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展开
蚌埠铁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把它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5.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6~7题。
6.从上图分析四地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为环境承载力
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
9.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0~11题。
1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1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该城市郊区出现蔬菜-稻米-柑橘种植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交通条件
C.自然条件 D.劳动力价格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14.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15~17题。
15.1988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16.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出现负增长
B.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在提高
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
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17.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 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19.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
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
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
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
20.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肉、奶、禽、蛋生产基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好
B.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C.市场需要
D.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2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据此回答23-25题:
23.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24.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25.该农作物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该农作物地区适应性强 B.该农作物种植技术简单
C.该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该农作物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二、综合题(3大题,共50分)
26.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不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
有 。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
。
27.读“水稻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_气候区。
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美国本土农业带空白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分别用字母A、B、C标出春麦区、玉米带、冬麦区的位置。
(2)我国________和__________也有这类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3)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经验,谈谈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B | C | B | A | D | A | B | C | D | C | B | A | A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B | A | D | C | D[来 | C | B | C | A | A | C |
二.综合体(3大题,共50分)
26.((1)北风或偏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
(3)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便利(铁路); 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 丰富的水源; 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任答三点)
(4)D 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
27.(1)东南亚 南亚 东亚
(2)季风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三角洲
(3)精耕细作、耕种规模小、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
(4)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28.(1)如图
(2)东北、西北
(3)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大科技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国家政策要扶持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