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1)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3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1)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3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1)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3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1) 试卷
展开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但是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却相对有限。下图为我国2016年全国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
A. 农村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B. 城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C. 40~50岁之间的比重大 D. 农村目标人群小于城镇
2. 导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目标人群妇女总数少 B. 目标人群年龄结构偏老
C. 目标人群文化水平高 D. 目标人群压力大收入低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读出各年龄段的人口数和比例,得出底部收缩,顶部较大,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比重大,城镇目标人群数量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农村目标人群在30多岁年龄段先减少,后增加,农村目标人群人口总数大于城市。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我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中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比重大,这些人群由于年龄问题不愿意生或难以再生二孩,所以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A. 工资水平 B. 房价
C. 空间距离 D. 教育资源
4.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东 D. 安徽
5. 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3. B 4. C 5. D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所受教育的条件就越高,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可以判断ACD都对人口迁移影响较大,所以排除。而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故本题选择B。
【4题详解】
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的在一线城市的务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城市白领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流家乡的情况。由图示分析可知,广东经济发达,而且主要是劳动密集产业为主,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发展优势条件的丧失,会出现大量人口的回流现象。故答案选择C。
【5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一方面是由于青藏铁路的修建,加强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该地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人文发展空间和机遇逐渐转好,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①②正确。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和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是当地的不利条件,是阻碍人口迁入的因素,排除③④。故本题选择D。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6.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 ② B. ① C. ③ D. ④
7. 表中②③④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①,B对;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②③④是人口合理容量,排除A、C和D。故本题选择B。
【7题详解】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C 对,B、D 错。根据概念可知,还与资源环境有关,A 错。故本题选择C。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台为中心,以400米-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A. 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 B. 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C. 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D. 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9. TOD开发模式可以
A. 加重城市交通拥堵 B. 加快城市化进程
C. 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10. 图中车站
A. 客流量随时间变化大 B. 公共停车场占地面积大
C. 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D. 方便对外联系,货运量大
【答案】8. C 9. D 10. A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图示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商业区在公交站点周围,距离最近,B是商业区;分布在商业区周围,占地面积最大,因此该区城市主要功能区是住宅区,A是居民区; C距公交站较近,在商业区外围,可能是文化教育区;办公区占地面积小,D是办公区。结合答案判断,该题选C项。
【9题详解】
TOD开发模式,以公交站为圆心,可以减少私家车辆,增加公交使用量,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改善区域环境质量,A错误,D正确;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不实际,C错。不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扩大服务范围,B错。故答案选D错误。
【10题详解】
图中车站主要连接的为居住区和办公区,由于上班和下班时间有规律的变化,因此该车站客流量随时间变化大 ,A正确; 由图示可知, 公共停车场占地面积不大,B错误;减少了对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C错误;方便对外联系,但主要以客运为主,D错误。故答案选A。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千元/平方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的是
A. 与火车站的距离 B. 与风景名胜区的距离
C. 与市中心的距离 D. 与高等教育区的距离
12. 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地表崎岖 B. 地形平坦开阔
C. 交通通达度高 D. 交通通达度低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与火车站的距离、与风景名胜区的距离和与高等教育区的距离皆不是影响城市地段地价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B和D。故本题选择C。
【12题详解】
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距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且在交通干线附近,地价较周边地区高,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交通通达度高,C对、D错。地形地表的情况对地租的关系不是太过紧密,排除A和B。故本题选择C。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学生的父母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最可能的理由是
A. 去B城市,距离他们家近
B. 去A城市,A城市的交通便利
C. 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D. 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14. 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A. 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B. 去B城市上中学
C. 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D. 去B城市设立某化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题目中提示“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而高档轿车属于高价值商品,说明这个家庭更加注重于商品质量与服务,消费时优先考虑的是服务,而非车程的远近。A城市服务范围广,级别更高,故该家庭最可能去A城市。故本题选择D。
