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展开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
1.在番茄种植中,农民需要去除部分老叶,但是果实上部的老叶在其成熟前不能摘除,其原因是( )
A.降低呼吸作用 B.保证果实中有机物积累
C.降低光合作用 D.减少叶片对光照的遮挡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能用肉眼观察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4.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为了研究同学们的饮食状况,准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5.下图是同学们在一次观察细胞时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将视野④转换为视野②
C.要使视野 ①变清晰,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为③④②①⑤
6.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移动载玻片
D.换一个目镜
7.在观察草履虫运动实验中,如果想观察其完整的运动轨迹,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组合( )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8.下列实验材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内部结构的是( )
A.一根头发 B.一片银杏树叶
C.人血涂片 D.一粒草莓种子
9.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0.下图所示显微镜观察结果中,属于番茄果实营养组织的是( )
A. B.
C. D.
11.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生活中可将红心火龙果榨汁,用于面食染色。这些花青素存在于( )
A.液泡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12.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丙→乙
B.新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与亲代细胞相同
C.动物细胞分裂时不会形成新的细胞壁
D.幼苗长成大树过程中进行该生命活动
13.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多种结构功能各异的血细胞,这一过程即为(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遗传物质改变
14.如图所示,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15.国槐是北京市市树,下列与国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洋葱表皮 B.西瓜瓜瓤 C.一粒葡萄 D.一棵杨树
16.苜蓿草是山羊的重要草料之一。与苜蓿草相比,山羊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
18.秋季来临,丁香的叶片纷纷落下。小明发现:丁香的叶片正面颜色更深,且大多数的叶片是背面朝上落地。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小明做出了如下解释,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丁香叶片背面气孔数量更多
B.叶片的表皮细胞排列疏松
C.靠近叶片正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数量多,合成的有机物多
D.靠近叶片背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数量少,合成的有机物少
19.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和视力减退,可以无限制大量食用
B.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人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
C.佝偻病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
D.粗粮里往往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
21.同学们利用银边天竺葵展开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②③④
C.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只有c区域会变为蓝色
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
22.门头沟青白口地区苹果含糖多,口感甘甜。苹果中糖分的合成原料是(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3.东东的妈妈消化不良,医生为她开了“复合多酶片”服用。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东东看到:每片含脂肪酶3.3mg,蛋白酶10mg。该药品的作用接近于下列哪种消化液(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24.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早餐食谱中,最合理的是( )
A.一碗粥,一包榨菜
B.两根火腿肠,一个包子
C.一个鸡蛋、一碗粥
D.一个鸡蛋、一块面包、一杯果汁
25.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地球上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A.草履虫 B.大肠杆菌
C.水绵 D.青霉
27.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流感病毒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B.细胞膜和核酸
C.蛋白质外壳和液泡 D.细胞壁和核酸
28.若将蚯蚓、蝗虫分为一类,将蛇、鲨鱼分为一类,依据是( )
A.是否陆地生活 B.体内有无脊柱
C.身体是否分节 D.是否用肺呼吸
29.科研人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无四肢,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这种生物可能生活在( )
A.水中 B.森林 C.草原 D.沙漠
30.蜥蜴的皮肤干燥粗糙,表面覆盖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接受阳光照射 B.进行辅助呼吸
C.快速吸收营养 D.减少水分蒸发
31.树懒行动缓慢,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用肺呼吸。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树懒归类为(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32.如图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中国大鲵发育的不同阶段。下列生物与其发育类型相同的是( )
A.鲤鱼 B.麻雀 C.青蛙 D.海龟
33.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到远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物质循环
3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狗识主人 B.鹦鹉学舌 C.老马识途 D.孔雀开屏
35.生物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获得如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鼠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越长
C.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时间更短
D.神经系统发育越完善动物学习行为越弱
36.运动对于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于寻觅食物 B.利于争夺栖息地
C.利于躲避敌害 D.利于能量的积累
3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利用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形态多样性
38.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下列植物产生新植株的方式与该种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小麦种子繁殖 B.苹果嫁接繁殖
C.竹地下茎繁殖 D.月季枝条扦插
39.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能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下图是按蚊的生长发育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胚胎发育类型为卵生
C.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0.图中能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 )
