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地理】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1页
    【地理】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2页
    【地理】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展开

     蚌埠铁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一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把它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A.甲     B.乙             C.丙    D.丁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C.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期间,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45题。4.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5.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6~7题。  6.从上图分析四地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丙、乙、丁       B.甲、乙、丁、丙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898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 P′为环境承载力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D.P为环境承载力9.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011题。1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1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该城市郊区出现蔬菜-稻米-柑橘种植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地价格          B.交通条件    C.自然条件       D.劳动力价格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A.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14.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15~17题。15.1988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10%       B.20%       C.30%       D.40%16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出现负增长B.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在提高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17.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城市就业机会多    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19.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20.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肉、奶、禽、蛋生产基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好    B.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C.市场需要      D.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2122题。2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2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据此回答23-25题:23.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24.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25.该农作物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A.该农作物地区适应性强       B.该农作物种植技术简单C.该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该农作物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综合题(3大题,共50分)26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                                                                                             27.读水稻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3)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美国本土农业带空白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在图中分别用字母ABC标出春麦区、玉米带、冬麦区的位置。2)我国__________________也有这类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3)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经验,谈谈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可采取哪些措
     参考答案选择题答题卡(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BADABCDCB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BADCD[CBCAAC二.综合体(3大题,共50分)26.1风或偏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3)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便利(铁路); 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 丰富的水源; 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任答三点)4D    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27.1)东南亚 南亚 东亚2)季风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三角洲  3)精耕细作、耕种规模小、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  4)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28.1)如图 2)东北、西北3)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大科技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国家政策要扶持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