【14题详解】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职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广。B城市级别较低,故该学生在B城市上中学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而高档珠宝玉器和设立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则适合在级别较高的A城市进行。故本题选择B。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 8:00 B. 12:00 C. 14:00 D. 18:00
16. 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15. A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时间,B对。其它时间段12:00或1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
【16题详解】
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考点定位】通过分析城郊之间的“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考查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17. 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土壤条件 B. 光照条件
C. 热量条件 D. 水分条件
18. 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 市场距离远近 B. 市场需求变化
C. 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D. 政府政策的优惠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塑料大棚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塑料大棚没有改造其土壤、光照和水分条件,主要是考虑热量温度。故本题选择C。
【18题详解】
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必然会上涨。从材料中得知: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了野菜的价格。市场距离远近、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优惠,在材料中都没有提及也无法推断出,不是影响野菜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排除A、C和D。故本题选择B。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位于冀中的容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
19. 冀中南棉花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A. 播种期降水量大 B. 生长期土壤肥沃
C. 成熟期热量充足 D. 采摘期晴天多
20. 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
A. 市场 B. 政策 C. 原料 D. 科技
21.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的
A. 广阔的市场 B. 先进的生产技术
C. 便捷的交通 D. 强大的生产能力
【答案】19. D 20. C 21.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和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9题详解】
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此时正值春旱,降水少,A错;土壤肥沃不是气候条件,B错;成熟期日较差大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小,C错;10月为采摘期,雨带向南移,采摘期晴天多减少对棉桃的伤害,D对。故本题选择D。
【20题详解】
容城县所在地区盛产棉花,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接近原料产地,容城县当地市场小,没有市场优势;政策和科技区位优势不明显,从材料中也无法推断出。排除A、B和D,故本题选择C。
【21题详解】
上海是我国科技比较发达的地区,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上海仅仅是一个城市,其市场本身也有限;上海便捷的交通对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生产关联不大;河北容城县自身是服装产业的生产基地,无利用上海的生产能力一说。排除A、C和D,故本题选择B。
【点睛】学生要熟悉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影响的主导因素,熟悉不同工业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上游度指数指一国某部门产品在达到最终需求之前还需要经历的生产阶段的数目。一般而言,上游度指数越高,该产品离最终需求越远,越偏向为中间投入品,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高。
22. 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最低的部门是
A. 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 B. 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部门
C. 化学品和化工产品部门 D. 橡胶与塑料制品部门
23. 根据上游度指数变化推测,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最可能是
A. 1995-1997年 B. 2001-2003年
C. 2005-2007年 D. 2009-2011年
24. 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的措施是
A. 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和出口更多组装品
B. 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国内增加值
C. 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积极扶持第三产业
D. 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初级产品比重
【答案】22. A 23. D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上游度指数越高,该产品离最终需求越远,越偏向为中间投入品,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高”,再结合表格中数据可知,四类部门中,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上游度指数最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最低,A正确。
【23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可知,2009—2011年,表中所示四个制造业部门产品上游度指数都明显下降,最有可能是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工业投入不足,中间投入少,从而导致产品上游度指数明显下降,D正确。
【24题详解】
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即延长产业链,应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国内增加值,B正确;而A、C、D三项所述内容均不能延长产业链和增加附加值,都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美国将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鉴于目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正在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将暂时被豁免相关关税。下图“世界钢铁工业产业大转移示意图”。
25. 美国钢铁工业在②转移到日本主要原因是
A. 美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B. 美国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燃料成本上升
C. 国家铁矿价格快速上涨,运输成本上升
D. 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竞争力下降
26. 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将导致美国竞争力下降的行业是
A. 航天工业 B. 电子工业
C. 汽车工业 D. 食品工业
27. 如果最终美国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增加加拿大钢铁进口量 B. 美国国内钢铁价格下跌
C. 促进美国钢铁大量出口 D. 增加墨西哥钢铁出口量
【答案】25. A 26. C 27. D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美国钢铁工业在1970年后向日本转移,这是美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随着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降低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重化工业比重,因此将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美国煤炭资源并没有枯竭,燃料成本上升不是主要原因;国家铁矿价格上涨也不是主要原因;1970年后中国钢铁工业还没快速发展。故选A。
【26题详解】
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将会导致国内使用钢铁量较大的行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结合四个选项,汽车工业需要使用较多钢材,因此美国的汽车工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故选C。
【27题详解】
如果美国最终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美国邻国,两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量会增加,加拿大钢铁进口量不会增加,美国国内钢铁价格会上涨,促进美国钢铁出口转内销。故选D。