A. B.
C. D.
41.猫的体细胞中有19对染色体(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猫正常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18条+X B.18条+Y C.18对+XX D.18对+XY
42.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
A.生殖细胞携带亲代性状 B.生殖细胞携带亲代基因
C.亲子代长期生活在一起 D.父母所有性状遗传子代
43.近亲婚配的后代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可能是( )
A.艾滋病 B.白化病 C.肺炎 D.流感
44.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40枚
D.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45.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
B.水稻转入抗倒伏基因后茎秆健壮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D.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
46.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生物化石 B.胚胎发育 C.解剖结构 D.形态结构
47.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进行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将被淘汰
48.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小组展开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装置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C.乙装置中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变为蓝色
D.实验前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49.苔藓植物是对环境污染敏感的植物之一,具有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
(1)苔藓植物结构简单,除了茎和叶外,没有真正的根,仅具有起附着作用的 。且体内不具有 组织,无法运输水和无机盐。
(2)铜等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很大,由于苔藓叶片只有 层细胞,使其更容易富集重金属离子,这是该类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敏感的重要原因。
(3)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有各自的应对机制:当过量铜通过细胞壁和 进入苔藓细胞后,能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谷胱甘肽等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铜的毒性降低。科学家发现铜矿区的多形灰藓,能将较多的铜排除在细胞外,在细胞间累积,以减少重金属的毒害作用。苔藓植物对重金属多样的应对机制是由 决定的。
(4)另外,通过对同一生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苔藓植物对某些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于蕨类植物。因此,苔藓植物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有一定的指示和富集作用。
同一生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mg/kg)
项目
铅
铁
铜
锌
苔藓植物(全株)
43.47
1121
14.38
204.0
蕨类植物(全株)
20.52
234
9.00
43.6
50.2022年2月,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冰球是冬奥会上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比赛项目,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此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属于 反射。
(2)图1为完成此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①运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1] 的曲度可以调节;
②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2] 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3] 形成视觉;
③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 ,共同完成击球动作。
(3)图2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 、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 。
a.5舒张,6收缩 b.5收缩,6舒张 c.5和6同时收缩 d.5和6同时舒张
(4)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 (填结构名称)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
51.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
(1)胰岛素为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它是由位于胰腺中散布的 分泌的,分泌的胰岛素会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当其分泌不足时,会使血糖浓度 (过高/过低),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从而使组织 细胞供能不足,影响代谢,使人体患糖尿病。
(2)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 30 只,随机 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如图1,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 ,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 注射等量 。
④实验结果如图 2,Ⅲ组血糖含量 (高于/低于)Ⅰ组, (高于/低于)Ⅱ组。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 小鼠的降糖效果是 。
a.无任何降糖作用
b.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c.能够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5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8 世界流感大会”于去年 9 月 8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 100 年﹣﹣防患于未然”,旨在加强全球流感防控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和合作,提升全球流感防控水平。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咽喉痛、干咳、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根据病毒蛋白质结构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其中的 H 和 N 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人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 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对紫外线敏感。
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为此北京市政府近几年来从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为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的措施有: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②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挡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③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④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尽量居家休息。⑤流感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⑥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 。流感病毒的特征是 细胞结构,但是必须在 内才能生活,根据流感病毒 结构不同,将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流感疫苗相当于 ,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 ,患者是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文中提到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填写文中措施的序号)。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在番茄种植中,农民需要去除部分老叶,但是果实上部的老叶在其成熟前不能摘除,其原因是( )
A.降低呼吸作用 B.保证果实中有机物积累
C.降低光合作用 D.减少叶片对光照的遮挡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
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2、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解答】解:番茄生产中,定期摘除老叶,主要是减少植物的呼吸消耗。但是上部的老叶不能摘除,原因是上部的老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输送到果实,保证果实中有机物积累。
故选:B。
【点评】关键理解掌握筛管的位置功能及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可结合茎的结构图及各部分功能进行记忆。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能用肉眼观察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分析】观察的方法和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解答】解: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因此,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4.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为了研究同学们的饮食状况,准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由分析知道:调查过程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调查的人数少,不具有代表性。
故选:B。
【点评】掌握调查法的内容和要求,不同的题目要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
5.下图是同学们在一次观察细胞时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将视野④转换为视野②
C.要使视野 ①变清晰,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为③④②①⑤
【分析】1、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有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才能较好的解答本类题目。
2、与观察植物细胞相比,观察动物细胞在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植物细胞滴的是清水,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原形。
【解答】解:A、观察动物细胞在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原形,A错误;
