青连铁路和连盐铁路两部分。该项目于2018年12月通车,设计时速200公里,客运为主兼顾货运。下图为盐城高铁北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青盐高铁建设带来的积极意义有
A. 促进苏北经济协调发展
B. 带动沿线地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C. 完善我国东部沿海铁路网
D. 有利于苏南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28. 在盐城高铁北站核心区适合布局的商业类型是
A. 娱乐业和文教类 B. 日用杂品和家电家具
C. 餐饮、箱包和地方特产 D. 物流业和书报零售
【答案】27. AC 28. CD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该高铁的修建能促进苏北经济协调发展,完善我国东部沿海铁路网,AC对;“跨上高铁时代的列车,苏北地区将在区位辐射和枢纽带动下,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但对山东的影响要小些,B错;高新技术布局需要技术的人才、信息通达度、经济实力做支撑,在这些方面苏南的优势更强,故苏南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苏北的可能性小,D错。
【28题详解】
高铁站附近,因人流、物流量非常大,且多为出差或旅游探亲访友,因此,站点附近餐饮类、特产类等服务业、旅游业产品发展会迅速,据此选C,书报可作为人们等车和在车上休息的工具,由于高铁也兼顾货运,故可布局物流产业,D对。高铁站点人们一般停留的时间较短,娱乐业和文教类布局不合适,A错;家电家具体积太大,不方便携带,且各地都有销售,不具备特色性,B错。
第Ⅱ卷(共40分)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大题,共40分)
2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 、 、 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案】(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等行业较低
(3)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解析】
(1)从材料一可看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材料三可看出,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从材料二可看出,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
(2)从材料四中可看出,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
(3)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入区的有利影响是,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主要有,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洛川(35°N36°N,109°E)位于渭北黄土旱塬的中心地带,塬面广阔平坦、土壤肥沃,平均海拔1 100 m,黄土层厚80200 m,年平均气温9.2 ℃,无霜期170天,日照2 552小时,日照率达58%,昼夜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苹果生产自然条件,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材料二 图甲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图乙为当地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出的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
(1)洛川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制约渭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洛川苹果在当地生长较好,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看,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4)洛川县立足县情,大力推进苹果产业强县建设。围绕建设苹果专业强县目标,请你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l)水土流失,水源 (2)源面宽阔;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任选3点即可)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新能源 (4)生产方面: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任答2点即可)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宜传;开展网络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任答2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洛川的苹果种植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问题。以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生态农业发展措施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l)读图分析可知,洛川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暴雨,最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渭北地区位于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较少,水资源短缺,因此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材料分析可知,渭北黄土旱塬的中心地带,塬面广阔平坦、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1100米,黄土层厚80-200米,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170天,日照2552小时,日照率达58%,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和糖分的积累;而且该地降水适中,利于苹果的生长。
(3)读图分析可知,“五配套苹果园”属于生态模式,将果树的种植和果汁加工、以及养殖业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农业与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该过程的实现,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济,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从而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利用该地的秸秆和养殖业的废弃物作为原料,开发利用沼气新能源等新能源。
(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产方面,可以采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市场方面,需要加大市场宣传、不断扩大市场;同时可知增多销售渠道,开展网络销售;增加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种类,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发展条件优越。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的匹兹堡,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19世纪中叶才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匹兹堡已华丽转身为美国东北部的一座科技新城。
材料三 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位置图”。
(1)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 ,劣势是 ;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 等工业部门。
(2)除资源条件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还有哪些?
(3)匹兹堡的“华丽转身”,对辽中南地区发展转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4)为实现我国由钢铁大国变成钢铁强国,你有何建议?
【答案】(1)丰富的石油资源 水资源不足 钢铁、煤炭、机械、汽车制造。
(2)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
(1)根据图例符号,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辽中南地区位于半湿润区,劣势是水资源不足。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钢铁、煤炭、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
(2)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除资源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3)辽中南地区应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的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吸引新兴产业进入。
(4)建议主要是从企业管理、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市场需求、国家调控等方面考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科学管理,以信息化带动钢铁产业优化升级。对钢铁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推动企业的联合和重组,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高钢铁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家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实行限产增优的措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国内钢铁企业的合法权益。
32.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图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回答问题。
(1)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的大力发展体现了交通发展的 、 化趋势,和其他运输方式比,其突出优势有
(2)看图说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的特点
(3)京新高速公路于2017年7月全线通车,分析其建设的意义。
(4)图中有规划在建的青藏高速公路,其他川藏、滇藏线也在规划建设中,但进展慢难度大,请说明入藏高速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困难 。
【答案】 (1). (1)高速化; (2). 网络化 (3). 和水运及普通公路比速度更快;和铁路、空运比,其灵活性更强 (4). (2)东多西少 东部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5). (3)合理布局交通网;缩短了北京与新疆之间的通行时间和距离;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可带动沿线经济(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 (6). (4)高寒气候;冻土;缺氧;崎岖地形;复杂的地质条件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和意义。
【详解】(1)“高速”体现了交通发展的高速化,“公路网”体现了交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与水运和普通公相比,高速公路速度更快,和铁路、空运、水运相比,公路灵活性理强。
(2)从图中看我国高速公路东多西少,原因是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高速度公路需求量大。
(3)京新高速公路是从北京到新疆,建设的意义可从合理布局交通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缩短起止地通行时间、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等方面来回答。
(4)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进藏高速公路遇到的困难主要是高寒、冻土、缺氧、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