2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2018 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提出,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以下简称“公转铁”)。下列货物运输中最适宜“公转铁”的是
A. 大同煤炭运往天津港 B. 东北小麦运往福建
C. 舟山港鲜鱼运往上海 D. 北京医药运往西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联系实际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守住绿水青山,需要铁路货运挑起大梁。中国铁路早已步入电气化时代。相较公路货运而言,铁路不燃煤烧油,不产生废气废料的优势,是从环境保护大局出发的,不二选择。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已经提升到,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同盛产煤炭,大量运煤重货,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沿线,可以改由铁路运输,A对。东北小麦运往福建,需要经铁路运输到大连,然后海运到福建,B错。舟山港距离上海近,且活鱼运量较小,不适宜铁路运输,C错。北京医药运往西藏,由于医药的运量小,且体积小,多数为急需,需要航空运输,不适宜公路转铁路,D错。故选A。
读高铁对城市间人口迁移(箭头代表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粗细代表迁移规模)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A. 促进能源资源跨区调配 B. 加快城市间产业转移
C. 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D. 抑制电子商务的发展
30. 高铁影响图示城市间人口迁移,该因素属于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政治因素 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答案】29. B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高速铁路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会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故B正确、D错误。目前高铁主要用于客运,因此对促进能源资源跨区调配影响不大;高铁主要采用电力做动力,因此不会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故A、C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讯、城市化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等,故A正确。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政治中心的变革、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和家庭、婚姻等因素等;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淡水、土壤和矿产等。故B、C、D错误。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气候,雨热同期;地形_____;人口众多,_____丰富;人们喜食_____,需求量大等。
(2)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此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___和西北地区。
(3)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全年温和湿润,_____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人口和城市密集,对产品的需求量________。
【答案】 (1)水稻种植业 季风 平坦 劳动力 稻米 (2)商品谷物农业 东北 (3) 乳畜业 光照 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知识。
【详解】(1)根据地图判断甲是中国的南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印度沿海地区,分布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从区位优势来看:这里地形平坦、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饮食习惯喜爱稻米。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根据地图可知:乙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它的农业特点是农业生产规模大,地区的专业化以及机械化生产,类似的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存在商品率高。
(3)根据上面的分析丙是西欧,这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发展的是乳畜业;人口和城市密集,所以对乳产品的需求量也很大。
【点睛】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熟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熟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浙江舟山航空产业园,于2017年3月底开工。舟山群岛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
材料二 根据《舟山航空产业园总体规划》,该工业园以“一园两区”的方式协同布局。其中,飞机制造园区位于朱家尖岛,用于飞机完工总装、交付试飞、航空运营、科研培训等产业,拥有 10 多条航线的舟山民航机场也分布在该园区;零部件制造园区则位于舟山本岛北部的舟山经济开发区,用于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与之生产相关的企业将在此集聚。
(1)与西安相比,波音公司工厂选址舟山的优势是 、 、 。
(2)分析舟山航空产业园规划为“一园两区”的原因。
(3)简述波音公司舟山工厂建成对舟山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海运条件优越;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协作条件好;四面临海、环境优美。
(2)航空产业生产联系广,相关企业数量多,占地面积大;岛屿土地面积有限,分两区布局更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朱家尖岛有民航机场,设施配套齐全且航班不多,适合飞机总装、交付试飞;舟山本岛北部工业基础较好,且面积较大,适合发展零配件制造产业。
(3)带动高端制造业,培训、维修保养高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详解】(1)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与西安相比,舟山位于沿海地区,海运条件优越;距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较近,生产协作条件好;空气质量和环境条件好。
(2)舟山航空产业园规划为“一园两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地的具体地形地势特点及航空产业建设的需求决定的。航空产业生产联系广,相关企业数量多,占地面积大;岛屿土地面积有限,分两区布局更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朱家尖岛有民航机场,设施配套齐全且航班不多,适合以飞机 总装交付试飞;舟山本岛北部工业基础较好,面积较大,适合发展零配件制造产业。
(3)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端制造业,培训、维修保养等高端服务业);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点睛】产业集聚的原因是,接近飞机总装厂,节省运输费用;便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政策的支持。
33.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持续发展是基础题, 持续发展是条件, 持续发展是目的。
(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 。
A.经济系统 B.生态系统
C.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4)说出图中经济系统所包含的基本经济活动(说出三类即可),并以其中一类基本经济活动为例说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答案】(1)生态 经济 社会 (2)C (3)公平性(4)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工业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环境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废气、废水和废渣)
【解析】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题,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人类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人的管理调控,C对。不属于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A、B、D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4)图中经济系统所包含的基本经济活动有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工业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环境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如废气、废水和废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