B、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④中,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才能看到视野②,B错误;
C、要使视野 ①变清晰,需要转细准焦螺旋,C错误;
D、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先对光,再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把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图中,①高倍镜下模糊的物像、②低倍镜下移至视野中央的物像、③对光后的白亮视野、④低倍镜物下出现的像、⑤高倍镜下清晰的像,故其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⑤,D正确。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6.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移动载玻片
D.换一个目镜
【分析】(1)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解:A、如果反光镜上有污点,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污点,因此,“转动反光镜”不能判断污点的来源;
BCD、“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移动载玻片”、“换一个目镜”,都是判断污点的来源的方法。
所以,操作无效的是“转动反光镜”。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7.在观察草履虫运动实验中,如果想观察其完整的运动轨迹,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组合( )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倍数越高小,镜头越长;草履虫细胞较大,几乎肉眼可见,为较好的观察其完整的运动轨迹,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小的低倍镜,因为低倍镜下视野较宽,即长的目镜①和短的物镜④,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8.下列实验材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内部结构的是( )
A.一根头发 B.一片银杏树叶
C.人血涂片 D.一粒草莓种子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
【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A、头发不能透光,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B、一片银杏叶不透明,故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C、人血涂片能透光,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D、一粒草莓种子不能透光,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特点。解答的关键是理解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9.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图中①是盖,②是展,③是撕,④是滴。
【解答】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④滴水,③取材,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
故选:C。
【点评】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实验步骤掌握。
10.下图所示显微镜观察结果中,属于番茄果实营养组织的是( )
A. B.
C. D.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
动物的组织包括人体或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解: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A、该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因此属于番茄果实的营养组织,符合题意;
B、B是洋葱内表皮细胞图,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因此属于保护组织,不合题意;
C、C是口腔上皮细胞图,由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不合题意;
D、D是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图,由表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熟记各种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分布情况,注意与构成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进行区别。
11.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生活中可将红心火龙果榨汁,用于面食染色。这些花青素存在于( )
A.液泡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线粒体,有的还有叶绿体。
【解答】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明显的液泡,内有大量的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正确。
B、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错误。
C、细胞质是除去细胞器意外的胶状物质,呈液态,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脂类和酶等多种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错误。
D、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丙→乙
B.新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与亲代细胞相同
C.动物细胞分裂时不会形成新的细胞壁
D.幼苗长成大树过程中进行该生命活动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
【解答】解:A、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如图:
。
从图中看出,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乙→丙;A错误;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正确;
C、据A图可见:动物细胞分裂时不会形成新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分裂时会形成新的细胞壁,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因此细胞分裂与多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有关;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3.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多种结构功能各异的血细胞,这一过程即为(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遗传物质改变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解答】解: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因此人体内存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是由于细胞的分化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化的特点。
14.如图所示,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胃,②是血液,属于组织,③是系统,④是细胞,⑤是人体,识图作答。
【解答】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图中的①是胃,属于器官,②血液,属于结缔组织,③表示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④是红细胞,⑤是完整的人体。因此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④→②→①→③→⑤,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会分析并结合图形作答。
15.国槐是北京市市树,下列与国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洋葱表皮 B.西瓜瓜瓤 C.一粒葡萄 D.一棵杨树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A、选项中洋葱表皮属于保护组织,根是器官;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B、西瓜瓜瓤是营养组织,根是器官,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C、一粒葡萄是果实,是器官,与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故该项符合题意。
D、一棵杨树,是一个植物体,与根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体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识别。
16.苜蓿草是山羊的重要草料之一。与苜蓿草相比,山羊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分析】被子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又称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也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熊猫是高等的哺乳动物,熊猫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高等动物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熊猫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熊猫。
因此苜蓿草与山羊相比,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
故选:D。
【点评】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中考中经常出现,一般是以这种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重点掌握。
1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谚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解答】解: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故选:A。
【点评】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植物生命活动需要,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能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18.秋季来临,丁香的叶片纷纷落下。小明发现:丁香的叶片正面颜色更深,且大多数的叶片是背面朝上落地。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小明做出了如下解释,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丁香叶片背面气孔数量更多
B.叶片的表皮细胞排列疏松
C.靠近叶片正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数量多,合成的有机物多
D.靠近叶片背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数量少,合成的有机物少
【分析】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三部分。下面是叶片的结构模式图:
【解答】解:A、植物的叶的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叶片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正确;
B、叶片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可保护叶的内部结构,属于保护组织,错误;
C、靠近叶片正面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数量多,叶绿体含量多,合成的有机物多,正确;
D、靠近叶片背面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数量少,叶绿体含量少,合成的有机物少,正确。
故选:B。
【点评】分清叶片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这也是常考题。
19.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解答】解:A、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B、适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C、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量;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产量。
因此,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适时松土。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和视力减退,可以无限制大量食用
B.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人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
C.佝偻病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
D.粗粮里往往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解:A、维生素A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和视力减退,但是药三分毒,不可无限制大量食用,A错误;
B、水果和蔬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人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B正确;
C、佝偻病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C正确;
D、粗粮里往往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缺乏易患脚气病,D正确。
故选:A。
【点评】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
21.同学们利用银边天竺葵展开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②③④
C.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只有c区域会变为蓝色
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叶绿体在光下能够制造叶绿素使叶片呈现绿色。银边天竺葵的边缘不呈现绿色是因为不含有叶绿体(叶绿素)的缘故。
(5)此实验存在两组对照组,一个是a与c,惟一的变量是有叶绿体与无叶绿体;另一个是b与c,惟一的变量是见光与不见光。
【解答】解:A、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可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呼吸作用运走耗尽。A正确;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为:⑤①②③④,B正确;
C、a处(银边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b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只有c区域会变为蓝色,C正确;
D、该实验可说明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D错误。
故选:D。
【点评】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本实验对变量的控制科学合理,实验方案设计恰当。
22.门头沟青白口地区苹果含糖多,口感甘甜。苹果中糖分的合成原料是(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解答】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结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苹果中糖分的合成原料是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东东的妈妈消化不良,医生为她开了“复合多酶片”服用。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东东看到:每片含脂肪酶3.3mg,蛋白酶10mg。该药品的作用接近于下列哪种消化液(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解: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都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A不符合题意;
B、胃液中含有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但不能消化脂肪,B不符合题意;
C、肠液中含有多种酶,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符合题意;
D、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这属于物理性消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情况。
24.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早餐食谱中,最合理的是( )
A.一碗粥,一包榨菜
B.两根火腿肠,一个包子
C.一个鸡蛋、一碗粥
D.一个鸡蛋、一块面包、一杯果汁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解答】解:ABC、此食谱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此食谱营养不全面,A不符合题意;
D、鸡蛋含丰富的蛋白质,面包含有丰富的淀粉,果汁可提供维生素等,此食谱营养全面,较合理,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关键点:食谱中的食物要能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物质。要均衡膳食。
25.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地球上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解答。
【解答】解: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A正确;B、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大降水。C错误;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A.草履虫 B.大肠杆菌
C.水绵 D.青霉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些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答】解:ACD、草履虫是动物,水绵是植物,青霉是真菌,都有细胞核;
B、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7.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流感病毒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B.细胞膜和核酸
C.蛋白质外壳和液泡 D.细胞壁和核酸
【分析】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解答即可。
【解答】解:病毒根据寄生的生物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是植物病毒,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流感病毒是动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正常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
28.若将蚯蚓、蝗虫分为一类,将蛇、鲨鱼分为一类,依据是( )
A.是否陆地生活 B.体内有无脊柱
C.身体是否分节 D.是否用肺呼吸
【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题干中的蛇、鲨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蚯蚓、蝗虫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的。
故选:B。
【点评】做对这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9.科研人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无四肢,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这种生物可能生活在( )
A.水中 B.森林 C.草原 D.沙漠
【分析】根据无四肢,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的特点,和所学的关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无四肢的动物一般不适于生活在陆地上,需要生活在水中,另外体表覆盖有鳞片,可以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所以这种新生物最可能生活在水中。
故选:A。
【点评】根据所学的水中生活的动物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同学们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30.蜥蜴的皮肤干燥粗糙,表面覆盖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接受阳光照射 B.进行辅助呼吸
C.快速吸收营养 D.减少水分蒸发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的特点。
31.树懒行动缓慢,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用肺呼吸。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树懒归类为(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分析】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
【解答】解:“树懒”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恒温、靠肺呼吸等,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因此“树懒”属于哺乳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特征。
32.如图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中国大鲵发育的不同阶段。下列生物与其发育类型相同的是( )
A.鲤鱼 B.麻雀 C.青蛙 D.海龟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解答】解: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变态发育。
A、鲤鱼属于鱼类,水中产卵,水中受精,终生生活在水中,发育无变态,A不符合题意;
B、麻雀属于鸟类,陆地产卵、孵化,发育无变态,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变态发育,与大鲵发育类型相同,C符合题意;
D、海龟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发育无变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3.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到远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物质循环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经过时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实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把采到的花粉装入足上的花粉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帮助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搬家和迁移。
故选:A。
【点评】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属于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狗识主人 B.鹦鹉学舌 C.老马识途 D.孔雀开屏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BC、狗识主人、鹦鹉学舌、老马识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学习行为,ABC不正确;
D、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35.生物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获得如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鼠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越长
C.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时间更短
D.神经系统发育越完善动物学习行为越弱
【分析】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解答】解: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错误
B、由图数据可知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越短。B错误
C、由图数据可知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时间更短。C正确
D、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D错误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学习行为的特点。
36.运动对于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于寻觅食物 B.利于争夺栖息地
C.利于躲避敌害 D.利于能量的积累
【分析】动物的运动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后代。
【解答】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争夺栖息地、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于能量的积累无关。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运动的意义,属于基础考查,据此答题
3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利用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形态多样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38.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下列植物产生新植株的方式与该种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小麦种子繁殖 B.苹果嫁接繁殖
C.竹地下茎繁殖 D.月季枝条扦插
【分析】(1)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是无性生殖。
【解答】解:A、小麦用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与资料中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不相同,A符合题意;
BCD、苹果嫁接繁殖、竹地下茎繁殖、月季扦插繁殖都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是无性生殖,与资料中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繁殖方式相同,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判断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9.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能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下图是按蚊的生长发育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胚胎发育类型为卵生
C.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分析】(1)昆虫属于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2)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
【解答】解:A、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发育阶段有卵,属于卵生。B正确;
C、按蚊属于昆虫,昆虫是体内受精的动物。C正确;
D、按蚊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
40.图中能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 )
A. B.
C. D.
【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如图所示: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和基因的关系。
41.猫的体细胞中有19对染色体(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猫正常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18条+X B.18条+Y C.18对+XX D.18对+XY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猫的性染色体是XX.猫体细胞中有19对染色体,其中有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18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18条+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18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雌性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18条+X。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猫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42.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
A.生殖细胞携带亲代性状 B.生殖细胞携带亲代基因
C.亲子代长期生活在一起 D.父母所有性状遗传子代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解答】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
因此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自带身上体现,原因是生殖细胞中携带控制性状的基因。
故选:B。
【点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遗传。
43.近亲婚配的后代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可能是( )
A.艾滋病 B.白化病 C.肺炎 D.流感
【分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解答】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白化病就属于遗传病。艾滋病、肺炎、流感属于传染病,不遗传。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并了解常见的遗传病。
44.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40枚
D.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分析】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抽样检测样品数量越多,总体就越接近真实情况。
【解答】解:A、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A错误;
B、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C正确;
D、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C。
【点评】1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应多选种子,并取平均值。
45.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
B.水稻转入抗倒伏基因后茎秆健壮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D.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CD、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是可遗传的变异,ACD不符合题意;
B、水稻转入抗倒伏基因后茎秆健壮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46.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生物化石 B.胚胎发育 C.解剖结构 D.形态结构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解答】解: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故选:A。
【点评】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47.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进行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将被淘汰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AB、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正确;
C、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变异是不定向的,不一定都适应环境,错误;
D、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D正确。
故选:C。
【点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48.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小组展开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装置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C.乙装置中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变为蓝色
D.实验前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解答】解:A、乙装置由于吸收剂能吸收的二氧化碳,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甲装置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A错误;
B、该探究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错误;
C、乙装置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而叶片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遇碘不能变蓝色,C错误;
D、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本实验对变量的控制科学合理,实验方案设计恰当。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49.苔藓植物是对环境污染敏感的植物之一,具有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
(1)苔藓植物结构简单,除了茎和叶外,没有真正的根,仅具有起附着作用的 假根 。且体内不具有 输导 组织,无法运输水和无机盐。
(2)铜等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很大,由于苔藓叶片只有 一 层细胞,使其更容易富集重金属离子,这是该类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敏感的重要原因。
(3)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有各自的应对机制:当过量铜通过细胞壁和 细胞膜 进入苔藓细胞后,能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谷胱甘肽等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铜的毒性降低。科学家发现铜矿区的多形灰藓,能将较多的铜排除在细胞外,在细胞间累积,以减少重金属的毒害作用。苔藓植物对重金属多样的应对机制是由 基因 决定的。
(4)另外,通过对同一生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苔藓植物对某些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多 于蕨类植物。因此,苔藓植物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有一定的指示和富集作用。
同一生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mg/kg)
项目
铅
铁
铜
锌
苔藓植物(全株)
43.47
1121
14.38
204.0
蕨类植物(全株)
20.52
234
9.00
43.6
【分析】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
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③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④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解答】解:(1)苔藓植物结构简单,除了茎和叶外,没有真正的根,仅具有起附着作用的假根。且体内不具有输导组织,无法运输水和无机盐,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2)铜等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很大,由于苔藓叶片只有一层细胞,使其更容易富集重金属离子,这是苔藓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敏感的重要原因。
(3)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和生理功能,苔藓植物对重金属多样的应对机制是由基因决定的。
(4)通过对同一生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苔藓植物对某些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多于蕨类植物。因此,苔藓植物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有一定的指示和富集作用。
故答案为:(1)假根;输导;
(2)一;
(3)细胞膜;基因;
(4)多于。
【点评】苔藓植物的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易侵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0.2022年2月,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冰球是冬奥会上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比赛项目,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此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属于 条件 反射。
(2)图1为完成此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①运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1] 晶状体 的曲度可以调节;
②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2] 视网膜 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3]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③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 效应器 ,共同完成击球动作。
(3)图2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 骨 、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 b 。
a.5舒张,6收缩 b.5收缩,6舒张 c.5和6同时收缩 d.5和6同时舒张
(4)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 小脑 (填结构名称)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
【分析】图中1晶状体,2是视网膜,3是大脑,4是效应器,5是肱二头肌,6是肱三头肌。
【解答】解:(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由大脑皮层参与,属于 条件反射;
(2)①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
②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③图中4效应器接受到神经冲动,产生反应。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效应器,共同完成击球动作。
(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运动员的左臂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
(4)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故答案为:(1)条件
(2)①晶状体;②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③效应器
(3)骨;b
(4)小脑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而组成和功能。
51.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
(1)胰岛素为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它是由位于胰腺中散布的 胰岛 分泌的,分泌的胰岛素会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右心房 。当其分泌不足时,会使血糖浓度 过高 (过高/过低),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从而使组织 细胞供能不足,影响代谢,使人体患糖尿病。
(2)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 30 只,随机 平均 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如图1,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 设置对照实验 ,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 注射等量 生理盐水 。
④实验结果如图 2,Ⅲ组血糖含量 高于 (高于/低于)Ⅰ组, 低于 (高于/低于)Ⅱ组。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 小鼠的降糖效果是 b 。
a.无任何降糖作用
b.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c.能够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胰腺的外部能够分泌消化液,由导管送入小肠;胰腺的内部有散在分布的胰岛,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之间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右心房。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当其分泌不足时,会使血糖浓度过高,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从而使组织细胞供能不足,影响代谢,使人体患糖尿病。
(2)实验步骤: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 30 只,随机平均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如图1,向I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水煮液。
④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I组的血糖含量是9、II组的血糖含量是13、III组的血糖含量是10;所以Ⅲ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低于Ⅱ组。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故b正确。
故答案为:(1)胰岛;右心房;过高
(2)①平均
②形成对照实验
③生理盐水
④高于;低于;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5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8 世界流感大会”于去年 9 月 8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 100 年﹣﹣防患于未然”,旨在加强全球流感防控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和合作,提升全球流感防控水平。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咽喉痛、干咳、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根据病毒蛋白质结构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其中的 H 和 N 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人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 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对紫外线敏感。
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为此北京市政府近几年来从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为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的措施有: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②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挡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③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④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尽量居家休息。⑤流感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⑥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 病原体 。流感病毒的特征是 没有 细胞结构,但是必须在 活细胞 内才能生活,根据流感病毒 蛋白质 结构不同,将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流感疫苗相当于 抗原 ,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抗体 ,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 病原体 ,患者是 传染源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文中提到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①②③⑤ (填写文中措施的序号)。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根据病毒蛋白质结构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疫苗是指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产生的抗体只能消灭相应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见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流感患者是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资料中的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②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挡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③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⑤流感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都说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病原体;没有;活细胞;蛋白质
(2)抗原;抗体;特异性
(3)病原体;传染源;①②③⑤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流行环节预防措施及计划免疫的概念等知识。